一種烷基糖苷精制漂白方法及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烷基糖苷精制漂白方法,漂白時,先將脫醇后的烷基糖苷粗品制成一定濃度的水溶液,然后在一定的溫度和操作壓力下,將烷基糖苷水溶液形成一定厚度的液體膜,并與具有氧化性的氣體進行氣液兩相膜狀接觸,該具有氧化性的氣體為漂白劑,在該漂白劑的作用下,烷基糖苷水溶液中帶色基團被氧化,從而達到漂白的目的。本發明的方法為氣液兩相膜狀接觸,因而接觸面積大,接觸更為充分,漂白更徹底,且縮短漂白時間;更重要的是,由于待漂白的烷基糖苷溶液是順著溢流壁順勢而下,因此可減少氣體溶入到烷基糖苷水溶液中的量,同時也減少烷基糖苷溶液內部分子之間的撞擊和液體的激蕩作用,因此不會產生大量氣泡。對于本身就是表面活性劑的烷基糖苷來說,減少泡沫的產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專利說明】一種烷基糖苷精制漂白方法及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烷基糖苷制備工藝領域,具體涉及制備烷基糖苷的新工藝及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烷基糖苷(APG),是自20世紀90年代出現的一種新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是由天然的可再生資源脂肪醇和糖類化合物(多為葡萄糖),在酸性催化劑下脫水形成的。它兼具有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和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許多特征,與任何表面活性劑都能較好的復配,同時具有高效、無毒、對皮膚無刺激、能夠完全生物降解、協同效應明顯等特點。因而被廣泛應用于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
[0003]工業生產烷基糖苷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早期使用的“兩步法”,也稱之為“轉糖苷化法或縮醛交換法”,即就是先使用葡萄糖與低級醇反應,然后再和高級醇進行縮醛交換反應,得到高級的糖苷,最后經蒸餾、漂白等工藝制得烷基糖苷水溶液。例如美國專利US5374716、中國專利申請CN92102625.0、中國專利申請CN95116215.2、中國專利申請CN95116217.9、中國專利申請CN92102625.0都采用了此方法。此方法雖然生產過程容易控制,但所得的APG產品質量較差(特別是產品含有較多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而且制得的烷基糖苷存在顏色較深,殘醇含量高,且反應時間較長等問題,最終產品多為混苷,不利于后序工段衍生物的制備,影響最終產品質量,且產品HLB值不易調控,因而該方法逐漸被淘汰。生產烷基糖苷的另一種方法是“一步法”,又稱之為直接糖苷化法,即在一定溫度、壓力和酸性催化劑存在下,使葡萄糖直接和高級醇(用于制備烷基糖苷的一通常是C8-C20的醇)進行固/液相反應,反應原理是葡萄糖環上的半縮醛羥基與脂肪醇羥基的縮醛化過程,即苷化反應,然后經中和、蒸餾脫醇、精制漂白后得到烷基糖苷產品,該方法為目前的主流方法。但,無論是“兩步法”的生產工藝還是“一步法”的生產工藝,經脫醇后的烷基糖苷由于其中的葡萄糖以及糖苷等熱敏性物質長時間受熱被焦化,一般都帶有很重的色澤,而且在一步法生產烷基糖苷的過程中,由于葡萄糖不溶于高級脂肪醇,形成固液兩相而且糖容易形成結塊,聚集、沉降堆積到反應器底部被焦化造成產物顏色加深,因此需要進一步精制脫色處理方能出廠,脫色處理的方法是漂白,因此產品的漂白至關重要。
[0004]一般漂白方法是應用雙氧水漂白,即往脫醇后的烷基糖苷水溶液中直接加入一定濃度的雙氧水,將含有色基團氧化,達到漂白的目的,例如中國專利申請CN1305886C,中國專利申請CN1077397A,中國專利申請CN100390187C中是都是以雙氧水對脫醇后的溶液進行漂白。
[0005]但是,此種漂白方法由于雙氧水本身的分解造成雙氧水利用率低,同時會使烷基糖苷的水溶液產生穩定的泡沫使漂白過程難以進行(雙氧水分解產生氧氣,氧氣從溶液內冒出使溶液形成大量氣泡),另外漂白后的產品中有過量未分解的雙氧水存在,造成顏色不穩定,產品儲藏中易于返黃。美國專利(US6166189)提出用硼氫化鋰、或硼氫化鈉、硼氫化鉀處理漂白后的烷基糖苷水溶液,以除掉多余的雙氧水,使產品穩定,但金屬硼氫化物昂貴,生產成本高,不適合工業化生產。同時,關于烷基糖苷水溶液漂白工序所用的設備,目前幾乎無相關的專利記載,常規做法是直接將雙氧水加入到盛裝有烷基糖苷的漂白釜中,在加熱攪拌下,該加熱攪拌操作以及不斷分解產生的氧氣使烷基糖苷的水溶液產生大量的泡沫,往往需要較大氣泡破碎空間或行之有效的破碎方法,大大降低了漂白效率,也是本行業相關從業者比較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提供一種通過氣液兩相反應精制漂白燒基糖昔粗品的新方法(燒基糖昔粗品是指通過葡萄糖與高碳醇在催化劑作用下苷化反應后并進行蒸餾脫醇后的混合物),從而縮短漂白工序的時間,提高漂白效率,使得生產出的烷基糖苷產品無色、透明、無異味,并且產品儲藏穩定,成本低。
[0007]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漂白時,先將脫醇后的烷基糖苷粗品制成一定濃度的水溶液,然后在一定的溫度和操作壓力下,將烷基糖苷水溶液形成一定厚度的液體膜,并與具有氧化性的氣體進行氣液兩相膜狀接觸,該具有氧化性的氣體為漂白劑,在該漂白劑的作用下,烷基糖苷水溶液中帶色基團被氧化,從而達到漂白的目的。
[0008]本發明所述的液體膜是以溢流的方式所形成的。
[0009]本發明所述的具有氧化性的氣體為臭氧、汽化過氧化氫或其他的含氧化性的氣體,較常用的為臭氧或汽化過氧化氫。
[0010]本發明所述的臭氧,其濃度為l(T300mg/ L,常用的為8(Tl80mg/L。
[0011]本發明所述的臭氧,可由臭氧發生器提供,臭氧發生器可以氧氣作為原料產生,也可以空氣為原料產生,而較佳采用的是以氧氣作為原料產生的臭氧。這是由于以氧氣為原料產生的臭氧,其含氧化性氣體比重大,純度高,且無水溶性雜質,因此用于烷基糖苷漂白較好。
[0012]本發明所述的汽化過氧化氫,可由雙氧水蒸發汽化所產生,也可以由過氧化氫儲罐直接提供。
[0013]本發明所述的其他氧化性的氣體指的是通過化學方法或物理方法產生臭氧或過氧化氫的氣體,例如可通過過氧化化合物反應或熱解的方法可以得到含過氧化氫的氣體。
[0014]本發明的所述的烷基糖苷水溶液的濃度范圍是20%?80%,較優的為40?60%。
[0015]本發明的所述的烷基糖苷是指C8-C20烷基糖苷。
[0016]本發明所述的漂白溫度可在15°C ?140°C范圍內實施,視采用的含氧化性氣體不同和氣液接觸時間不同而不同,一般控制在30°C?100°C。
[0017]本發明所述的漂白操作壓強可在常壓下進行,但考慮氣相氧化性氣體濃度也可在加壓或減壓條件下進行。
[0018]為了實現上述的烷基糖苷的漂白處理,本發明還提供了相應的漂白設備,其包括至少一個溢流壁和至少一個反應室,該溢流壁位于該反應室內部,該溢流壁用于將烷基糖苷水溶液形成液體膜,而該反應室內用于通入具有氧化性的氣體,提供氣液接觸反應空間。
[0019]其中,所述的漂白設備還包括能提供反應室均勻進料的液體分布器和氣體分布器,該液體分布器為槽式、管式、盤式或噴頭等型式。
[0020]其中,所述的漂白設備包括溢流槽,該溢流槽位于該溢流壁的上端,在溢流槽與溢流壁連通之處設有一個溢流口。
[0021]其中,所述反應室為若干個列管組成,該溢流壁為所述各列管的內壁面,所述列管的頂部開口為溢流口,所述列管為圓柱形或長方形,較佳為圓柱形,在列管頂端開有擴張的齒形堰。
[0022]其中,所述若干個列管組設于一個中空的長形筒體內,該筒體內設有用于固定所述列管的上、下管板和數個折流板,折流板使該筒體內部形成一個迂回反折的水流通道,該筒體的近下端處設有熱水進口,該筒體近上端設有熱水出口。該筒體的頂端設有帶該液體分布器和物料入口、氣體出口的上封頭,該筒體的下端設有帶氣體分布器和物料出口、氣體進口的下封頭,該上封頭與該下封頭及該筒體組成一個反應塔。
[0023]其中,所述上管板與所述筒體內壁形成密封,使所述上管板與所述筒體框圍出所述溢流槽,該溢流槽連接一個供輸入烷基糖苷水溶液的物料入口,且于該物料入口與該溢流槽之間設有一液體分配器,其用于將進入該溢流槽內的烷基糖苷水溶液均勻分布,該液體分配器為盤式分布器、槽式分布器、管式分布器或噴頭式分布器。
[0024]其中,所述的漂白設備由兩個或多個所述反應塔串聯組成,即第一反應塔的物料出口連接第二個反應塔的物料入口,以便對烷基糖苷水溶液進行多級漂白處理。
[0025]其中,由該氣體出口出來的氣體混合物,可經收集濃縮后再次被抽入到該反應室作為漂白劑,或經無污染處理后排出至外界。
[0026]其中,所述物料入口處設有一個液體流量控制器,通過調節該液體流量控制器,以控制液體膜的厚度和流動速度,而其氣體入口處設有一個氣體流量控制器,用于控制向反應室內注入的氧化性氣體的量和注入速度,避免過少而效果達不到或注入量或速度過大而浪費。
[0027]本發明的方法及設備是將烷基糖苷水溶液形成一定厚度的液體膜,與具有氧化性的氣體進行接觸,接觸的方式為氣液兩相膜狀接觸,因而接觸面積大,接觸更為充分,漂白更徹底,且縮短漂白時間,漂白溫度的要求是15°C ^llO0C (溫度不能過高,否則會使溶液進一步碳化),本發明還以熱水做反應環境的加熱媒介,不僅溫度溫和、恒定且便于控制;更重要的是,由于待漂白的烷基糖苷溶液是順著溢流壁順勢而下,因此可減少氣體溶入到烷基糖苷水溶液中的量,同時也減少烷基糖苷溶液內部分子之間的撞擊和液體的激蕩作用,因此不會產生大量氣泡。對于本身就是表面活性劑的烷基糖苷來說,減少泡沫的產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0028]此外,本發明優選采用臭氧作為漂白劑,由于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小,且一般是在常壓進行漂白過程,因此使最終的成品中不會含有較多未分解的臭氧,使成品儲存具有穩定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9]圖1為本發明漂白設備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2為本發明漂白設備的另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圖。
[0031]圖3為圖2所示漂白設備局部放大示意圖。I’反應室 11’氣體出口 111’平衡閥 2’溢流壁
21’物料出口 3’溢流槽 33’內環墻 34’外環墻 35’物料入口 31’溢流口 351’液體流量控制器 51’氣體入口 52’臭氧發生器 5’臭氧 I上封頭 2液體分布器3管板 4筒體
5列管 51齒形堰結構6折流板7下封頭8氣體出口 9物料入口 10熱水出口 11臭氧氣體入口12熱水進口13物料出口。
[0032]【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方法以及其所產生的優異的技術效果,以下實施例1-5為實驗室所做的小樣實驗:
實施例1:將脫醇后的烷基糖苷粗品制成濃度為50%的水溶液,調節pH值11.5,其色澤為500Hazen,將其放入旋轉蒸發器,升溫到70°C,開啟臭氧發生器,調節氣體流量為10ml/min,臭氧濃度30mg/L,由旋轉蒸發器中心引入,旋轉蒸發器旋轉速度15rpm,物料在玻璃壁面形成均勻薄膜,薄膜色澤隨時間明顯變淺,6小時后取樣檢測產品色澤30Hazen,pH值9.5,基本無氣泡產生,游離脂肪醇含量0.8%,平均聚合度1.3。
[0033]實施例2:取實施例1同樣的烷基糖苷水溶液,pH值11.5,色澤為500Hazen,將其放入旋轉蒸發器,升溫到70°C,旋轉蒸發器旋轉速度15rpm,物料在玻璃壁面形成均勻薄膜,將濃度30%的雙氧水加入燒瓶,升溫到沸騰,蒸汽從旋轉蒸發器的中間引入,薄膜色澤隨時間明顯變淺,8小時后取樣檢測產品色澤28Hazen,pH值9.5,基本無氣泡產生,游離脂肪醇含量0.8%,平均聚合度1.3。
[0034]實施例3:取實施例1同樣的烷基糖苷水溶液,pH值11.5,色澤為500Hazen,將其放入旋轉蒸發器,升溫到90°C,旋轉蒸發器旋轉速度15rpm,物料在玻璃壁面形成均勻薄膜,開啟臭氧發生器,調節氣體流量為100ml/min,臭氧濃度30mg/L,薄膜色澤隨時間明顯變淺,4小時后取樣檢測產品色澤25Hazen,pH值8,基本無氣泡產生,游離脂肪醇含量
0.8%,平均聚合度1.3。
[0035]實施例4:取實施例1同樣的烷基糖苷水溶液,調節pH值10,色澤為480Hazen,將其放入旋轉蒸發器,升溫到65°C,旋轉蒸發器旋轉速度15rpm,物料在玻璃壁面形成均勻薄膜,將濃度30%的雙氧水加入燒瓶,升溫到沸騰,蒸汽從旋轉蒸發器的中間引入,薄膜色澤隨時間明顯變淺,10小時后取樣檢測產品色澤35Hazen,pH值8.5,基本無氣泡產生,游離脂肪醇含量0.8%,平均聚合度1.3。
[0036]實施例5:在三口瓶內放入實施例1同樣的烷基糖苷水溶液,pH值11.5,色澤為500Hazen,攪拌下升溫到90°C,開啟臭氧發生器,臭氧濃度30mg/L,氣體由玻璃管導入液體內鼓泡氣液接觸,泡沫穩定,破碎困難,氣體流量從開始時100ml/min,降低到10ml/min,才實現穩定不發生泡沫溢流,水溶液色澤隨時間明顯變淺,15小時后取樣檢測產品色澤45Hazen, pH值8,游離脂肪醇含量0.8%,平均聚合度1.3%。
[0037]以下將進一步結合本發明的工業生產漂白設備,具體舉例加以說明,請參見實施例6及圖1、和實施例7及圖2-圖3。
[0038]實施例6:
如圖1所示本發明漂白設備的一個實施例示意圖。其包括一個反應室I’,為圓柱形的腔室,該圓柱形內壁構成溢流壁2’。在反應室I’的頂端外部環設一個溢流槽3’,該溢流槽3’具有容納空間,可供注入和盛裝一定濃度的烷基糖苷水溶液,本實施例中盛裝的溶液濃度約為50%的C8-10烷基糖苷水溶液,粘度為500mPa。溢流槽3’具有內環墻33’和外環墻34’,內環墻33’較外環墻34’低,在溢流槽3’側壁(外換板34’)且低于內環墻33’處設有一個烷基糖苷水溶液物料入口 35’,當由物料入口 35’不斷向溢流槽3’內注入烷基糖苷水溶液時,溢出的溶液從內環墻33’頂部均勻向反應室I’溢出,該反應室I’頂端連接該溢流槽3’具有一個溢流口 31’,通過該溢流口 31’,溶液在溢流壁2’形成均勻且移動的液體膜。反應室I’上設有供臭氧輸入的氣體入口 51’,該氣體入口 51’連接一個臭氧發生器52’,通過氣體入口 51’,使該反應室內部始終充滿臭氧5’,臭氧5’的濃度為30mg/L,壓力為常壓,在反應室I’底部設有收集經漂白后的烷基糖苷水溶液的物料出口 21’。在物料入口 35’處還設有一個液體流量控制器351’,用以控制向溢流槽3’中注入溶液的速度,以達到控制從溢流口 31’處向下溢出液體的速度。通過調節液體流量控制器351’,調節反應室I內的液體膜的厚度和流動速度。在溢流槽3’頂部或反應室I’具有一個收集剩余臭氧/氧氣的氣體出口 11’,在該氣體出口 11’處設有一個平衡閥111’,打開平衡閥111’以平衡反應室I’內部的臭氧5’的壓強不致于過大,并收集從物料出口 21’排出的經漂白后的液體,經觀察為無色透明的液體,色澤25Hazen,pH值8,無氣泡產生,游離脂肪醇含量0.8%,平均聚合度1.3%。
[0039]實施例7:
如圖2所示本發明漂白設備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在實際生產應用中不限于圖2所示的具體結構和形式,也不限于圖2所示結構單元的串列或并列使用的數量。
[0040]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的漂白設備,具體為一個列管式漂白設備。其包括一個筒體4,于筒體4內部設有數根列管5 (圖不為3根),于列管5上端以一個上管板3將列管5固定縱向排列于該筒體4內,該列管5上頂端高出于該管板3的表面,形成高度差;在列管5的末端又設有另一個下管板(圖中已繪,未標示),用于阻隔水流通道與氧化性氣體。該筒體4部還設有數個間隔設置的折流板6,其折流板6 —方面可進一步固定列管5,另一方面由該折流板6的區隔作用,使筒體4內形成一個迂回反折的水流通道。筒體4的上端具有上封頭I,下端具有下封頭7,上封頭1、下封頭7及筒體4構成一個封閉的反應塔。又上封頭I頂端設有氣體出口 8,用于導出反應后的氧化性氣體,上封頭I上還設有物料入口 9,用于輸入待漂白精制的烷基糖苷水溶液。而下封頭7的底端設有經漂白的物料輸出的物料出口13,以及供氧化性氣體(如臭氧O3或氣化雙氧水)輸入的氣體入口 11,于該氣體入口 11處較佳可設有氣體分布器(圖中未繪示),以便使具氧化性的氣體更可均勻地進入至反應塔。又于封閉式反應塔上設有熱水入口及熱水出口,使溫度為30°C?100°C的熱水經過熱水入口進入到筒體內部,并對列管5進行熱傳遞,熱水通過由折流板6所構成的迂回通道,流經各列管5,隔著列管5的壁對列管5內加熱,最后熱水自熱水出口出來。具體的是,在反應塔的筒體4的近下端處設有熱水入口 12,而在筒體4近上端處設有熱水出口 10,使熱水逆流而上,迂回穿過各列管5。
[0041]當待精制漂白的烷基糖苷水溶液自物料入口 9進入到反應塔時,首先經過一個設置在上管板3的上方的一個液體分布器2,對物料進行均勻分布,使物料均勻進入到筒體內,可分散到各列管5中。液體分布器2的形式可為盤式分布器、槽式分布器、管式分布器或噴頭式分布器,其形式不限。經液體分布器2分布后,烷基糖苷的水溶液進入到上管板3與筒體4所框為的一個空間內,并開始聚集,當烷基糖苷的水溶液聚集到一定高度時,烷基糖苷水液體會在各列管5的頂部開口處向列管5的內壁溢流,而在各列管5內壁形成均勻且慢慢流動的液體膜,各列管5的內側壁構成溢流壁,而列管5的上端開口則構成溢流口。同時,將氧化性氣體,如臭氧等通過氣體入口 11持續向反應塔內注入,并自列管5的末端開口進入到列管5內,各列管5內部空間構成反應室,于該反應室內臭氧與烷基糖苷的水溶液的液體膜充分接觸,使烷基糖苷溶液中含有的有色基團氧化,達到漂白目的。臭氧在列管5內部持續積累直至達到反應塔頂部的氣體出口 8排出,而經過漂白后的烷基糖苷水溶液則自各列管5的末端開口處出來,積累在反應塔的底部,再通過物料出口 13導出。由該氣體出口 8出來的氣體混合物,可經收集濃縮后再次被抽入到該反應室(通入到列管5內部)作為漂白劑,或經無污染化處理后排出至外界。此外,物料入口 9處設有一個液體流量控制器,通過調節該液體流量控制器,以控制液體膜的厚度和流動速度,而其中的氧化性氣體入口 11處設有一個氣體流量控制器,用于控制向反應室內注入的氧化性氣體的量和注入速度,避免過少而效果達不到或注入量或速度過大而浪費。
[0042]本實施例中,自物料入口 9注入的烷基糖苷水溶液為濃度約為50%的C8-10烷基糖苷水溶液,通過調節液體流量控制器,使液體流量為300kg/h,而自氣體入口 11注入的臭氧的濃度為100mg/L,注入氣體流量為60m3/h,經本實施例的反應塔漂白后的產品,自物料出口 13導出,經觀察為無色透明的液體,色澤25Hazen,pH值8,產品內基本無氣泡產生,游離脂肪醇含量0.8%,平均聚合度1.3%,則可知本實施例的設備可達到較好的漂白效果。
[0043]本發明的設備,在實際應用中,可由圖2所示的反應塔,兩個或多個并聯或串聯在一起使用,以便提高精制漂白的生產規?;驅ν榛擒杖芤哼M行多級漂白,使漂白效果更佳。
[0044]進一步的,如圖3所示。本發明的列管5的上端開口為溢流口,該溢流口處設有齒形堰結構51,當積累在溢流槽內的溶液在列管5的開口處向下溢流時,由于烷基糖苷溶液的粘度較大,液體表面存在較大張力作用,可能會在一定時間內于列管5上端開口處積累,而無法及時向列管5內壁溢流形成所述的液體膜,或形成的液體膜在不同位置處厚度不一,則借助上述的齒形堰結構51,可有效緩解這種情況的發生。
[0045]本發明烷烴糖苷溶液的漂白方法以及漂白設備,可明顯減少烷基糖苷溶液內氣泡的產生,提高漂白速度和效率,且由于該過程為連續性的過程,使經脫醇后的烷基糖苷溶液的精制漂白工序可連續化進行,從而大大提升生產者的產業化效率,使最終的產品無色、透明、無異味,且產品儲藏更穩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烷基糖苷精制漂白方法,其特征在于:漂白時,先將脫醇后的烷基糖苷粗品制成一定濃度的水溶液,然后在一定的溫度和操作壓力下,將烷基糖苷水溶液形成一定厚度的液體膜,并與具有氧化性的氣體進行氣液兩相膜狀接觸,該具有氧化性的氣體為漂白劑,在該漂白劑的作用下,烷基糖苷水溶液中帶色基團被氧化,從而達到漂白的目的。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氧化性的氣體為臭氧、汽化過氧化氫或其他的具氧化性的氣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臭氧由臭氧發生器以氧氣或空氣為原料而產生,其濃度為l(T300mg/ L,較優的為8(Tl80mg/L;所述的汽化過氧化氫,是由雙氧水蒸發汽化或由過氧化氫儲罐所提供。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白過程可在常壓、減壓、加壓條件下進行,一般在常壓下進行,操作溫度可在溫度15°C ?140°C下進行,較優的在30°C ^lOO0C下進行。
5.一種實現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漂白方法的設備,其包括至少一個溢流壁和至少一個反應室,該溢流壁位于該反應室內部,該溢流壁用于將烷基糖苷水溶液形成液體膜,而該反應室內用于通入具有氧化性的氣體,提供氣液接觸反應空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白設備還包括能提供反應室均勻進料的液體分布器和氣體分布器,該液體分布器為槽式、管式、盤式或噴頭等型式。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室為若干個列管組成,該溢流壁為所述各列管的內壁面,所述列管的頂部開口為溢流口,所述列管為圓柱形或長方形,較佳為圓柱形,在列管頂端開有擴張的齒形堰。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個列管設于一個中空的長形筒體內,該筒體內設有固定列管的上、下管板和數個折流板,該筒體的頂端設有帶液體分布器和物料入口、氣體出口的上封頭,該筒體的下端設有帶氣體分布器和物料出口、氣體進口的下封頭,該上封頭與該下封頭及該筒體組成一個反應塔。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該上管板與所述筒體內壁形成密封,使所述上管板與所述筒體框圍出溢流槽,該溢流槽連接一個供輸入烷基糖苷水溶液的物料入口,且于該物料入口與該溢流槽之間設有一個液體分布器,其用于將進入該溢流槽內的烷基糖苷水溶液均勻分布,該液體分布器為盤式分布器、槽式分布器、管式分布器或噴頭式分布器。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白設備由兩個或多個所述反應塔串聯組成,即第一反應塔的物料出口連接第二個反應塔的物料入口,以便對烷基糖苷水溶液進行多級漂白處理。
【文檔編號】C07H15/04GK104418923SQ201310374411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3日
【發明者】鄭學明, 尚會建, 劉紅梅 申請人:河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