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pvc聚酯增塑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產PVC制品時添加的ー種聚酯增塑劑,具體涉及ー種PVC聚酯增塑材料。
背景技術:
聚氯こ烯是五大通用樹脂之一,其產 量僅次于聚こ烯。隨著化學建材的大量推廣和使用,PVC硬制品的使用比例不斷提高,尤其是管材、板材和型材等需求增長迅速,因此對聚氯こ烯的使用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聚氯こ烯樹脂較脆,傳統增韌改性技術通常是在樹脂中加人橡膠弾性體,卻是以降低材料寶貴的剛性、耐熱性、尺寸穩定性為代價的。近年來發現,通用型PVC增塑劑鄰苯ニ甲酸酯具有潛在的致癌性,又由于其本身的小分子特性,在PVC制品中極易遷移和被溶劑抽出,不但影響產品性能,還直接威脅人類的健康。因此,聚酯型輔助增塑劑應運而生。由于聚酯增塑劑與PVC可形成較強的分子間相互作用,使小分子增塑劑難于向外界遷移和抽出,本文g在考察第三組分對聚酯支化度的影響,以期達到優化聚酯增塑劑的目前,在豐富和優化高分子增塑劑產品方面具有實際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目的在于通過熔融縮聚的方法,合成ー種己ニ酸丙ニ醇型聚酯增塑齊U,將其作為輔助增塑劑用于軟質Pvc的制備,并通過引入第三単體三羥甲基丙烷,控制第三単體的加入量,合成了具有不同支化度的聚酯,提高了 PVC增塑效果。I. ー種PVC聚酯增塑材料,其特征在于通過熔融縮聚的方法制備而成通過在己ニ酸和1,2-丙ニ醇的反應體系中,引入第三単體三羥甲基丙烷,并控制第三単體的加入量,合成具有不同支化度的聚酷。2.步驟I所述的將1,2-丙ニ醇、己ニ酸和催化劑ニ丁基氧化錫加入到四ロ瓶中加熱,待反應物透明均一后保持溫度185-205°C,反應3h( N2保護),后期用減壓的方式繼續反應約60 min,得到己ニ酸丙ニ醇型聚酯增塑劑。3.步驟I所述的得到己ニ酸丙ニ醇型聚酯增塑劑的基礎上,通過在反應體系中加入三羥甲基丙烷(TMP )合成支化聚酷。4.步驟I所述的聚酯的平均分子量越高,其增塑PVC材料的玻璃化轉變溫度越低,增塑效率越高。5.步驟I所述的添加直鏈聚酯增塑劑對增塑PVC材料的熱穩定性有所改善,當聚酷分子量升高時熱穩定性也變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熔融縮聚的方法,合成了己ニ酸丙ニ醇型聚酯增塑齊U,將其作為輔助增塑劑用于軟質PVC的制備,并通過引入第三単體三羥甲基丙烷,控制第三単體的加入量,合成了具有不同支化度的聚酯,提高了 PVC增塑效果。
圖I直鏈型和支鏈型聚酯的分子結構示意圖。圖2不同聚酯增塑PVC材料的損耗角正切-溫度關系力學松弛譜圖。圖3增塑PVC的熱失重曲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但對本發明沒有限制。 實施例I
本實施例將醇、酸和催化劑ニ丁基氧化錫加入到四ロ瓶中,加熱,待反應物透明均一后保持一定溫度反應3 h( N2保護),后期用減壓的方式繼續反應約60 min,得到反應產物。在此基礎上,通過在反應物中加入三羥甲基丙烷(TMP )合成支化聚酷。如圖I所示。實施例2
本實施通過改變反應條件和配方,合成不同分子量及支化度的聚酯增塑劑。表I為不同反應條件下合成聚酯的平均分子量和支化度的測定結果。編號L- n為直鏈型聚酷,B-n為支鏈型聚酷。支鏈聚酯的支化度通過三羥甲基丙烷在聚酯中的含量間接表征。表I材料特性
權利要求
1.一種PVC聚酯增塑材料,其特征在于通過熔融縮聚的方法制備而成通過在己二酸和1,2-丙二醇的反應體系中,引入第三單體三羥甲基丙烷,并控制第三單體的加入量,合成具有不同支化度的聚酯。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PVC聚酯增塑材料,其特征在于具體的制備步驟為將1,2-丙二醇、己二酸和催化劑二丁基氧化錫加入到四口瓶中N2保護加熱,待反應物透明均一后保持溫度反應3h,后期用減壓的方式繼續反應約60 min ;在得到己二酸丙二醇型聚酯增塑劑的基礎上,通過在反應體系中加入三羥甲基丙烷合成支化聚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PVC聚酯增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應溫度為185-205°C。
4.權利要求I所述的PVC聚酯增塑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熔融縮聚的方法制備而成通過在己二酸和1,2-丙二醇的反應體系中,引入第三單體三羥甲基丙烷,并控制第三單體的加入量,合成具有不同支化度的聚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PVC聚酯增塑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的制備步驟為將1,2-丙二醇、己二酸和催化劑二丁基氧化錫加入到四口瓶中N2保護加熱,待反應物透明均一后保持溫度反應3h,后期用減壓的方式繼續反應約60 min ;在得到己二酸丙二醇型聚酯增塑劑的基礎上,通過在反應體系中加入三羥甲基丙烷合成支化聚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PVC聚酯增塑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應溫度為 185-205°C。
全文摘要
本發明通過熔融縮聚的方法,合成了己二酸丙二醇型聚酯增塑劑,將其作為輔助增塑劑用于軟質PVC的制備,并通過引入第三單體三羥甲基丙烷,控制第三單體的加入量,合成了具有不同支化度的聚酯,提高了PVC增塑效果。
文檔編號C08G63/20GK102786780SQ201210237138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0日
發明者徐培君 申請人:蘇州寶津塑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