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脂組合物、使用了樹脂組合物的成型體、以及使用了成型體的反射器部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樹脂組合物、使用了樹脂組合物的成型體、以及使用了成型體的反射器部件。本發明提供一種在不損害機械特性和耐熱性的情況下能夠同時實現優異的流動性、滯留穩定性、以及蒸鍍適應性的樹脂組合物。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含有聚芳酯樹脂(A)、聚碳酸酯樹脂(B)、及聚苯硫醚樹脂(C),相對于聚芳酯樹脂(A)、聚碳酸酯樹脂(B)、及聚苯硫醚樹脂(C)的總計100質量份,聚苯硫醚樹脂(C)的含量為10~45質量份,聚芳酯樹脂(A)的質量(MA)和聚碳酸酯樹脂(B)的質量(MB)滿足關系式(1):30/70≤(MA/MB)≤90/10(1)。
【專利說明】樹脂組合物、使用了樹脂組合物的成型體、以及使用了成型體的反射器部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樹脂組合物、使用了樹脂組合物的成型體、以及使用了成型體的反射器部件。
【背景技術】
[0002]含有雙酚成分和芳香族羧酸成分的聚芳酯樹脂作為工程塑料而廣為人知。由于聚芳酯樹脂的耐熱性、機械特性、透明性優異,所以使用了它的成型品在電氣.電子、汽車、機械等領域中得到廣泛使用。然而,聚芳酯樹脂的熔融粘度高,所以具有成型時的流動性差,不能充分得到成型性的問題。
[0003]作為在不損害聚芳酯樹脂的機械特性和耐熱性的情況下提高成型性的方法,已知有將聚芳酯樹脂和聚碳酸酯樹脂熔融混煉而成的樹脂組合物。
[0004]但是,近年來,伴隨著汽車和電氣制品的輕量化和小型化,它們的構成部件的小型化和薄型化也在取得進展。然而,對于僅將聚芳酯樹脂和聚碳酸酯樹脂熔融混煉而成的樹脂組合物,無法充分得到能夠與小型化和薄型化相對應的流動性(成型性)。
[0005]作為改善樹脂組合物的流動性的方法,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含有聚芳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以及環烯烴系樹脂的樹脂組合物。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含有聚芳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以及聚酰胺樹脂的樹脂組合物。即,專利文獻I和2中提出了將與聚芳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不相溶的樹脂成分,即環烯烴系樹脂、聚酰胺樹脂用作流動改性劑。
[0006]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74095號公報
[0007]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1-074163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8]然而,對于專利文獻I和2中公開的樹脂組合物而言,也依然得不到用于獲得薄壁成型體的充分的流動性。
[0009]另外,上述樹脂組合物在高溫環境下滯留時的耐久性(滯留穩定性)也不充分。例如,在樹脂組合物的注射成型時,滯留在注射成型機中的熔融狀態的樹脂組合物發生熱分解,因由此生成的分解物、氣體的影響,導致上述樹脂組合物的成型體中易于產生銀紋、模具積垢(mold deposit)等外觀不良。
[0010]進而,在將上述樹脂組合物用于汽車領域中的光學部件等時,將樹脂成型物成型,在得到的成型體的表面形成鋁的蒸鍍膜。但是,上述樹脂組合物的成型體存在與蒸鍍膜的密合性低的問題。另外,對于具有銀紋、模具積垢等外觀不良的成型體而言,產生與蒸鍍膜變形、表面平滑性降低相伴的表面粗糙,在蒸鍍膜特有的鏡面產生雜亂、模糊,蒸鍍適應性變差。
[0011]因此,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以往的問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不損害機械特性和耐熱性的情況下能夠同時實現優異的流動性、滯留穩定性、以及蒸鍍適應性的樹脂組合物、使用了該樹脂組合物的成型體、以及使用了成型體的反射器部件。
[0012]本發明人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進行了反復深入的研究,其結果完成了本發明,即本發明的主旨如下所述。
[0013][I] 一種樹脂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聚芳酯樹脂(A)、聚碳酸酯樹脂(B)、及聚苯硫醚樹脂(C),
[0014]相對于聚芳酯樹脂(A)、聚碳酸酯樹脂(B)、及聚苯硫醚樹脂(C)的總計100質量份,聚苯硫醚樹脂(C)的含量為10~45質量份,
[0015]聚芳酯樹脂(A)的質量(MA)和聚碳酸酯樹脂(B)的質量(MB)滿足關系式(I):
[0016]30/70 ≤(MA/MB)≤ 90/10 (I)。
[0017][2]如[I]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混合了聚芳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月旨(B)的樹脂在340°C時的熔體流動速率(MFRl)和聚苯硫醚樹脂(C)在290°C時的熔體流動速率(MFR2)滿足關系式(2):
[0018]0.5≤(MFR2/MFR1) ^ 25 (2)。
[0019][3]如[I]或[2]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聚苯硫醚樹脂(C)在290°C時的熔體流動速率為20g/10min以上。
[0020][4]如[I]或[2]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混合了聚芳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的樹脂在25°C時的特性粘度為0.4~0.7dl/g。
[0021][5] 一種成型體,其特征在于,是將[I]或[2]所述的樹脂組合物成型而成的。
[0022][6] 一種反射器部件,其特征在于,是在[5]所述的成型體的表面形成含鋁的蒸鍍膜而成的。
[0023]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具有優異的機械特性和耐熱性,并且流動性、滯留穩定性、以及蒸鍍適應性優異的樹脂組合物、使用了該樹脂組合物的成型體、以及使用了該成型體的反射器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4]本發明涉及含有聚芳酯樹脂(A)、聚碳酸酯樹脂(B)、及聚苯硫醚樹脂(C)的樹脂組合物。
[0025]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滿足下述所示的條件I~II時,能夠同時實現優異的機械特性、耐熱性、流動性、滯留穩定性、以及蒸鍍適應性。
[0026]條件1:相對于聚芳酯樹脂(A)、聚碳酸酯樹脂(B)、及聚苯硫醚樹脂(C)的總計100質量份,聚苯硫醚樹脂(C)的含量為10~45質量%。
[0027]條件I1:聚芳酯樹脂(A)的質量(MA)和聚碳酸酯樹脂(B)的質量(MB)之比:(MA/MB)為 30/70 ~90/10。
[0028]本發明中,相對于聚芳酯樹脂(A)、聚碳酸酯樹脂(B)、及聚苯硫醚樹脂(C)的總計100質量份,聚苯硫醚樹脂(C)的含量如上所述必須為10~45質量份,優選為15~40質量份,更優選為30~35質量份。
[0029]若聚苯硫醚樹脂(C)的含量小于10質量份,則缺乏流動性的提高效果,不能充分改善成型性。
[0030]若聚苯硫醚樹脂(C)的含量大于45質量份,則得到的成型體的表面平滑性降低。進而,產生銀紋等外觀不良,蒸鍍適應性降低。另外,對于得到的成型體而言,有拉伸斷裂伸長率等機械特性降低的趨勢。應予說明,銀紋是指在成型體表面出現放射狀條紋的狀態。銀紋有時是由于注射成型機中滯留的熔融樹脂發生熱分解等,在成型機內部產生分解氣體,注射成型時從成型體的澆口附近漏出分解氣體而產生的。另外,有時在得到的成型體中發生溢料。應予說明,溢料是指熔融樹脂從模具的接合面溢出的現象,特別是樹脂組合物的流動性過度高時,在成型體的端部發生。
[0031]聚芳酯樹脂(A)的質量(MA)和聚碳酸酯樹脂(B)的質量(MB)之比:(MA/MB)如上所述必須為30/70~90/10,優選為35/65~85/15,更優選為40/60~80/20。
[0032](MA/MB)小于30/70時,聚芳酯樹脂(A)相對于聚碳酸酯樹脂(B)的配合比例變得過少,無法充分提高得到的成型體的耐熱性。(MA/MB)大于90/10時,聚芳酯樹脂(A)相對于聚碳酸酯樹脂(B)的配合比例變得過多,滯留穩定性降低而因較短的成型周期而產生銀紋等外觀不良,韌性不足,蒸鍍適應性降低等。
[0033]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進一步優選滿足下述條件III。
[0034]條件II1:聚苯硫醚樹脂(C)在290°C時的熔體流動速率(MFR2)和混合了聚芳酯樹月旨(A)和聚碳酸酯樹脂(B)的樹脂在340°C時的熔體流動速率(MFRl)之比:(MFR2/MFR1)為0.5 ~25。
[0035]通過使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進一步滿足上述條件III,從而聚苯硫醚樹脂(C)相對于聚芳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 樹脂(B)的相溶性提高,在進一步提高樹脂組合物的流動性和滯留穩定性的同時,改善蒸鍍適應性的效果提高。
[0036](MFR2/MFR1)為0.5以上時,可顯著地得到含有聚芳酯樹脂(A)、聚碳酸酯樹脂(B)和聚苯硫醚樹脂(C)的樹脂組合物的流動性的改性效果。若(MFR2/MFR1)為25以下,則樹脂組合物中的聚苯硫醚樹脂(C)相對于聚芳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的相溶性、以及樹脂組合物中的聚苯硫醚樹脂(C)的分散性提高。其結果,能夠進一步顯著地抑制銀紋等外觀不良的發生,進一步提高所得到的成型體的蒸鍍適應性的改善效果。
[0037]更優選上述(MFR2/MFR1)為1.0 ~20。
[0038]從樹脂組合物的流動性提高的觀點出發,就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而言,優選熔融該樹脂組合物時,呈現聚芳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成為島成分、聚苯硫醚樹脂(C)成為海成分這樣的形態結構,或者呈現海島兩相成為連續層這樣的形態結構。
[0039]在滿足上述條件I~III時,樹脂組合物成為上述形態結構的趨勢增加。
[0040]混合了聚芳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的樹脂在340°C時的熔體流動速率(MFRl)是基于ASTM D-1238-82,在載荷2.16kg和溫度340°C的條件下測定的。
[0041]聚苯硫醚樹脂(C)在290°C時的熔體流動速率(MFR2)是基于ASTM D-1238-82,在載荷2.16kg和溫度290°C的條件下測定的。
[0042](MFRl)的測定溫度為340°C,(MFR2)的測定溫度為290°C,這些測定溫度分別被設定為可得到適于測定熔融樹脂的MFR的熔融粘度的溫度。通過設定為上述測定溫度,從而(MFRl)和(MFR2 )兩者的測定值的偏差均少,可得到正確的MFR值(分子量)。例如,若在3400C時測定(MFR2)(聚苯硫醚樹脂(C)的MFR),則熔融粘性過低,所以(MFR2)的測定值的偏差變大,難以得到正確的MFR值。
[0043]本發明中的聚芳酯樹脂(A)是由芳香族二羧酸殘基和雙酚類殘基構成的聚酯。聚芳酯樹脂(A)可利用熔融聚合法、表面聚合法等公知的方法制造。
[0044]作為聚芳酯樹脂(A)中的構成芳香族二羧酸殘基的芳香族二羧酸,例如可舉出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2,5-萘二羧酸、2,6-萘二羧酸、2,7-萘二羧酸、1,5-萘二羧酸、甲基對苯二甲酸、4,4’ -聯苯基二羧酸、2,2’ -聯苯基二羧酸、4,4’ -聯苯基醚二羧酸、4,4’ - 二苯基甲烷二羧酸、4,4’ - 二苯基砜二羧酸、4,4’ - 二苯基異亞丙基二羧酸、1,2-雙(4-羧基苯氧基)乙烷、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其中優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從熔融加工性和機械特性的觀點出發,更優選將兩者混合使用。
[0045]對苯二甲酸和間苯二甲酸的混合摩爾比率(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可在100/0~0/100的范圍內任意選擇,從表面聚合法中的聚合性的觀點出發,優選為70/30~30/70,更優選為60/40~40/60。另外,考慮所得到的聚芳酯樹脂(A)時,若間苯二甲酸的比率增加,則有聚芳酯樹脂(A)的光變色受到抑制的趨勢,若對苯二甲酸的比率增加,則有聚芳酯樹脂(A)的耐熱性提高的趨勢。
[0046]作為聚芳酯樹脂(A)中的構成雙酚類殘基的雙酚,例如可舉出2,2-雙(4-羥基苯基)丙烷[雙酚A]、2-苯基-3,3’-雙(4-羥基苯基)苯并[c]吡咯酮、4,4’- (3,3,5-三甲基環亞己基)二苯酚、2,2-雙(4-羥基-3,5- 二甲基苯基)丙烷、2,2-雙(4-羥基-3,5- 二溴苯基)丙烷、2,2-雙(4-羥基-3,5- 二氯苯基)丙烷、4,4’ - 二羥基二苯基砜、4,4’ - 二羥基二苯基醚、4,4’ - 二羥基二苯硫醚、4,4’ - 二羥基二苯基酮、4,4’ - 二羥基二苯基甲烷、1,1-雙(4-羥基苯基)環己烷。這些雙酚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合2種以上使用。其中,從聚合性和經濟性的觀點出發,優選使用2,2-雙(4-羥基苯基)丙烷。另外,其中從耐熱性的觀點出發,優選使用2-苯基-3,3’-雙(4-羥基苯基)苯并[c]吡咯酮、4,4’- (3,3,5-三甲基環亞己基)二苯酚。
[0047]聚芳酯樹脂(A)的特性粘度優選為0.3~1.0dl/g,更優選為0.35~0.7dl/g,進一步優選為0.40~0.6dl/g。
[0048]若特性粘度小于0.3dl/g,則有時得到的樹脂組合物的分子量變低,機械特性和耐熱性降低。若特性粘度大于1.0dl/g,則由于熔融粘度變高,所以有時熔融加工時變色、流動性降低、得到的成型體發生銀紋的外觀不良等。
[0049]本發明中的聚碳酸酯樹脂(B)由雙酚殘基和碳酸酯殘基構成。聚碳酸酯樹脂(B)具有與上述聚芳酯樹脂(A)類似的雙酚類殘基。因此,聚碳酸酯樹脂(B)顯示出與聚芳酯樹脂(A)良好的相溶性,進而具有提高聚芳酯樹脂(A)的韌性的優點。
[0050]作為聚碳酸酯樹脂(B)中的構成雙酚殘基的雙酚,例如可舉出2,2-雙(4-羥基苯基)丙烷、2,2-雙(3,5- 二溴-4-羥基苯基)丙烷、2,2-雙(3,5- 二甲基-4-羥基苯基)丙烷、
I,1-雙(4-羥基苯基)環己烷、1,1-雙(3,5-二甲基-4-羥基苯基)環己烷、1,1-雙(4-羥基苯基)癸烷、1,4-雙(4-羥基苯基)丙烷、1,1-雙(4-羥基苯基)環十二烷、4,4’ - 二羥基二苯基醚、4,4’ - 二巰基二苯酚、4,4’ - 二羥基-3,3’ - 二氯二苯基醚、4,4’ - 二羥基_2,5- 二羥基二苯基醚。
[0051]作為雙酚類,除此之外,可使用美國專利第2999835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3028365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3334154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4131575號說明書中記載的二苯酚等。它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合2種以上使用。其中,從性能價格比的觀點考慮,優選使用2,2-雙(4-羥基苯基)丙烷,最優選單獨使用2,2-雙(4-羥基苯基)丙烷。[0052]作為聚碳酸酯樹脂(B)中的用于導入碳酸酯殘基的成分,例如可舉出光氣、或碳酸
二苯酯。
[0053]聚碳酸酯樹脂(B)的特性粘度優選為0.3~0.7dl/g,更優選為0.35~0.65dl/g°
[0054]若特性粘度小于0.3dl/g,則有時得到的樹脂組合物的機械特性和耐熱性降低。若特性粘度大于0.7dl/g,則由于熔融粘度變高,所以有時熔融加工時變色、流動性降低、得到的成型體發生銀紋的外觀不良等。
[0055]混合了聚芳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的樹脂的特性粘度(以下,稱為混合樹脂的特性粘度)可作為利用聚芳酯樹脂(A)的特性粘度和聚碳酸酯樹脂(B)的特性粘度的加權平均而求得的特性粘度而算出。
[0056]混合樹脂的特性粘度優選為0.4~0.7dl/g,更優選為0.42~0.68dl/g。若特性粘度小于0.4dl/g,則有時樹脂組合物的機械特性降低。若特性粘度大于0.7dl/g,則有時蒸鍍適應性將、得到的成型體產生銀紋等外觀不良等。
[0057]本發明的聚苯硫醚樹脂(C)是具有由-(Ph-S)-表示的重復單元的聚合物。上述中,Ph表示亞苯基、S表示硫原子。將重復單元的-(Ph-S)定義為I摩爾(基本摩爾)時,從結晶性優異、提高得到的樹脂組合物的耐熱性、成型性的觀點出發,聚苯硫醚樹脂(C)優選含有50摩爾%以上的該重復單元,更優選含有70摩爾%以上,進一步優選含有90摩爾%以上。
[0058]作為構成聚苯硫醚樹脂(C)的亞苯基,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舉出對亞苯基、間亞苯基、鄰亞苯基、烷基取代亞苯基、苯基取代亞苯基、鹵素取代亞苯基、氨基取代亞苯基、酰胺取代亞苯基、P,P’ - 二亞苯基砜、P, P’ -亞聯苯基、P, P’ -亞聯苯基醚、P, P’ -亞聯苯基羰基、萘。從提高滯留穩定性的觀點出發,上述烷基取代亞苯基中的烷基優選為碳原子數I~6的烷基。
[0059]聚苯硫醚樹脂(C)包含由相同重復單元構成的均聚物、由2種以上的不同的亞苯基構成的共聚物、或兩者。
[0060]本發明中,作為聚苯硫醚樹脂(C),從耐熱性、機械特性、成型性的平衡優異且工業上容易獲得方面出發,優選使用以對苯硫醚為重復單元的主要構成要素的聚苯硫醚樹脂。作為重復單元,除了對苯硫醚以外,還可以包含聚苯酮硫醚、聚苯酮酮硫醚等。
[0061]聚苯硫醚樹脂(C)為共聚物時,作為其具體例,可舉出具有對苯硫醚的重復單元和間苯硫醚的重復單元的無規或嵌段共聚物;具有苯硫醚的重復單元和苯酮硫醚的重復單元的無規或嵌段共聚物;具有苯硫醚的重復單元和苯酮酮硫醚的重復單元的無規或嵌段共聚物;具有苯硫醚的重復單元和苯硫醚砜的重復單元的無規或嵌段共聚物。應予說明,從機械特性和耐熱性優異的觀點出發,這些聚苯硫醚樹脂優選為結晶性聚合物。
[0062]聚苯硫醚樹脂(C)可以利用使堿金屬硫化物和二鹵素取代芳香族化合物在極性溶劑中進行聚合反應的公知的方法而得到。另外,如日本特表2010-501661中記載的那樣,可由碘化合物和硫化合物利用熔融聚合法而得到。通常,聚苯硫醚樹脂(C)被分類為交聯型聚苯硫醚樹脂和線型聚苯硫醚樹脂。交聯型聚苯硫醚樹脂是指在氧存在的條件下利用熱處理使其交聯而提高了熔融粘度的樹脂。線型聚苯硫醚樹脂是將氯化鋰、有機酸鹽、以及水等添加到聚合體系中, 不使它們交聯而提高了分子量的樹脂。交聯型聚苯硫醚樹脂由于韌性低,所以向該樹脂中添加玻璃纖維等而提高了強度的樹脂主要被用于注射成型。線型聚苯硫醚樹脂由于韌性高,所以單獨用于注射成型,用于纖維、膜的材料。
[0063]聚苯硫醚樹脂(C)在溫度290°C時的熔體流動速率優選為20g/10min以上,更優選為30g/10min以上。另外,聚苯硫醚樹脂(C)在溫度290°C時的熔體流動速率優選為150g/10min 以下。
[0064]若熔體流動速率小于20g/10min,則有時樹脂組合物的流動性降低,得到的成型體的表面平滑性降低,蒸鍍適應性降低。若熔體流動速率大于150g/10min,則有時樹脂組合物的流動性的提高效果不充分,得到的成型體的表面平滑性降低,蒸鍍適應性降低。
[0065]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在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的范圍內,可以進一步含有各種添加劑。作為添加劑,例如可舉出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發藍劑、顏料、阻燃劑、脫模劑、抗靜電劑、潤滑劑、有機系填充劑、無機系填充劑。作為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舉出酚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受阻胺系化合物、硫化合物、或它們的混合物。作為有機系填充劑、無機系填充劑,例如可舉出玻璃纖維、碳纖維、滑石、云母。
[0066]以下對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
[0067]例如,利用公知的方法將聚芳酯樹脂(A)、聚碳酸酯樹脂(B)、及聚苯硫醚樹脂(C)均勻地熔融混合,得到樹脂組合物。更具體而言,使用Tumbler混合機、亨舍爾混合機將各成分均勻地干混后,熔融混煉,擠出該混煉物。其后,經過冷卻工序、切割工序、以及干燥工序進行造粒。熔融混煉時,可使用單軸擠出機、雙軸擠出機、輥混煉機、Brabender轉矩流變儀等通常的混煉機,但是從提高分散性的觀點出發,優選使用雙軸擠出機。
[0068]一般而言,聚芳酯樹脂的玻璃化轉變溫度(Tg)約為190°C,聚苯硫醚樹脂的玻璃化轉變溫度(Tg)約為80°C 。因此,將兩者一起混合后進行熔融混合時,即使是聚苯硫醚樹脂完全熔融的階段,有時聚芳酯樹脂也不充分熔融。這樣的情況下,聚芳酯樹脂未熔融而殘留,難以充分發揮本發明的效果。
[0069]為了可靠地防止上述不良情況,優選使用如下方法:暫時將聚芳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熔融混煉,得到樹脂混合物后,進一步向該樹脂混合物中加入聚苯硫醚樹脂(C),進行熔融混煉。
[0070]作為上述的具體的方法,可舉出采用使將聚芳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暫時處于非熔融狀態的物質,與聚苯硫醚樹脂(C) 一起進行再次熔融混煉的方法(2步工序法)。另外,可舉出從擠出機的主料斗投入聚芳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途中供給聚苯硫醚樹脂(C)的方法(I步工序法)。根據狀況適當選擇采用哪種方法即可。
[0071]另外,本發明涉及將上述樹脂組合物成型而成的成型體。成型方法沒有特別限制,可舉出注射成型法、擠出成型法、壓縮成型法、吹塑成型法。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由于流動性和滯留穩定性優異,所以能夠抑制由注射成型中的分解氣體導致的銀紋的外觀不良的發生。另外,樹脂組合物的切割速度依賴性高,在模具內的流動末端,其流動容易停止,所以能夠抑制溢料這樣的缺陷。另外,因上述溢料的抑制而能夠充分施加保壓,所以還能夠抑制收縮。因此,對于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而言,能夠容易地得到厚度0.3~1.5_左右的薄壁且大型的成型體。
[0072]本發明的成型體即使是薄壁的,也具有優異的耐熱性和表面平滑性。因此,在鋁的蒸鍍等的表面加工中,不會產生形變。并且,能夠在不上底漆的情況下直接在成型體的表面穩定地形成蒸鍍膜,所以能夠期待工藝的簡略化。對于本發明的成型體,通過在其表面形成鋁等蒸鍍層,能夠制成平滑且具有優異的鏡面的成型體。另外,即使不上底漆而直接在成型體的表面形成蒸鍍膜的情況下,也可得到可長期耐用的耐久性。本發明的樹脂組合物由于具有上述特性,所以例如用作電燈泡、LED等部件的情況下,即使長期被暴露于發光時的熱,也能夠期待成型體的變色和變形、來自成型體的出氣的產生、以及成型體從蒸鍍膜的剝離得到抑制而維持初期的高亮度性能。
[0073]本發明的成型體能夠用作各種的薄壁成型體。本發明的成型體優選被用于電氣.電子領域中的開關、連接器等機構部件、殼罩類;汽車領域中的機罩下部件、外裝部件;機械領域中的齒輪、軸承保持架等。
[0074]另外,本發明中,能夠將發揮成型體的優異蒸鍍適應性而在表面形成蒸鍍膜的成型體適當地用于汽車、摩托車等前燈、后燈中的延伸反射器、旋轉燈中的反射器部件。
[0075]實施例
[0076]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但本發明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77][1.評價方法]
[0078](I)熔體流動速率(MFR)
[0079](1-1)混合了聚芳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的樹脂的熔體流動速率(MFR1)
[0080]使用所得到的參考例的樹脂組合物,基于ASTM D-1238-82,在載荷2.16kg和溫度340°C的條件下,測定MFRl。
[0081](1-2)聚苯硫醚樹 脂(C)的熔體流動速率(MFR2)
[0082]使用(C-1)~(C-4)的聚苯硫醚樹脂(C),基于ASTM D-1238-82,在載荷2.16kg和溫度290 V的條件下,測定MFR2。
[0083]( 2 )特性粘度(溶液粘度)
[0084]將得到的參考例的樹脂組合物溶解于1,I, 2,2-四氯乙烷的溶劑中,制成試樣溶液。試樣溶液中的樹脂組合物的濃度(樹脂濃度)為lg/dl。接著,使用烏氏型粘度計,在25°C的溫度下,測定試樣溶液和溶劑的落下時間,使用下式求出特性粘度(dl/g)。
[0085]特性粘度(dl/g)=In[(試樣溶液的落下時間/僅溶劑的落下時間)/樹脂濃度(g/dl)]
[0086](3)載荷撓曲溫度
[0087]使用注射成型機(FANUC公司制,S2000i_100B型)和規定的模型,在氣缸溫度350°C和模具實際測量溫度120°C的條件下進行注射成型,制成厚度4mm的試驗片。
[0088]基于IS075-1,使用厚度為4mm的試驗片,在載荷1.8MPa下,測定載荷撓曲溫度(0C)0另外,測定載荷撓曲溫度時,為了矯正試驗片的形變,在140°C時進行3小時干熱處理(退火)。從耐熱性的觀點出發,載荷撓曲溫度在實用上優選為150以上。C。
[0089](4)拉伸斷裂伸長率
[0090]使用注射成型機(FANUC公司制,S2000i_100B型)和規定的模型,在氣缸溫度350°C和模具實際測量溫度120°C的條件下進行注射成型,制成厚度4mm的試驗片。
[0091]基于IS0527-1,使用厚度為4_的試驗片,測定拉伸斷裂伸長率(%)。另外,拉伸斷裂伸長率優選為10%以上,更優選為15%以上。本發明中,拉伸斷裂伸長率為10%以上的試驗片被判定為具有實用性。[0092](5) Bar-flow 流動長
[0093]為了評價樹脂組合物的流動性,使用注射成型機(FANUC公司制,S2000 1-1OOB型),使得到的樹脂組合物熔融并流動,測定Bar-flow流動長(mm)。測定條件是氣缸溫度320°C、模具溫度120°C、注射壓力120MPa、注射時間4秒鐘、以及設定注射速度IOOmm/秒鐘。模具使用厚度1mm、寬度20mm、長度330mm的棒流動試驗用模具。
[0094]Bar-flow流動長優選為70_以上,實用上優選為80_以上。
[0095]但是,即使Bar-flow流動長為80mm以上,發生溢料時也判定為“ X ”。判定為“ X ”是由于溢料的發生意味著在模具內發生壓力分散,得到的Bar-flow流動長缺乏正確性。
[0096](6) Bar-flow流動長提高度
[0097]使用上述(5 )中得到的實施例和比較例的樹脂組合物的Bar-f 1w流動長LI (mm)、和聚芳酯樹脂(A)以及聚碳酸酯樹脂(B)的種類和比例相同與該樹脂組合物相同而在不含有聚苯硫醚樹脂(C)這一點不同的參考例的樹脂組合物的Bar-flow流動長L2 (mm),根據下式,算出Bar-flow流動長提高度。Bar-f low流動長提高度是表示因添加了聚苯硫醚樹月旨(C)所致的Bar-flow流動長的變化程度的值。
[0098]Bar-flow 流動長提高度(%) = (Bar-flow 流動長 Ll/Bar-flow 流動長 L2) X 100
[0099]Bar-flow流動長提高度優選為200%以上,更優選為250%以上,特別優選為300%以上。本發明中為200%以上時被判定為具有實用性。
[0100](7)滯留穩定 性試驗
[0101](7-1)成型體的制作
[0102]對得到的樹脂組合物使用注射成型機(FANUC公司制,S20001-100B型)和規定的模具,在氣缸溫度350°C和模具實際測量溫度120°C的條件下進行注射成型,得到箱型成型體(縱200mm、橫53mm、深度8mm、平均壁厚1.5mm)。
[0103]在上述的注射成型中,使成型周期以30秒鐘間隔從30秒增大至5分鐘。使針對各成型周期的注射次數為20。在各成型周期中,在注射壓力、緩沖量這樣的與注射成型有關的特性值穩定的階段采集成型體。
[0104]在此所謂的成型周期是指將注射時間、保壓時間、成型品模具內的冷卻時間、以及成型品的取出時間進行了總計的時間。上述注射成型中,使注射時間和保壓時間的總計時間為10秒鐘,成型品的取出時間為5秒鐘。就成型體而言,成型周期越長,暴露在注射成型機的氣缸內的時間越長,越受氣缸內的溫度影響。
[0105](7-2)成型體的外觀評價
[0106]對于上述得到的各成型體,目視判斷在成型體表面有無銀紋的外觀不良。使具有外觀不良的情況為NG,確認不發生外觀不良的“成型周期”。不發生外觀不良的“成型周期”的時間越長,評價為滯留穩定性越高。即使成型周期為3分鐘,也不產生外觀不良的情況下,從滯留穩定性的觀點出發,判斷為具有實用性。
[0107](8)蒸鍍適應性
[0108](8-1)外觀評價
[0109]對得到的樹脂組合物使用注射成型機(FANUC公司制,S20001-100B型)和規定的模具進行注射成型,得到厚度為2mm的板狀成型體。
[0110]測定條件是氣缸溫度320°C、模具溫度120°C、注射壓力120MPa、注射時間4秒鐘、設定注射速度IOOmm/秒鐘、成型周期30秒鐘。模具使用被實施了 8000轉的鏡面加工,用于得到厚度為2mm的板狀成型體的模具。在得到的板狀成型體的全部表面,在不上底漆的情況下蒸鍍鋁。對在表面形成有鋁的蒸鍍膜的成型體的初期外觀,通過目視按下述的基準進行判斷。
[0111]〇:蒸鍍面為鏡面,成型體的初期外觀良好。
[0112]A:蒸鍍面為鏡面,但在成型體的澆口部產生銀紋,發生外觀不良。
[0113]X:在成型體整體產生銀紋,蒸鍍面粗糙,蒸鍍面模糊,外觀不良。
[0114](8-2)高溫環境試驗
[0115]將在上述(8-1)的外觀評價中使用的蒸鍍成型體在140°C、150°C和160°C的各溫度條件下進行2小時熱處理后,通過目視觀察外觀變化。
[0116]在蒸鍍面產生折皺狀雜亂為NG,確認產生折皺狀的雜亂的溫度。即使為160°C,也不產生折皺狀雜亂的情況被判定為具有160°C以上的耐熱性。
[0117]蒸鍍面的折皺產生溫度越高 則表示在表面形成有蒸鍍膜的成型體的耐熱性顯示越聞。
[0118]本評價中優選在140°C不發生變化,更優選在150°C不發生變化。判定在140°C不發生變化的蒸鍍成型體具有實用性。
[0119][2.原料]
[0120](I)聚芳酯樹脂
[0121](A-1)雙酚A/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50/25/25 (摩爾%)的聚芳酯樹脂。特性粘度(25°C):0.54dl/g,玻璃化轉變溫度Tg:195°C。
[0122](A-2)雙酚A/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50/25/25 (摩爾%)的聚芳酯樹脂。特性粘度(25°C):0.72dl/g,玻璃化轉變溫度Tg:197°C。
[0123](A-3)雙酚A/4,4’_ (3,3,5_三甲基環亞己基二苯酚)/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30/20/25/25 (摩爾%)的聚芳酯樹脂。特性粘度(25°C ):0.50dl/g,玻璃化轉變溫度Tg:222。。。
[0124](2)聚碳酸酯樹脂
[0125](B-1) =Sumika Styron PC 公司制,CALIBRE200-3,特性粘度(25°C ):0.645dl/g。
[0126](B-2) =Sumika Styron PC 公司制,CALIBRE200-3,特性粘度(25°C ):0.435dl/g。
[0127](B-3) =Sumika Styron PC 公司制,CALIBRE200-3,特性粘度(25°C ):0.38dl/g。
[0128](3)聚苯硫醚樹脂
[0129]基于日本特公昭52-12240號記載的方法,得到以下的聚苯硫醚。即,使硫化鈉和對二氯苯在堿金屬羧酸鹽(乙酸鋰或乙酸鈉)存在的條件下下,在N-甲基-2-吡咯烷酮的溶劑中,在240~270°C時進行I~4小時的聚合。其后,進行水洗,除去生成的食鹽等后,使其干燥,得到以下的聚苯硫醚樹脂。應予說明,通過適當選擇該聚合溫度和聚合時間,從而控制熔體流動速率。
[0130](C-1):聚苯硫醚樹脂、MFR:15g/10min (溫度 290°C,載荷:2.16kg)
[0131](C-2):聚苯硫醚樹脂、MFR:40g/10min (溫度 290°C,載荷:2.16kg)
[0132](C-3):聚苯硫醚樹脂、MFR:90g/10min (溫度 290°C,載荷:2.16kg)
[0133](C-4):聚苯硫醚樹脂、MFR:150g/10min (溫度 290°C,載荷:2.16kg)[0134](C-5):聚苯硫醚樹脂、MFR:6g/10min (溫度 290°C,載荷:2.16kg)
[0135](4)環烯烴系樹脂
[0136](D-1) =Polyplastics公司制“T0PAS6017”(由乙烯和降冰片烯構成,結構中以質量比計含有83%的降冰片烯的環烯烴系樹脂)、玻璃化轉變溫度:180°C,MFR:10g/10min (溫度:290°C,載荷:2.16kg)。
[0137](D-2) =Polyplastics公司制“T0PAS6015”(由乙烯和降冰片烯構成,結構中以質量比計含有79%的降冰片烯的環烯烴系樹脂)、玻璃化轉變溫度:160°C,MFR:23g/10min (溫度:290°C,載荷:2.16kg)。
[0138](D-3):Polyplastics公司制“T0PAS5013”(由乙烯和降冰片烯構成,結構中以質量比計含有76%的降冰片烯的環烯烴系樹脂)、玻璃化轉變溫度:136°C,MFR:120g/10min (溫度:290°C,載荷:2.16kg)。
[0139](5)聚酰胺系樹脂
[0140](E-1)聚酰胺6樹脂,尤尼吉可公司制“A1030BRL”,玻璃化轉變溫度:50°C,熔點:220°C, MFR:95g/10min (溫度:290°C,載荷:
[0141]2.16kg)。
[0142](E-2)聚酸胺 66 樹脂,Asahi Kasei Chemicals 公司制“Leonal200”,玻璃化轉變溫度:55°C,熔點:260°C,MFR:160g/10min (溫度:290°C,載荷:2.16kg)。
[0143]《參考例I~22》
[0144]參考例I中,使用聚芳酯樹脂(A-1),利用與后述的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進行擠出成型,得到顆粒狀的樹脂組合物。
[0145]參考例2~22中,將聚芳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按表1所示的種類和比例進行干混,得到混合物。使用該混合物,利用與后述的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進行擠出成型,得到顆粒狀的樹脂組合物。
[0146]將顆粒狀的樹脂組合物在熱風干燥機內以120°C干燥12小時以上。使用該顆粒狀的樹脂組合物,進行各種評價。 將評價結果示于表1。
[0147]表1
[0148]
【權利要求】
1.一種樹脂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聚芳酯樹脂(A)、聚碳酸酯樹脂(B)、及聚苯硫醚樹脂(C), 相對于聚芳酯樹脂(A)、聚碳酸酯樹脂(B)、及聚苯硫醚樹脂(C)的總計100質量份,聚苯硫醚樹脂(C)的含量為10~45質量份, 聚芳酯樹脂(A)的質量MA和聚碳酸酯樹脂(B)的質量MB滿足關系式(I): 30/70 ^(MA/MB) ^ 90/10 (I)。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混合了聚芳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的樹脂在340°C時的熔體流動速率MFRl和聚苯硫醚樹脂(C)在290°C時的熔體流動速率MFR2滿足關系式(2): 0.5 ≤(MFR2/MFR1)≤ 25 (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聚苯硫醚樹脂(C)在290°C時的熔體流動速率為20g/10min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樹脂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混合了聚芳酯樹脂(A)和聚碳酸酯樹脂(B)的樹脂在25°C時的特性粘度為0.4~0.Ulfg0
5.一種成型體,其特征在于,是將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樹脂組合物成型而成的。
6.一種反射器部件,其特征在于,是在權利要求5所述的成型體的表面形成含鋁的蒸鍍膜而成的。·
【文檔編號】C08J7/06GK103709690SQ201310445366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明者】西條健人 申請人:尤尼吉可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