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下述通式的化合物
其中,“┄”表示為一根化學鍵或者沒有化學鍵;
Ar為通式A或者通式B所表示的基團,
通式A中:代表與母體相連的一根化學鍵;
當Q為N原子,Z、M為C原子時,R’在3、4、5或者6位置,R’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乙酰基、硝基、氰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鹵素、甲氧基、乙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其中鹵素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當Q、M為N原子,Z為C原子時,R’在4、5或者6位置,R’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乙酰基、硝基、氰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鹵素、甲氧基、乙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其中鹵素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當Q、Z為N原子,M為C原子時,R’在3、5或者6位置,R’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乙酰基、硝基、氰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鹵素、甲氧基、乙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其中鹵素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當Z、Q、M皆為C原子時,R’在1、3、4、5或者6位置,R’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乙酰基、硝基、氰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鹵素、甲氧基、乙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其中鹵素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通式B中:代表與母體相連的一根化學鍵;
當Q為N原子,Z、M為C原子時,R’在3、4、5、6、7或者8位置,R’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乙酰基、硝基、氰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鹵素、甲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其中鹵素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當Q、M為N原子,Z為C原子時,R’在4、5、6、7或者8位置,R’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乙酰基、硝基、氰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鹵素、甲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其中鹵素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當Q、Z為N原子,M為C原子時,R’在3、5、6、7或者8位置,R’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乙酰基、硝基、氰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鹵素、甲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其中鹵素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R選自C1~C5的烷烴基或C1~C10芳基取代的烷基;
Y選自碳原子或氧原子,N為氮原子;n1為0~5的正整數;
R1為下述通式C、通式D、通式E或者通式F所表示的基團:
上述通式C中,代表與母體相連的一根化學鍵;O為氧原子,N為氮原子;
“┄”表示為一根化學鍵或者沒有化學鍵;當“┄”存在時,Q1在3、4、5或者6位置,Q1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乙酰基、硝基、氰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鹵素、甲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其中鹵素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當“┄”不存在時,則Q1不存在;
通式D中:代表與母體相連的一根化學鍵;N為氮原子;n為0~5時;
Q2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硝基、氰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鹵素、甲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Q2’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其中鹵素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通式E中:代表與母體相連的一根化學鍵;Q3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苯基;Q3’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
通式F中:代表與母體相連的一根化學鍵;O為氧原子,C為碳原子,N為氮原子;
R”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苯基、芐基,R”’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
2.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是將Ar-X、通式Ⅲ的化合物及R1-Y1加入到溶劑中,按如下反應式進行合成;
其中,上述反應式中的Ar-X為下述通式Ⅰ的單環芳香化合物、或者為通式Ⅱ的稠環芳香化合物,
上述通式Ⅰ中:
當Q為N原子,Z、M為C原子時,X為鹵素、三氟甲磺酸酯基或對甲基苯磺酸酯基;R’在3、4、5或6位置,R’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乙酰基、硝基、氰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鹵素、甲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其中鹵素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當Q、M為N原子,Z為C原子時,X為鹵素、三氟甲磺酸酯基或對甲基苯磺酸酯基;R’在4、5或6位置,R’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乙酰基、硝基、氰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鹵素、甲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其中鹵素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當Q、Z為N原子,M為C原子時,X為鹵素、三氟甲磺酸酯基或對甲基苯磺酸酯基;R’在3、5或6位置,R’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乙酰基、硝基、氰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鹵素、甲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其中鹵素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當Q、Z、M為C原子時,X為鹵素、三氟甲磺酸酯基或對甲基苯磺酸酯基;R’在1、3、5或6位置,R’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乙酰基、硝基、氰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鹵素、甲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其中鹵素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通式Ⅱ中:
當Q為N原子,Z、M為C原子時,X為鹵素、三氟甲磺酸酯基或對甲基苯磺酸酯基;R’在3、4、5、6、7或者8位置,R’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乙酰基、硝基、氰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鹵素、甲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其中鹵素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當Q、M為N原子,Z為C原子時,X為鹵素、三氟甲磺酸酯基或對甲基苯磺酸酯基;R’在4、5、6、7或者8位置,R’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乙酰基、硝基、氰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鹵素、甲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其中鹵素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當Q、Z為N原子,M為C原子時,X為鹵素、三氟甲磺酸酯基或對甲基苯磺酸酯基;R’在3、5、6、7或者8位置,R’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乙酰基、硝基、氰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鹵素、甲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其中鹵素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反應式中通式Ⅲ所示的化合物,其中,n1為0~5的正整數,Y選自碳原子或氧原子,N為氮原子,R選自C1~C5的烷烴基或C1~C10芳基取代的烷基;
反應式中R1-Y1為下述通式Ⅳ的亞胺化合物、通式Ⅴ的仲胺化合物、通式Ⅵ的伯胺化合物或者為通式Ⅶ的酰胺化合物;
通式Ⅳ中:“┄”表示為一根化學鍵或者沒有化學鍵;當“┄”存在時,Q1為乙酰基、硝基、氰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鹵素、甲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其中鹵素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當“┄”不存在時,則Q1不存在;Y1選自氫原子、鋰原子、鈉原子或鉀原子;O為氧原子;N為氮原子;
通式Ⅴ中:Y1表示氫原子,N為氮原子;n代表0~5個碳;Q2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溴甲基、乙酰基、硝基、氰基、甲氧酰基、乙氧酰基、鹵素、甲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Q2’為氫原子、甲氧基、羥基、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其中鹵素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通式Ⅵ中:Q3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苯基;Q3’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Y1表示氫原子;N為氮原子;
通式Ⅶ中:R”為氫、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苯基、芐基,R”’為氫、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Y1表示氫原子;O為氧原子;C為碳原子;N為氮原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式能在有堿的條件下反應,堿的通式為MOH、MOR或MY2,其中,M選自鋰原子、鈉原子、鉀原子或銫原子;R選自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叔丁基或羰基;Y2選自碳酸根、磷酸根、乙酸根、丙酸根、正丁酸根、異丁酸根、正戊酸根、異戊酸根或新戊酸根;O為氧原子;H為氫原子。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劑選自甲苯、二甲苯、三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氫呋喃、1,4-二氧六環、甲醇、乙醇、正丙醇、異丙醇、乙醚、甲乙醚、甲基叔丁基醚、二甲基亞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或乙腈。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式中Ar-X與通式Ⅲ所表示化合物的摩爾比為1:10~10:1,Ar-X與R1-Y1的摩爾比1:10~10:1,溶劑按1mmolAr-X原料取1-10ml溶劑的比例量取。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式在有堿條件下,Ar-X與堿的摩爾比為1:10~10:1。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式的反應溫度為0-200℃。
8.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備抗精神病藥物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