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分子材料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熱導率高,抗拉伸,抗彎折的導熱薄膜。
背景技術:
薄膜是一種薄而軟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膠黏劑、橡膠或其他材料制成。聚酯薄膜科學上的解釋為 :由原子、分子或離子沉積在基片表面形成的二維材料。薄膜被廣泛應用于電子電器、機械、印刷等行業。
例如聚酰亞胺薄膜,它是一種新型的有機聚合物薄膜,由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二氨基二苯醚(ODA)在極強性溶劑 N,N- 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經縮聚并流延成膜,再經亞胺化而成。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電性能、化學穩定性,抗輻射性、耐高溫和耐低溫性能。但是聚酰亞胺薄膜的導熱系數僅為 0.16W/(M·K),限制了在電子材料技術領域中的應用。
中國專利公告號CN101168598B,公告日2010年6月2日,名稱為高導熱性、低熱膨脹系數的超厚聚酰亞胺薄膜的制備方法。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高導熱性、低熱膨脹系數的超厚聚酰亞胺薄膜的制備方法,將單體二胺溶解于非質子極性溶劑中,加入與二胺等摩爾比的二酐和經表面處理的納米導熱材料,反應 4-10 小時,合成含納米導熱材料的聚酰胺酸樹脂。其不足之處在于,雖然提高了導熱系數,但是薄膜的力學性能不高,且制備的是超厚的薄膜,應用性不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現有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導熱薄膜,該導熱薄膜具有熱導率高,抗拉伸,抗彎折,潤滑效果好,強度高,比表面積大,高化學反應活性,高導熱系數,高填充性的特,還可以提高其力學性能與導熱性。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導熱薄膜,由以下份數的原料組分組成: 80-100份聚環氧乙烷、55-60份聚四氟乙烯、60-70份聚酯、70-80份聚氯乙烯、50-80份聚乙烯、50-60份聚丙烯、15-18份納米碳粒子、12-15份納米銀粉、10-15份聚乙烯丙綸、5-8份松香、10-12份有機硅油、15-18份醇酯樹脂、10-12份去離子水。
進一步的,各原料組分的份數為:80份聚環氧乙烷、55份聚四氟乙烯、60份聚酯、70份聚氯乙烯、50份聚乙烯、50份聚丙烯、15份納米碳粒子、12份納米銀粉、10份聚乙烯丙綸、5份松香、10份有機硅油、15份醇酯樹脂、10份去離子水。
或者是,各原料組分的份數為:100份聚環氧乙烷、60份聚四氟乙烯、70份聚酯、80份聚氯乙烯、80份聚乙烯、60份聚丙烯、18份納米碳粒子、15份納米銀粉、15份聚乙烯丙綸、8份松香、12份有機硅油、18份醇酯樹脂、12份去離子水。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新型的導熱薄膜具有熱導率高,抗拉伸,抗彎折,潤滑效果好,強度高,比表面積大,高化學反應活性,高導熱系數,高填充性的特,還可以提高其力學性能與導熱性。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1所描述的一種導熱薄膜,由以下份數的原料組分組成:80份聚環氧乙烷、55份聚四氟乙烯、60份聚酯、70份聚氯乙烯、50份聚乙烯、50份聚丙烯、15份納米碳粒子、12份納米銀粉、10份聚乙烯丙綸、5份松香、10份有機硅油、15份醇酯樹脂、10份去離子水。
實施例2
本實施例2所描述的一種導熱薄膜,由以下份數的原料組分組成:100份聚環氧乙烷、60份聚四氟乙烯、70份聚酯、80份聚氯乙烯、80份聚乙烯、60份聚丙烯、18份納米碳粒子、15份納米銀粉、15份聚乙烯丙綸、8份松香、12份有機硅油、18份醇酯樹脂、12份去離子水。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