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3D打印耗材,尤其涉及一種高回彈性的3D打印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現有的3D打印耗材大體可以分為硬質材料、軟質材料、水溶性材料。硬質材料主要有PLA(聚乳酸)、ABS(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nylon618、PC(聚碳酸酯)、HIPS(聚苯乙烯)、PP(聚丙烯)等;軟質材料主要有PBAT(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酯)、TPU(熱塑性聚氨酯)等;水溶性材料主要是PVA(聚乙烯醇)。由于上述各種材料均存在不足之處,PLA易于降解、材料在55℃以上容易變形;ABS常見工程塑料,采購容易但加工氣味重、變形率高。PBAT降解材料,材料性質與LDPE(低密度聚乙烯)相似但價格在45元/Kg以上,價格較高限制了其使用范圍;TPU硬度范圍廣泛,但擠出加工困難,常見于注塑工藝。PVA水溶性材料主要用于打印支持材料用量少,而且加工PVA分解容易產生有毒氣體。復合材料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樹脂共混在一起的新型材料,這種復合材料除了具有各自樹脂本身的優點外,有的復合材料甚至還具備另外的優勢,沒有了原本材料的局限性,使用范圍廣泛,加工操作窗口寬。
雖然復合材料種類非常豐富但未見有高回彈性復合材料適合用作3D打印耗材,作為3D打印耗材的主要還是以PLA、ABS、nylon618、PVA等單一材料為主。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3D打印復合材料,適合于3D打印的要求、具備有相應的加工條件、具有3D打印機普遍的適用性,從而增加打印耗材材料品種、拓寬3D打印技術的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回彈性的3D打印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和高回彈性。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該3D打印復合材料的方法及其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回彈性的3D打印復合材料,按照質量分數計,包括TPU50%~80%、聚烯烴20%~50%以及相容劑0.1%~5%。
較佳地,所述3D打印復合材料還包括助劑,所述助劑包括潤滑劑、成核劑、分散劑及熱氧穩定劑中的至少一種。
較佳地,所述聚烯烴為低密度聚乙烯及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種。
較佳地,所述相容劑為馬來酸酐接枝高分子、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及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種,其中,馬來酸酐接枝高分子包括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及馬來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種。
較佳地,所述潤滑劑為聚乙烯蠟、乙撐雙硬脂酸酰胺、硬脂酸鋅、硬脂酸鈣、芥酸酰胺中的至少兩種。
較佳地,所述成核劑為PW40及NAV101中的至少一種。
較佳地,所述分散劑為有機硅酮、氧化聚乙烯蠟、硬脂酸中的至少一種。
較佳地,所述熱氧穩定劑為1010(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及168(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亞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種,
其中,所述1010(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的結構式為:
所述168(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亞磷酸酯)的結構式為:
本發明還提供制備所述3D打印復合材料的方法,按照質量分數計,將TPU50%~80%、聚烯烴20%~50%以及相容劑0.1%~5%進行混合、擠出造粒工藝后得到3D打印復合材料。
將所述3D打印復合材料或通過上述方法制備的3D打印復合材料應用至3D打印機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有:3D打印復合材料充分利用了TPU的高回彈性能、柔韌性,彌補了聚烯烴材料質地較硬的缺點,同時利用了聚烯烴的穩定加工性,彌補了TPU材料的擠出加工不穩定、材料抗彎曲性能差的缺點;該3D打印復合材料既改善了現有柔性材料硬度低、收縮性大、粘性差的特點,也使3D打印耗材不再局限于硬質材料,特別適用需要高彈性材料行業模型的開發,本發明的3D打印復合材料特別適用于打印鞋配件,打印流暢,打印品 加工容易、力學性能優越、尺寸穩定、表面光澤度高。本發明的3D打印復合材料中加入相容劑,改善TPU和聚烯烴相界面結合強度,增加材料相容性,提高本3D打印復合材料綜合力學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闡述本發明幾個不同的最佳實施例。
本發明實質在提供一種高回彈性的3D打印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及其應用,該3D打印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和高回彈性。
按照質量分數計,將TPU50%~80%、聚烯烴20%~50%以及相容劑0.1%~5%進行混合、擠出造粒工藝后得到3D打印復合材料。混合工藝可使用高速混合機,擠出造粒可使用雙螺桿擠出機。
3D打印復合材料還可包括助劑,助劑包括潤滑劑、成核劑、分散劑及熱氧穩定劑中的至少一種。
聚烯烴為低密度聚乙烯及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種。
相容劑為馬來酸酐接枝高分子、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及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種,其中,馬來酸酐接枝高分子包括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及馬來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種。
潤滑劑為聚乙烯蠟、乙撐雙硬脂酸酰胺、硬脂酸鋅、硬脂酸鈣、芥酸酰胺中的至少兩種。
成核劑為PW40及NAV101中的至少一種。
分散劑為有機硅酮、氧化聚乙烯蠟、硬脂酸中的至少一種。
熱氧穩定劑為1010(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及168(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亞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種,
其中,1010(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的結構式為:
168(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亞磷酸酯)的結構式為:
該3D打印復合材料或通過上述方法制備的3D打印復合材料可用作3D打印耗材,借助3D打印機打印產品,打印品可為運動鞋配件。
實施例1
以質量分數計,本實施例的3D打印復合材料的各組分含量分別為:
TPU含量70.2%,聚乙烯(PE 5000S)含量28%,PP-g-MAH含量1%,1010(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含量0.1%,聚乙烯蠟含量0.2%,乙撐雙硬脂酰胺含量0.5%
實施例2
以質量分數計,本實施例的3D打印復合材料的各組分含量分別為:
TPU含量65.3%,聚乙烯(PE 5000S)含量32.9%,PP-g-MAH含量1%,1010(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含量0.2%,聚乙烯蠟 含量0.2%,乙撐雙硬脂酰胺含量0.4%,
實施例3
以質量分數計,本實施例的3D打印復合材料的各組分含量分別為:
TPU含量60.3%,聚乙烯(PE 5000S)含量40%,EVA-g-MAH含量1%,1010(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含量0.1%,聚乙烯蠟含量0.2%,乙撐雙硬脂酰胺含量0.4%,
實施例4
以質量分數計,本實施例的3D打印復合材料的各組分含量分別為:
TPU含量55.1%,聚乙烯(PE 5000S)含量43%,EVA-g-MAH含量1%,1010(四[β-(3,5-二叔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含量0.1%,聚乙烯蠟含量0.2%,乙撐雙硬脂酰胺含量0.5%,氧化聚乙烯蠟0.1%
測試上述各實施例的3D打印復合材料的性能,性能測試結果參見表1所示。
表1
從表1中可知,本發明的3D打印復合材料回彈性高、力學性能優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有:3D打印復合材料充分利用了TPU的高回彈性能、柔韌性,彌補了聚烯烴材料質地較硬的缺點,同時利用了聚烯烴的穩定加工性,彌補了TPU材料的擠出加工不穩定、材料抗彎曲性能差的缺點;該3D打印復合材料既改善了現有柔性材料硬度低、收縮性大、粘性差的特 點,也使3D打印耗材不再局限于硬質材料,特別適用需要高彈性材料行業模型的開發,本發明的3D打印復合材料特別適用于打印鞋配件,打印流暢,打印品加工容易、力學性能優越、尺寸穩定、表面光澤度高。本發明的3D打印復合材料中加入相容劑,改善TPU和聚烯烴相界面結合強度,增加材料相容性,提高本3D打印復合材料綜合力學性能。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明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發明所涵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