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導尿管用乳膠材料。
背景技術:
天然橡膠由于其優異的物理性能被廣泛用作醫用手套、檢查手套、安全套等一次性使用的醫療衛生用品,這些低值但又要滿足高端健康要求的醫用耗材暫無替代品,且市場需求持續保持增長。天然乳膠中普遍存在引起人體過敏反應的蛋白質,大大限制了乳膠制品的使用。
在醫療領域,天然橡膠因為其獨特的彎曲性能,得到廣泛應用。但目前的醫用乳膠材料抗菌性能不足,容易引發感染,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損害患者健康。
近年來的很多研究表明,在由醫用生物材料引發的感染中,45%的原因是因為生物材料與人體接觸時,血液和組織中的纖維黏連蛋白、玻璃黏連蛋白,纖維蛋白原會吸附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層蛋白膜,該層蛋白膜是微生物生長的溫床,尤其是細菌很容易在這層蛋白膜上黏附,繼而生長繁殖,逐漸形成一層頑固的水合多聚糖性質的生物活性膜。這層生物膜可以吸收營養物質,具有一定厚度,產生很強的抗藥能力,傳統的抗菌治療是無法根除的。由此引發的感染及其他癥狀造成了臨床手術和患者經濟上的重大負擔。
因此,如何改善醫用乳膠材料的抗菌性能和脫敏性能,是本領域面臨的難題之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導尿管用乳膠材料,能夠使得材料抗菌性能優異,且脫敏效果好。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導尿管用乳膠材料,其按照重量百分含量包括: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芐基-二甲基氯化銨 0.05-3%
γ-(2,3-環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0.2-5%
納米銀 0.05-2%
絲膠 0.5-5%
氧化殼聚糖 0.5-10%
余量的天然乳膠。
優選的,所述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芐基-二甲基氯化銨含量為0.2-1%。
優選的,所述γ-(2,3-環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含量為0.5-2%。
優選的,所述絲膠含量為0.8-3%。
優選的,所述氧化殼聚糖含量為1-5%。
本發明所采用的氧化殼聚糖捕捉乳膠中的蛋白質并發生相互作用反應,改變蛋白質的水溶性并鎖定在固化的膠膜中,降低水溶蛋白質的溢出。本發明添加1.0%的氧化殼聚糖改性的乳膠膜的水溶性蛋白溢出量可降低至43.72μg/g。本發明將氧化殼聚糖與絲膠共同改性天然乳膠,使絲膠和氧化殼聚糖組合物與橡膠中的蛋白結合,其中化學交聯、氫鍵交聯等作用使蛋白質結構發生不同層次上的改變,致使過敏蛋白改性,并與膠粒保護層中的蛋白進行自組合,構成軟凝聚態結構,在橡膠凝固的作用下,遷移并定著在橡膠微相的裂縫和空隙中,在提高橡膠膜的致密性、阻隔性和補強性的同時,所制膠膜在耐溶劑、耐老化、抗菌性及減少水溶性蛋白溢出量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本發明的絲膠具有抗氧化、抗紫外光、吸濕、生物相容性和抗過敏性,將其應用于天然橡膠改性,在1%-1.5%的添加范圍內,天然橡膠膜的機械性能最好,在0.1%-1%添加范圍內水溶溢出蛋白含量從1.1mg/g增加到1.5mg/g,1%-2%之間水溶溢出蛋白含量迅速增加,1%添加量時表面形態最平整。
本發明的導尿管用乳膠材料,其對大腸桿菌的抑制效果,經抑菌環檢測顯示,形成抑菌環的直徑最小為12.6mm,遠遠大于抗菌性能認定標準大于7mm,表明本發明的導尿管用乳膠材料,具備優異的抑菌能力。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實施例1
一種導尿管用乳膠材料,其按照重量百分含量包括: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芐基-二甲基氯化銨 0.05%
γ-(2,3-環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0.2%
納米銀 0.05%
絲膠 0.5%
氧化殼聚糖 0.5%
余量的天然乳膠。
實施例2
一種導尿管用乳膠材料,其按照重量百分含量包括: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芐基-二甲基氯化銨 3%
γ-(2,3-環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5%
納米銀 2%
絲膠 5%
氧化殼聚糖 10%
余量的天然乳膠。
實施例3
一種導尿管用乳膠材料,其按照重量百分含量包括: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芐基-二甲基氯化銨 0.5%
γ-(2,3-環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0.8%
納米銀 1%
絲膠 1%
氧化殼聚糖 2%
余量的天然乳膠。
實施例1-3所述的導尿管用乳膠材料,其對大腸桿菌的抑制效果,經抑菌環檢測顯示,形成抑菌環的直徑最小為12.6mm,遠遠大于抗菌性能認定標準大于7mm,表明本發明的導尿管用乳膠材料,具備優異的抑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