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塑料瓶,特別涉及一種抗菌塑料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塑料瓶的廣泛運用,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特別在食品領域,如塑料瓶、油瓶等均使用塑料瓶進行裝載,但是,塑料瓶在開蓋使用接觸空氣后,一部分的細菌就會趁虛而入,進入到塑料瓶內,使得塑料瓶內產生細菌,影響人們的生活。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抗菌塑料瓶,從而克服現有塑料瓶無抗菌效果的缺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抗菌塑料瓶,按質量份計,由以下組份原料制成:聚氯乙烯30-45份、氧化二氧化鈦6-11份、三硬脂酸甘油酯5-8份、不銹鋼纖維4-6份、乙醇1-5份、硅醚樹脂6-8份、馬來酸酐3-5份、月桂酸二乙醇酰胺3-5份、聚丙烯酸鈉3-5份、硝酸銨3-5份、載銀磷酸鋯0.5-0.8份、磷酸鈣3-5份、聚乙烯蠟1-3份、碳化硼1-3份、三氧化二鉻1-3份、抗菌劑10-15份、抗氧劑2-4份、增塑劑2-4份和增韌劑2-4份。
優選的,抗菌塑料瓶按質量份計,由以下組份原料制成:聚氯乙烯30份、氧化二氧化鈦6份、三硬脂酸甘油酯5份、不銹鋼纖維4份、乙醇1份、硅醚樹脂6份、馬來酸酐3份、月桂酸二乙醇酰胺3份、聚丙烯酸鈉3份、硝酸銨3份、載銀磷酸鋯0.5份、磷酸鈣3份、聚乙烯蠟1份、碳化硼1份、三氧化二鉻1份、抗菌劑10份、抗氧劑2份、增塑劑2份和增韌劑2份。
優選的,抗菌塑料瓶按質量份計,由以下組份原料制成:聚氯乙烯45份、氧化二氧化鈦11份、三硬脂酸甘油酯8份、不銹鋼纖維6份、乙醇5份、硅醚樹脂8份、馬來酸酐5份、月桂酸二乙醇酰胺5份、聚丙烯酸鈉5份、硝酸銨5份、載銀磷酸鋯0.8份、磷酸鈣5份、聚乙烯蠟3份、碳化硼3份、三氧化二鉻3份、抗菌劑15份、抗氧劑4份、增塑劑4份和增韌劑4份。
優選的,抗菌塑料瓶按質量份計,由以下組份原料制成:聚氯乙烯38份、氧化二氧化鈦8份、三硬脂酸甘油酯6份、不銹鋼纖維5份、乙醇3份、硅醚樹脂7份、馬來酸酐4份、月桂酸二乙醇酰胺4份、聚丙烯酸鈉4份、硝酸銨4份、載銀磷酸鋯0.7份、磷酸鈣4份、聚乙烯蠟2份、碳化硼2份、三氧化二鉻2份、抗菌劑12份、抗氧劑3份、增塑劑3份和增韌劑3份。
優選的,所述增塑劑為檸檬酸三丁酯。
優選的,所述抗氧劑為亞磷酸酯類抗氧劑。
優選的,所述抗菌劑為硝酸銀。
優選的,所述增韌劑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上述的防輻射塑料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上述原料加入反應釜進行預混合、攪拌,并加熱至熔融原料;2)將熔融原料通過擠塑機擠塑成型原料;3)將成型原料通過注塑機注塑成胚胎;4)將胚胎吹塑成型;5)脫瓶。
優選的,吹塑成型依次通過吹瓶、延塑、冷卻和保壓工序完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抗菌塑料瓶具有較多抗菌材料,能夠有效地抑制細菌、病菌的滋生,同時抗菌塑料瓶無毒、無異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確表示,否則在整個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中,術語“包括”或其變換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將被理解為包括所陳述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組成部分。
實施例1:
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抗菌塑料瓶,按質量份計,由以下組份原料制成:聚氯乙烯30份、氧化二氧化鈦6份、三硬脂酸甘油酯5份、不銹鋼纖維4份、乙醇1份、硅醚樹脂6份、馬來酸酐3份、月桂酸二乙醇酰胺3份、聚丙烯酸鈉3份、硝酸銨3份、載銀磷酸鋯0.5份、磷酸鈣3份、聚乙烯蠟1份、碳化硼1份、三氧化二鉻1份、抗菌劑10份、抗氧劑2份、增塑劑2份和增韌劑2份。
其中,增塑劑為檸檬酸三丁酯,抗氧劑為亞磷酸酯類抗氧劑,抗菌劑為硝酸銀,增韌劑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上述的防輻射塑料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上述原料加入反應釜進行預混合、攪拌,并加熱至熔融原料;
2)將熔融原料通過擠塑機擠塑成型原料;
3)將成型原料通過注塑機注塑成胚胎;
4)將胚胎吹塑成型;吹塑成型依次通過吹瓶、延塑、冷卻和保壓工序完成;
5)脫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抗菌塑料瓶具有較多抗菌材料,能夠有效地抑制細菌、病菌的滋生,同時抗菌塑料瓶無毒、無異味。
實施例2:
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抗菌塑料瓶,按質量份計,由以下組份原料制成:聚氯乙烯45份、氧化二氧化鈦11份、三硬脂酸甘油酯8份、不銹鋼纖維6份、乙醇5份、硅醚樹脂8份、馬來酸酐5份、月桂酸二乙醇酰胺5份、聚丙烯酸鈉5份、硝酸銨5份、載銀磷酸鋯0.8份、磷酸鈣5份、聚乙烯蠟3份、碳化硼3份、三氧化二鉻3份、抗菌劑15份、抗氧劑4份、增塑劑4份和增韌劑4份。
其中,增塑劑為檸檬酸三丁酯,抗氧劑為亞磷酸酯類抗氧劑,抗菌劑為硝酸銀,增韌劑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上述的防輻射塑料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上述原料加入反應釜進行預混合、攪拌,并加熱至熔融原料;
2)將熔融原料通過擠塑機擠塑成型原料;
3)將成型原料通過注塑機注塑成胚胎;
4)將胚胎吹塑成型;吹塑成型依次通過吹瓶、延塑、冷卻和保壓工序完成;
5)脫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抗菌塑料瓶具有較多抗菌材料,能夠有效地抑制細菌、病菌的滋生,同時抗菌塑料瓶無毒、無異味。
實施例3:
根據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的抗菌塑料瓶,按質量份計,由以下組份原料制成:聚氯乙烯38份、氧化二氧化鈦8份、三硬脂酸甘油酯6份、不銹鋼纖維5份、乙醇3份、硅醚樹脂7份、馬來酸酐4份、月桂酸二乙醇酰胺4份、聚丙烯酸鈉4份、硝酸銨4份、載銀磷酸鋯0.7份、磷酸鈣4份、聚乙烯蠟2份、碳化硼2份、三氧化二鉻2份、抗菌劑12份、抗氧劑3份、增塑劑3份和增韌劑3份。
其中,增塑劑為檸檬酸三丁酯,抗氧劑為亞磷酸酯類抗氧劑,抗菌劑為硝酸銀,增韌劑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上述的防輻射塑料瓶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上述原料加入反應釜進行預混合、攪拌,并加熱至熔融原料;
2)將熔融原料通過擠塑機擠塑成型原料;
3)將成型原料通過注塑機注塑成胚胎;
4)將胚胎吹塑成型;吹塑成型依次通過吹瓶、延塑、冷卻和保壓工序完成;
5)脫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抗菌塑料瓶具有較多抗菌材料,能夠有效地抑制細菌、病菌的滋生,同時抗菌塑料瓶無毒、無異味。
前述對本發明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并非想將本發明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并且很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釋本發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并利用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發明的范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