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液化法苦蕎黃酒的生產工藝,屬于黃酒釀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苦蕎營養價值高,風味獨特,尤其是藥用與保健功能顯著?!侗静菥V目》記載:“苦蕎麥性味苦、平、寒,有續精神,益氣力,利耳目,降氣寬腸健胃的作用”??嗍w中淀粉是主要成分,還含有其他糧食作物中所不具有的生物黃酮類活性成分,如蘆丁、槲皮素、山奈酚等及其衍生物,這些黃酮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生理活性如抗氧化、抗菌、抗病毒、細胞毒活性等,藥效學的動物實驗及臨床觀察表明,這些活性成分具有較明顯的降血糖、降血脂、增強免疫調節功能等作用。其中苦蕎麩皮中的營養最豐富,富含活性蛋白、生物黃酮、礦物質和維生素,生物黃酮含量是苦蕎心粉的4~8倍。
黃酒作為釀造酒,保留了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營養和活性物質,歷來以營養豐富、保健養生著稱。將苦蕎作為配料用于黃酒釀造,強化黃酒的營養和保健功能,可更好地滿足消費者日益注重營養保健的消費需求,從而促進黃酒的消費。但目前的生產工藝水平,還不能將苦蕎中的營養活性成分很好的溶入酒中。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液化法苦蕎黃酒的生產工藝,該工藝將苦蕎麩皮制成純種麩曲使用,通過工藝改進,制成更具營養保健功能的苦蕎黃酒。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液化法苦蕎黃酒的生產工藝,采用苦蕎干型黃酒和苦蕎甜型黃酒進行勾兌、煎酒而成;
苦蕎干型黃酒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濕法粉碎:將糯米和苦蕎米按比例混合后,用濕式粉碎機粉碎,顆??刂圃?.2~0.5μm;
(2)調漿:加水調漿,用乳酸調節pH為5.8~6.0,加入35000U的α-淀粉酶;
(3)液化:采用噴射液化,噴射液化溫度控制在90~95℃,保溫液化30~60分鐘;
(4)冷卻:將液化液冷卻至26~29℃(以入罐品溫25~28℃為準),用乳酸調節pH為4.5~5.0;
(5)入罐:將冷卻后的液化液、酒母、生麥曲、苦蕎麩曲、100000U的糖化酶、50000U的酸性蛋白酶混合均勻,打入發罐,控制入罐后品溫為25~28℃;
(6)發酵:使得酒精度達到16.0%vol以上、還原糖15g/L以下(如糖分高,發酵不徹底,成品酒易產生沉淀)即可壓榨;
(7)壓榨,得到苦蕎干型黃酒;
苦蕎干型黃酒的上述步驟中,所用原料按糯米和苦蕎米合計100kg計算用量:糯米40~60kg,苦蕎米40~60kg,水(含濕法粉碎時加入的水)200~220kg,酒母(可優選為高溫糖化酒母)11~13kg,生麥曲2~3kg,苦蕎麩曲2~3kg,35000U的α-淀粉酶40~60g,100000U的糖化酶10~15g,50000U的酸性蛋白酶4~6g;
苦蕎甜型黃酒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浸米:將糯米和苦蕎米按比例混合入罐加水浸漬,瀝干;
(2)蒸飯、冷卻:蒸飯所得米飯,迅速冷卻至所需溫度,使得落罐后品溫為30~33℃;
(3)落罐、糖化發酵:將米飯、酒精度為38%vol的食用酒精、生麥曲、苦蕎麩曲、35000U的α-淀粉酶、100000U的糖化酶、50000U的酸性蛋白酶、酒母混合均勻,使落罐品溫在30~33℃;糖化發酵24~28小時后開耙一次;
(4)后酵養醅:在前酵罐中糖化發酵5~7天后,加入酒精度為95% vol的食用酒精,攪拌均勻,然后打入或壓入后酵罐中靜止養醅;
(5)壓榨:經4~5個月靜止養醅后,進行壓榨,得到苦蕎甜型黃酒,苦蕎甜型黃酒的酒精度為18~19%vol、總糖達到250 g/L以上;
苦蕎甜型黃酒的上述步驟中,所用原料按糯米和苦蕎米合計100kg計算用量:糯米40~60kg,苦蕎米40~60kg,生麥曲10~12kg,苦蕎麩曲4~6kg,35000U的α-淀粉酶2~3g,100000U的糖化酶20~25g,50000U的酸性蛋白酶6~8g,酒母11~12kg,酒精度為38%vol的食用酒精90~100 kg,酒精度為95% vol的食用酒精15~18kg;
或者,苦蕎甜型黃酒的生產工藝,采用陶缸(前發酵)和陶壇(后發酵)為發酵容器,包括如下步驟:
(1)浸米:將糯米和苦蕎米按比例混合入罐加水浸漬,瀝干;
(2)蒸飯、冷卻:蒸飯所得米飯,迅速冷卻至所需溫度,使得落缸后品溫為32~35℃;
(3)落缸、糖化發酵:將米飯、酒精度為38%vol的食用酒精、生麥曲、苦蕎麩曲、35000U的α-淀粉酶、100000U的糖化酶、50000U的酸性蛋白酶、活性干酵母(活化后使用)混合均勻,使落缸品溫在32~35℃;糖化發酵24~28小時后開耙一次;
(4)后酵養醅:在缸中糖化發酵5~7天后,加入酒精度為95% vol的食用酒精,攪拌均勻,然后灌入壇中靜止養醅;
(5)壓榨:經4~5個月靜止養醅后,進行壓榨,得到苦蕎甜型黃酒,苦蕎甜型黃酒的酒精度為18~19%vol、總糖達到250 g/L以上;
苦蕎甜型黃酒的上述步驟中,所用原料按糯米和苦蕎米合計100kg計算用量:糯米40~60kg,苦蕎米40~60kg,生麥曲10~12kg,苦蕎麩曲4~6kg,35000U的α-淀粉酶2~3g,100000U的糖化酶20~25g,50000U的酸性蛋白酶6~8g,活性干酵母110~140g,酒精度為38%vol的食用酒精90~100 kg,酒精度為95% vol的食用酒精15~18kg。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設置,所述苦蕎麩曲的生產工藝以苦蕎麩皮、水、種曲為原料,苦蕎麩皮、水、種曲之間的質量比為1:0.6~0.7:0.003~0.005,具體工藝步驟如下:按質量比將苦蕎麩皮和水混合、拌勻后,在0.12MPa壓力下滅菌30分鐘,攤冷至35~37℃,按質量比接入種曲,拌勻,入池培養;控制入池后品溫為30~32℃,料層厚度30cm,先靜止培養6~8h,控制品溫30~32℃,相對濕度90%~95%,當品溫上升到33~34℃時,開始間斷通風;當品溫降低到30℃時,停止通風;間斷通風3~4次后,開始進入生長旺盛期,需要進行連續通風,最高品溫控制在38~40℃;到后期菌絲生長緩慢,通入干燥空氣進行干燥并停止供熱,使品溫和水分逐步下降,及時出曲,得成品曲;整個培養時間為36~40小時,成品曲的糖化力900單位以上、水分15%以下。
所述種曲采用小麥麩皮或苦蕎麩皮為原料,接種米曲霉蘇16制成。米曲霉優選為黃酒行業普遍使用的優良菌株米曲霉蘇16。
所述苦蕎干型黃酒的生產工藝中,發酵包括在25~28℃下進行主發酵5~6天后,將品溫以每小時0.5℃的速度逐漸降溫至13~15℃,再在13~15℃下進行后發酵17~20天,使得酒精度達到16.0%vol以上、還原糖15g/L以下(如糖分高,發酵不徹底,成品酒易產生沉淀)。
所述苦蕎甜型黃酒的生產工藝的步驟(1)中,糯米和苦蕎米按比例混合入罐加水浸漬,浸泡2~3天后,再瀝干。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以苦蕎米代替部分糯米、以苦蕎麩曲和生麥曲作糖化劑,由于采用了苦蕎米和苦蕎中營養活性成分最豐富的麩皮為原料,特別是苦蕎麩皮制成麩曲使用,經微生物分泌的多種酶的作用,苦蕎麩皮中的營養活性成分能更好地溶入酒中,釀制的苦蕎黃酒具有較高的營養保健價值。
2、本發明的苦蕎黃酒總糖為35~50 g/L,略高于紹興加飯酒(15.1~40.0 g/L),使苦蕎的苦味更協調,兼顧了產品的適口性和人們對低糖的要求;且以苦蕎甜酒勾兌提高總糖,使產品符合人們追求天然、健康的消費需求。
3、針對苦蕎原料中直鏈淀粉和蛋白質含量較高的特點,添加多種酶,并分段調節pH,有利于各種酶發揮作用,使糖化發酵更徹底,從而提高了原料出酒率和產品的非生物穩定性。
4、本發明苦蕎干酒可利用現有的液化法黃酒生產線和生產設備生產;苦蕎甜酒可利用現有的機械化黃酒生產線和生產設備生產,也可用陶缸陶壇作發酵容器生產。因此,本發明可利用黃酒企業原有生產線和生產設備生產,能節省投資。
本發明是對傳統工藝的革新,其將原料適當粉碎后用淀粉酶進行適度液化,省去浸米和蒸飯過程,所以在節能減排方面充分顯示優勢,且具有效率高、原料適應性強、易于自動化等優點,有利于清潔生產。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液化法苦蕎黃酒的生產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結合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液化法苦蕎黃酒的生產工藝,采用苦蕎干型黃酒和苦蕎甜型黃酒進行勾兌、煎酒而成。
苦蕎干型黃酒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濕法粉碎:將糯米和苦蕎米按比例混合后,用濕式粉碎機粉碎,顆粒控制在0.2μm。
(2)調漿:加水調漿,用乳酸調節pH為5.8,加入35000U的α-淀粉酶。
(3)液化:采用噴射液化,噴射液化溫度控制在90℃,保溫液化60分鐘。
(4)冷卻:將液化液冷卻至26℃,用乳酸調節pH為4.5。
(5)入罐:將冷卻后的液化液、酒母、生麥曲、苦蕎麩曲、100000U的糖化酶、50000U的酸性蛋白酶混合均勻,打入發罐,控制入罐后品溫為25℃。
(6)發酵:在25℃下進行主發酵6天后,將品溫以每小時0.5℃的速度逐漸降溫至13℃,再在13℃下進行后發酵20天,使得酒精度達到16.5%vol、還原糖9.8g/L。
(7)壓榨,得到苦蕎干型黃酒。
苦蕎干型黃酒的上述步驟中,所用原料按糯米和苦蕎米合計100kg計算用量:糯米40kg,苦蕎米60kg,水(含濕法粉碎時加入的水)200kg,酒母11kg,生麥曲2kg,苦蕎麩曲3kg,35000U的α-淀粉酶60g,100000U的糖化酶10g,50000U的酸性蛋白酶6g。
苦蕎甜型黃酒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浸米:將糯米和苦蕎米按比例混合入罐加水浸漬,浸泡2天后,再瀝干。
(2)蒸飯、冷卻:蒸飯所得米飯要求達到內無白心,疏松不糊,熟而不爛且均勻一致,迅速采用鼓風冷卻至所需溫度,使得落罐后品溫為30℃。
(3)落罐、糖化發酵:將米飯、酒精度為38%vol的食用酒精(由酒精度為95%vol的食用酒精加水稀釋而成)、生麥曲、苦蕎麩曲、35000U的α-淀粉酶、100000U的糖化酶、50000U的酸性蛋白酶、酒母混合均勻,使落罐品溫在30℃;糖化發酵24小時后開耙一次。
(4)后酵養醅:在前酵罐中糖化發酵5天后,加入酒精度為95% vol的食用酒精,攪拌均勻,然后打入或壓入后酵罐中靜止養醅。
(5)壓榨:經4個月靜止養醅后,用板框壓濾機進行壓榨,得到苦蕎甜型黃酒,苦蕎甜型黃酒的酒精度為18.1%vol、總糖達到265.3g/L,存放在貯酒罐中備用。
苦蕎甜型黃酒的上述步驟中,所用原料按糯米和苦蕎米合計100kg計算用量:糯米40kg,苦蕎米60kg,生麥曲10kg,苦蕎麩曲6kg,35000U的α-淀粉酶3g,100000U的糖化酶20g,50000U的酸性蛋白酶8g,酒母11kg,酒精度為38%vol的食用酒精90 kg,酒精度為95% vol的食用酒精18kg。
上述苦蕎干型黃酒的生產工藝和苦蕎甜型黃酒的生產工藝中,所采用的苦蕎麩曲的生產工藝為:以苦蕎麩皮、水、種曲為原料,苦蕎麩皮、水、種曲之間的質量比為1:0.6:0.003,具體工藝步驟如下:按質量比將苦蕎麩皮和水混合、拌勻后,在0.12MPa壓力下滅菌30分鐘,攤冷至35℃,按質量比接入種曲,拌勻,入池培養;控制入池后品溫為30℃,料層厚度30cm,先靜止培養6h,控制品溫30℃,相對濕度90%,隨著菌絲生長,品溫逐步升高,當品溫上升到33℃時,開始間斷通風;當品溫降低到30℃時,停止通風;間斷通風3次后,開始進入生長旺盛期,呼吸發熱加劇,品溫上升迅猛,曲料逐漸結塊堅實,散熱比較困難,需要進行連續通風,最高品溫控制在38℃;到后期菌絲生長緩慢,逐步產生孢子,為阻止孢子的形成和成品曲便于貯存,通入干燥空氣進行干燥并停止供熱,使品溫和水分逐步下降,及時出曲,得成品曲;整個培養時間為36小時,成品曲的糖化力960.7單位、水分14.1%。
上述種曲采用小麥麩皮或苦蕎麩皮為原料,接種米曲霉蘇16制成。米曲霉優選為黃酒行業普遍使用的優良菌株米曲霉蘇16。
將上述所得苦蕎干型黃酒和苦蕎甜型黃酒進行勾兌(即用苦蕎甜型黃酒調整糖分,使總糖達到35~50g/L)、澄清、薄板換熱器煎酒后趁熱灌入酒壇,封好壇口。
實施例2
結合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液化法苦蕎黃酒的生產工藝,采用苦蕎干型黃酒和苦蕎甜型黃酒進行勾兌、煎酒而成。
苦蕎干型黃酒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濕法粉碎:將糯米和苦蕎米按比例混合后,用濕式粉碎機粉碎,顆??刂圃?.3μm。
(2)調漿:加水調漿,用乳酸調節pH為5.9,加入35000U的α-淀粉酶。
(3)液化:采用噴射液化,噴射液化溫度控制在92℃,保溫液化45分鐘。
(4)冷卻:將液化液冷卻至28℃,用乳酸調節pH為4.8。
(5)入罐:將冷卻后的液化液、酒母、生麥曲、苦蕎麩曲、100000U的糖化酶、50000U的酸性蛋白酶混合均勻,打入發罐,控制入罐后品溫為27℃。
(6)發酵:在27℃下進行主發酵5天后,將品溫以每小時0.5℃的速度逐漸降溫至14℃,再在14℃下進行后發酵18天,使得酒精度達到16.3%vol、還原糖11.2g/L。
(7)壓榨,得到苦蕎干型黃酒。
苦蕎干型黃酒的上述步驟中,所用原料按糯米和苦蕎米合計100kg計算用量:糯米50kg,苦蕎米50kg,水(含濕法粉碎時加入的水)210kg,酒母12kg,生麥曲2.5kg,苦蕎麩曲2.5kg,35000U的α-淀粉酶50g,100000U的糖化酶12g,50000U的酸性蛋白酶5g。
苦蕎甜型黃酒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浸米:將糯米和苦蕎米按比例混合入罐加水浸漬,浸泡3天后,再瀝干。
(2)蒸飯、冷卻:蒸飯所得米飯要求達到內無白心,疏松不糊,熟而不爛且均勻一致,迅速采用鼓風冷卻至所需溫度,使得落罐后品溫為32℃。
(3)落罐、糖化發酵:將米飯、酒精度為38%vol的食用酒精(由酒精度為95%vol的食用酒精加水稀釋而成)、生麥曲、苦蕎麩曲、35000U的α-淀粉酶、100000U的糖化酶、50000U的酸性蛋白酶、酒母混合均勻,使落罐品溫在32℃;糖化發酵26小時后開耙一次。
(4)后酵養醅:在前酵罐中糖化發酵6天后,加入酒精度為95% vol的食用酒精,攪拌均勻,然后打入或壓入后酵罐中靜止養醅。
(5)壓榨:經4.5個月靜止養醅后,用板框壓濾機進行壓榨,得到苦蕎甜型黃酒,苦蕎甜型黃酒的酒精度為18.5%vol、總糖達到259.4 g/L,存放在貯酒罐中備用。
苦蕎甜型黃酒的上述步驟中,所用原料按糯米和苦蕎米合計100kg計算用量:糯米50kg,苦蕎米50kg,生麥曲11kg,苦蕎麩曲5kg,35000U的α-淀粉酶2.5g,100000U的糖化酶22g,50000U的酸性蛋白酶7g,酒母11.5kg,酒精度為38%vol的食用酒精95kg,酒精度為95% vol的食用酒精16kg。
上述苦蕎干型黃酒的生產工藝和苦蕎甜型黃酒的生產工藝中,所采用的苦蕎麩曲的生產工藝為:以苦蕎麩皮、水、種曲為原料,苦蕎麩皮、水、種曲之間的質量比為1:0.65:0.004,具體工藝步驟如下:按質量比將苦蕎麩皮和水混合、拌勻后,在0.12MPa壓力下滅菌30分鐘,攤冷至36℃,按質量比接入種曲,拌勻,入池培養;控制入池后品溫為31℃,料層厚度30cm,先靜止培養7h,控制品溫31℃,相對濕度92%,隨著菌絲生長,品溫逐步升高,當品溫上升到33.5℃時,開始間斷通風;當品溫降低到30℃時,停止通風;間斷通風3次后,開始進入生長旺盛期,呼吸發熱加劇,品溫上升迅猛,曲料逐漸結塊堅實,散熱比較困難,需要進行連續通風,最高品溫控制在39℃;到后期菌絲生長緩慢,逐步產生孢子,為阻止孢子的形成和成品曲便于貯存,通入干燥空氣進行干燥并停止供熱,使品溫和水分逐步下降,及時出曲,得成品曲;整個培養時間為38小時,成品曲的糖化力965.4單位、水分14.5%。
上述種曲采用小麥麩皮或苦蕎麩皮為原料,接種米曲霉蘇16制成。米曲霉優選為黃酒行業普遍使用的優良菌株米曲霉蘇16。
將上述所得苦蕎干型黃酒和苦蕎甜型黃酒進行勾兌(即用苦蕎甜型黃酒調整糖分,使總糖達到35~50g/L)、澄清、薄板換熱器煎酒后趁熱灌入酒壇,封好壇口。
實施例3
結合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液化法苦蕎黃酒的生產工藝,采用苦蕎干型黃酒和苦蕎甜型黃酒進行勾兌、煎酒而成。
苦蕎干型黃酒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濕法粉碎:將糯米和苦蕎米按比例混合后,用濕式粉碎機粉碎,顆??刂圃?.5μm。
(2)調漿:加水調漿,用乳酸調節pH為6.0,加入35000U的α-淀粉酶。
(3)液化:采用噴射液化,噴射液化溫度控制在95℃,保溫液化30分鐘。
(4)冷卻:將液化液冷卻至29℃,用乳酸調節pH為5.0。
(5)入罐:將冷卻后的液化液、酒母、生麥曲、苦蕎麩曲、100000U的糖化酶、50000U的酸性蛋白酶混合均勻,打入發罐,控制入罐后品溫為28℃。
(6)發酵:在28℃下進行主發酵5天后,將品溫以每小時0.5℃的速度逐漸降溫至15℃,再在15℃下進行后發酵17天,使得酒精度達到16.2%vol、還原糖11.5g/L。
(7)壓榨,得到苦蕎干型黃酒。
苦蕎干型黃酒的上述步驟中,所用原料按糯米和苦蕎米合計100kg計算用量:糯米60kg,苦蕎米40kg,水(含濕法粉碎時加入的水)220kg,酒母13kg,生麥曲3kg,苦蕎麩曲3kg,35000U的α-淀粉酶60g,100000U的糖化酶15g,50000U的酸性蛋白酶6g。
苦蕎甜型黃酒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浸米:將糯米和苦蕎米按比例混合入罐加水浸漬,浸泡3天后,再瀝干。
(2)蒸飯、冷卻:蒸飯所得米飯要求達到內無白心,疏松不糊,熟而不爛且均勻一致,迅速采用鼓風冷卻至所需溫度,使得落罐后品溫為33℃。
(3)落罐、糖化發酵:將米飯、酒精度為38%vol的食用酒精(由酒精度為95%vol的食用酒精加水稀釋而成)、生麥曲、苦蕎麩曲、35000U的α-淀粉酶、100000U的糖化酶、50000U的酸性蛋白酶、酒母混合均勻,使落罐品溫在33℃;糖化發酵28小時后開耙一次。
(4)后酵養醅:在前酵罐中糖化發酵7天后,加入酒精度為95% vol的食用酒精,攪拌均勻,然后打入或壓入后酵罐中靜止養醅。
(5)壓榨:經5個月靜止養醅后,用板框壓濾機進行壓榨,得到苦蕎甜型黃酒,苦蕎甜型黃酒的酒精度為19.0%vol、總糖達到254.5 g/L,存放在貯酒罐中備用。
苦蕎甜型黃酒的上述步驟中,所用原料按糯米和苦蕎米合計100kg計算用量:糯米60kg,苦蕎米40kg,生麥曲12kg,苦蕎麩曲4kg,35000U的α-淀粉酶3g,100000U的糖化酶25g,50000U的酸性蛋白酶8g,酒母12kg,酒精度為38%vol的食用酒精100 kg,酒精度為95% vol的食用酒精18kg。
上述苦蕎干型黃酒的生產工藝和苦蕎甜型黃酒的生產工藝中,所采用的苦蕎麩曲的生產工藝為:以苦蕎麩皮、水、種曲為原料,苦蕎麩皮、水、種曲之間的質量比為1:0.7:0.005,具體工藝步驟如下:按質量比將苦蕎麩皮和水混合、拌勻后,在0.12MPa壓力下滅菌30分鐘,攤冷至37℃,按質量比接入種曲,拌勻,入池培養;控制入池后品溫為32℃,料層厚度30cm,先靜止培養8h,控制品溫32℃,相對濕度95%,隨著菌絲生長,品溫逐步升高,當品溫上升到34℃時,開始間斷通風;當品溫降低到30℃時,停止通風;間斷通風4次后,開始進入生長旺盛期,呼吸發熱加劇,品溫上升迅猛,曲料逐漸結塊堅實,散熱比較困難,需要進行連續通風,最高品溫控制在40℃;到后期菌絲生長緩慢,逐步產生孢子,為阻止孢子的形成和成品曲便于貯存,通入干燥空氣進行干燥并停止供熱,使品溫和水分逐步下降,及時出曲,得成品曲;整個培養時間為40小時,成品曲的糖化力967.3單位、水分14.8%。
上述種曲采用小麥麩皮或苦蕎麩皮為原料,接種米曲霉蘇16制成。米曲霉優選為黃酒行業普遍使用的優良菌株米曲霉蘇16。
將上述所得苦蕎干型黃酒和苦蕎甜型黃酒進行勾兌(即用苦蕎甜型黃酒調整糖分,使總糖達到35~50g/L)、澄清、薄板換熱器煎酒后趁熱灌入酒壇,封好壇口。
實施例4
結合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液化法苦蕎黃酒的生產工藝,采用苦蕎干型黃酒和苦蕎甜型黃酒進行勾兌、煎酒而成。
苦蕎干型黃酒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濕法粉碎:將糯米和苦蕎米按比例混合后,用濕式粉碎機粉碎,顆??刂圃?.2μm。
(2)調漿:加水調漿,用乳酸調節pH為5.8,加入35000U的α-淀粉酶。
(3)液化:采用噴射液化,噴射液化溫度控制在90℃,保溫液化60分鐘。
(4)冷卻:將液化液冷卻至26℃,用乳酸調節pH為4.5。
(5)入罐:將冷卻后的液化液、酒母、生麥曲、苦蕎麩曲、100000U的糖化酶、50000U的酸性蛋白酶混合均勻,打入發罐,控制入罐后品溫為25℃。
(6)發酵:在25℃下進行主發酵6天后,將品溫以每小時0.5℃的速度逐漸降溫至13℃,再在13℃下進行后發酵20天,使得酒精度達到16.6%vol、還原糖9.6g/L。
(7)壓榨,得到苦蕎干型黃酒。
苦蕎干型黃酒的上述步驟中,所用原料按糯米和苦蕎米合計100kg計算用量:糯米40kg,苦蕎米60kg,水(含濕法粉碎時加入的水)200kg,酒母11kg,生麥曲2kg,苦蕎麩曲3kg,35000U的α-淀粉酶60g,100000U的糖化酶10g,50000U的酸性蛋白酶6g。
苦蕎甜型黃酒的生產工藝,采用陶缸(前發酵)和陶壇(后發酵)為發酵容器,包括如下步驟:
(1)浸米:將糯米和苦蕎米按比例混合入罐加水浸漬,浸泡3天后,再瀝干。
(2)蒸飯、冷卻:蒸飯所得米飯要求達到內無白心,疏松不糊,熟而不爛且均勻一致,迅速采用鼓風冷卻至所需溫度,使得落缸后品溫為33℃。
(3)落缸、糖化發酵:將米飯、酒精度為38%vol的食用酒精(由酒精度為95%vol的食用酒精加水稀釋而成)、生麥曲、苦蕎麩曲、35000U的α-淀粉酶、100000U的糖化酶、50000U的酸性蛋白酶、活性干酵母(活化后使用)混合均勻,使落缸品溫在33℃;糖化發酵28小時后開耙一次。
(4)后酵養醅:在缸中糖化發酵7天后,加入酒精度為95% vol的食用酒精,攪拌均勻,然后灌入壇中靜止養醅。
(5)壓榨:經5個月靜止養醅后,用板框壓濾機進行壓榨,得到苦蕎甜型黃酒,苦蕎甜型黃酒的酒精度為18.9%vol、總糖達到254.9 g/L,存放在貯酒罐中備用。
苦蕎甜型黃酒的上述步驟中,所用原料按糯米和苦蕎米合計100kg計算用量:糯米60kg,苦蕎米40kg,生麥曲12kg,苦蕎麩曲4kg,35000U的α-淀粉酶3g,100000U的糖化酶25g,50000U的酸性蛋白酶8g,活性干酵母110g,酒精度為38%vol的食用酒精100 kg,酒精度為95% vol的食用酒精18kg。
上述苦蕎干型黃酒的生產工藝和苦蕎甜型黃酒的生產工藝中,所采用的苦蕎麩曲的生產工藝為:以苦蕎麩皮、水、種曲為原料,苦蕎麩皮、水、種曲之間的質量比為1:0.7:0.005,具體工藝步驟如下:按質量比將苦蕎麩皮和水混合、拌勻后,在0.12MPa壓力下滅菌30分鐘,攤冷至37℃,按質量比接入種曲,拌勻,入池培養;控制入池后品溫為32℃,料層厚度30cm,先靜止培養8h,控制品溫32℃,相對濕度95%,隨著菌絲生長,品溫逐步升高,當品溫上升到34℃時,開始間斷通風;當品溫降低到30℃時,停止通風;間斷通風4次后,開始進入生長旺盛期,呼吸發熱加劇,品溫上升迅猛,曲料逐漸結塊堅實,散熱比較困難,需要進行連續通風,最高品溫控制在40℃;到后期菌絲生長緩慢,逐步產生孢子,為阻止孢子的形成和成品曲便于貯存,通入干燥空氣進行干燥并停止供熱,使品溫和水分逐步下降,及時出曲,得成品曲;整個培養時間為40小時,成品曲的糖化力965.6單位、水分14.7%。
上述種曲采用小麥麩皮或苦蕎麩皮為原料,接種米曲霉蘇16制成。米曲霉優選為黃酒行業普遍使用的優良菌株米曲霉蘇16。
將上述所得苦蕎干型黃酒和苦蕎甜型黃酒進行勾兌(即用苦蕎甜型黃酒調整糖分,使總糖達到35~50g/L)、澄清、薄板換熱器煎酒后趁熱灌入酒壇,封好壇口。
實施例5
結合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液化法苦蕎黃酒的生產工藝,采用苦蕎干型黃酒和苦蕎甜型黃酒進行勾兌、煎酒而成。
苦蕎干型黃酒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濕法粉碎:將糯米和苦蕎米按比例混合后,用濕式粉碎機粉碎,顆??刂圃?.3μm。
(2)調漿:加水調漿,用乳酸調節pH為5.9,加入35000U的α-淀粉酶。
(3)液化:采用噴射液化,噴射液化溫度控制在92℃,保溫液化45分鐘。
(4)冷卻:將液化液冷卻至28℃,用乳酸調節pH為4.8。
(5)入罐:將冷卻后的液化液、酒母、生麥曲、苦蕎麩曲、100000U的糖化酶、50000U的酸性蛋白酶混合均勻,打入發罐,控制入罐后品溫為27℃。
(6)發酵:在27℃下進行主發酵5天后,將品溫以每小時0.5℃的速度逐漸降溫至14℃,再在14℃下進行后發酵18天,使得酒精度達到16.3%vol、還原糖11.1g/L。
(7)壓榨,得到苦蕎干型黃酒。
苦蕎干型黃酒的上述步驟中,所用原料按糯米和苦蕎米合計100kg計算用量:糯米50kg,苦蕎米50kg,水(含濕法粉碎時加入的水)210kg,酒母12kg,生麥曲2.5kg,苦蕎麩曲2.5kg,35000U的α-淀粉酶50g,100000U的糖化酶12g,50000U的酸性蛋白酶5g。
苦蕎甜型黃酒的生產工藝,采用陶缸(前發酵)和陶壇(后發酵)為發酵容器,包括如下步驟:
(1)浸米:將糯米和苦蕎米按比例混合入罐加水浸漬,浸泡3天后,再瀝干。
(2)蒸飯、冷卻:蒸飯所得米飯要求達到內無白心,疏松不糊,熟而不爛且均勻一致,迅速采用鼓風冷卻至所需溫度,使得落缸后品溫為32℃。
(3)落缸、糖化發酵:將米飯、酒精度為38%vol的食用酒精(由酒精度為95%vol的食用酒精加水稀釋而成)、生麥曲、苦蕎麩曲、35000U的α-淀粉酶、100000U的糖化酶、50000U的酸性蛋白酶、活性干酵母(活化后使用)混合均勻,使落缸品溫在32℃;糖化發酵26小時后開耙一次。
(4)后酵養醅:在缸中糖化發酵6天后,加入酒精度為95% vol的食用酒精,攪拌均勻,然后灌入壇中靜止養醅。
(5)壓榨:經4.5個月靜止養醅后,用板框壓濾機進行壓榨,得到苦蕎甜型黃酒,苦蕎甜型黃酒的酒精度為18.4%vol、總糖達到260.6 g/L,存放在貯酒罐中備用。
苦蕎甜型黃酒的上述步驟中,所用原料按糯米和苦蕎米合計100kg計算用量:糯米50kg,苦蕎米50kg,生麥曲11kg,苦蕎麩曲5kg,35000U的α-淀粉酶2.5g,100000U的糖化酶22g,50000U的酸性蛋白酶7g,活性干酵母120g,酒精度為38%vol的食用酒精95kg,酒精度為95% vol的食用酒精16kg。
上述苦蕎干型黃酒的生產工藝和苦蕎甜型黃酒的生產工藝中,所采用的苦蕎麩曲的生產工藝為:以苦蕎麩皮、水、種曲為原料,苦蕎麩皮、水、種曲之間的質量比為1:0.65:0.004,具體工藝步驟如下:按質量比將苦蕎麩皮和水混合、拌勻后,在0.12MPa壓力下滅菌30分鐘,攤冷至36℃,按質量比接入種曲,拌勻,入池培養;控制入池后品溫為31℃,料層厚度30cm,先靜止培養7h,控制品溫31℃,相對濕度92%,隨著菌絲生長,品溫逐步升高,當品溫上升到33.5℃時,開始間斷通風;當品溫降低到30℃時,停止通風;間斷通風3次后,開始進入生長旺盛期,呼吸發熱加劇,品溫上升迅猛,曲料逐漸結塊堅實,散熱比較困難,需要進行連續通風,最高品溫控制在39℃;到后期菌絲生長緩慢,逐步產生孢子,為阻止孢子的形成和成品曲便于貯存,通入干燥空氣進行干燥并停止供熱,使品溫和水分逐步下降,及時出曲,得成品曲;整個培養時間為38小時,成品曲的糖化力966.7單位、水分14.4%。
上述種曲采用小麥麩皮或苦蕎麩皮為原料,接種米曲霉蘇16制成。米曲霉優選為黃酒行業普遍使用的優良菌株米曲霉蘇16。
將上述所得苦蕎干型黃酒和苦蕎甜型黃酒進行勾兌(即用苦蕎甜型黃酒調整糖分,使總糖達到35~50g/L)、澄清、薄板換熱器煎酒后趁熱灌入酒壇,封好壇口。
實施例6
結合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液化法苦蕎黃酒的生產工藝,采用苦蕎干型黃酒和苦蕎甜型黃酒進行勾兌、煎酒而成。
苦蕎干型黃酒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濕法粉碎:將糯米和苦蕎米按比例混合后,用濕式粉碎機粉碎,顆??刂圃?.5μm。
(2)調漿:加水調漿,用乳酸調節pH為6.0,加入35000U的α-淀粉酶。
(3)液化:采用噴射液化,噴射液化溫度控制在95℃,保溫液化30分鐘。
(4)冷卻:將液化液冷卻至29℃,用乳酸調節pH為5.0。
(5)入罐:將冷卻后的液化液、酒母、生麥曲、苦蕎麩曲、100000U的糖化酶、50000U的酸性蛋白酶混合均勻,打入發罐,控制入罐后品溫為28℃。
(6)發酵:在28℃下進行主發酵5天后,將品溫以每小時0.5℃的速度逐漸降溫至15℃,再在15℃下進行后發酵17天,使得酒精度達到16.1%vol、還原糖11.6g/L。
(7)壓榨,得到苦蕎干型黃酒。
苦蕎干型黃酒的上述步驟中,所用原料按糯米和苦蕎米合計100kg計算用量:糯米60kg,苦蕎米40kg,水(含濕法粉碎時加入的水)220kg,酒母13kg,生麥曲3kg,苦蕎麩曲3kg,35000U的α-淀粉酶60g,100000U的糖化酶15g,50000U的酸性蛋白酶6g。
苦蕎甜型黃酒的生產工藝,采用陶缸(前發酵)和陶壇(后發酵)為發酵容器,包括如下步驟:
(1)浸米:將糯米和苦蕎米按比例混合入罐加水浸漬,浸泡2天后,再瀝干。
(2)蒸飯、冷卻:蒸飯所得米飯要求達到內無白心,疏松不糊,熟而不爛且均勻一致,迅速采用鼓風冷卻至所需溫度,使得落缸后品溫為35℃。
(3)落缸、糖化發酵:將米飯、酒精度為38%vol的食用酒精(由酒精度為95%vol的食用酒精加水稀釋而成)、生麥曲、苦蕎麩曲、35000U的α-淀粉酶、100000U的糖化酶、50000U的酸性蛋白酶、活性干酵母(活化后使用)混合均勻,使落缸品溫在35℃;糖化發酵24小時后開耙一次。
(4)后酵養醅:在缸中糖化發酵5天后,加入酒精度為95% vol的食用酒精,攪拌均勻,然后灌入壇中靜止養醅。
(5)壓榨:經4個月靜止養醅后,用板框壓濾機進行壓榨,得到苦蕎甜型黃酒,苦蕎甜型黃酒的酒精度為18.0%vol、總糖達到266.3 g/L,存放在貯酒罐中備用。
苦蕎甜型黃酒的上述步驟中,所用原料按糯米和苦蕎米合計100kg計算用量:糯米40kg,苦蕎米60kg,生麥曲10kg,苦蕎麩曲6kg,35000U的α-淀粉酶2g,100000U的糖化酶20g,50000U的酸性蛋白酶8g,活性干酵母140g,酒精度為38%vol的食用酒精90 kg,酒精度為95% vol的食用酒精15kg。
上述苦蕎干型黃酒的生產工藝和苦蕎甜型黃酒的生產工藝中,所采用的苦蕎麩曲的生產工藝為:以苦蕎麩皮、水、種曲為原料,苦蕎麩皮、水、種曲之間的質量比為1:0.6:0.003,具體工藝步驟如下:按質量比將苦蕎麩皮和水混合、拌勻后,在0.12MPa壓力下滅菌30分鐘,攤冷至35℃,按質量比接入種曲,拌勻,入池培養;控制入池后品溫為30℃,料層厚度30cm,先靜止培養6h,控制品溫30℃,相對濕度90%,隨著菌絲生長,品溫逐步升高,當品溫上升到33℃時,開始間斷通風;當品溫降低到30℃時,停止通風;間斷通風3次后,開始進入生長旺盛期,呼吸發熱加劇,品溫上升迅猛,曲料逐漸結塊堅實,散熱比較困難,需要進行連續通風,最高品溫控制在38℃;到后期菌絲生長緩慢,逐步產生孢子,為阻止孢子的形成和成品曲便于貯存,通入干燥空氣進行干燥并停止供熱,使品溫和水分逐步下降,及時出曲,得成品曲;整個培養時間為36小時,成品曲的糖化力961.2單位、水分14.2%。
上述種曲采用小麥麩皮或苦蕎麩皮為原料,接種米曲霉蘇16制成。米曲霉優選為黃酒行業普遍使用的優良菌株米曲霉蘇16。
將上述所得苦蕎干型黃酒和苦蕎甜型黃酒進行勾兌(即用苦蕎甜型黃酒調整糖分,使總糖達到35~50g/L)、澄清、薄板換熱器煎酒后趁熱灌入酒壇,封好壇口。
上述實施例僅用于解釋說明本發明的發明構思,而非對本發明權利保護的限定,凡利用此構思對本發明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