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到一種叉車托盤,具體來講是一種高強度叉車塑料托盤。
背景技術:
塑料托盤是為了便于貨物裝卸、運輸、保管和配送等而使用的負荷面和叉車插口構成的裝卸用墊板,廣泛應用于物流運輸行業,成為物流行業重要的器具,現在隨著物流不斷地發展,每天的運輸貨物也不斷地增加,現有的塑料托盤強度小,使用壽命比較短,所承載的貨物重量比較輕,無法滿足運輸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強度高,使用壽命長的叉車塑料托盤。
本發明解決以上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強度叉車塑料托盤,所述高強度塑料叉車托盤,由甲乙組分按3:5比例混合制成,所述甲組分按其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ABS:40-50份,玻璃纖維:3-7份、二氧化硅:15-25份,納米氧化鋁:1-2 份、聚苯乙烯樹脂20-30份、相容劑:1-3份、促進劑:1-2份;
所述乙組分按其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橡膠樹脂25-35份、聚苯乙烯樹脂:20-30份、納米溶液:3-5份、六亞甲基四胺2-5份、增韌劑:10-15份、抗氧化劑:1-3份、分散劑:1-2份、偶聯劑:2-5份、界面劑3-5份;
其中,所述相容劑為聚丙烯接枝馬來酸酐或氯化聚丙烯;
所述促進劑為三乙烯二胺或者三乙醇胺;
所述納米溶液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銻摻雜氧化錫納米晶:12-17份,納米二氧化鈦:7-15份,納米碳化硅:10-20份,季戊四醇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10-15份;
所述增韌劑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所述抗氧化劑為2,6-二叔丁基苯酚;
所述分散劑為液體石蠟、三硬脂酸甘油酯或乙撐雙硬脂酰胺中一種或者多種混合物;
所述偶聯劑為硅烷偶聯劑;
所述界面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40-45份,填料:15-20份,交聯型丙烯酸酯乳液7-13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5-10份,改性聚苯醚:10-1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10份,聚醚改性硅油:2-5份,助溶劑:1-3份;所述填料為硫酸鋇、硅微粉或碳酸鈣。
本發明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
前述的甲組分按其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ABS:45-50份,玻璃纖維:4-7份、二氧化硅:17-25份、納米氧化鋁:1 份、聚苯乙烯樹脂23-30份、相容劑:1-2份、促進劑:1份;
乙組分按其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橡膠樹脂28-35份、聚苯乙烯樹脂:23-30份、納米溶液:3-4份、六亞甲基四胺2-3份、增韌劑:13-15份、抗氧化劑:1-2份、分散劑:1份、偶聯劑:2-4份、界面劑3-4份;
其中,相容劑為聚丙烯接枝馬來酸酐或氯化聚丙烯;
促進劑為三乙烯二胺或者三乙醇胺;
納米溶液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銻摻雜氧化錫納米晶:12-15份,納米二氧化鈦:7-13份,納米碳化硅:10-16份,季戊四醇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10-13份;
增韌劑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抗氧化劑為2,6-二叔丁基苯酚;
分散劑為液體石蠟、三硬脂酸甘油酯或乙撐雙硬脂酰胺中一種或者多種混合物;
偶聯劑為硅烷偶聯劑;
界面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42-45份、填料:17-20份、交聯型丙烯酸酯乳液10-13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5-8份,改性聚苯醚:10-1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8份,聚醚改性硅油:2-4份,助溶劑:1-2份;所述填料為硫酸鋇、硅微粉或碳酸鈣。
前述的甲組分按其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ABS:47-50份,玻璃纖維:5-7份、二氧化硅:20-25份、納米氧化鋁:2 份、聚苯乙烯樹脂26-30份、相容劑:2份、促進劑:2份;
乙組分按其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橡膠樹脂30-35份、聚苯乙烯樹脂:26-30份、納米溶液:3份、六亞甲基四胺2份、增韌劑:14-15份、抗氧化劑: 2份、分散劑:2份、偶聯劑:3-4份、界面劑3份;
其中,所述相容劑為聚丙烯接枝馬來酸酐或氯化聚丙烯;
促進劑為三乙烯二胺或者三乙醇胺;
納米溶液按質量份數包括以下組分:銻摻雜氧化錫納米晶:14-15份,納米二氧化鈦:10-13份,納米碳化硅:13-16份,季戊四醇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11-13份;
增韌劑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抗氧化劑為2,6-二叔丁基苯酚;
分散劑為液體石蠟、三硬脂酸甘油酯或乙撐雙硬脂酰胺中一種或者多種混合物;
偶聯劑為硅烷偶聯劑;
界面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43-45份,填料:18-20份,交聯型丙烯酸酯乳液10-11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5-7份、改性聚苯醚:11-1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6份、聚醚改性硅油:2-3份、助溶劑:1份;所述填料為硫酸鋇、硅微粉或碳酸鈣。
前述的高強度塑料叉車托盤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配比將ABS,玻璃纖維、二氧化硅、納米氧化鋁、聚苯乙烯樹脂、相容劑和促進劑依次加入到反應裝置中,利用攪拌器以800-1000r/min速度進行高速攪拌,攪拌15-30min,攪拌的同時進行加熱,以1-3℃/min進行升溫,溫度控制在40-50℃,溫度達到后,保溫20-30min,備用;
步驟二:按照上述配比將橡膠樹脂、聚苯乙烯樹脂、六亞甲基四胺依次加入到攪拌裝置,以600-800r/min進行攪拌,邊攪拌邊加入增韌劑、抗氧化劑和分散劑,攪拌30-40min;
步驟三:對步驟二攪拌后的原料進行加熱,溫度加熱至60-70℃,溫度達到后,保溫5-10min,然后溫度降至室溫;
步驟四:將步驟一得到的混合物和步驟三加熱后得到的混合物一起加入到反應釜中,利用攪拌器以250-300r/min進行攪拌,攪拌同時加入偶聯劑和界面劑,攪拌40-60min,然后進行加熱,溫度控制在80-90℃,溫度達到后保溫20-30min,然后冷卻至室溫;
步驟五:將步驟五得到的混合物投入到熱壓機中,壓力控制在23-25MPa,溫度控制在180-200℃進行熱壓成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的原料制得的塑料托盤具有強度大,結構密封效果好等特點,加入納米材料,提高托盤的耐磨損性,結構更加緊密,延長了老化時間;本發明塑料托盤片與現有的產品相比,使用壽命增加2-3倍,而且穩定性更好,不易損壞,承載的重量和數量增加,縮減了運輸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單,能夠使原料結構保持緊密,密封效果好,而且制作成本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高強度叉車塑料托盤,由甲乙組分按3:5比例混合制成,甲組分按其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ABS:45份,玻璃纖維:4份、二氧化硅:17份、納米氧化鋁:1份、聚苯乙烯樹脂23份、聚丙烯接枝馬來酸酐:1份、三乙烯二胺:1份;
所述乙組分按其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橡膠樹脂30份、聚苯乙烯樹脂:26份、納米溶液:3份、六亞甲基四胺2份、增韌劑:13份、2,6-二叔丁基苯酚:1份、分散劑:1份、硅烷偶聯劑:2份、界面劑3份;
納米溶液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銻摻雜氧化錫納米晶:13份,納米二氧化鈦:10份,納米碳化硅:13份,季戊四醇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11份;
增韌劑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分散劑為液體石蠟、三硬脂酸甘油酯和乙撐雙硬脂酰胺的混合物;
界面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42份、硅微粉:18份、交聯型丙烯酸酯乳液11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6份,改性聚苯醚:1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5份,聚醚改性硅油:2份,助溶劑:1份。
本實施例一種高強度叉車塑料托盤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配比將ABS,玻璃纖維、二氧化硅、納米氧化鋁、聚苯乙烯樹脂、聚丙烯接枝馬來酸酐和三乙烯二胺依次加入到反應裝置中,利用攪拌器以800r/min速度進行高速攪拌,攪拌20min,攪拌的同時進行加熱,以2℃/min進行升溫,溫度控制在42℃,溫度達到后,保溫23min,備用;
步驟二:按照上述配比將橡膠樹脂、聚苯乙烯樹脂、六亞甲基四胺依次加入到攪拌裝置,以650r/min進行攪拌,邊攪拌邊加入增韌劑、2,6-二叔丁基苯酚和分散劑,攪拌30min;
步驟三:對步驟二攪拌后的原料進行加熱,溫度加熱至60℃,溫度達到后,保溫7min,然后溫度降至室溫;
步驟四:將步驟一得到的混合物和步驟三加熱后得到的混合物一起加入到反應釜中,利用攪拌器以280r/min進行攪拌,攪拌同時加入硅烷偶聯劑和界面劑,攪拌45min,然后進行加熱,溫度控制在80℃,溫度達到后保溫25min,然后冷卻至室溫;
步驟五:將步驟五得到的混合物投入到熱壓機中,壓力控制在24MPa,溫度控制在180℃進行熱壓成型。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高強度叉車塑料托盤,由甲乙組分按3:5比例混合制成,甲組分按其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ABS:50份,玻璃纖維:6份、二氧化硅:23份、納米氧化鋁:2 份、聚苯乙烯樹脂28份、聚丙烯接枝馬來酸酐:2份、三乙烯二胺:2份;
所述乙組分按其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橡膠樹脂33份、聚苯乙烯樹脂:28份、納米溶液:3份、六亞甲基四胺2份、增韌劑:14份、2,6-二叔丁基苯酚: 2份、分散劑:2份、硅烷偶聯劑:3份、界面劑3份;
納米溶液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銻摻雜氧化錫納米晶:14份,納米二氧化鈦:12份,納米碳化硅:15份,季戊四醇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12份;
增韌劑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分散劑為液體石蠟、三硬脂酸甘油酯和乙撐雙硬脂酰胺的混合物;
界面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有機硅改性丙烯酸樹脂:45份,硅微粉:19份,交聯型丙烯酸酯乳液11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7份、改性聚苯醚: 1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6份、聚醚改性硅油:3份、助溶劑:1份。
本實施例一種高強度叉車塑料托盤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照上述配比將ABS,玻璃纖維、二氧化硅、納米氧化鋁、聚苯乙烯樹脂、聚丙烯接枝馬來酸酐和三乙烯二胺依次加入到反應裝置中,利用攪拌器以1000r/min速度進行高速攪拌,攪拌25min,攪拌的同時進行加熱,以3℃/min進行升溫,溫度控制在50℃,溫度達到后,保溫30min,備用;
步驟二:按照上述配比將橡膠樹脂、聚苯乙烯樹脂、六亞甲基四胺依次加入到攪拌裝置,以700r/min進行攪拌,邊攪拌邊加入增韌劑、2,6-二叔丁基苯酚和分散劑,攪拌35min;
步驟三:對步驟二攪拌后的原料進行加熱,溫度加熱至65℃,溫度達到后,保溫10min,然后溫度降至室溫;
步驟四:將步驟一得到的混合物和步驟三加熱后得到的混合物一起加入到反應釜中,利用攪拌器以300r/min進行攪拌,攪拌同時加入硅烷偶聯劑和界面劑,攪拌45min,然后進行加熱,溫度控制在90℃,溫度達到后保溫30min,然后冷卻至室溫;
步驟五:將步驟五得到的混合物投入到熱壓機中,壓力控制在25MPa,溫度控制在190℃進行熱壓成型。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發明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