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屬β-內酰胺酶的三肽抑制劑,尤其涉及該肽在制備抗菌藥物及預防、治療耐藥菌感染中的用途。
背景技術:
產生β-內酰胺酶是導致細菌尤其是革蘭氏陰性菌耐藥的重要機制之一,它們能水解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β-內酰胺環,導致抗生素失活。β-內酰胺酶可以分為絲氨酸β-內酰胺酶和金屬β-內酰胺酶(MBLs)。根據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以及對金屬Zn離子的依賴性,MBLs又進一步分為B1,B2和B3亞類。目前發現B1類有18個同源家族,B2類有3個同源家族,B3類有9個同源家族。由于金屬β-內酰胺酶能夠水解包括碳青霉稀類抗生素在內的幾乎所有β-內酰胺類抗生素,而且目前沒有有效的抑制劑上市,因此MBLs是目前臨床上抗感染治療的重大挑戰,受到了廣泛關注。
B1類MBLs中的IMP、VIM以及近幾年流行的NDM型金屬β-內酰胺酶臨床檢出率最高。2010年8月《柳葉刀-傳染病》雜志上報道了在印度、巴基斯坦和英國共分離得到180株含有blaNDM-1質?;虻募毦?,實驗發現,它們除了替加環素和多黏菌素以外,對其他所有抗生素都具有高度耐藥性。不斷進化的突變株使得臨床治療更加艱難,因此開發廣譜MBLs抑制劑成為醫學領域的一大挑戰。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以多藥耐藥細菌所產生的金屬β-內酰胺酶為靶標,并針對該類酶催化水解抗生素的活性中心設計合成了一個三肽,本發明的三肽可聯合抗生素治療多藥耐藥細菌感染。
本發明的金屬β-內酰胺酶三肽抑制劑為廣譜金屬β-內酰胺酶抑制肽,其特征在于長度為3個氨基酸,拓撲結構為線性,化學結構式為:
本發明所涉及的金屬β-內酰胺酶三肽抑制劑用固相合成法制備,方法簡單,技術成熟,產物質量容易控制,能滿足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需要。
藥效學試驗證明本發明的三肽對典型的金屬β-內酰胺酶,如NDM-1、IMP-1和VIM-2等,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藥效學試驗證明本發明的三肽與β-內酰胺類抗生素具有良好的協同作用,能明顯抑制耐藥菌生產并且大幅度降低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濃度(MIC)。所述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優選頭孢呋辛鈉。
本發明的三肽也可以和藥學上可接受的鹽結合,同樣具有其藥效。這些鹽包括(但不局限于)與堿金屬或堿土金屬(如鈉、鉀、鈣或鎂)形成的鹽。其他鹽包括與如下無機酸形成的鹽:如鹽酸、硫酸、硝酸、磷酸,以及與有機酸形成的鹽,而有機酸則指乙酸、草酸、丁二酸、酒石酸、甲磺酸和馬來酸。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優選鈉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菌藥物組合物,其中含有該三肽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及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
上述藥物組合物可以制成注射劑、片劑、注射用無菌粉末、粉劑、顆粒劑、膠囊劑、口服液、膏劑、霜劑等多種劑型。上述各種劑型均可以根據藥學領域的常規方法制備。可以通過注射、口服、滴鼻、滴眼、物理或化學介導的方法導入肌肉、內皮、皮下、靜脈、粘膜組織,或是被其他物質混合或包裹后導入肌體。
一般地,本發明的三肽使用劑量在0.001~10克/天,也可以根據疾病的情況偏離這個劑量范圍。
下面是本發明的三肽的部分藥效學試驗及結果:
一、三肽對NDM-1型金屬β-內酰胺酶抑制活性(IC50)的測定:
以頭孢呋辛鈉為報告底物,在274nm波長下測定NDM-1型金屬β-內酰胺酶水解底物后吸光度的變化。測定緩沖液為50mM HEPES,250mM NaCl,2μM ZnCl2,pH=7.25,溫度30℃。
(1)首先將金屬β-內酰胺酶(終濃度10μM)于緩沖液中孵育5min,使得Zn2+充分占據活性中心;
(2)加入10μL不同濃度的三肽抑制劑,30℃孵育5min,使抑制劑與酶充分結合;
(3)將體系轉入石英比色皿中,加入8μL頭孢呋辛鈉(終濃度160μM)的同時立即測定體系吸光度的變化,記錄數據。
由于底物頭孢呋辛鈉被酶水解后其吸光度下降,因而通過測定吸光度的變化可以表征底物的水解程度。計算不同濃度的三肽抑制劑對NDM-1水解底物的抑制率,以三肽抑制劑的濃度對抑制率擬合曲線,計算得到本發明的三肽分子對NDM-1型金屬酶的IC50值為86.46μM,表明其對NDM-1型金屬酶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二、三肽抑制劑對IMP-1型金屬β-內酰胺酶抑制活性(IC50)的測定:
以頭孢呋辛鈉為報告底物,在274nm波長下測定IMP-1型金屬β-內酰胺酶水解底物后吸光度的變化。測定緩沖液為50mM HEPES,250mM NaCl,2μM ZnCl2,pH=7.25,溫度30℃。具體操作步驟同實施例1。計算不同濃度的三肽抑制劑對IMP-1水解底物的抑制率,以三肽抑制劑的濃度對抑制率擬合曲線,計算得到三肽分子對IMP-1型金屬酶的IC50值49.6μM,說明此三肽分子對IMP-1型金屬酶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三、三肽分子與β-內酰胺類抗生素協同抗NDM-1型工程菌活性的測定:
為了能夠安全進行協同抗菌實驗,使用相對安全的基因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28a-NDM-1菌株作為耐藥菌株,將E.coli BL21(DE3)/pET28a菌株作為陰性對照。采用二倍稀釋法測定最小抑菌濃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通過MIC值的變化反映抑制肽與抗生素的協同抗菌作用。
具體方法如下:
將超低溫冰箱中保存的工程菌菌株E.coli BL21(DE3)/pET28a-NDM-1以及對照菌株E.coli BL21(DE3)/pET28a分別接種于滅菌的Luria-Bertani(LB)固體培養基中,于37℃恒溫培養箱中倒置培養12小時。用接種環挑取單菌落分別轉接到滅菌的液體LB培養基中,于37℃,200rpm條件下震蕩培養至對數生長期。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600nm波長處菌液的吸光度值(OD600),根據1OD=1×109CFU/mL的換算關系,分別將表達金屬β-內酰胺酶的工程菌菌株以及對照菌株稀釋至終濃度1×106CFU/mL。
對照組(1):E.coli BL21(DE3)/pET28a菌。在無菌96孔板中加入依次倍比稀釋的終濃度為512~2μg/mL的抗生素頭孢呋辛鈉,然后向各孔中加入終濃度1×106CFU/mL的菌液,混合均勻。
對照組(2):表達金屬β-內酰胺酶的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28a-NDM-1。在無菌96孔板中加入依次倍比稀釋的終濃度為512~2μg/mL的抗生素頭孢呋辛鈉,然后向各孔中加入終濃度1×106CFU/mL的菌液,混合均勻。
對照組(3):表達金屬β-內酰胺酶的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28a-NDM-1。在無菌96孔板中加入終濃度1×106CFU/mL的菌液和終濃度為200μM的三肽抑制劑,混合均勻。
實驗組均使用能表達金屬β-內酰胺酶的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28a-NDM-1。
實驗組(1):在無菌96孔板中加入依次倍比稀釋的濃度為512~2μg/mL的抗生素頭孢呋辛鈉,然后向各孔中加入終濃度1×106CFU/mL的菌液和終濃度為200μM的三肽抑制劑,混合均勻。
實驗組(2):在無菌96孔板中加入依次倍比稀釋的濃度為512~2μg/mL的抗生素頭孢呋辛鈉,然后向各孔中加入終濃度1×106CFU/mL的菌液和終濃度為100μM的三肽抑制劑,混合均勻。
實驗組(3):在無菌96孔板中加入依次倍比稀釋的濃度為512~2μg/mL的抗生素頭孢呋辛鈉,然后向各孔中加入終濃度1×106CFU/mL的菌液和終濃度為50μM的三肽抑制劑,混合均勻。
實驗組(4):在無菌96孔板中加入依次倍比稀釋的濃度為512~2μg/mL的抗生素頭孢呋辛鈉,然后向各孔中加入終濃度1×106CFU/mL的菌液和終濃度為25μM的三肽抑制劑,混合均勻。
實驗組(5):在無菌96孔板中加入依次倍比稀釋的濃度為512~2μg/mL的抗生素頭孢呋辛鈉,然后向各孔中加入終濃度1×106CFU/mL的菌液和終濃度為12.5μM的三肽抑制劑,混合均勻。
實驗組(6):在無菌96孔板中加入依次倍比稀釋的濃度為512~2μg/mL的抗生素頭孢呋辛鈉,然后向各孔中加入終濃度1×106CFU/mL的菌液和終濃度為6.25μM的三肽抑制劑,混合均勻。
以上各組于37℃緩慢震蕩培養16小時,測定波長為600nm處的吸光度值。檢測不到細菌生長的孔中頭孢呋辛鈉的終濃度為最小抑菌濃度(MIC),三肽分子Phe-Cys-Pro對含有NDM-1的耐藥菌株聯合抑菌效果如表1所示。
表1三肽Phe-Cys-Pro與頭孢呋辛鈉協同抗NDM-1工程菌的測定結果
a-:三肽Phe-Cys-Pro本身無抗菌活性。
由表1結果可知,對照組(1)中頭孢呋辛鈉對敏感菌株E.coli BL21(DE3)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MIC<2μg/mL);對照組(2)為耐藥菌株E.coli BL21(DE3)/pET28a-NDM-1,頭孢呋辛鈉幾乎不能抑制該菌株的生長(MIC=256μg/mL),同時也證明了該菌株為耐藥菌;對照組(3)中含有終濃度為200μM的Phe-Cys-Pro而不含抗生素,培養16小時后菌液十分渾濁,證明該三肽抑制劑本身無抗菌作用。
從實驗組(1)~(6)的MIC可以看出,當Phe-Cys-Pro與抗生素頭孢呋辛鈉聯合使用時,通過協同作用能明顯提高頭孢呋辛鈉的抗菌活性,當三肽抑制劑濃度為200μM時,頭孢呋辛鈉的抗菌活性(MIC值)提高了16倍(256/16);當三肽抑制劑濃度為25μM時,頭孢呋辛鈉的抗菌活性(MIC值)提高了2倍(256/128)。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Phe-Cys-Pro的制備
1.稱取2.0g MBHA(4-甲苯氫胺)樹脂于潔凈干燥的反應管中,加入適量DMF(二甲基甲酰胺),活化30min左右,然后稱取Fmoc(芴甲氧羰酰基)保護的Phe 1mmol,DMAP(4二甲氨基吡啶)150mg,加98%的DIC(N,N’-二異丙基碳二亞胺)1ml到反應管中,DMF做溶劑反應3h。反應完畢用DMF洗4~6次,加入適量吡啶和乙酸酐,體積比為1∶1,反應30min。反應完畢用DMF洗4~6次。然后用20%的哌啶溶液脫掉氨基酸的Fmoc,脫兩次共15min,10min+5min。再用DMF洗4次,甲醇洗2次,取出少量樹脂用茚三酮檢測試劑檢測,檢測為藍色,即可進行下一步反應。
2.稱取Fmoc保護的Cys 3mmol,HBTU(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3mmol于反應管中,加入DIEA(N,N-二異丙基乙胺)0.5mL,反應40min,用DMF洗4~6次,取少量樹脂用茚三酮檢測試劑檢測,顯無色,然后加入20%的哌啶溶液脫Fmoc,10min+5min,然后用DMF洗4次,甲醇洗兩次,取出少量樹脂用茚三酮檢測試劑檢測,檢測為藍色,即可進行下一步反應。
3.稱取Fmoc保護的C端氨基酸Pro 3mmol,HBTU 3mmol于反應管中,加入DIEA 0.5mL,反應40min,用DMF洗4~6次,取少量樹脂用茚三酮檢測試劑檢測,顯無色,然后加入20%的哌啶溶液脫Fmoc,10min+5min,然后用DMF洗4次,甲醇洗兩次,取出少量樹脂用茚三酮檢測試劑檢測,檢測為藍色。
4.最后用三氟乙酸切割液切割2h,反應液抽濾,得多肽的三氟乙酸溶液,用乙醚沉淀,離心,然后再用乙醚洗3~5次,得白色固體,經C18反相制備柱脫鹽,凍干,取少量進行MS分析。HPLC測定三肽的純度為95.56%,MS鑒定其分子量為365.10,與理論分子量365.45基本一致。
實施例2
含Phe-Cys-Pro抑制肽的抗菌藥物組合物的制備(膠囊)
按照100個膠囊的用量,稱取以上各輔料分別研細過篩后混合均勻,然后用等量遞加法加入頭孢呋辛鈉和Phe-Cys-Pro,充分研磨,使其分散均勻,再過80目篩,然后灌制成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