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沼氣排出的垃圾倉,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沼氣排出的垃圾倉頂建筑構造裝置。
背景技術:
在建造沼氣池時,為防止沼氣泄漏造成人員中毒和環境破壞, 沼氣池需要完全氣密封。 因此沼氣池頂蓋是沼氣池的重要部件之一,沼氣池頂蓋的結構和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沼氣池的產氣率。 傳統的沼氣池頂蓋一般是用頂蓋與池體的接縫處粘性較大的泥土粘結密封, 或者用釘子將蓋板釘在池體上部邊緣。這樣的頂蓋與墻壁的接縫處在幾年的使用后會產生裂縫,而釘子有可能會松動而使蓋板活動,這樣會使沼氣池的氣密性降低,壽命縮短。有必要設計一種使頂蓋與墻壁的接縫處密封性更好的沼氣池,以解決上述問題。此外垃圾倉及其周圍異味過重,甚至氣體內含有一定的有害氣體需要消除。
針對沼氣的特點,多為碳氫化合物比空氣輕,多存在于一定空間的上部,如圖1所示,而現在行業所用風道管道3的管道口位置在于垃圾倉1的中偏上部,加上垃圾倉的建筑形狀為長方形,外加半圓形棚頂倉頂2,不利于大部分氣體的排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沼氣排出的垃圾倉頂建筑構造裝置,垃圾倉及其周圍異味過重,甚至氣體內含有一定的有害氣體,利用其建筑構造模式和沼氣的性質,對倉內的氣體完全排出,減少倉周圍垃圾的異味;同時也想將倉內氣體(主要成分為碳氫化合物)利用和燃燒,節省一定燃煤。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沼氣排出的垃圾倉頂建筑構造裝置,主要包括垃圾倉、倉頂、風道管道、吸附劑裝置、氣味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垃圾倉為長方形,倉頂為屋脊形,垃圾倉和倉頂連接,所述倉頂與垃圾倉之間通過設置有倒鉤的釘子連接;在倉頂頂部設置有二個風道管道,在屋脊形的倉頂底端設有氣味控制裝置,在屋脊形的倉頂四周鋪設一層吸附劑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述倉頂上開設集氣孔,集氣孔連通風道管道。
本實用新型所述吸附劑裝置內置有活性炭等易吸收的氣味的物質。
本實用新型所述氣味控制裝置包括單片機、報警裝置、氣味傳感器;單片機分別連接報警裝置和氣味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所述釘子及其上的倒鉤由彈性可變形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所述釘子及其上的倒鉤還可以由不銹鋼制成。
本實用新型所述風道管道內設有紗網。
本實用新型所述二個風道管道設置在同一水平高度并相鄰設置。
本實用新型所述風道管道的另一端與焚燒爐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將倉內的氣體充分抽走,且將大部分可燃氣體通過一次風送入爐膛,支持燃燒,節約燃煤,同時大大減輕垃圾倉周圍的氣味異味,減少部分有害氣體的漏出。將倉頂與垃圾倉之間用設置有倒鉤的釘子連接,將釘子釘入池體墻壁之后,倒鉤會插入墻壁之內,使釘子在使用時間長了之后也不容易松動,從而保證頂蓋的密封性。
附圖說明
圖1為背景技術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垃圾倉1,倉頂2,風道管道3,吸附劑裝置4、氣味控制裝置5,釘子6,倒鉤7。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來工作和實施的,一種用于沼氣排出的垃圾倉頂建筑構造裝置,主要包括垃圾倉1、倉頂2、風道管道3、吸附劑裝置4、氣味控制裝置5;其特征在于:垃圾倉1為長方形,倉頂2為屋脊形,垃圾倉1和倉頂2連接,所述倉頂1與垃圾倉2之間通過設置有倒鉤7的釘子6連接;在倉頂2頂部設置有二個風道管道3,在屋脊形的倉頂2底端設有氣味控制裝置5,在屋脊形的倉頂2四周鋪設一層吸附劑裝置4;所述倉頂上開設集氣孔,集氣孔連通風道管道3;所述吸附劑裝置4內置有活性炭等易吸收的氣味的物質;所述氣味控制裝置包括單片機、報警裝置、氣味傳感器;單片機分別連接報警裝置和氣味傳感器;所述釘子及其上的倒鉤由彈性可變形材料制成;所述釘子及其上的倒鉤還可以由不銹鋼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沼氣通過屋脊形的倉頂2排出,倉頂2設有集氣孔,更容易使得氣體進入風道管道3中,吸附劑裝置4鋪設在倉頂2上,能夠吸附周圍垃圾倉1的異味,氣味控制裝置5上的氣味傳感器控制周圍垃圾倉1氣味的濃度,當達到一定的值時,單片機控制報警裝置報警,工作人員更換吸附劑裝置4中的活性炭等易吸收的氣味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