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生物技術實驗器材,涉及六孔板,具體涉及與細胞劃痕實驗的需求相適應的六孔板。
背景技術:
隨著腫瘤相關課題越來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睞,研究腫瘤的相關病理特性也就成為了十分必要的一個環節。在探究腫瘤特性的過程中,遷移能力作為探究腫瘤細胞行為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重視。在驗證腫瘤細胞遷移能力的許多方法中,劃痕實驗作為一個基礎而重要的實驗成為了判定細胞遷移能力的重要標準。
目前,一般劃痕實驗的做法是準備一六孔板,當細胞單層鋪滿后用中槍頭在六孔板上對細胞鋪層劃線。用無血清的培養基培養一段時間后,觀察細胞的遷移情況。
大多數科研工作者一般是憑借經驗進行手工劃線。但是,對于線與線之間距離的把握,劃線力度及劃線的筆直程度的控制并不盡如人意。因此,降低了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通過檢索目前已有的解決方案,雖然利用可重復使用的劃線槽作為劃線的“尺子”在某種程度可以保證劃線的筆直和便捷,可是忽視了劃線槽將外界細菌帶入細胞培養的無菌空間,缺少封閉劃線槽的技術手段,無法達到無菌培養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細胞劃痕實驗用六孔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包括六個孔槽以及雙層蓋板結構,所述雙層蓋板結構包括層疊設置的固定蓋板和滑移蓋板,所述固定蓋板與六個孔槽相連,所述固定蓋板上與六個孔槽相對的區域分別設置有若干個鏤空條形槽,所述滑移蓋板可相對所述固定蓋板滑動,所述鏤空條形槽通過所述滑移蓋板封閉。
所述雙層蓋板結構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固定蓋板上的用于作為所述滑移蓋板的滑動軌道的滑道槽。
所述固定蓋板上設置有用于標識所述鏤空條形槽長度的刻度。
所述滑移蓋板的滑動方向與所述鏤空條形槽約束的劃痕方向平行。
所述滑移蓋板上設置有與所述鏤空條形槽位置重合的安裝孔,安裝孔內設置有用于固定劃痕針的橡膠塞,所述劃痕針包括與所述橡膠塞相連的針桿以及設置于所述針桿端部的劃痕頭。
所述孔槽以及雙層蓋板結構采用硬質透明材料制成。
所述滑移蓋板上設置有把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本實用新型通過使用雙層蓋板結構,既保留了劃線槽,又解決了劃痕操作后六孔板的封閉問題,有效防止了培養階段發生的雜菌污染,結構簡單可靠,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為滑移蓋板的安裝示意圖(俯視);
圖4為安裝孔的分布示意圖;
圖5為劃痕針的安裝示意圖;
圖中:1為六孔板體部,11為孔槽,12為底板,2為固定蓋板,3為滑移蓋板,4為滑道槽,5為鏤空條形槽,6為安裝孔,7為橡膠塞,8為劃痕針,9為刻度。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將六孔板的蓋子進行改裝,使之適應實驗需求,做到既防止細胞被污染,又能劃出筆直整齊的劃痕,同時提高劃痕實驗效率。
參見圖1、圖2以及圖3,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針對細胞劃痕實驗的六孔板結構特點如下:
六孔板仍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六孔板體部1和蓋子,材料為透明塑料或有機玻璃。六孔板體部1主要包括底板12以及六個按照兩行三列矩陣形式排列的孔槽11。本實用新型為最大程度上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和操作的無菌性,只對蓋子進行相應的改造。改造后的蓋子包括層疊設置的固定蓋板2和滑移蓋板3,固定蓋板2覆蓋于孔槽11上端開口上,固定蓋板2上按照中槍頭的直徑和實驗需求加工鏤空式槍頭滑行軌道(即鏤空條形槽5),所述槍頭滑行軌道加工位置與孔槽11相對,所述槍頭滑行軌道既用于向孔槽11內移入細胞,又用作劃痕中槍頭的劃線尺具。在固定蓋板2兩側邊沿(與所述槍頭滑行軌道平行)設置高度為1-2mm的滑道槽4,槽的開口相對,用于形成滑移蓋板3的滑動軌道,不僅對滑移蓋板3進行了定位,而且使得滑移蓋板3可相對固定蓋板2滑動(滑動方向與劃痕方向相同或相反)。
在劃痕實驗完畢后通過滑動滑移蓋板3封蓋六孔板(蓋住所述槍頭滑行軌道),防止細菌污染。滑移蓋板3兩側設置小短把手,方便了抽推滑移蓋板3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無菌操作。
上述針對細胞劃痕實驗的六孔板具有如下優點:
1.通過科學地制定鏤空條形槽的尺寸以及槽與槽的距離,可使劃痕的筆直程度和劃痕之間的距離達到最優化,使得獲得的細胞遷移結果更具有科學性和說服力。
2.利用六孔板蓋子原有的結構基礎進行改良,系統誤差較小,不會因為器材的原因影響實驗結果。
3.六孔板的蓋子屬于一次性無菌器材,在此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進行的改造保證了正常無菌操作的前提下實驗順利進行,也避免了其它相關設計不注重無菌操作的弊端。
4.新增的滑移蓋板可使細胞與外界細菌隔絕,保證了培養階段無菌。
5.結構簡單,應用潛力較大。
6.在原有基礎上的改動較為新穎,功能較有針對性。材料增加投入費用較少。
為了可以一次同時完成對于多個孔槽內的劃痕操作,本實用新型在上述滑移蓋板3上進行了進一步改進。參見圖4以及圖5,即在滑移蓋板3上開設安裝孔6,孔內通過橡膠塞7固定劃痕針8。安裝孔6的位置與鏤空式槍頭滑行軌道的位置重合,通常位于該軌道兩側端部的位置,即劃痕的起始位置。橡膠塞7將劃痕針8針體部分(針桿)固定在滑移蓋板3上,不僅可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而且也不妨礙對劃痕針8進行升降位移操作,劃痕針8的頭部用于劃痕,尺寸大于針體部分直徑,與中槍頭前端尺寸相同或相似。將滑移蓋板3推入滑道槽4,直至安裝孔6達到對應鏤空式槍頭滑行軌道一端,將預先準備好的劃痕針8裝入安裝孔6并向下(穿過鏤空式槍頭滑行軌道)推至孔槽11底部,使劃痕針8頭部與培養細胞接觸,然后繼續推入滑移蓋板3,直至劃痕針8達到對應鏤空式槍頭滑行軌道另一端或確定位置(根據固定蓋板3上的刻度9判斷)。如此,不僅可同時完成多組劃痕操作,而且劃痕結束即可封閉六孔板,因此,可以提高劃痕實驗效率,并進一步降低染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