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物件晾掛架,尤其是涉及一種防滑皮包晾掛架。
背景技術:
在皮包生產過程中,其中涉及到皮包的懸掛晾干工序,現有企業技術在處理該道工序時,還存在很多缺陷,如晾干架的掛桿沒有限位結構,皮包懸掛于晾干架上時,會時不時滑落下來,再加上懸掛皮包在晾掛架受到碰撞、移動等外力因素影響下,經常會發生滑落的問題,給工作人員帶來不必要額麻煩;此外,由于長時間的使用,掛桿會因為重力影響而下彎,致使皮包不易掛于晾干架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滑皮包晾掛架,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解決懸掛皮包在晾掛架受到碰撞、移動等外力因素而滑落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防滑皮包晾掛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設有中梁和頂梁,所述中梁和頂梁上均焊接有多根晾掛橫桿。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每根晾掛橫桿兩端頭均轉動連接有限位把手,所述限位把手通過彈簧與晾掛橫桿內的基座伸縮性連接,所述晾掛橫桿端口設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與限位把手上的限位卡扣相匹配。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限位把手轉動端口固定有限位連接桿,兩者夾角α為:120°~150°。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限位把手與晾掛橫桿之間夾角為γ,所述夾角γ與α度數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限位卡扣位于夾角α處,當轉動限位把手使得限位卡扣與限位卡槽匹配時,限位把手向上傾斜的角度可達到最大化。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限位卡槽對稱分布于晾掛橫桿端口的豎直方向上。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限位連接桿活動端口處設有環狀凹槽。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彈簧一端套設于環狀凹槽,另一端固定于基座。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晾掛橫桿均水平垂直于中梁和頂梁。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是,所述中梁和頂梁兩邊的晾掛橫桿長度均相等,使得晾掛架整體平衡性穩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防滑皮包晾掛架,當要將皮包掛于晾掛架時,通過轉動限位把手,使得限位卡扣與下方限位卡槽想匹配,此時限位把手傾斜角度偏下,方便將皮包放置于晾掛橫桿上;當放置完畢后,將限位把手旋轉,使得限位卡扣與上方限位卡槽想匹配,此時限位把手傾斜角度偏上,可防止懸掛皮包在晾掛架受到碰撞、移動等外力因素而滑落的問題發生;當要拿取皮包時,轉動限位把手,使其傾斜角度偏下,拿取方便且實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晾掛橫桿與限位把手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晾掛橫桿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俯視圖。
圖中1為支架,2為中梁,4為基座,5為限位把手,51為限位卡扣,52為限位連接桿,53為環形凹槽,6為彈簧,7為頂梁,8為晾掛橫桿,81為限位卡槽,10為皮包。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如圖1、圖2、圖3及圖4所示的一種防滑皮包晾掛架,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設有中梁2和頂梁7,所述中梁2和頂梁7上均焊接有多根晾掛橫桿8。
所述每根晾掛橫桿8兩端頭均轉動連接有限位把手5,所述限位把手5通過彈簧6與晾掛橫桿8內的基座4伸縮性連接,所述晾掛橫桿8端口設有限位卡槽81,所述限位卡槽81與限位把手5上的限位卡扣51相匹配。
所述限位把手5轉動端口固定有限位連接桿52,兩者夾角α為:120°~150°。
所述限位把手5與晾掛橫桿8之間夾角為γ,所述夾角γ與α度數相同。
所述限位卡扣51位于夾角α處,當轉動限位把手5使得限位卡扣51與限位卡槽81匹配時,限位把手5向上傾斜的角度可達到最大化。
所述限位卡槽81對稱分布于晾掛橫桿8端口的豎直方向上。
所述限位連接桿52活動端口處設有環狀凹槽53。
所述彈簧6一端套設于環狀凹槽53,另一端固定于基座4。
所述晾掛橫桿8均水平垂直于中梁2和頂梁7。
所述中梁2和頂梁7兩邊的晾掛橫桿8長度均相等,使得晾掛架整體平衡處于穩定狀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防滑皮包晾掛架,當要將皮包10掛于晾掛架時,先向外拉動限位把手5,使得限位卡扣51與限位卡槽81分離,然后轉動限位把手5,讓限位卡扣51與下方限位卡槽81想匹配,此時限位把手5傾斜角度偏下,方便將皮包10放置于晾掛橫桿8上;當放置完畢后,將限位把手5旋轉,使得限位卡扣51與上方限位卡槽81相匹配,此時限位把手5傾斜角度偏上,可防止懸掛皮包10在晾掛架受到碰撞、移動等外力因素而滑落的問題發生,也不會由于長時間的使用,晾掛橫桿8會因重力影響而下彎,致使皮包10不易掛于晾干架上的問題發生;當要拿取皮包10時,轉動限位把手5,使其傾斜角度偏下,拿取方便且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