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可降解塑料
技術領域:
,特別涉及一種易降解塑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塑料是一種普遍而耐用的材料,但是塑料造成的污染也很可怕,白色污染對環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因此現在可降解塑料制品一直是目前研發的熱點。本發明利用廢棄塑料生產可降解塑料,變廢為寶,不僅實現對廢棄塑料的再利用,而且再生產出來的塑料是可降解的,從這兩大源頭上減少了塑料制品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極大程度上地保護了環境,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市場價值極高。技術實現要素: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易降解塑料,該易降解塑料降解率高,生產工業簡單,同時減少了廢棄塑料造成的環境污染。本發明另一目的還提供了該易降解塑料的制備方法。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易降解塑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廢棄塑料35~45份、木質纖維素10~16份、纖維素降解酶0.2~0.4份、改性淀粉55~65份、蜂巢8~12份、抗氧化劑5~9份和水75~85份。優選地,所述纖維素降解酶為β-葡萄糖苷酶。制備該易降解塑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重量份計,取廢棄塑料清洗干凈,干燥,粉碎,得到廢棄塑料顆粒;按重量份計,取蜂巢進行粉碎,得到蜂巢顆粒;(2)按重量份計,取廢棄塑料顆粒、木質纖維素、纖維素降解酶、改性淀粉、蜂巢顆粒和抗氧化劑加入到混合機中混合均勻,得到一次混合料;按重量份計,往所述一次混合料中加水,攪拌均勻并加熱至105~115℃,得到二次混合料;(3)將步驟(2)中得到的二次混合料投入雙螺桿造粒機制成易降解塑料顆粒。優選地,步驟(1)中的廢棄塑料顆粒小于200目,蜂巢顆粒小于120目。優選地,步驟(2)中攪拌的轉速為300~350r/min。優選地,步驟(2)中攪拌時使用螺旋攪拌。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易降解塑料,其利用的原料大多是容易降解的材料,以提高易降解塑料成品的降解率。將廢棄塑料重新利用,加入改性淀粉和蜂巢,減少環境污染、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再生產塑料的可降解性,市場應用廣闊,適合大規模生產和推廣。蜂巢是以蜜蜂的蜂蠟等各種液體物質形成,蜂蠟等遇到空氣容易固化,故以蜂巢作為原料之一,可以增加易降解塑料成品的塑性和強度。在易降解塑料的生產過程中,加入木質纖維素和抗氧化劑等無機填料不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改善塑料性能,促進塑料間的相容性,增加了塑料的耐磨性。本發明提供的易降解塑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制備過程中,第一次混料為干料混合,增加了干料混合的均勻性,從而利于后期成品的均勻性。在第二次混料過程中加水,并在這過程中使用螺旋攪拌,大大增加了混合料的黏性,從而提高成品的強度。過快的攪拌速度會破壞原料的物性,成本也會相對提高,而過慢的速度又達不到原料攪拌所需要的效果,故300~350r/min的攪拌轉速較為合適。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發明的
技術領域: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發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實施例1:一種易降解塑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廢棄塑料35份、木質纖維素10份、纖維素降解酶0.2份、改性淀粉55份、蜂巢8份、抗氧化劑5份和水75份。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纖維素降解酶為β-葡萄糖苷酶。制備該易降解塑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重量份計,取廢棄塑料清洗干凈,干燥,粉碎至其顆粒小于200目,得到廢棄塑料顆粒;按重量份計,取蜂巢進行粉碎至其顆粒小于120目,得到蜂巢顆粒;(2)按重量份計,取廢棄塑料顆粒、木質纖維素、纖維素降解酶、改性淀粉、蜂巢顆粒和抗氧化劑加入到混合機中混合均勻,得到一次混合料;按重量份計,往所述一次混合料中加水,攪拌均勻并加熱至105℃,攪拌的轉速為300r/min,攪拌時使用螺旋攪拌,得到二次混合料;(3)將步驟(2)中得到的二次混合料投入雙螺桿造粒機制成易降解塑料顆粒。實施例2:一種易降解塑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廢棄塑料40份、木質纖維素13份、纖維素降解酶0.3份、改性淀粉60份、蜂巢10份、抗氧化劑7份和水80份。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纖維素降解酶為β-葡萄糖苷酶。制備該易降解塑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重量份計,取廢棄塑料清洗干凈,干燥,粉碎至其顆粒小于200目,得到廢棄塑料顆粒;按重量份計,取蜂巢進行粉碎至其顆粒小于120目,得到蜂巢顆粒;(2)按重量份計,取廢棄塑料顆粒、木質纖維素、纖維素降解酶、改性淀粉、蜂巢顆粒和抗氧化劑加入到混合機中混合均勻,得到一次混合料;按重量份計,往所述一次混合料中加水,攪拌均勻并加熱至110℃,攪拌的轉速為325r/min,攪拌時使用螺旋攪拌,得到二次混合料;(3)將步驟(2)中得到的二次混合料投入雙螺桿造粒機制成易降解塑料顆粒。實施例3:一種易降解塑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廢棄塑料45份、木質纖維素16份、纖維素降解酶0.4份、改性淀粉65份、蜂巢12份、抗氧化劑9份和水85份。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纖維素降解酶為β-葡萄糖苷酶。制備該易降解塑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重量份計,取廢棄塑料清洗干凈,干燥,粉碎至其顆粒小于200目,得到廢棄塑料顆粒;按重量份計,取蜂巢進行粉碎至其顆粒小于120目,得到蜂巢顆粒;(2)按重量份計,取廢棄塑料顆粒、木質纖維素、纖維素降解酶、改性淀粉、蜂巢顆粒和抗氧化劑加入到混合機中混合均勻,得到一次混合料;按重量份計,往所述一次混合料中加水,攪拌均勻并加熱至115℃,攪拌的轉速為350r/min,攪拌時使用螺旋攪拌,得到二次混合料;(3)將步驟(2)中得到的二次混合料投入雙螺桿造粒機制成易降解塑料顆粒。本申請人在制備過程中做了大量試驗,現將部分試驗整理如下:2013-2016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的廣西睿桂涵農業有限公司進行制備試驗,試驗共設5個試驗組,每組制備20kg塑料。第1組:采用本發明實施例1的易降解塑料的制備方法;第2組:采用本發明實施例2的易降解塑料的制備方法;第3組:采用本發明實施例3的易降解塑料的制備方法;第4組:采用現有的易降解塑料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利用原料廢棄塑料和改性淀粉制備而成,其他處理方式與第1組相同;第5組:采用本發明實施例1的易降解塑料的制備方法,但該方法的原料在攪拌過程中采用普通的攪拌方式進行攪拌,而不是采用螺旋攪拌進行攪拌,其他處理方式與第1組相同。試驗過程中觀察和記錄塑料制備的情況,統計各數據,結果統計如下表1所示。表1塑料制備過程的各指標數據分組拉伸強度(mpa)降解率(%)第1組2.795第2組2.896第3組2.695第4組1.880第5組2.394從表1的結果可以看出,第1組、第2組和第3組分別采用本發明實施方式的實施例1、實施例2和實施例3的易降解塑料的制備方法,拉伸強度和降解率都較高且差別影響不大。第4組由于采用現有的易降解塑料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利用原料廢棄塑料和改性淀粉制備而成,拉伸強度和降解率均遠低于第1組、第2組和第3組。第5組采用本發明實施例1的易降解塑料的制備方法,但該方法的原料在攪拌過程中采用普通的攪拌方式進行攪拌,而不是采用螺旋攪拌進行攪拌,造成制作得到的塑料成品效果略次,從而降低了拉伸強度,但對降解率影響不大。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發明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發明所涵蓋專利范圍。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