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精細化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紡織物涂層專用乳液配方。
背景技術:
織物涂層是近年來發展最快、最廣泛的一種后整理技術,經涂層整理的織物具有皮革感、高回彈和豐滿柔軟的手感等效果,又具有防水透氣、透濕、防污、阻燃、抗靜電等特殊性能,在紡織品的三大支柱產品-衣用材料、工業用布、室內裝飾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紡織業是我國出口創匯的支柱產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引進和自制了近千臺套涂層整理生產線,國內涂層膠的年產量也達到了15萬噸的規模,涂層膠的生產廠家和用戶主要分布在我國江蘇、浙江、山東、福建和上海等省市。近幾年來國內也開發出不少涂層膠品種,主要有溶劑型包括丙烯酸酯、聚氨酯和聚氯乙烯類,水劑型包括丙烯酸酯、聚氨酯和少量有機硅改性產品,但仍以溶劑型涂層膠的產量最大。隨著發達國家環保新法規的頒布實施,溶劑型涂層紡織品出口受阻,水性涂層膠在生產中的應用總量有超過溶劑型涂層膠的趨勢。國內涂層織物大多使用丙烯酸酯類,主要是因為其價格低,生產和應用工藝較成熟,其加工的織物涂層具有耐光、耐候性和耐洗牢度好等優點,缺點是手感“不爽”、低溫塑感強、透濕量低等,而水性聚氨酯涂層織物具有手感滑爽、豐滿細膩、耐低溫、透濕量高、穿著舒適等優點,唯一不足的是成本較高,耐候性和耐洗牢度不如丙烯酸酯類。
目前,新型聚氨酯乳液正朝著功能化、復合化方向發展,通過在體系中引入各種功能性的成分,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復合乳液,前景廣闊。有關水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a)復合乳液的研究國內外已有很多報道,但在織物涂層上的應用尚處于研究階段。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紡織物涂層專用乳液配方。
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紡織物涂層專用乳液,配方為:硬單體10~15份、軟單體20~40份、功能單體5~15份、乳化劑5~15份、引發劑0.5~1份、水30~50份;所述的軟單體、硬單體、功能單體均為丙烯酸衍生物或聚合物。
所述的硬單體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種或兩種混合單體。優選丙烯酸甲酯與丙烯腈的混合物。
所述軟單體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異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中的一種或兩種混合單體。優選丙烯酸異辛酯與甲基丙烯酸乙酯的混合物。
所述的功能性單體為丙烯酸環氧丙酯、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一種或兩種混合單體。
所述的乳化劑是為油酸鉀、松香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所述的引發劑是異丙苯過氧化氫、過氧化二異丙苯或過氧化二苯甲酰。
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的紡織物涂層專用乳液的制備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將軟單體、硬單體、功能單體與水混合制成預乳液,向其中一部分預乳液中加入乳化劑及余下的水,攪拌升溫到35℃~45℃,繼續加熱到50℃~60℃,停止加熱,加入一部分引發劑,升溫至65℃~75℃,再加入剩下的預乳液和引發劑,3~5小時內加完,保溫反應1~3小時,冷卻,調節ph值到6.5~7.0。所述的一部分預乳液為總量的40%;所述的一部分引發劑為總量的40%。
有益效果:本發明所述的配方添加了一定量的交聯單體,使得聚合物大分子在聚合過程中就有一定程度的交聯,經過低溫焙烘就能成膜,符合當前節約能耗的要求。本發明所述的制備方法工藝流程簡短、反應可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不會出現凝膠現象和自動加速現象。
采用本發明所述的乳液進行處理后的紡織物,具有耐光、耐候性和耐洗牢度好等優點。由于成膜的連續性、無微孔和較大的膜表面張力,還具有一定的防水性。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配方為:丙烯酸10份、丙烯酸異辛酯20份、丙烯酸縮水甘油酯5份、油酸鉀5份、異丙苯過氧化氫0.5份、水30份。
制備方法為:將軟單體、硬單體、功能單體與水混合制成預乳液,取40%的預乳液向其中加入乳化劑及余下的水,攪拌升溫到35℃,繼續加熱到50℃,停止加熱,加入總量40%引發劑,升溫至65℃℃,再加入剩下的60%的預乳液和60%的引發劑,3小時內加完,保溫反應1小時,冷卻,調節ph值到6.5。即得到本發明所述的專用乳液。
實施例2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改變配方為: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丙烯酸丁酯20份、丙烯酸環氧丙酯5份、油酸鉀5份、過氧化二苯甲酰0.5份、水30份。
實施例3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改變配方為:丙烯腈10份、甲基丙烯酸丁酯20份、丙烯酸環氧丙酯5份、油酸鉀5份、過氧化二異丙苯0.5份、水30份。
實施例4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改變配方為:丙烯酸甲酯與丙烯腈的混合物10份、丙烯酸異辛酯與甲基丙烯酸乙酯20份、丙烯酸縮水甘油酯5份、油酸鉀5份、異丙苯過氧化氫0.5份、水30份。
實施例5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改變配方為:丙烯酸15份、丙烯酸異辛酯40份、丙烯酸縮水甘油酯15份、油酸鉀15份、異丙苯過氧化氫1份、水50份。
實施例6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改變配方為: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丙烯酸丁酯40份、丙烯酸環氧丙酯15份、油酸鉀15份、過氧化二苯甲酰1份、水50份。
實施例7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改變配方為:丙烯腈115份、甲基丙烯酸丁酯40份、丙烯酸環氧丙酯15份、油酸鉀15份、過氧化二異丙苯1份、水50份。
實施例8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改變配方為:丙烯酸甲酯與丙烯腈的混合物15份、丙烯酸異辛酯與甲基丙烯酸乙酯40份、丙烯酸縮水甘油酯15份、油酸鉀5份、異丙苯過氧化氫1份、水50份。
實施例9
配方為:丙烯酸10份、丙烯酸異辛酯20份、丙烯酸縮水甘油酯5份、油酸鉀5份、異丙苯過氧化氫0.5份、水30份。
制備方法為:將軟單體、硬單體、功能單體與水混合制成預乳液,取40%的預乳液向其中加入乳化劑及余下的水,攪拌升溫到45℃,繼續加熱到60℃,停止加熱,加入總量40%引發劑,升溫至75℃,再加入剩下的60%的預乳液和60%的引發劑,5小時內加完,保溫反應3小時,冷卻,調節ph值到7.0。即得到本發明所述的專用乳液。
實施例10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9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改變配方為: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份、丙烯酸丁酯20份、丙烯酸環氧丙酯5份、油酸鉀5份、過氧化二苯甲酰0.5份、水30份。
實施例11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9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改變配方為:丙烯腈10份、甲基丙烯酸丁酯20份、丙烯酸環氧丙酯5份、油酸鉀5份、過氧化二異丙苯0.5份、水30份。
實施例12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9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改變配方為:丙烯酸甲酯與丙烯腈的混合物10份、丙烯酸異辛酯與甲基丙烯酸乙酯20份、丙烯酸縮水甘油酯5份、油酸鉀5份、異丙苯過氧化氫0.5份、水30份。
實施例13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9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改變配方為:丙烯酸15份、丙烯酸異辛酯40份、丙烯酸縮水甘油酯15份、油酸鉀15份、異丙苯過氧化氫1份、水50份。
實施例14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9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改變配方為:甲基丙烯酸甲酯15份、丙烯酸丁酯40份、丙烯酸環氧丙酯15份、油酸鉀15份、過氧化二苯甲酰1份、水50份。
實施例15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9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改變配方為:丙烯腈115份、甲基丙烯酸丁酯40份、丙烯酸環氧丙酯15份、油酸鉀15份、過氧化二異丙苯1份、水50份。
實施例16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9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改變配方為:丙烯酸甲酯與丙烯腈的混合物15份、丙烯酸異辛酯與甲基丙烯酸乙酯40份、丙烯酸縮水甘油酯15份、油酸鉀15份、異丙苯過氧化氫1份、水5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