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酒類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卡瓦斯的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卡瓦斯是kvass的漢譯名,發源于俄羅斯,是以山花蜜、啤酒花、谷物、漿火、白糖、黑糖等天然物質為原料,經多種乳酸菌,酵母菌復合發酵釀制而成的微醇性生物卡瓦斯。其口感醇香微甜,營養豐富,與“德國啤酒”“美國可樂”“保加利亞布扎”一起被公譽為世界四大民族卡瓦斯。后引入中國,尤其是伊犁的俄羅斯,維吾爾,哈薩克,回,漢等民族群眾均以各自的方法釀制著"kbac",彼此間保持著工藝交流,最終將"kbac"演繹發展成為具有濃郁西域風情的民族文化卡瓦斯。
現有的卡瓦斯釀造中由于在配比和工藝上不規范,釀造出來的卡瓦斯口感不穩定,色澤偏差大;且在加工過程中容易出現細菌感染,卡瓦斯的安全得不到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卡瓦斯的制作工藝,該工藝在潔凈、無菌、密閉的環境內完成,大大降低了細菌感染的風險,使卡瓦斯更安全。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卡瓦斯的制作工藝,該制作工藝中配料的用量科學嚴謹,有效保證了卡瓦斯的口感穩定,色澤偏差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一種卡瓦斯的制作工藝,該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原材料預處理:對大麥芽、麥麩進行分煉雜質、搓洗和浸泡;
步驟二:菌種培養:將2.5-10千克赤砂糖、30-120千克純凈水放至鍋內加熱至赤砂糖完全化開,當溫度下降至28-35攝氏度時,加入60-240克酵母混合,并在混合后裝入保溫桶內密封6小時;
步驟三:熬制糖色:將10-40千克白糖在炒糖鍋內熬成糖色;
步驟四:蒸煮:在蒸煮鍋內加入純凈水200-800千克并燒開,加入洗凈的大麥芽2.5-10千克后蒸煮1小時;
步驟五:一次發酵:將煮好的大麥芽和大麥芽水平均分至6個缸內,并在每個缸內加入1.25-5千克麥麩,靜置半小時后加入純凈水調溫至28-35攝氏度,然后將培養好的菌種平均加入6個缸內,最后密封發酵8-12小時;
步驟七:攪拌:將一次發酵后的發酵溶液加入攪拌罐中,并加入22.5-90千克的蜂蜜、20-80千克白糖和熬制好的糖色后攪拌0.5小時;
步驟八:二次發酵:將攪拌好的溶液通過輸送管道送入密封的發酵罐中進行二次發酵12-16小時,且發酵溫度保持在28-35攝氏度。
步驟九:成品降溫:當發酵罐內的壓力達到20-30千帕時,將溶液迅速降溫至4攝氏度,完成卡瓦斯制作。
在制作工藝當中,步驟四到步驟九均在真空密閉的環境中進行,這樣能夠保證工藝操作潔凈、無菌。在本發明中,通過材料的配比,且和對各材料進行組合加工,多次發酵,能夠保證產品的口感穩定,色澤誤差小;另外,整個工藝流程均在潔凈、無菌和密閉的空間或管道進行,能夠大大降低細菌感染的風險,使飲品更安全;步驟九中的快速降溫操作能夠保持成品的口感,防止成品在自然冷卻過程中味道發生變化。
進一步地,該制作工藝還包括步驟六:過濾:一次發酵完成后過濾得到發酵溶液。過濾操作能夠過濾掉大麥芽,保證后續加工的溶液中沒有雜質,從而保證最終得到的產品的純凈度。
進一步地,該制作工藝還包括步驟十:真空罐裝:在真空環境下將發酵罐內的成品溶液裝罐。在真空環境下對成品溶液進行罐裝能夠防止成品溶液被污染,保證最終產品的潔凈和無菌。
更進一步地,在步驟八進行前,對發酵罐和輸送管道均進行cip清洗。這一操作能夠進一步地保證發酵罐和管道內的潔凈和無菌。
本發明的優勢在于:相比于現有技術,
在本發明中,通過材料的配比,且和對各材料進行組合加工,多次發酵,能夠保證產品的口感穩定,色澤誤差小;另外,整個工藝流程均在潔凈、無菌和密閉的空間或管道進行,能夠大大降低細菌感染的風險,使飲品更安全;步驟九中的快速降溫操作能夠保持成品的口感,防止成品在自然冷卻過程中味道發生變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卡瓦斯的制作工藝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在本發明中,優選的生產配方為純凈水1000千克,蜂蜜45千克,白糖60千克,大麥芽5千克,赤砂糖5千克,麥麩15千克,啤酒花240克,酵母120克。
參見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卡瓦斯的制作工藝,該制作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原材料預處理:對大麥芽、麥麩進行分煉雜質、搓洗和浸泡;
步驟s2:菌種培養:將5千克赤砂糖、60千克純凈水放至鍋內加熱至赤砂糖完全化開,當溫度下降至28-35攝氏度時,加入120克酵母混合,并在混合后裝入保溫桶內密封6小時;
步驟s3:熬制糖色:將20千克白糖在炒糖鍋內熬成糖色;
步驟s4:蒸煮:在蒸煮鍋內加入純凈水400千克并燒開,加入洗凈的大麥芽5千克后蒸煮1小時;
步驟s5:一次發酵:將煮好的大麥芽和大麥芽水平均分至6個缸內,并在每個缸內加入2.5千克麥麩,靜置半小時后加入純凈水調溫至28-35攝氏度,然后將培養好的菌種平均加入6個缸內,最后密封發酵8-12小時;
步驟s7:攪拌:將一次發酵后的發酵溶液加入攪拌罐中,并加入45千克的蜂蜜、40千克白糖和熬制好的糖色后攪拌0.5小時;
步驟s8:二次發酵:將攪拌好的溶液通過輸送管道送入密封的發酵罐中進行二次發酵12-16小時,且發酵溫度保持在28-35攝氏度。
步驟s9:成品降溫:當發酵罐內的壓力達到20-30千帕時,將溶液迅速降溫至4攝氏度,完成卡瓦斯制作。
在制作工藝當中,步驟四到步驟九均在真空密閉的環境中進行,這樣能夠保證工藝操作潔凈、無菌。在本發明中,通過材料的配比,且和對各材料進行組合加工,多次發酵,能夠保證產品的口感穩定,色澤誤差小;另外,整個工藝流程均在潔凈、無菌和密閉的空間或管道進行,能夠大大降低細菌感染的風險,使飲品更安全;步驟九中的快速降溫操作能夠保持成品的口感,防止成品在自然冷卻過程中味道發生變化。
在本實施例中,該制作工藝還包括步驟s6:過濾:一次發酵完成后過濾得到發酵溶液。過濾操作能夠過濾掉大麥芽,保證后續加工的溶液中沒有雜質,從而保證最終得到的產品的純凈度。
在本實施例中,該制作工藝還包括步驟s10:真空罐裝:在真空環境下將發酵罐內的成品溶液裝罐。在真空環境下對成品溶液進行罐裝能夠防止成品溶液被污染,保證最終產品的潔凈和無菌。
在本實施例中,在步驟s8進行前,對發酵罐和輸送管道均進行cip清洗。這一操作能夠進一步地保證發酵罐和管道內的潔凈和無菌。
本發明的優勢在于:相比于現有技術,
在本發明中,通過材料的配比,且和對各材料進行組合加工,多次發酵,能夠保證產品的口感穩定,色澤誤差小;另外,整個工藝流程均在潔凈、無菌和密閉的空間或管道進行,能夠大大降低細菌感染的風險,使飲品更安全;步驟九中的快速降溫操作能夠保持成品的口感,防止成品在自然冷卻過程中味道發生變化。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