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散射結構的噴頭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布了一種散射結構的噴頭,包括一端與進水管連接的筒體,在筒體的另一端安裝有封閉的噴射端,在噴射端和/或筒體上至少設置有一條長條狀的噴射口。本實用新型將噴頭連接到水管上,使得長條狀噴射口呈水平布置,可以有適當的傾斜,水箱的水經增壓后從噴射口噴出,形成扇形的水幕,利用一個較大的扇形水幕就可以覆蓋車廂,或者多個扇形的水幕組成近似于長方形的形狀覆蓋車廂,僅留較小的空隙,在裝料或者卸料的時候,高壓水幕形成遮擋塵土的結構,在裝料或者傾卸物料的時候,應物料撞擊而產生的揚塵被高壓水幕遮擋并最終落入到車廂內,從根本上治理了揚塵的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散射結構的噴頭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噴頭,具體是指一種散射結構的噴頭。
【背景技術】
[0002]渣土只是建筑垃圾的一種。根據《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中所稱建筑垃圾,是指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和拆除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管網等以及居民裝飾裝修房屋過程中所產生的棄土、棄料及其它廢棄物。各地政府為整治瘋狂渣土車紛紛出臺了很多政策,部分城市更是投入大量財政資金對渣土車輛安裝G P S定位器,或者在建設工地安裝24小時視頻監控,但這些技術使用效果并不盡如人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GPS只能監控到已安裝GPS定位器的運輸車輛,對于其他未安裝GPS的車輛是無能為力的;GPS側重于途中運輸管理,能監控到車輛行駛速度和行駛路線,但從我們掌握情況來看,GPS記錄的行駛速度和行駛路線會與實際情況有很一些偏差,并不能準確的反映運輸車輛行駛速度及路線,這種不客觀真實的數據資料根本不能做為執法處罰的依據;GPS無法監控到車輛超載、帶泥上路、車輛無蓬蓋、蓬蓋不嚴等情況,沒有辦法解決車輛超載及蓬蓋不嚴造成的撒漏現象;已安裝GPS的運輸車輛除承運建筑渣土外,還有可能運輸水泥、沙子、木料等其他建筑材料,正常的搬運與卸裝建筑材料的行為會被誤認為亂倒渣土。同時這些運輸行為通常由不同的主管部門進行監管,即使違規了渣土管理部門無法對由此產生的違規行為進行查處;渣土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編制有限,單純依靠幾個監控人員去盯幾百輛甚至幾千輛渣土車輛的運輸軌跡或幾百個工地的視頻監控錄像是不現實的,對管理收效甚微;GPS和視頻監控都系統均不具備土方量統計功能,只能靠人工統計建設工地出土方量和在渣土場傾倒的土方量,無法為政府發放資金補貼提供客觀公正的數據支持。
[0003]雖然目前加大了渣土運輸的監管,通過搭蓋等方式解決了運輸過程中的塵土,但是,建筑中必不可免的揚塵還是未得到根治,特別是在裝載和傾倒的過程中,揚塵帶來的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散射結構的噴頭,解決渣土車在裝料和卸料過程中出現的揚塵問題,達到從源頭治理揚塵的目的。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0006]一種散射結構的噴頭,包括一端與進水管連接的筒體,在筒體的另一端安裝有封閉的噴射端,在噴射端和/或筒體上至少設置有一條長條狀的噴射口。本實用新型是一個部件,用于安裝在水路水管上的,其包括一個筒體上,筒體內部為空腔結構,空腔可以為圓柱形、橫截面也可以呈橢圓形、圓錐形、方形、不規則的多面結構也可以,其一個端頭可以與進水管連接,另一個端部安裝有噴射端,通過在噴射端和筒體上設置有一條或一條以上的長條狀噴射口,也可以只在噴射端或筒體上設置一條或一條以上的長條狀噴射口,使用時,將噴頭連接到水管上,使得長條狀或圓弧狀噴射口呈水平布置,可以有適當的傾斜,水箱的水經增壓后從噴射口噴出,形成扇形的霧狀水幕,對車廂范圍進行噴射,或者多個扇形的水幕同時工作將覆蓋整個車廂區域,在裝料或者卸料的時候,霧狀水幕形成遮擋塵土的結構,在裝料或者傾卸物料的時候,應物料撞擊而產生的揚塵被高壓水幕遮擋并最終落入到車廂內,從根本上治理了揚塵的問題。
[0007]所述噴射端為弧形。進一步講,為了使得水流經過噴射端時能夠避免反向流動,采用弧形的結構,即筒體的內部空腔末端為弧形,可以對水流進行疏導,從而從側面噴射口射出,如此,改變了水流的方向,同時避免了應改向而導致的反向流動,保持了水流的高速射出。
[0008]所述噴射端為半球形。為了便于加工,使得加工工序簡單,采用半球形就可以作為噴射端,從而實現工藝的優化,避免采用過于復雜的工藝導致的高成本問題。
[0009]所述噴射口為三條。本實用新型中噴射口數量可以有多種選擇,可以采用單一的噴射口,此時從噴射口的射出扇形水幕就可以覆蓋半個車廂的大部分,這種結構的噴射口安裝一個就可以,也可以采用兩個、或者多個,具可以實現,考慮到加工的成本問題和加工的難易度、以及受到壓力和自身的結構性能,本實用新型采用三條噴射口較為符合實際,三個不同層次的扇形相互配合形成較為規則的矩形結構,而且,噴射口之間間隔區域的強度也能夠符合實際的需求。
[0010]所述三條噴射口位于筒體的徑向上,且間隔分布在筒體軸向上。如此的結構可以安裝在現有車廂的水箱供水系統上,現在的水箱水路從中部引出的水管基本上處于豎直方向,將三條噴射口安裝在大致水平的方向,使得三條噴射口噴射出的水幕均處于水平方向;如果現有水箱的水管水平布置,也可以將三條噴射口設置為筒體的軸線方向,目的相同;
[0011]所述三條噴射口的長度中從噴射端到進水管連接端逐漸增加。為了使得噴射口射出的水幕具有不同的射程和覆蓋角度,可以將從噴射端到進水管連接端的噴射口長度逐漸增加,在相同的水壓下,可以形成不同寬幅的水幕,寬度越小,射程越遠,扇形的圓心角越小;噴射口的寬度越大,其寬度越大、射程越小,扇形的圓心角越大,如此,可以組合形成類似矩形的形狀,達到完全覆蓋車廂的目的。
[0012]所述從噴射端到進水管連接端的三條噴射口其噴射角度分別為α、β、Y,且20°≤α≤50°、15°≤β≤60°、-20°≤Y≤10°。 申請人:在長期的實驗過程中發現,噴射口的噴射角是影響射程的重要參數,噴射角度是流水的射出方向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即噴射口在孔深度方向的軸線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采用20°≤α≤50°、15°≤β≤60°、-20°≤Y≤10°,這三個噴射角度較為實用,能夠調節出較為合適的水幕。
[0013]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0014]I本實用新型一種散射結構的噴頭,通過在噴射端和筒體上設置有一條或一條以上的長條狀噴射口,也可以只在噴射端或筒體上設置一條或一條以上的長條狀噴射口,使用時,將噴頭連接到水管上,使得長條狀噴射口呈水平布置,可以有適當的傾斜,水箱的水經增壓后從噴射口噴出,形成扇形的霧狀水幕,利用一個較大的扇形水幕就可以覆蓋車廂,或者多個扇形的水幕組成近似于長方形的形狀覆蓋車廂,在裝料或者卸料的時候,高壓霧狀水幕形成遮擋塵土的結構,在裝料或者傾卸物料的時候,應物料撞擊而產生的揚塵被高壓水幕遮擋并最終落入到車廂內,從根本上治理了揚塵的問題;[0015]2本實用新型一種散射結構的噴頭,弧形的結構,即筒體的內部空腔末端為弧形,可以對水流進行疏導,從而從側面噴射口射出,如此,改變了水流的方向,同時避免了應改向而導致的反向流動,保持了水流的高速射出;
[0016]3本實用新型一種散射結構的噴頭,噴射口數量可以有多種選擇,可以采用單一的噴射口,此時的噴射口射出扇形的水幕就可以覆蓋半個車廂的大部分,這種結構的噴射口安裝一個就可以,也可以采用兩個、或者多個,具體可以實現,考慮到加工的成本問題和加工的難易度、以及受到壓力和自身的結構性能,本實用新型采用三條噴射口較為符合實際,三個不同層次的扇形相互配合形成較為規則的矩形結構,而且,噴射口之間間隔區域的強度也能夠符合實際的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主視方向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側視方向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沿噴射口對稱線的半剖結構示意圖;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水平方向水幕射程原理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俯視方向上水幕圓心角原理圖;
[0023]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
[0024]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
[0025]1-筒體,2-噴射端,3-噴射口,4-外螺紋,5-螺母,6_鍵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實施例
[0027]如圖1至5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散射結構的噴頭,包括筒體1,筒體采用常規的圓筒狀結構,其一端開口,用于與進水管連接,另一端設置有噴射端2,噴射端2為半球形,在筒體I外設置有外螺紋4,并設置有六角的螺母5,便于筒體的安裝和拆卸,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緊固結構;在半球形的噴射端2上設置有三條噴射口 3,從噴射端2的半球形頂部相螺母方向間隔分布三條噴射口 3,其長度逐漸增加,即噴射口 3的圓心角逐漸增加,噴射口 3可以彎曲呈弧形,以筒體I的軸線為豎直方向,此時從上至下分別為第一噴射口、第二鵬射孔、第三噴射口,其長度從上至下逐漸增加,第一噴射口向上彎曲,其噴射角為α,α=40°,第二噴射口也向上彎曲,其噴射角為β,β=30°,第三噴射口向下彎曲,其噴射角為Y,Y =-15°。
[0028]實施例二
[0029]如圖6所不,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僅在于兩點:第一,連接的方式不同,本實施例采用鍵槽6配合連接,不同于實施例一中的螺紋連接;第二,本實施例中噴射口 3的設置方式與實施例一不同,實施例安裝時筒體I的軸線處于豎直方向,而本實施例安裝時將筒體I的軸線放置在水平方向,兩種安裝方式中,其原則均是將長條狀的噴射口 3基本呈水平位置即可,使得水幕分布在水平面上。
[0030]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散射結構的噴頭,包括一端與進水管連接的筒體(1),其特征在于:在筒體(1)的另一端安裝有封閉的噴射端(2),在噴射端(2)和/或筒體(1)上至少設置有一條長條狀的噴射口(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散射結構的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射端(2)為弧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散射結構的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射端(2)為半球、形。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散射結構的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射口(3)為三條。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散射結構的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條噴射口(3)位于筒體(1)的徑向上,且間隔分布在筒體(1)軸向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散射結構的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條噴射口(3)的長度中從噴射端(2)到進水管連接端逐漸增加。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散射結構的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從噴射端(2)到進水管連接端的三條噴射口(3)其噴射角度分別為α、β、Y,且20° < α <50°、15° ^ β ^ 60°、-20。≤ Y ≤ 10°。
【文檔編號】B05B1/04GK203470205SQ201320576211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8日
【發明者】樊高榮, 魏萬里 申請人:成都市高榮華龍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