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3),選用平紋狀玻璃纖維織物層;導熱膠層(2),通過刮刀轉移涂布涂敷在所述基材層表面上的一層導熱膠,所述導熱膠為亞克力壓敏膠、氧化鋁粉末、氮化硼粉末、納米級金屬粉末、納米級石墨粉末和偶聯劑的混合物。本發明提供的膠帶導熱性能好,制作工藝簡單,成本低。
【專利說明】一種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面膠,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LED、電子行業等材料的粘結、固定 和散熱的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
【背景技術】
[0002] 科技的發展和市場需求使電子器件向小型化、輕量化、結構緊湊化、運行高效化的 方向發展,這樣使得其散熱效果成為整機小型化設計的關鍵。為保證電子器件或設備穩定 得運行,需將產生的熱量及時的導出。因而對散熱材質的質量、導熱性、強度和穩定性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導熱膠帶應運而生,其用于電子器件至上,用以及時導出熱量來保證整 個電子器件的正常運行。
[0003] 導熱膠帶一般都包括有一層離型層,而我們將粘合于離型層上的膠帶分離時所花 費的力即為離型力。導熱膠帶中的離型層兩面的離型力通過不同的工藝條件處理后,其兩 面的離型力會有大有小。將離型層兩面的離型力進行對比就得到離型力比。目前電子工業 用的導熱膠帶多數為國外進口,價格偏高,國內雖有少數公司在研發生產導熱膠帶,但因技 術不夠成熟,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僅成本偏高,且性能上比不了國外同類產品,其主要表現 在導熱率過低,物性上某些指標剛滿足或達不到電子工業的普遍要求。導熱性能達不到一 定的要求。
[0004] 基于以上所述,一種具有較好導熱效果保證了整個電子器件正常運作的導熱雙面 膠帶的開發很有必要。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良好導熱效果的雙面膠帶以保證由導熱雙面膠 粘合形成的整個電子器件在正常運作過程中產生的熱量能夠及時的導出,提高了電子器件 的運行壽命,提高了電子器件運行的效率。
[0006]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其中,包括:
[0007] 基材3,選用平紋形狀玻璃纖維織物層;
[0008] 導熱膠層2,通過刮刀轉移涂布方式涂敷在所述基材層表面上的一層導熱膠,所述 導熱膠為亞克力壓敏膠、氧化鋁粉末、氮化硼粉末、納米級金屬粉末、納米級石墨粉末和偶 聯劑的混合物。
[0009] 優選地是,所述的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其中,所述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還包 括貼在所述導熱膠層2 -側的離型紙1,所述離型紙1為PE淋膜紙。
[0010] 優選地是,所述的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其中,所述玻璃纖維布為無堿玻璃纖 維、中堿玻璃纖維和高堿玻璃纖維、耐化學玻璃纖維、高強度玻璃纖維、高彈性模量玻璃纖 維和抗堿玻璃纖維中的一種。
[0011] 優選地是,所述的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其中,所述導熱膠的各組分按百分比 計:
[0012] 亞克力壓敏膠:83?85%
[0013] 氮化鋁粉末:6?9% ;
[0014] 氮化硼粉末:3?4%;
[0015] 納米級金屬粉末:1?2% ;
[0016] 納米級石墨粉末:0· 8?1. 3% ;
[0017] 偶聯劑:0· 8 ?1. 2%。
[0018] 優選地是,所述的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其中,所述偶聯劑為鉻絡合物偶聯劑、 硅烷偶聯劑、鈦酸酯偶聯劑和錫類偶聯劑的一種。
[0019] 優選地是,所述的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的制備方法,其中,其通過以下工藝步 驟:
[0020] 1)將亞克力壓敏膠、氧化鋁粉末、氮化硼粉末、納米級金屬粉末、納米級石墨粉末 和偶聯劑的混合物在常溫下以80?lOOr/min攪拌30?45min,之后經過離心和過濾得到 導熱膠;
[0021] 2)將制備好的導熱膠涂敷在所述平紋形狀玻璃纖維織物層的基材上,使導熱膠均 勻地滲透到所述平紋形狀玻璃纖維織物層中,調節導熱膠的厚度至100?200 μ m,進入烘 箱中烘干;
[0022] 3)在2)制備的導熱膠層的其中之一貼上離型紙。
[0023]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及其制作方法,其有益效果包括:1)制 備工藝簡單,容易操作且成本較低;2)導熱膠的膠水內聚力好,導熱膠的分散性好,粘性較 好;3)提高了導熱雙面膠帶的導熱率,導熱性能好;4)采用本案的導熱雙面膠粘合形成的 整個電子器件在正常運作過程中產生的熱量能夠及時的導出,提高了電子器件的運行壽 命,提高了電子器件運行的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 字能夠據以實施。
[0026]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包括,
[0027] 基材3,選用平紋形狀玻璃纖維織物層;
[0028] 導熱膠層2,通過刮刀轉移涂布方式涂敷在所述基材層表面上的一層導熱膠。
[0029] 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還包括貼在所述導熱膠層2 -側的離型紙1,所述離型紙1 為PE淋膜紙。
[0030] 玻璃纖維布織物層為無堿玻璃纖維、中堿玻璃纖維和高堿玻璃纖維、耐化學玻璃 纖維、高強度玻璃纖維、高彈性模量玻璃纖維和抗堿玻璃纖維中的一種。玻璃纖維是一種 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種類繁多,優點是絕緣性好、耐熱性強、抗腐蝕性好,機械強度 高,但缺點是性脆,耐磨性較差。玻璃纖維通常用作復合材料中的增強材料,電絕緣材料和 絕熱保溫材料,電路基板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本案選用平紋形狀玻璃纖維織物層,涉及各 種經緯密度。
[0031] 偶聯劑為鉻絡合物偶聯劑、硅烷偶聯劑、鈦酸酯偶聯劑和錫類偶聯劑的一種。偶聯 劑又稱表面改性劑,改善合成樹脂與無機填充劑或增強材料的界面性能的一種添加劑,在 塑料加工過程中可降低合成樹脂熔體的粘度,改善填充劑的分散度以提高加工性能,進而 使制品獲得良好的表面質量及機械、熱和電性能。其用量一般為填充劑用量的〇. 5?2%。 偶聯劑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親無機基團,可與無機填充劑或增強材料作用;另一 部分是親有機基團,可與合成樹脂作用。
[0032] 本發明中導熱膠為亞克力壓敏膠、氧化鋁粉末、氮化硼粉末、納米級金屬粉末、納 米級石墨粉末和偶聯劑的混合物;其中,導熱膠的各組分按百分比計:
[0033] 亞克力壓敏膠:83?85%
[0034] 氮化鋁粉末:6?9% ;
[0035] 氮化硼粉末:3?4% ;
[0036] 納米級金屬粉末:1?2% ;
[0037] 納米級石墨粉末:0. 8?1. 3% ;
[0038] 偶聯劑:0· 8 ?1. 2%。
[0039] 在本發明中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的制備工藝:
[0040] 1)將亞克力壓敏膠、氧化鋁粉末、氮化硼粉末、納米級金屬粉末、納米級石墨粉末 和偶聯劑的混合物在常溫下以80?lOOr/min攪拌30?45min,之后經過離心和過濾得到 導熱膠;
[0041] 2)將制備好的導熱膠涂敷在所述平紋形狀玻璃纖維織物層的基材上,使導熱膠均 勻地滲透到所述平紋形狀玻璃纖維織物層中,調節導熱膠的厚度至100?200 μ m,進入烘 箱中供干;
[0042] 3)在2)制備的導熱膠層的其中之一貼上離型紙,得到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成 品。
[0043] 本案提供的一種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適用于LED、電子行業等材料的粘結、固定 和散熱。
[〇〇44] 盡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 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 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 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圖例。
【權利要求】
1. 一種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材(3),選用平紋形狀玻璃纖維織物層; 導熱膠層(2),通過刮刀轉移涂布方式涂敷在所述基材層表面上的一層導熱膠,所述導 熱膠為亞克力壓敏膠、氧化鋁粉末、氮化硼粉末、納米級金屬粉末、納米級石墨粉末和偶聯 劑的混合物。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纖維布導熱雙 面膠還包括貼在所述導熱膠層(2) -側的離型紙(1),所述離型紙(1)為PE淋膜紙。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纖維織物層為 無堿玻璃纖維、中堿玻璃纖維和高堿玻璃纖維、耐化學玻璃纖維、高強度玻璃纖維、高彈性 模量玻璃纖維和抗堿玻璃纖維中的一種。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膠的各組分按 百分比計: 亞克力壓敏膠:83?85% 氮化鋁粉末:6?9% ; 氮化硼粉末:3?4% ; 納米級金屬粉末:1?2% ; 納米級石墨粉末:〇. 8?1. 3% ; 偶聯劑:〇· 8?L 2%。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聯劑為鉻絡合物 偶聯劑、硅烷偶聯劑、鈦酸酯偶聯劑和錫類偶聯劑的一種。
6. -種制備權利要求1?5所述的玻璃纖維布導熱雙面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通過 以下工藝步驟: 1) 將亞克力壓敏膠、氧化鋁粉末、氮化硼粉末、納米級金屬粉末、納米級石墨粉末和偶 聯劑的混合物在常溫下以80?100r/min攪拌30?45min,之后經過離心和過濾得到導熱 膠; 2) 將制備好的導熱膠涂敷在所述平紋形狀玻璃纖維織物層的基材上,使導熱膠均勻地 滲透到所述平紋形狀玻璃纖維織物層中,調節導熱膠的厚度至100?200 μ m,進入烘箱中 烘干; 3) 在2)制備的導熱膠層的其中之一貼上離型紙。
【文檔編號】C09J11/04GK104087197SQ201410365966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9日
【發明者】金闖, 高一飛 申請人:蘇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