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鋁制充電器外殼的高硬度涂層,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苯丙乳液80-120份、酚醛樹脂60-90份、水性聚氨酯乳液40-60份、凹凸棒土2-8份、硅藻土1-6份、甲基羥乙基纖維素2-5份、乙基纖維素3-8份、硅微粉1-5份、氧化鋅3-6份、納米蒙脫土1-6份、石墨2-5份、重質碳酸鈣4-6份、滑石粉2-8份、改性助劑1-6份、增稠劑3-9份、分散劑1-4份、阻燃劑2-5份、消泡劑1-3份、硅烷偶聯劑KH-760 1-5份、二乙二醇甲醚2-4份、二丙二醇甲醚3-5份、丙二醇苯醚4-6份、水15-2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制充電器外殼的高硬度涂層,其特征在于,改性助劑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將活性硅酸鈣和改性重質碳酸鈣混合均勻,在50-60℃溫度下密封低速攪拌10-25min,然后與納米白炭黑、煅燒高嶺土、木質纖維粉、空心玻璃微珠和黃麻纖維混合均勻,45-55℃密封低速攪拌5-10min,再加入氫氧化鎂、甲基丙烯酸酯、硅烷偶聯劑KH-570和潤滑劑,升溫至135-140℃,低速攪拌10-20min,出料,冷卻至室溫得到改性助劑。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鋁制充電器外殼的高硬度涂層,其特征在于,改性助劑的制備工藝中,活性硅酸鈣、改性重質碳酸鈣、納米白炭黑、煅燒高嶺土、木質纖維粉、空心玻璃微珠、黃麻纖維、氫氧化鎂、甲基丙烯酸酯、硅烷偶聯劑KH-570和潤滑劑的重量比為2-5:1-3:3-5:2-6:3-6:2-4:1-5:2-6:2-4:1-3:2-5。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鋁制充電器外殼的高硬度涂層,其特征在于,改性助劑的制備工藝中,改性重質碳酸鈣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將桐油酸加熱到60-70℃,保溫20-40min,然后加入順丁烯二酸混合均勻,繼續升溫至130-150℃,保溫80-100min,然后加入丙酮和水混合均勻,室溫靜置20-40min,冷卻至室溫得到物料a;將重質碳酸鈣加入高速分散機中,升溫至45-55℃,然后加入物料a混合均勻,攪拌10-30min,干燥至恒重,粉碎,過180-220目篩,冷卻至室溫得到改性重質碳酸鈣。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鋁制充電器外殼的高硬度涂層,其特征在于,改性助劑的制備工藝中,改性重質碳酸鈣的制備工藝中,桐油酸、順丁烯二酸、丙酮、水和重質碳酸鈣的重量比為4-6:1-3:2-4:3-6:1-5。
6.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鋁制充電器外殼的高硬度涂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將甲基羥乙基纖維素與水性聚氨酯乳液混合,攪拌均勻形成分散液,再加入酚醛樹脂和分散劑,攪拌混合均勻后超聲分散20-30min,球磨后冷卻至室溫得到物料a;
S2、將凹凸棒土、硅藻土、納米蒙脫土、重質碳酸和硅微粉放入球磨機中進行球磨,然后加入氧化鋅、石墨和滑石粉,繼續攪拌8-16min,形成表面活化的混合粉料A;
S3、將甲基羥乙基纖維素和乙基纖維素加熱至熔融與苯丙乳液混合,然后緩慢加入混合粉料A,以800轉/分的速度攪拌40-60min后移至高速攪拌機,加入物料a,以3700-3900轉/分的速度分散20-50min,獲得混合漿料;
S4、向混合漿料中緩慢地加入硅烷偶聯劑KH-760、改性助劑、增稠劑、阻燃劑、消泡劑、二乙二醇甲醚、二丙二醇甲醚、丙二醇苯醚和水,以380-450r/min的速度攪拌35-45min,然后球磨分散2-3h,即得鋁制充電器外殼的高硬度涂層。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鋁制充電器外殼的高硬度涂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球磨時間為60-90min,球磨溫度為40-45℃。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鋁制充電器外殼的高硬度涂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球磨轉速為2400-2800r/min,球磨溫度為80-90℃,球磨時間為30-5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