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鋁制充電器外殼的絕緣涂層,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聚氨酯80-1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50份、丙烯酸丁酯15-2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4-6份、聚醚改性聚硅氧烷2-8份、丙基苯醚10-3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5-15份、過硫酸銨2-5份、滑石粉3-9份、碳酸鈣1-3份、醋酸丁酯纖維素1-5份、納米氫氧化鋁2-5份、炭黑2-5份、硝化纖維素1-4份、聚乙烯醇縮丁醛3-6份、聚乙二醇4-8份、鄰苯二甲酸二辛酯2-7份、氯磺化聚乙烯1-5份、二硫代氨基甲酸鈉2-5份、增稠劑2-6份、氯化石蠟4-8份、去離子水5-15份、改性絕緣助劑6-18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制充電器外殼的絕緣涂層,其特征在于,改性聚氨酯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將丙醇、甲醇、二氧化硅和水混合均勻,然后滴加異丁基三甲氧基硅烷,加熱至回流,反應16-20h,然后加入鹽酸進行酸化,抽濾,洗滌1-4次,乙腈洗滌1-3次,空氣干燥1-3d,得到物料a;然后向物料a中加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均勻,15-25℃保溫20-30h,然后加入乙腈洗滌1-3次,沉淀抽濾,室溫下干燥得到物料b;將六亞甲基二異氰酸三聚體、四氫呋喃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錫混合均勻,加熱至70-90℃,加熱的過程不停攪拌,然后滴加聚乙二醇單甲醚和物料b,65-85℃保溫2-4h,降至室溫,除去四氫呋喃,出料得到改性水性聚氨。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鋁制充電器外殼的絕緣涂層,其特征在于,丙醇、甲醇、二氧化硅、水、異丁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六亞甲基二異氰酸三聚體、二月桂酸二丁基錫和聚乙二醇單甲醚的重量比為20-50:5-15:2-9:3-8:4-7:1-5:2-6:1-5:2-7。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鋁制充電器外殼的絕緣涂層,其特征在于,改性絕緣助劑按如下工藝進行制備:將白炭黑、硅微粉、強氧化鋁與醋酸鉀混合均勻,振蕩3-5min,研磨10-30min,靜置20-26h,然后于60-80℃恒溫干燥20-28h,冷卻至室溫得到物料a,然后將物料a研磨5-15min,接著水洗1-3次,烘干,研磨得到物料b;將甲基乙烯基硅橡膠、甲基硅油、含氫硅油和硅烷偶聯劑KH-560混合均勻,加熱至80-90℃,接著加入物料b,加熱至105-115℃,抽濾,干燥,冷卻至室溫得到改性絕緣助劑。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鋁制充電器外殼的絕緣涂層,其特征在于,改性絕緣助劑的制備工藝中,白炭黑、硅微粉、強氧化鋁、醋酸鉀、甲基乙烯基硅橡膠、甲基硅油、含氫硅油和硅烷偶聯劑KH-560的重量比為2-5:3-6:1-3:0.5-1.5:2-4:3-5:3-4:2-4。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鋁制充電器外殼的絕緣涂層,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聚氨酯85-9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5-45份、丙烯酸丁酯18-22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4.5-5.5份、聚醚改性聚硅氧烷3-7份、丙基苯醚15-2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8-12份、過硫酸銨3-4份、滑石粉4-8份、碳酸鈣1.5-2.5份、醋酸丁酯纖維素2-4份、納米氫氧化鋁3-4份、炭黑3-4份、硝化纖維素2-3份、聚乙烯醇縮丁醛4-5份、聚乙二醇5-7份、鄰苯二甲酸二辛酯3-6份、氯磺化聚乙烯2-4份、二硫代氨基甲酸鈉3-4份、增稠劑3-5份、氯化石蠟5-7份、去離子水8-12份、改性絕緣助劑7-17份。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鋁制充電器外殼的絕緣涂層,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聚氨酯9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5份、丙烯酸丁酯20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聚醚改性聚硅氧烷5份、丙基苯醚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10份、過硫酸銨3.5份、滑石粉6份、碳酸鈣2份、醋酸丁酯纖維素3份、納米氫氧化鋁3.5份、炭黑3.5份、硝化纖維素2.5份、聚乙烯醇縮丁醛4.5份、聚乙二醇6份、鄰苯二甲酸二辛酯4.5份、氯磺化聚乙烯3份、二硫代氨基甲酸鈉3.5份、增稠劑4份、氯化石蠟6份、去離子水10份、改性絕緣助劑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