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油漆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木器漆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醇酸樹脂涂料具有漆膜附著力好、光亮、豐滿等特點,一般是由油脂(或油酸)、多元醇、多元酸等有機化工原料經縮合化學反應制得的有機高分子樹脂。合成醇酸樹脂所用多元酸常用的多為鄰苯二甲酸酐(PA,簡稱苯酐)。
醇酸樹脂涂料作為傳統調和漆、木器漆和磁漆的主要成膜物質,其成本高低直接影響油漆的生產成本,因此降低醇酸樹脂生產成本勢在必行。
降低醇酸樹脂生產成本的方法很多,如用植物油酸代替植物油、用松香生產改性醇酸樹脂、用滌綸廢料代替苯酐等方法,這些產品的成本比傳統的醇酸樹脂要低一些,但其性能也較低且價格繼續下降的空間不大,不能滿足現在形勢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木器漆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較好的干性、耐候性;生產成本較常規生產的醇酸樹脂低,同時還為石化企業減少了浪費保護環境不被污染,做到廢物利用節能減排。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木器漆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大豆油酸4-6份、混合溶劑12-14份、潤濕分散劑2-4份、甘油10-12份、酚醛樹脂15-17份、苯甲酸5-7份、三氧化二銻7-9份、苯二甲酸回收料5-7份、鋰基膨潤土5-15份、苯酐5-7份、抗氧劑1-3份、助劑1-2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大豆油酸4份、混合溶劑12份、潤濕分散劑2份、甘油10份、酚醛樹脂15份、苯甲酸5份、三氧化二銻7份、苯二甲酸回收料5份、鋰基膨潤土5份、苯酐5份、抗氧劑1份、助劑1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大豆油酸5份、混合溶劑13份、潤濕分散劑3份、甘油11份、酚醛樹脂16份、苯甲酸6份、三氧化二銻8份、苯二甲酸回收料6份、鋰基膨潤土10份、苯酐6份、抗氧劑2份、助劑1.5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大豆油酸6份、混合溶劑14份、潤濕分散劑4份、甘油12份、酚醛樹脂17份、苯甲酸7份、三氧化二銻9份、苯二甲酸回收料7份、鋰基膨潤土15份、苯酐7份、抗氧劑3份、助劑2份。
進一步:本發明制備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大豆油酸、甘油、酚醛樹脂、對苯二甲酸回收料、苯甲酸投入反應釜后,向反應釜中通氮氣,并升溫至40~80℃,開始攪拌并繼續升溫到230~240℃,保溫1小時,然后繼續快速升溫至200~240℃,保溫抽樣觀察樹脂是否轉清,以后每15min抽樣一次直至樹脂清澈透明后馬上降溫;
步驟二、當步驟一降溫至200℃以下,向反應釜中投入苯酐、苯甲酸、鋰基膨潤土和三氧化二銻,升溫至190~210℃回流酯化保溫;
步驟三、保溫1小時后開始抽樣,至樣品粘度、酸值合格,降溫至180℃以下,加入混合溶劑、抗氧劑、助劑和潤濕分散劑,得到成品。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性能優異、制備方法簡單且價格低廉的木器漆用醇酸樹脂的原料配方。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一種木器漆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大豆油酸4-6份、混合溶劑12-14份、潤濕分散劑2-4份、甘油10-12份、酚醛樹脂15-17份、苯甲酸5-7份、三氧化二銻7-9份、苯二甲酸回收料5-7份、鋰基膨潤土5-15份、苯酐5-7份、抗氧劑1-3份、助劑1-2份。
實施例二:
一種木器漆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大豆油酸4份、混合溶劑12份、潤濕分散劑2份、甘油10份、酚醛樹脂15份、苯甲酸5份、三氧化二銻7份、苯二甲酸回收料5份、鋰基膨潤土5份、苯酐5份、抗氧劑1份、助劑1份。
實施例三:
一種木器漆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大豆油酸5份、混合溶劑13份、潤濕分散劑3份、甘油11份、酚醛樹脂16份、苯甲酸6份、三氧化二銻8份、苯二甲酸回收料6份、鋰基膨潤土10份、苯酐6份、抗氧劑2份、助劑1.5份。
實施例四:
一種木器漆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大豆油酸6份、混合溶劑14份、潤濕分散劑4份、甘油12份、酚醛樹脂17份、苯甲酸7份、三氧化二銻9份、苯二甲酸回收料7份、鋰基膨潤土15份、苯酐7份、抗氧劑3份、助劑2份。
實施例五:
一種木器漆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大豆油酸、甘油、酚醛樹脂、對苯二甲酸回收料、苯甲酸投入反應釜后,向反應釜中通氮氣,并升溫至40~80℃,開始攪拌并繼續升溫到230~240℃,保溫1小時,然后繼續快速升溫至200~240℃,保溫抽樣觀察樹脂是否轉清,以后每15min抽樣一次直至樹脂清澈透明后馬上降溫;
步驟二、當步驟一降溫至200℃以下,向反應釜中投入苯酐、苯甲酸、鋰基膨潤土和三氧化二銻,升溫至190~210℃回流酯化保溫;
步驟三、保溫1小時后開始抽樣,至樣品粘度、酸值合格,降溫至180℃以下,加入混合溶劑、抗氧劑、助劑和潤濕分散劑,得到成品。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