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光學鏡頭用玻璃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極端條件下使用的長焦鏡頭玻璃制作的添加劑。
背景技術:
:
光學鏡頭是機器視覺系統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直接影響成像質量的優劣,影響算法的實現和效果。光學鏡頭從焦距上可分為短焦鏡頭、中焦鏡頭,長焦鏡頭;從視場大小分有廣角、標準,遠攝鏡頭;結構上分有固定光圈定焦鏡頭,手動光圈定焦鏡頭,自動光圈定焦鏡頭,手動變焦鏡頭、自動變焦鏡頭,自動光圈電動變焦鏡頭,電動三可變(光圈、焦距、聚焦均可變)鏡頭等。光學鏡頭的鏡片材質一般樹脂材質或者玻璃的材質,兩種材質各有優缺點,作為玻璃材質的光學鏡頭容易粉碎,但是光學性能好,然而由于生產工藝的不同,對于一些鑄造成型的光學玻璃的致密性不足,這樣不僅影響其強度,而且在研磨拋光后會影響到其光學性能,尤其是對于變焦鏡頭來說就會更為突出、而且光學鏡頭的玻璃的表面具有較高粘附性,容易粘附灰塵或者毛氈,不便于清潔,另外該類鏡頭所使用的玻璃需要在極端的條件下進行拍攝,這樣其實對于鏡頭本身的質量和各種性能的參數也具有極強的挑戰性。本專利提供一種添加劑用于改善適用于極端條件下使用的長焦鏡頭玻璃的制作。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用于極端條件下使用的長焦鏡頭玻璃制作的添加劑,通過該添加劑的添加可以使得該鏡頭玻璃能夠在極端的條件下使用不會發生皸裂、起霧、結霜等破壞鏡頭完整性的現象發生,還能有效提高鏡頭的通透性能。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用于極端條件下使用的長焦鏡頭玻璃制作的添加劑,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制備而成:
二氧化硅100~120份、絹云母15~20份、碎玻璃5~10份、苯乙烯8~10份、馬來酸酐共聚物3~6份、達瑪樹脂3~6份、超細氧化鎂2~4份、氧化鋁粉1~5份、二氧化鈦0.5~0.8份、閃石2~5份、氧化鈰0.2~0.3份、十溴二苯乙烷1~5份、鈦酸四丁酯0.8~1.2份、N,乙烯樹脂3~5份、聚乙二醇1~3份;
用于極端條件下使用的長焦鏡頭玻璃制作的添加劑由以下方法制備而成:
(1)按質量份數稱取以下原料:二氧化硅、絹云母、碎玻璃、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達瑪樹脂、超細氧化鎂、氧化鋁粉、二氧化鈦、閃石、氧化鈰、十溴二苯乙烷、鈦酸四丁酯、N,乙烯樹脂、聚乙二醇;
(2)將二氧化硅、絹云母、碎玻璃、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達瑪樹脂、超細氧化鎂混合后的原料在熔化爐進行高溫1600~1650℃加熱,使之形成均勻的液態物A;
(3)將液態物A以5℃/min的升溫速度升溫至110~115℃保溫混合15min,再加入氧化鋁粉和二氧化鈦,繼續保溫混合15min,然后以10℃/min的降溫速度降溫至室溫,即得物料B;
(4)向物料B中加入閃石、氧化鈰、十溴二苯乙烷、鈦酸四丁酯、N,乙烯樹脂、聚乙二醇,所得混合物送入密煉機中,并于120~125℃下密煉5min,最后轉入球磨機中,球磨至細度小于50μm;
(5)將磨好的粉末送入到溫度為200℃的熔化爐內加熱,并迅速升溫至1200~1500℃后停止加溫,待冷卻至100~120℃后取出,放入到冷藏室內冷藏至5~8℃;
(6)冷卻后封裝,至此用于高透變焦鏡頭的玻璃鍍膜液制作完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得該鏡頭玻璃能夠在極端的條件下使用不會發生皸裂、起霧、結霜等破壞鏡頭完整性的現象發生,還能有效提高鏡頭的通透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新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用于極端條件下使用的長焦鏡頭玻璃制作的添加劑,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制備而成:
二氧化硅100份、絹云母15份、碎玻璃5份、苯乙烯8份、馬來酸酐共聚物3份、達瑪樹脂3份、超細氧化鎂2份、氧化鋁粉1份、二氧化鈦0.5份、閃石2份、氧化鈰0.2份、十溴二苯乙烷1份、鈦酸四丁酯0.8份、N,乙烯樹脂3份、聚乙二醇1份;
用于極端條件下使用的長焦鏡頭玻璃制作的添加劑由以下方法制備而成:
(1)按質量份數稱取以下原料:二氧化硅、絹云母、碎玻璃、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達瑪樹脂、超細氧化鎂、氧化鋁粉、二氧化鈦、閃石、氧化鈰、十溴二苯乙烷、鈦酸四丁酯、N,乙烯樹脂、聚乙二醇;
(2)將二氧化硅、絹云母、碎玻璃、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達瑪樹脂、超細氧化鎂混合后的原料在熔化爐進行高溫1600℃加熱,使之形成均勻的液態物A;
(3)將液態物A以5℃/min的升溫速度升溫至110℃保溫混合15min,再加入氧化鋁粉和二氧化鈦,繼續保溫混合15min,然后以10℃/min的降溫速度降溫至室溫,即得物料B;
(4)向物料B中加入閃石、氧化鈰、十溴二苯乙烷、鈦酸四丁酯、N,乙烯樹脂、聚乙二醇,所得混合物送入密煉機中,并于120℃下密煉5min,最后轉入球磨機中,球磨至細度小于50μm;
(5)將磨好的粉末送入到溫度為200℃的熔化爐內加熱,并迅速升溫至1200℃后停止加溫,待冷卻至100℃后取出,放入到冷藏室內冷藏至5℃;
(6)冷卻后封裝,至此用于高透變焦鏡頭的玻璃鍍膜液制作完畢。
實施例2
用于極端條件下使用的長焦鏡頭玻璃制作的添加劑,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制備而成:
二氧化硅120份、絹云母20份、碎玻璃10份、苯乙烯10份、馬來酸酐共聚物6份、達瑪樹脂6份、超細氧化鎂4份、氧化鋁粉5份、二氧化鈦0.8份、閃石5份、氧化鈰0.3份、十溴二苯乙烷5份、鈦酸四丁酯1.2份、N,乙烯樹脂5份、聚乙二醇3份;
用于極端條件下使用的長焦鏡頭玻璃制作的添加劑由以下方法制備而成:
(1)按質量份數稱取以下原料:二氧化硅、絹云母、碎玻璃、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達瑪樹脂、超細氧化鎂、氧化鋁粉、二氧化鈦、閃石、氧化鈰、十溴二苯乙烷、鈦酸四丁酯、N,乙烯樹脂、聚乙二醇;
(2)將二氧化硅、絹云母、碎玻璃、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達瑪樹脂、超細氧化鎂混合后的原料在熔化爐進行高溫1650℃加熱,使之形成均勻的液態物A;
(3)將液態物A以5℃/min的升溫速度升溫至115℃保溫混合15min,再加入氧化鋁粉和二氧化鈦,繼續保溫混合15min,然后以10℃/min的降溫速度降溫至室溫,即得物料B;
(4)向物料B中加入閃石、氧化鈰、十溴二苯乙烷、鈦酸四丁酯、N,乙烯樹脂、聚乙二醇,所得混合物送入密煉機中,并于125℃下密煉5min,最后轉入球磨機中,球磨至細度小于50μm;
(5)將磨好的粉末送入到溫度為200℃的熔化爐內加熱,并迅速升溫至1500℃后停止加溫,待冷卻至120℃后取出,放入到冷藏室內冷藏至8℃;
(6)冷卻后封裝,至此用于高透變焦鏡頭的玻璃鍍膜液制作完畢。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