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嬰幼兒安全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動交通工具內使用的安全防護艙,是用于嬰幼兒乘機動交通工具外出時,為防碰撞和擠壓的安全保護艙,特別是嬰幼兒安全艙。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消費水平的提升,各種機動交通工具為人們外出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服務,座椅是這些交通工具中必備的設施,現在無論是飛機、輪船、還是各種機動車輛上的座椅為了人身安全,都配備有安全帶,但是如果意外發生時,安全帶只保證了人的身體不被拋出,有時安全帶使用不當還可能造成對人體的肋骨和內臟的傷害;尤其是在機動交通工具內有嬰幼兒的時候,由于嬰幼兒在正常情況下就無任何防護意識,再加上自身本是幼小弱者,因此嬰幼兒乘機動交通工具時,則需要更好的安全保護;本人于 2011年12月13日同時申請了發明專利20111041觀15、7和實用新型專利201120516692、 7 “一種被動防護式汽車安全保護艙”,是關于汽車安全保護艙的設計,該被動防護式汽車安全保護艙包括艙體防護殼體、床鋪、艙體防護殼體蓋和滑軌組成;其中艙體防護殼體內安裝有橫向環狀導軌;滑軌扣在橫向環狀導軌上;艙體防護殼體內安裝有床鋪,床鋪的末端設計有艙體防護殼體蓋;在床鋪與艙體防護殼體之間安裝有床鋪與滑軌固定支撐柱, 床鋪利用床鋪與滑軌固定支撐柱與滑軌實現固定連接并同步運動;在艙體防護殼體的外側設計有艙體支撐座;汽車處于正常行駛狀態,人體躺在床上,當汽車遭受撞擊時,在慣性的作用下人體和床將沿著軌道在艙內向上滑動;其中也有關于嬰幼兒汽車安全保護艙的設計,這種設計是把床從艙體里面拉出來,整個艙體為設有通風孔的封閉式設計。本人于 2011年12月27日又提交了針對嬰幼兒設計的“嬰幼兒汽車安全艙”發明專利申請號 201110443797. 9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201120553987. 1 ;該安全保護艙還是利用艙體防護殼體內安裝有橫向環狀導軌;滑軌扣在橫向環狀導軌上,滑軌和橫向環狀導軌之間安裝有滾柱和阻尼控制器來實現相對滑動和阻尼力控制,來實現保護行使車輛中嬰幼兒的安全保護;該嬰幼兒汽車安全艙對艙體進行了更方便的設計艙體為開放式的設計,這樣更有利于抱、放嬰幼兒和觀察嬰幼兒在安全艙內的活動情況,也開闊的嬰幼兒的視野;該嬰幼兒汽車安全艙在固定艙體上也做了進一步的改進,使汽車安全保護艙可以安全穩定的安裝在汽車的座位上。本發明是針對上述幾個專利申請中關于嬰幼兒安全艙的進一步的改進;這樣會為嬰幼兒提供更舒適、安全的安全艙。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嬰幼兒安全艙,是由艙體防護區殼體、床鋪、橫向環狀導軌、滑軌、支撐柱和滾柱組成,其中在艙體防護殼體內安裝橫向環狀導軌,滑軌扣在橫向環狀導軌上,橫向環狀導軌與滑軌可以采用兩種連接方式梯型和燕尾槽型,內安裝滾柱來實現相對滑動;床鋪安裝在滑軌上與滑軌實現同步運動;其特征在于 在艙體防護區殼體內的橫向環狀導軌上端設計有艙頂固定連接;在艙體防護區殼體的艙底內橫向環狀導軌下端設計有艙底固定連接;艙頂固定連接和艙底固定連接將艙體防護區殼體固定在座椅后背上;其中艙頂固定連接和艙底固定連接分別位于橫向環狀導軌的正上、下方,使著力點直接作用在橫向環狀導軌上;滑軌可以設計為半圓式設計或者是圓周式設計,滑軌底部設有一系列滾柱;滑軌為圓周式設計時在滑軌兩側中上部各設少量滾柱限制滑軌在橫向環狀導軌內滑動;床鋪可以設計為圓弧設計和雙凹型設計;當床鋪采用圓弧設計時,床鋪與滑軌直接連接在一起,床鋪上鋪設軟墊;床鋪為雙凹型設計時床鋪是通過支撐柱與滑軌連接在一起的;在床鋪的上方設計有安全護網,床鋪為雙凹型設計時安全護網設計在雙凹型的中間部位;安全護網可以設計為網式也可以設計為帶式。本發明嬰幼兒安全艙設計的圓周式滑軌,也適用于兒童型和成人型安全艙;床鋪的圓弧型設計也適用于兒童型和成人型安全艙;艙底固定連接的三種形式,ISOFIX連接型,LATCH連接型,安全帶連接型,可以與機動交通工具上自帶的SOFIX接口、LATCH接口、安全帶接口連接。本發明嬰幼兒安全艙的艙口可以設計為開放式入口,可以將嬰幼兒輕松的放入安全艙里面,并用安全護網攔住嬰幼兒的手,防止嬰幼兒的手伸出來或者是攀爬床鋪上方;由于橫向環狀導軌和滑軌之間安裝滾柱來實現相對滑動,實現了床鋪與滑軌同步運動;這樣在運行的機動交通工具在發生意外事故的時候,安全艙內的嬰幼兒可以受到最大的保護。
附圖1為嬰幼兒安全艙的橫向剖視圖,其中床鋪為圓弧軟墊型設計附圖2為嬰幼兒安全艙的橫向剖視圖,其中床鋪為雙凹型設計附圖3為嬰幼兒安全艙的床鋪為雙凹型設計的縱剖視圖附圖4為嬰幼兒安全艙的床鋪為雙凹型設計的水平剖視圖艙體防護區殼體1、艙頂固定連接2、艙底固定連接3、床鋪4、安全護網5、橫向環狀導軌6、滑軌7、支撐柱8、滾柱9、軟墊10、座椅11。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如圖1、圖2、圖3所示)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嬰幼兒安全艙, 是由艙體防護區殼體1、床鋪4、橫向環狀導軌6、滑軌7、支撐柱8和滾柱9組成;其中在艙體防護殼體1內安裝橫向環狀導軌6,滑軌7扣在橫向環狀導軌6上,橫向環狀導軌6與滑軌7可以采用兩種連接方式梯型和燕尾槽型,內安裝滾柱9來實現相對滑動;床鋪4安裝在滑軌7上與滑軌7實現同步運動;其中在艙體防護區殼體1內的橫向環狀導軌6上端設計有艙頂固定連接2 ;在艙體防護區殼體1的艙底內橫向環狀導軌6下端設計有艙底固定連接3 ;艙頂固定連接2和艙底固定連接3將艙體防護區殼體1固定在座椅11后背上; 其中艙頂固定連接2和艙底固定連接3分別位于橫向環狀導軌6的正上、下方,使著力點直接作用在橫向環狀導軌6上;滑軌7可以設計為半圓式設計或者是圓周式設計,滑軌7底部設有一系列滾柱9 ;滑軌7為圓周式設計時、滑軌7兩側中上部各設少量滾柱9限制滑軌 7在橫向環狀導軌6內滑動;床鋪4為圓弧設計時床鋪4直接連接在滑軌7上,床鋪4上鋪設軟墊10 ;床鋪4為雙凹型設計時床鋪4是通過支撐柱8與滑軌7連接在一起的;在床鋪 4的上方設計有安全護網5,床鋪4為雙凹型設計時安全護網5設計在雙凹型的中間部位。 艙體防護區殼體1的艙口可以設計為開放式入口。
權利要求
1.一種嬰幼兒安全艙,是由艙體防護區殼體、床鋪、橫向環狀導軌、滑軌和滾柱組成; 其中在艙體防護殼體內安裝橫向環狀導軌,滑軌扣在橫向環狀導軌上,橫向環狀導軌與滑軌可以采用兩種連接方式梯型和燕尾槽型,內安裝滾柱來實現相對滑動;床鋪安裝在滑軌上與滑軌實現同步運動;艙口可以設計為開放式入口,其特征在于在艙體防護區殼體內的橫向環狀導軌上端設計有艙頂固定連接;在艙體防護區殼體的艙底內橫向環狀導軌下端設計有艙底固定連接;艙頂固定連接和艙底固定連接將艙體防護區殼體固定在座椅后背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幼兒安全艙,其特征在于滑軌為圓周式設計;滑軌底部設有一系列滾柱、滑軌兩側中上部各設少量滾柱限制滑軌在橫向環狀導軌內滑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幼兒安全艙,其特征在于艙頂固定連接和艙底固定連接分別位于橫向環狀導軌的正上、下方,使著力點直接作用在橫向環狀導軌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幼兒安全艙,其特征在于床鋪為圓弧型設計,床鋪與滑軌連接在一起,床鋪上鋪設軟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幼兒安全艙,其特征在于床鋪為雙凹型設計,床鋪是通過支撐柱與滑軌連接在一起的。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嬰幼兒安全艙,其特征在于在床鋪的上方設計有安全護網。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嬰幼兒安全艙,其特征在于安全護網設計在雙凹型床鋪的中間部位。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機動交通工具內使用的安全防護艙,是用于嬰幼兒乘機動交通工具外出時,為防碰撞和擠壓的安全保護艙,特別是嬰幼兒安全艙;嬰幼兒安全艙,是由艙體防護區殼體、床鋪、橫向環狀導軌、滑軌、支撐柱和滾柱組成;本發明嬰幼兒安全艙的艙口可以設計為開放式入口,可以將嬰幼兒輕松的放入安全艙里面,并用安全護網攔住嬰幼兒的手,防止嬰幼兒的手伸出來或者是攀爬床鋪上方;由于橫向環狀導軌和滑軌之間安裝滾柱來實現相對滑動,實現了床鋪與滑軌同步運動;這樣在運行的機動交通工具在發生意外事故的時候,安全艙內的嬰幼兒可以受到最大的保護。
文檔編號B60R21/02GK102424008SQ20121000813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2日
發明者姜冰, 姜博侖 申請人:姜冰, 姜博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