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支架及汽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901440閱讀:214來源:國知局
一種支架及汽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支架及汽車,涉及汽車制造【技術領域】。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固定安裝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包括用于承載車身電子穩定裝置的本體,在本體的一側邊緣上設置有至少兩個翻邊,相鄰的兩個翻邊之間設有第一缺口,每個翻邊與車身電子穩定裝置的側面上的螺紋孔相對的區域設有開口孔,所述開口孔的開口方向相對車身電子穩定裝置的底面向上,所述本體與車身電子穩定裝置的底面上的螺紋孔相對的區域設有通孔。當汽車中設置有上述支架來承載車身電子穩定裝置時,如果汽車受到正面高速碰撞,車身電子穩定裝置會與支架脫離,從而避免由車身電子穩定裝置后移而導致駕駛員腿部受傷的情況出現,提高了汽車的安全性能。
【專利說明】一種支架及汽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支架及汽車。

【背景技術】
[0002]為了提高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穩定性,目前較常用的一種技術手段是在汽車中安裝車身電子穩定裝置81:8)31111:7 ?1~0狀51111,以下簡稱四?)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控制防抱死制動系統及驅動防滑系統來幫助汽車保持良好的穩定性。具體地,首先23?對各傳感器檢測到的汽車行駛狀態信息進行分析,然后向防抱死制動系統及驅動防滑系統發出糾偏指令,從而幫助汽車維持動態平衡,使進而汽車在出現轉向過度或轉向不足的情況時保持良好的穩定性。
[0003]目前,23?通常安裝在支架上,支架安裝在汽車的左縱梁的后區,且沿車身方向28?位于真空助力器的前方;當汽車發生正面高速碰撞時,28?和支架因受到前方傳來的沖擊力作用而一同向后移動,由于23?與真空助力器之間的距離較近,使得23?向后移動時會撞擊真空助力器,給真空助力器一個向后的作用力,使真空助力器向后移動,從而帶動制動踏板向后移動,導致制動踏板撞擊駕駛員的腿部,使駕駛員的腿部受傷,進而影響汽車的安全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支架,以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能。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6]—種支架,用于承載車身電子穩定裝置,包括:第一支架,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用于承載所述車身電子穩定裝置的本體,在所述本體的一側邊緣上設置有至少兩個翻邊,相鄰的兩個所述翻邊之間設有第一缺口,每個所述翻邊與所述車身電子穩定裝置的側面上的螺紋孔相對的區域設有開口孔,所述開口孔的開口方向相對所述車身電子穩定裝置的底面向上,所述本體與所述車身電子穩定裝置的底面上的螺紋孔相對的區域設有通孔。
[0007]優選地,每個所述翻邊上設有一個所述開口孔,所述本體上設有一個所述通孔。
[0008]可選地,所述開口孔為具有開口的圓孔或橢圓孔,所述通孔為圓孔或橢圓孔。
[0009]優選地,所述第一缺口為I形缺口、倒梯形缺口或倒三角形缺口。
[0010]進一步地,每個所述翻邊的一側邊緣設有用于減弱所述翻邊強度的第二缺口,或,每個所述翻邊的兩側邊緣各設有用于減弱所述翻邊強度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位于所述開口孔和所述本體之間。
[0011]優選地,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一支架之間通過焊接方式固定連接。
[0012]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支架具有以下優勢:
[0013]當需要將23?安裝到上述技術方案所提的支架上時,首先在四?側面的螺紋孔中和底面的螺紋孔中分別設置有螺栓,且在每個螺栓上套設有彈性襯套;然后將各螺栓分別與支架上的通孔和各開口孔對準,按壓23?使各彈性襯套分別壓入對應的開口孔中和通孔中,使得各螺栓分別與對應的開口孔和通孔卡合連接。當汽車受到正面高速碰撞時,23?與支架一起沿車身方向向后移動,撞到設置于23?后方的真空助力器,真空助力器會給33?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由于承載23?的第二支架的翻邊的強度較小,翻邊會出現彎折,同時23?側面的各螺栓會擠壓開口孔的開口,使得開口兩側的凸耳變形,開口變大,從而使得23?側面的各螺栓從變大的開口脫離出開口孔,在翻邊出現彎折時會帶動23?側翻,從而使得23?底面的螺栓從通孔中拔出,23?與支架脫離。
[0014]因此,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支架承載23?時,如果汽車受到正面高速碰撞,28?會與支架脫離,使得23?對真空助力器的沖擊力明顯減小,從而使得真空助力器帶動制動踏板向駕駛艙移動的距離明顯減小,降低制動踏板對駕駛員腿部的傷害,進而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能。
[0015]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汽車,以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能。
[001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17]一種汽車,包括:
[0018]左縱梁;
[0019]固定安裝在所述左縱梁上、上述技術方案所提的支架;
[0020]設于所述支架上的車身電子穩定裝置,所述車身電子穩定裝置的側面上的螺紋孔連接有第一螺栓、底面上的螺紋孔連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上套設有第一彈性襯套,所述第一彈性襯套的外周面設有與所述支架中的開口孔卡合連接的第一環槽,所述第二螺栓上套設有第二彈性襯套,所述第二彈性襯套的外周面設有與所述支架中的通孔卡合連接的第二環槽;
[0021]以及與所述車身電子穩定裝置相鄰設置的真空助力器。
[0022]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彈性襯套為圓柱形結構,沿所述圓柱形結構的中心線方向設有供所述第一螺栓穿過的第一導向孔,相應的,所述第一環槽為圓環形槽。
[0023]優選地,所述第二彈性襯套為圓錐形結構,且所述圓錐形結構的錐尖與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栓頭接觸;沿所述圓錐形結構的中心線方向設有供所述第二螺栓穿過的第二導向孔,相應的,所述第二環槽為圓環形槽。
[0024]進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固定連接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分別通過第三螺栓與所述左縱梁固定連接。
[0025]所述汽車與上述支架相對于現有技術所具有的優勢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7]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支架的爆炸圖;
[0028]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支架的受力示意圖;
[0030]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支架受力后的效果示意圖。
[0031]附圖標記說明:
[0032]101-23?,201-第一支架,
[0033]202-第二支架,301-本體,
[0034]302-翻邊,401-開口孔,
[0035]402-通孔,403-第一缺口,
[0036]404-第二缺口,501-凸耳,
[0037]601-第一螺栓,602-第二螺栓,
[0038]603-第三螺栓,701-第一彈性襯套,
[0039]702-第二彈性襯套,801-真空助力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40]為了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能,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包括本體和翻邊,在本體上設有通孔,在翻邊上設有開口孔。當需要將23?安裝到該支架上時,將設于23?底面上且套裝有彈性襯套的螺栓按壓到通孔中,將設于四?側面且套裝有彈性襯套的螺栓分別按壓到對應的各開口孔中,使23?與支架卡合連接。當汽車受到正面高速碰撞時,翻邊向下彎折,開口孔的開口變大,使得23?側面的螺栓脫離開口孔;同時,23?底面的螺栓從通孔中拔出,使得23?與支架脫離;而23?與支架脫離后,28?對真空助力器的沖擊力明顯減小,使得真空助力器帶動制動踏板向駕駛艙移動的距離明顯減小,從而降低對駕駛員腿部的傷害,進而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能。
[0041]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42]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43]實施例一
[0044]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支架,用于承載四?101,包括:第一支架201,固定安裝在第一支架201上的第二支架202,第二支架202包括用于承載23?101的本體301,在本體301的一側邊緣上設置有至少兩個翻邊302,相鄰的兩個所述翻邊302之間設有第一缺口 403,每個翻邊302與23?101的側面上的螺紋孔相對的區域設有開口孔401,開口孔401的開口方向相對23?101的底面向上,本體301與23?101的底面上的螺紋孔相對的區域設有通孔402。
[0045]具體實施時,第一支架201與第二支架202固定連接,具體地,第二支架202和第一支架201之間可以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或通過焊接方式固定連接。當第二支架202和第一支架201之間通過焊接方式連接時,所用的焊接方式具體為點焊,采用點焊焊接方式,當汽車受到正面高速碰撞時,由于點焊的強度有限,使得第二支架202與第一支架201之間的連接處容易斷開,從而使得第二支架202和23?101 —起脫離第一支架201。因此,當汽車受到正面高速碰撞時,即使23?101沒有順利地與第二支架202脫離,但因第二支架202與第一支架201之間的連接處易斷開,也會明顯減小23?101對真空助力器801的沖擊力,從而達到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能的目的。
[0046]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支架202包括:本體301,設置在本體301的一側邊緣上的兩個翻邊302,相鄰的兩個所述翻邊302之間設有第一缺口 403,第一缺口 403具體可為V形缺口、倒梯形缺口或倒三角形缺口,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缺口 403為如圖1所示的I形缺口 ;其中,本體301的中部設有通孔402,每個翻邊302上設有開口孔401。當需要將23?101安裝到支架上時,請參閱圖2、圖3和圖4,將設于23? 101底面上且套裝有彈性襯套的螺栓602按壓到通孔402中,將設于23?101側面且套裝有彈性襯套的螺栓601分別按壓到對應的各開口孔401中,使23?101與支架卡合連接。如圖3所示,當汽車受到正面高速碰撞時,23?101與支架一起沿車身方向向后移動,撞擊真空助力器801,真空助力器801給23?101 —個8方向的反作用力,由于承載23?101的翻邊302的強度有限,因此,翻邊302會出現彎折,真空助力器802施加給23?101的8方向的反作用力使得螺栓601擠壓開口孔401的開口,使開口兩側的凸耳501發生變形,開口變大,從而使得螺栓601從變大的開口脫離出開口孔401,在翻邊302出現彎折時會帶動23?101側翻,從而使得螺栓602從通孔中拔出,23?101與支架脫離。
[0047]因此,采用上述支架承載23?101時,如果汽車受到正面高速碰撞,28?101會與支架脫離,使得23?101對真空助力器801的沖擊力明顯減小,從而使得真空助力器801帶動制動踏板向駕駛艙移動的距離明顯減小,降低制動踏板對駕駛員腿部的傷害,進而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能。
[0048]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每個翻邊302與23?101的側面上的螺紋孔相對的區域上設有開口孔401,例如,一個翻邊302上有兩處與23?101的側面上的螺紋孔相對的區域,則該翻邊302上設有兩個開口孔401,且兩個開口孔401與23?101的側面上的兩個螺紋孔分別對應。為了使23?101在汽車受到正面高速碰撞時更易于與支架脫離,在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對應每個翻邊302上設有一個開口孔401,本體301上設有一個通孔402 ;例如,如圖2所示,第二支架202包括本體301和兩個翻邊302,兩個翻邊302之間有一定的間隔,且兩個翻邊302上各設有一個開口孔401,各開口孔401與23?101側面上的螺紋孔分別對應,本體301設有一個通孔402,通孔402與23?101底面的螺紋孔對應。如此設計,使23?101與支架之間的強度較小,使23?101在受到沖擊力時更容易脫離支架。此外,23?通過兩個螺栓601和一個螺栓602組成的三點式結構與支架卡合連接,使得支架在汽車正常行駛過程中可以更穩定的承載23?101。
[0049]上述實施方式中的開口孔401的形狀可以有多種,為了便于四?101與支架脫離,在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開口孔401為具有開口的圓孔或橢圓孔,通孔402為圓孔或橢圓孔。在汽車受到正面高速碰撞時,圓形或橢圓形的開口孔401對23?101側面的螺栓的阻力較小,同時,圓形或橢圓形的通孔402對23?101底面的螺栓的阻力較小;使得螺栓601易于從開口孔401中脫離、使得螺栓602易于從通孔402中脫離,從而使得四?101更易于脫離支架。
[0050]為了使23?101在汽車在受到正面高速碰撞時更易與支架脫離,在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每個翻邊302的一側邊緣設有用于減弱翻邊302強度的第二缺口 404,或,每個所述翻邊302的兩側邊緣各設有用于減弱所述翻邊302強度的第二缺口 404,第二缺口 404位于開口孔401和本體301之間。如圖1所示,每個翻邊302的一側邊緣設有第二缺口 404,如此設計,可以減小翻邊302位于開口孔401和本體301之間的區域的強度,使翻邊302更易發生彎折,從而使螺栓601易于從開口孔401的開口脫離出開口孔401,使螺栓602易于從通孔402中拔出,使得23?101更易于與支架脫離。
[0051]實施例二
[0052]請參閱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包括:左縱梁(圖中未示出);固定安裝在所述左縱梁上、實施例一所提的支架;設于支架上的四?101,28?101的側面上的螺紋孔連接有第一螺栓601、底面上的螺紋孔連接有第二螺栓602,第一螺栓601上套設有第一彈性襯套701,第一彈性襯套701的外周面設有與所述支架中的開口孔401卡合連接的第一環槽,第二螺栓602上套設有第二彈性襯套702,第二彈性襯套702的外周面設有與支架中的通孔402卡合連接的第二環槽;以及與四?101相鄰設置的真空助力器801。
[0053]具體地,左縱梁通常包括前區、中區和后區,分別與汽車的車頭部分、車身部分、車尾部分相對,支架安裝在左縱梁與車尾部分相對的后區,28?101安裝在支架上,28?101沿車身方向的后方設有真空助力器801。當需要將23?101安裝到支架上,首先,將第一彈性襯套701套裝到第一螺栓601上,將第一螺栓601安裝到23?101側面對應的螺紋孔中,將第二彈性襯套702套裝到第二螺栓602上,將第二螺栓602安裝到23?101底面對應的螺紋孔中;然后將第一螺栓601對準開口孔401,將第二螺栓602對準通孔402,按壓23?101,使第一彈性襯套701壓入對應的開口孔401中,第二彈性襯套702壓入對應的通孔402中,從而使得第一螺栓601與對應的開口孔401卡合連接,第二螺栓602與對應的通孔402卡合連接。
[0054]請參閱圖3和圖4,當汽車受到正面高速碰撞時,28?101與支架一起沿車身方向向后移動,撞到真空助力器801,真空助力器801給23?101—個8方向的作用力,由于承載28?101的翻邊302的強度較小,翻邊302會出現彎折,真空助力器802施加給23?101的反作用力使得第一螺栓601擠壓開口孔401的開口,使得開口孔401兩側的凸耳501變形,開口變大,從而使得第一螺栓601從變大的開口脫離出開口孔401,在翻邊302彎折時會帶動28?101側翻,從而使得第二螺栓602從通孔402中拔出,23?101與支架脫離。因此,23?101對真空助力器801的沖擊力明顯降低,使得真空助力器801帶動制動踏板向駕駛艙移動的距離明顯減小,從而降低對駕駛員腿部的傷害,進而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能。
[0055]為了便于將第一彈性襯套701按壓到開口孔401內,在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第一彈性襯套701為圓柱形結構,沿圓柱形結構的中心線方向設有供第一螺栓601穿過的第一導向孔,相應的,第一環槽為圓環形槽。
[0056]為了便于將第二彈性襯套702按壓到通孔402中,在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第二彈性襯套702為圓錐形結構,且圓錐形結構的錐尖與第二螺栓602的螺栓頭接觸;沿圓錐形結構的中心線方向設有供第二螺栓602穿過的第二導向孔,相應的,第二環槽為圓環形槽。當將圓錐形的第二彈性襯套702壓入通孔402時,圓錐形的第二彈性襯套702的錐尖部分很容易插入通孔402中,當繼續給23?101 —個向下的力時,圓錐形的第二彈性襯套702的具有坡度的外周面使得第二彈性襯套702更易于插入通孔402中。
[0057]在上述技術方案所提的汽車中,第一彈性襯套701和第二彈性襯套702都由彈性材料制成,優選地,第一彈性襯套701為橡膠襯套或硅膠襯套,第二彈性襯套702為橡膠襯套或硅膠襯套。
[0058]請繼續參閱圖2,為了便于將支架安裝到左縱梁上,在上述實施例所提的汽車中,支架包括固定連接的第一支架201和第二支架202,第一支架201、第二支架202分別通過第三螺栓603與左縱梁固定連接。如圖2所示,第一支架201上設有兩個螺栓孔,第二支架202上設有兩個螺栓孔,左縱梁與第一支架201上的各螺栓孔對應的位置分別設有螺栓孔,左縱梁與第二支架202上的各螺栓孔對應的位置分別設有螺栓孔。當需要將支架安裝到左縱梁上時,首先將兩個第三螺栓603分別穿過第一支架201上的兩個螺栓孔,以及左縱梁上對應的兩個螺栓孔,然后將兩個螺母分別套裝到兩個螺栓上,旋轉螺母,利用第三螺栓603和螺母的配合將第一支架201固定到左縱梁上;第二支架202和左縱梁的連接方式,與第一支架201和左縱梁的連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0059]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支架,用于承載車身電子穩定裝置(10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201),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一支架(201)上的第二支架(202),所述第二支架(202)包括用于承載所述車身電子穩定裝置(101)的本體(301),在所述本體(301)的一側邊緣上設置有至少兩個翻邊(302),相鄰的兩個所述翻邊(302)之間設有第一缺口(403),每個所述翻邊(302)與所述車身電子穩定裝置(101)的側面上的螺紋孔相對的區域設有開口孔(401),所述開口孔(401)的開口方向相對所述車身電子穩定裝置(101)的底面向上,所述本體(301)與所述車身電子穩定裝置(101)的底面上的螺紋孔相對的區域設有通孔(40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翻邊(302)上設有一個所述開口孔(401),所述本體(301)上設有一個所述通孔(40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孔(401)為具有開口的圓孔或橢圓孔,所述通孔(402)為圓孔或橢圓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403)為U形缺口、倒梯形缺口或倒三角形缺口。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翻邊(302)的一側邊緣設有用于減弱所述翻邊(302)強度的第二缺口(404),或,每個所述翻邊(302)的兩側邊緣各設有用于減弱所述翻邊(302)強度的第二缺口(404),所述第二缺口(404)位于所述開口孔(401)和所述本體(301)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202)和所述第一支架(201)之間通過焊接方式固定連接。
7.一種汽車,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縱梁; 固定安裝在所述左縱梁上、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支架; 設于所述支架上的車身電子穩定裝置(101),所述車身電子穩定裝置(101)的側面上的螺紋孔連接有第一螺栓¢01)、底面上的螺紋孔連接有第二螺栓出02),所述第一螺栓(601)上套設有第一彈性襯套(701),所述第一彈性襯套(701)的外周面設有與所述支架中的開口孔(401)卡合連接的第一環槽,所述第二螺栓(602)上套設有第二彈性襯套(702),所述第二彈性襯套(702)的外周面設有與所述支架中的通孔(402)卡合連接的第二環槽; 以及與所述車身電子穩定裝置(101)相鄰設置的真空助力器(801)。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襯套(701)為圓柱形結構,沿所述圓柱形結構的中心線方向設有供所述第一螺栓(601)穿過的第一導向孔,相應的,所述第一環槽為圓環形槽。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彈性襯套(702)為圓錐形結構,且所述圓錐形結構的錐尖與所述第二螺栓(602)的螺栓頭接觸;沿所述圓錐形結構的中心線方向設有供所述第二螺栓¢02)穿過的第二導向孔,相應的,所述第二環槽為圓環形槽。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固定連接的第一支架(201)和第二支架(202),所述第一支架(201)、所述第二支架(202)分別通過第三螺栓(603)與所述左縱梁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B60T17/00GK204196890SQ201420565591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8日
【發明者】郭建保, 劉珍海, 岳國輝, 陳現嶺, 張凱 申請人: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阳市| 阳朔县| 靖州| 台江县| 裕民县| 肥乡县| 筠连县| 永安市| 抚松县| 张家川| 宜阳县| 油尖旺区| 德州市| 通渭县| 河间市| 兖州市| 定兴县| 新干县| 景泰县| 杭锦旗| 莒南县| 清镇市| 安顺市| 海晏县| 昌吉市| 中超| 和林格尔县| 元朗区| 外汇| 克什克腾旗| 永善县| 中宁县| 三穗县| 商城县| 赤壁市| 衡南县| 博爱县| 灵宝市| 明水县| 嵊泗县| 莆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