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充氣輪胎。
背景技術:
輪胎具有胎體。胎體具有胎體簾布層。胎體簾布層包含并列的多根簾線。
圖6是示出以往的輪胎2的一部分的剖視圖。在該圖6中,示出了胎體4中包含的簾線6的情況。在該圖6中,點劃線cl表示輪胎2的赤道線面。
胎體簾布層8架設于兩側的胎圈10之間,沿著胎面12以及胎側部14。如圖6所示,胎體簾布層8的簾線6也架設于兩側的胎圈10之間,沿著胎面12以及胎側部14。
在胎體簾布層8的形成中,準備片。片由并列的多根簾線6和頂覆橡膠構成。在該胎體簾布層8的形成中,片的一方的邊緣的部分與另一方的邊緣的部分重疊而接合。由此,胎體簾布層8被加工成筒狀。在這樣形成的胎體簾布層8中包含接合部分。該接合部分在胎體簾布層8的寬度方向上延伸。
在圖7中示出了胎體簾布層8的接合部分16的截面。在該圖7中,左右方向是胎體簾布層8的長度方向,與該紙面垂直的方向是該胎體簾布層8的寬度方向。
接合部分16由片18的一方的邊緣20a的部分和另一方的邊緣20b的部分構成。因此,該接合部分16中包含的簾線6的根數比該接合部分16以外的部分(以下,非接合部分22)中包含的簾線6的根數多。換言之,接合部分16的簾線密度比非接合部分22的簾線密度高。在該輪胎2的胎體簾布層8中,混合有簾線密度高的部分和簾線密度低的部分。
輪胎2被安裝于輪輞。在輪胎2的內部填充有空氣。通過該空氣的填充,輪胎2膨脹。
如圖6所示,由于胎體簾布層8的簾線6架設于兩側的胎圈10之間而無中斷,因此,其動作被約束。如上所述,接合部分16的簾線密度比非接合部分22的簾線密度高。換言之,接合部分16具有比非接合部分22的剛性高的剛性。因此,接合部分16以抑制輪胎2的膨脹的方式進行作用。與此相對,由于非接合部分22的剛性比接合部分16的剛性低,因此,非接合部分22無法像接合部分16那樣抑制輪胎2的膨脹。因此,在該輪胎2的膨脹狀態下,如圖8所示,非接合部分22處的簾線6具有比接合部分16處的簾線6更向外側壓出的傾向。由于膨脹的程度產生差異,因此,在輪胎2的具有該胎體簾布層8的外表面上有時產生凸邊24或者凹邊26(以下,凸邊凹邊)。
凸邊凹邊影響輪胎的外觀品質。因此,從抑制凸邊凹邊的產生而得到良好的外觀品質的觀點考慮,完成了各種研究。該研究的一例在日本特開2000-225808公報中公開。
在上述公報中記載的輪胎中,以使相當于上述接合部分的“重疊部”的大體朝向相對于相當于上述簾線的“胎體簾線”的方向傾斜的方式構成該重疊部。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0-225808公報
從防止凸邊凹邊的產生的觀點考慮,有時使片的一方的邊緣部分與另一方的邊緣部分以較小的寬度接合。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接合寬度容易產生偏差,可能產生簾線之間張開這樣的問題(也稱作簾線張開。)。
從防止凸邊凹邊的產生的觀點考慮,對于位于胎體的外側的胎側部,有時采用具有較大厚度的胎側部。通過采用該胎側部,在某種程度抑制了凸邊凹邊的產生,但不夠充分。相反地,采用該胎側部可能會招致作業性的下降。
從防止凸邊凹邊的產生的觀點考慮,有時以對簾線作用較大的張力的方式構成胎體。但是,在該結構中,可能產生胎體的簾線向輪胎的內表面露出的問題(也稱為openthread:明線)。
在上述公報中記載的輪胎中,以重疊部的大體朝向相對于胎體簾線的方向傾斜的方式將胎體簾布層的端部剪斷。該剪斷要求某種程度的精度。因此,通過手動難以進行該剪斷。而且,手動的作業可能損害生產性。從生產性的觀點考慮,即使導入用于剪斷的設備,也會因導入該設備而產生較大的費用。這樣的費用會招致制造成本的上升。
這樣,為了防止凸邊凹邊的產生,完成了各種各樣的研究,但現狀是尚未確立能夠充分且廉價地防止凸邊凹邊的產生的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并且充分防止凸邊凹邊的產生的充氣輪胎。
本發明的充氣輪胎具有胎面、一對胎側部、一對胎圈以及胎體,各個胎側部從上述胎面的端部大致向半徑方向內側延伸,各個胎圈位于比上述胎側部靠半徑方向內側的位置,上述胎體沿著上述胎面以及上述胎側部的內側架設于一方的第一胎圈與另一方的第二胎圈之間,上述胎體具有胎體簾布層,上述胎體簾布層包含多根胎體簾線,在這些胎體簾線中包含在周向上并列的多根第一簾線以及在周向上并列的多根第二簾線,各個第一簾線從其第一前端朝向上述第一胎圈延伸,各個第二簾線從其第二前端朝向上述第二胎圈延伸,上述第二前端的部分與上述第一前端的部分重疊。
優選的是,該充氣輪胎還具有束帶。在該輪胎中,上述束帶在上述胎面的半徑方向內側與上述胎體層疊。上述第一前端的部分與上述第二前端的部分的重疊部分位于上述束帶的半徑方向內側。
優選的是,在該充氣輪胎中,上述胎體簾布層是通過將第一片與第二片接合而形成的。上述第一片包含在其長度方向上并列的多根上述第一簾線。上述第二片包含在其長度方向上并列的多根上述第二簾線。
在本發明的充氣輪胎中,胎體的胎體簾布層包含多根胎體簾線。在這些胎體簾線中包含在周向上并列的多根第一簾線以及在周向上并列的多根第二簾線。
在該輪胎中,各個第一簾線從其第一前端朝向第一胎圈延伸。各個第二簾線從其第二前端朝向第二胎圈延伸。并且,第一前端的部分與第二前端的部分重疊。
在該輪胎中,第一簾線以及第二簾線各自沿著胎面以及胎側部延伸,但不架設于第一胎圈與第二胎圈之間。在該輪胎中,第一簾線以及第二簾線不會像不中斷地架設于兩側的胎圈的以往胎體的簾線那樣使其動作被約束。因此,將該輪胎安裝于輪輞,即使在其內部填充空氣而使該輪胎膨脹,第一簾線以及第二簾線各自也能夠某種程度地自由地移動。在該輪胎中,簾線密度高的部分與簾線密度低的部分的剛性差難以反映到膨脹的程度上。即使簾線密度高的部分與簾線密度低的部分在胎體簾布層中混合,該輪胎也大致一樣地膨脹。在該輪胎中,充分防止了凸邊凹邊的產生。
而且,由于也不需要為了胎體簾布層的形成而傾斜著進行剪斷來調整其端部,因此,不需要導入用于該剪斷的設備。在該輪胎中,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并且充分防止凸邊凹邊的產生。
根據本發明,能夠得到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并且充分防止凸邊凹邊的產生的充氣輪胎。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充氣輪胎的一部分的剖視圖。
圖2是示意性地示出束帶以及胎體中的簾線的配列情況的展開圖。
圖3是示意性地示出胎體簾線的結構的剖視圖。
圖4是示出使用第一片以及第二片而形成的胎體簾布層的一部分的示意圖。
圖5是示出加工成筒狀的胎體簾布層的一部分的示意圖。
圖6是示出以往的充氣輪胎的一部分的剖視圖。
圖7是示出胎體簾布層的接合部分的剖視圖。
圖8是示出凸邊凹邊的產生機理的示意圖。
標號說明
2、32:輪胎;4、40:胎體;6:簾線;8:胎體簾布層;10、38、38a、38b:胎圈;12、34:胎面;14、36:胎側部;16:接合部分;18:片;20a、20b:片18的邊緣;22:非接合部分;42:束帶;52:胎芯;54:三角膠;56:胎體簾布層;58:主部;60:折返部;62:胎體簾線;64:頂覆橡膠;74:第一簾線;74a:第一簾線74的第一前端;74b:第一簾線74的第一后端;76:第二簾線;76a:第二簾線76的第二前端;76b:第二簾線76的第二后端;78:第一片;80:第二片;84:第一片78的左端;86:第二片80的右端;88:第一片78與第二片80的接合部分(縱向接合部分);90:胎體簾布層56的前緣;92:胎體簾布層56的后緣;94:前緣90的部分與后緣92的部分的接合部分(橫向接合部分);96:橫向接合部分94以外的部分(非橫向接合部分);98:第一前端74a的部分與第二前端76a的部分的重疊部分;100:縱向接合部分88以外的部分(非縱向接合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適當參照附圖并根據優選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
[輪胎的基本結構]
在圖1中,示出了充氣輪胎32。在圖1中,上下方向是輪胎32的半徑方向,左右方向是輪胎32的軸向,與紙面垂直的方向是輪胎32的周向。在圖1中,點劃線cl表示輪胎32的赤道線面。該輪胎32的形狀除了胎面圖案之外相對于赤道線面對稱。
該輪胎32具有胎面34、一對胎側部36、一對胎圈38、胎體40、束帶42、內襯層44以及一對胎圈包布46。該輪胎32是無內胎型。該輪胎32安裝于乘用車。
胎面34呈現向半徑方向外側凸出的形狀。胎面34形成與路面接觸的胎面表面48。在胎面34上刻有槽50。通過該槽50,形成了胎面圖案。雖未圖示,但胎面34具有基底層和胎面層。胎面層位于基底層的半徑方向外側。胎面層層疊在基底層上?;讓佑烧辰有詢灝惖慕宦撓鹉z構成?;讓拥牡湫偷幕南鹉z是天然橡膠。胎面層由耐磨損性、耐熱性以及抓地性優異的交聯橡膠構成。
各個胎側部36從胎面34的端部朝向半徑方向大致內側延伸。胎側部36位于胎體40的軸向外側。該胎側部36由耐切割性以及耐氣候性優異的交聯橡膠構成。該胎側部36防止胎體40的損傷。
各個胎圈38位于比胎側部36靠半徑方向內側的位置。胎圈38具有胎芯52以及三角膠54。胎芯52構成胎圈38的半徑方向內側部分。胎芯52是環狀,包含卷繞的非伸縮性線。線的典型材質是鋼。三角膠54從胎芯52向半徑方向外側延伸。三角膠54朝向半徑方向外側逐漸變薄。三角膠54由高硬度的交聯橡膠構成。
胎體40具有胎體簾布層56。胎體簾布層56架設于一方的第一胎圈38a與另一方的第二胎圈之間。胎體簾布層56沿著胎面34以及胎側部36的內側。胎體簾布層56繞著胎芯52從軸向內側向外側折返。通過該折返,在胎體簾布層56上形成有主部58和折返部60。該輪胎32的胎體40由1個胎體簾布層56形成。該胎體40也可以由2個以上的胎體簾布層56形成。
在圖2中,胎體簾布層56與束帶42一起示出。在該圖2中,上下方向是輪胎32的周向,左右方向是輪胎32的軸向,與紙面垂直的方向是輪胎32的半徑方向。
如圖2所示,胎體簾布層56由并列的多根胎體簾線62和頂覆橡膠64構成。各個胎體簾線62相對于赤道線面所成的角度的絕對值是從75°至90°。換言之,該胎體40具有子午線構造。胎體簾線62由有機纖維構成。作為優選的有機纖維,例示出了聚酯纖維、尼龍纖維、人造絲纖維、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纖維以及芳綸纖維。
束帶42位于胎面34的半徑方向內側。束帶42與胎體40層疊。束帶42對胎體40進行加強。束帶42由內側層66以及外側層68構成。從圖1可知,在軸向上,內側層66的寬度比外側層68的寬度稍大。在該輪胎32中,束帶42的軸向寬度優選為輪胎32的最大寬度的0.7倍以上。束帶42可以具有3以上的層。
如圖2所示,內側層66以及外側層68分別由并列的多根簾線70和頂覆橡膠72構成。各個簾線70相對于赤道線面傾斜。傾斜角度的一般的絕對值是10°以上且35°以下。內側層66的簾線70相對于赤道線面的傾斜方向與外側層68的簾線70相對于赤道線面的傾斜方向相反。簾線70的優選材質是鋼。簾線70可以使用有機纖維。作為該有機纖維,例示出聚酯纖維、尼龍纖維、人造絲纖維、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纖維以及芳綸纖維。
內襯層44位于胎體40的內側。內襯層44與胎體40的內表面接合。內襯層44由空氣遮蔽性優異的交聯橡膠構成。內襯層44的典型基材橡膠是丁基橡膠或者鹵化丁基橡膠。內襯層44保持輪胎32的內壓。
各個胎圈包布46位于胎圈38的附近。當輪胎32被組裝到輪輞上時,該胎圈包布46與輪輞抵接。通過該抵接,胎圈38的附近被保護。在該輪胎32中,胎圈包布46由布以及浸漬在該布中的橡膠構成。
[胎體簾布層56的結構]
在該輪胎32中,胎體簾布層56包含多根胎體簾線62。如上所述,該輪胎32的胎體40具有子午線構造。這些胎體簾線62在胎面34的半徑方向內側沿大致軸向延伸。這些胎體簾線62在胎側部36的軸向內側沿大致半徑方向延伸。
在該輪胎32中,形成胎體簾布層56的一部分的多根胎體簾線62包含多根第一簾線74以及多根第二簾線76。詳細而言,在該輪胎32中,這些胎體簾線62由多根第一簾線74以及多根第二簾線76構成。多根第一簾線74在周向上以固定的間距并列。多根第二簾線76在周向上以固定的間距并列。
在該輪胎32中,第一簾線74的材質與第二簾線76的材質相同。該第一簾線74也可以采用由與第二簾線76的材質不同的材質構成的簾線。
在圖3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胎體簾布層56中包含的胎體簾線62的情況。在該圖3中,上下方向是輪胎32的半徑方向,左右方向是輪胎32的軸向,與紙面垂直的方向是輪胎32的周向。
如上所述,胎體簾布層56架設于兩側的胎圈38之間,沿著胎面34以及胎側部36。因此,如圖3所示,胎體簾線62也架設于兩側的胎圈38之間,沿著胎面34以及胎側部36。并且,胎體簾布層56繞著胎圈38的胎芯52從軸向內側向外側折返。因此,如圖3所示,胎體簾線62也繞著胎芯52從軸向內側向外側折返。
在該輪胎32中,第一簾線74從其一個端部74a(以下,第一前端)向第一胎圈38a延伸。在該輪胎32中,第一簾線74的另一個端部74b(以下,第一后端)的部分在第一胎圈38a處折返。第一簾線74的第一前端74a未到達第二胎圈38b。該第一前端74a位于第一胎圈38a與第二胎圈38b之間。
在該輪胎32中,第二簾線76從其一個端部76a(以下,第二前端)向第二胎圈38b延伸。在該輪胎32中,第二簾線76的另一個端部76b(以下,第二后端)的部分在第二胎圈38b處折返。第二簾線76的第二前端76a未到達第一胎圈38a。該第二前端76a也與上述第一前端74a同樣,位于第一胎圈38a與第二胎圈38b之間。
[輪胎32的制造]
以上說明的輪胎32如下述那樣制造。在該輪胎32的制造中,對多個橡膠部件進行裝配,得到了包含上述胎體簾布層56在內的生胎(未硫化輪胎32)。該生胎被投入到模具(未圖示)中。生胎的外表面與模具的型腔面抵接。雖未圖示,但生胎的內表面與氣囊或者型芯抵接。生胎在模具內被加壓以及加熱。通過加壓以及加熱,生胎的橡膠組成物流動。通過加熱,橡膠產生了交聯反應,得到了輪胎32。
[胎體簾布層56的形成]
在該輪胎32的制造中,胎體簾布層56如下述那樣形成。在該輪胎32的制造中,為了形成胎體簾布層56,使用第一片以及第二片。在該輪胎32的制造中,準備第一片以及第二片。
雖未圖示,但第一片由多根第一簾線74和頂覆橡膠64構成。在該第一片中,多根第一簾線74分別在該第一片的寬度方向上延伸。這些第一簾線74在該第一片的長度方向上并列。
在該輪胎32的制造中,第一片是通過將多根第一簾線74平行地拉齊并由頂覆橡膠64覆蓋這些第一簾線74而形成的。另外,可以準備多個由多根第一簾線74和頂覆橡膠64構成的第一短條,按順序將它們接合,由此,準備第一片。在這種情況下,第一短條彼此的接合寬度被設定為從0mm至3mm。
雖未圖示,但第二片由多根第二簾線76和頂覆橡膠64構成。在該第二片中,多根第二簾線76分別在該第二片的寬度方向上延伸。這些第二簾線76在該第二片的長度方向上并列。
在該輪胎32的制造中,第二片是通過將多根第二簾線76平行地拉齊并由頂覆橡膠64覆蓋這些第二簾線76而形成的。另外,可以準備多個由多根第二簾線76和頂覆橡膠64構成的第二短條,將它們按順序接合,由此,準備第二片。在這種情況下,第二短條彼此的接合寬度被設定為從0mm至3mm。
在該輪胎32的制造中,用于形成第一片以及第二片的設備沒有特別制限。以往的輪胎2中的胎體簾布層8用的片18的形成中使用的設備可以用于第一片以及第二片的形成。
在該輪胎32的制造中,將第一片以及第二片接合來形成胎體簾布層56。該輪胎32的胎體簾布層56通過將第一片與第二片接合而形成。
在圖4中示出了使用第一片78以及第二片80形成的胎體簾布層56的一部分。在該圖4中,左右方向是胎體簾布層56的寬度方向,上下方向是胎體簾布層56的長度方向。胎體簾布層56的寬度與圖1所示的輪胎32的截面中的從胎體簾布層56的一端80至其另一端80的長度對應。胎體簾布層56的長度是沿著輪胎32的赤道線面而測量的,與胎體簾布層56的周向長度大致對應。
在該輪胎32的制造中,如圖4所示,第一片78的左端84的部分與第一片80的右端86的部分重疊。由此,第一片78與第二片80接合。在該接合中,第一片78的寬度方向以及第二片80的寬度方向與胎體簾布層56的寬度方向對應。由此,得到了包含在其長度方向上并列的多根第一簾線74以及第二簾線76在內的胎體簾布層56。在該胎體簾布層56中,第一片78與第二片80的接合部分88在其長度方向上延伸。在本發明中,沿該長度方向延伸的接合部分88被稱為縱向接合部分。
在該輪胎32的制造中,胎體簾布層56被向成型機(未圖示)供給。在該成型機中,胎體簾布層56被加工成筒狀,調整其形態。
在圖5中,示出了被加工成筒狀的胎體簾布層56的一部分。在該圖5中,左右方向是胎體簾布層56的寬度方向,與輪胎32的軸向對應。上下方向是胎體簾布層56的長度方向,與該輪胎32的周向對應。
在該輪胎32的制造中,在成型機的滾筒上,更詳細而言,在已經卷繞在該滾筒上的內襯層44上載置胎體簾布層56的前緣90的部分。通過滾筒旋轉,該胎體簾布層56層疊在內襯層44上并且卷繞在該滾筒上。胎體簾布層56的后緣92的部分層疊在該前緣90的部分上,該后緣92的部分與前緣90的部分接合。由此,胎體簾布層56被加工成筒狀。在被加工成筒狀的胎體簾布層56中,前緣90的部分與后緣92的部分的接合部分94在其寬度方向上延伸。在本發明中,在該寬度方向上延伸的接合部分94被稱為橫向接合部分。
在該輪胎32的制造中,將胎體簾布層56加工成筒狀的步驟不限于上述方法。在該輪胎32的制造中,例如也可以,在成型機中將第二片80加工成筒狀之后,將第一片78與該被加工成筒狀的第二片80接合并加工成筒狀,由此形成筒狀的胎體簾布層56。用于從第一片78以及第二片80形成胎體簾布層56的步驟考慮生產性等而適當確定。
胎體簾布層56的橫向接合部分94由該胎體簾布層56的前緣90的部分以及其后緣92的部分構成。在胎體簾布層56中包含沿其長度方向并列的多根胎體簾線62,因此,在該橫向接合部分94中包含的胎體簾線62的根數比該橫向接合部分94以外的部分96(以下,非橫向接合部分)中包含的簾線6的根數多。換言之,橫向接合部分94的簾線密度比非橫向接合部分96的簾線密度高。在該輪胎32的胎體簾布層56中,簾線密度高的部分與簾線密度低的部分混合。
[胎體簾布層56的作用]
如圖3所示,在該輪胎32中,第一簾線74以及第二簾線76分別沿著胎面34以及胎側部36延伸,但未架設于第一胎圈38a與第二胎圈38b之間。因此,當在該輪胎32中填充有空氣的狀態下,胎體簾布層56上未作用有充分的張力,該胎體簾布層56可能無法作為骨架而發揮功能。但是,在該輪胎32中,如圖2以及3所示,第二簾線76的第二前端76a的部分與第一簾線74的第一前端74a的部分重疊。因此,當在該輪胎32中填充有空氣的狀態下,胎體簾布層56上作用有充分的張力。在該輪胎32中,即使第一簾線74以及第二簾線76各自不像以往的輪胎2那樣架設于第一胎圈38a與第二胎圈38b之間,該胎體簾布層56也充分地作為輪胎32的骨架而發揮功能。
如上所述,在該輪胎32中,第一簾線74以及第二簾線76各自未架設于第一胎圈38a與第二胎圈38b之間。在該輪胎32中,第一簾線74以及第二簾線76不會像不中斷地架設于兩側的胎圈38的以往胎體4的簾線6那樣使其動作被約束。因此,將該輪胎32安裝于輪輞,即使在其內部填充空氣并使該輪胎32膨脹,第一簾線74以及第二簾線76各自也能夠某種程度地自由移動。在該輪胎32中,簾線密度高的部分與簾線密度低的部分的剛性差難以反映到膨脹的程度上。即使簾線密度高的部分和簾線密度低的部分在胎體簾布層56中混合,該輪胎32也大致一樣地膨脹。在該輪胎32中,充分防止了凸邊凹邊的產生。
而且,由于也不需要為了形成胎體簾布層56而傾斜著進行剪斷來調整其端部,因此,不需要導入用于該剪斷的設備。在該輪胎32中,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并且充分防止凸邊凹邊的產生。
根據本發明,能夠得到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并且充分防止凸邊凹邊的產生的充氣輪胎32。
在輪胎32的制造中,有時使生胎膨脹,調整其形狀。由于生胎的橡膠組成物處于未硫化狀態,因此,第一簾線74的第一前端74a與第二簾線76的第二前端76a在寬度方向上分開,第一簾線74與第二簾線76之間張開,可能產生所謂的簾線張開這樣的問題。但是在該輪胎32中,第一前端74a的部分與第二前端76a的部分的重疊部分98位于束帶42的半徑方向內側。而且,在束帶42的兩側,胎側部36層疊在胎體簾布層56上。因此,在輪胎32的制造中,即使使生胎膨脹,束帶42以及胎側部36也有效地約束第一前端74a的部分以及第二前端76a的部分的移動。在該輪胎32中,由于即使使生胎膨脹也防止簾線張開,因此,重疊部分98被保持住。在該輪胎32的制造中,得到了具有胎體簾布層56的輪胎32,該胎體簾布層56具有足夠的剛性。能夠適當設定重疊部分98的位置,但從防止簾線打開的觀點考慮,在該輪胎32中,優選第一前端74a的部分與第二前端76a的部分的重疊部分98位于束帶42的半徑方向內側。在本發明中,重疊部分98在該輪胎32中的位置在該重疊部分98的軸向中心的位置被特定。
由圖2可知,在重疊部分98,換言之,在縱向接合部分88,第一簾線74以及第二簾線76混合。換言之,縱向接合部分88中包含的胎體簾線62的根數比該縱向接合部分88以外的部分100(以下,非縱向接合部分100)中包含的胎體簾線62的根數多。由于縱向接合部分88的簾線密度比非縱向接合部分100的簾線密度高,因此,在胎體簾布層56中,該縱向接合部分88的剛性是特異的。該縱向接合部分88可能影響輪胎32的抓地等性能。但是在該輪胎32中,縱向接合部分88、即重疊部分98設置于赤道線上。在該輪胎32中,胎面34在軸向上的剛性被均衡地調整。在該輪胎32中,抑制了重疊部分98對抓地等性能的影響。能夠適當設定重疊部分98的位置,但從剛性的均衡的觀點考慮,在該輪胎32中,重疊部分98優選位于以赤道線為中心的軸向寬度為20mm~30mm的范圍,更優選位于赤道線上。
如上所述,在該輪胎32的制造中,胎體簾布層56通過將第一片78以及第二片80接合而形成。為了調整包含該胎體簾布層56在內的生胎的形態而使其膨脹。在未硫化狀態下,第一片78以及第二片80具有規定的粘接力。因此,第一片78不容易從第二片80剝離。第二片80不容易從第一片78剝離。在該輪胎32的制造中,即使使生胎膨脹,第一片78也不從第二片80(或者第二片80也不從第一片78)剝離,胎體簾布層56的縱向接合部分88被保持住。在該輪胎32的制造中,盡管使用第一片78以及第二片80形成胎體簾布層56,也穩定地制造出生胎,并由該生胎穩定地制造出輪胎32。
在該輪胎32的制造中,胎體簾布層56的縱向接合部分88被保持,從充分抑制對生胎、即輪胎32的成型性的影響的觀點考慮,優選未硫化狀態下的第一片78的粘接力為3n以上。第二片80的粘接力優選為3n以上。從將第二片80從第一片78剝離而能夠對縱向接合部分88進行微調的觀點考慮,優選第一片78的粘接力為15n以下。第二片80的粘接力優選為15n以下。
在本發明中,第一片78以及第二片80的粘接力使用東洋精機制作所社制的商品名“橡膠/粘接體用粘接性試驗機(picma粘接性試驗機)”來測量。從在輪胎32的制造中形成的第一片78以及第二片80采樣而得的片被作為用于測定該粘接力的樣品而使用。用于測定該粘接力的條件如下。
壓接載荷=4.9n
剝離速度=10mm/分鐘
壓接時間=10秒
基準樣品尺寸=12.7mm×152mm
溫度=23℃
濕度=55%
如上所述,在該輪胎32中,第一片78由多根第一簾線74以及頂覆橡膠64構成。在該第一片78中,這些第一簾線74被頂覆橡膠64覆蓋。第二片80由多根第二簾線76以及頂覆橡膠64構成。在該第二片80中,這些第二簾線76被頂覆橡膠64覆蓋。該第一片78或者第二片80的頂覆橡膠64、即胎體簾布層56的頂覆橡膠64是橡膠組成物。該橡膠組成物包含基材橡膠。在該橡膠組成物中,除了該基材橡膠以外,還根據需要而進一步添加以往橡膠工業中使用的配合劑,例如,加強劑、軟化劑、硫磺、硫化促進劑、硬脂酸、氧化鋅、防老化劑、蠟、交聯劑等。
在該輪胎32中,作為用于頂覆橡膠64的橡膠組成物中含有的基材橡膠,例示出了天然橡膠、聚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異戊二烯、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聚氯丁二烯、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以及異丁烯-異戊二烯共聚物。也可以兼用2種以上的橡膠。
在該輪胎32中,用于頂覆橡膠64的橡膠組成物中含有的基材橡膠優選含有天然橡膠作為其主成分。由此,得到了具有良好的粘接性的第一片78以及第二片80。從該觀點考慮,在基材橡膠含有天然橡膠作為主成分的情況下,天然橡膠的量相對于基材橡膠總量的比率優選為70質量%(質量百分比)以上,更優選為80質量%以上。
在圖4中,兩箭頭al表示在輪胎32的制造中形成的胎體簾布層56的縱向接合部分88的寬度。該寬度al是通過在該胎體簾布層56中測量從第一片78的左端84至第二片80的右端86的長度而得到的。在第一片78中,第一簾線74的第一前端74a位于第一片78的左端84,該第一簾線74的第一后端74b位于該第一片78的右端102。在第二片80中,第二簾線76的第二前端76a位于第二片80的右端86,該第二簾線76的第二后端76b位于該第二片80的左端104。因此該寬度al也是生胎成型時第一簾線74的第一前端74a的部分與第二簾線76的第二前端76a的部分的重疊長度。
在該輪胎32中,寬度al優選為3mm以上且20mm以下。通過將該寬度al設定為3mm以上,防止膨脹時的簾線打開。從該觀點考慮,該寬度al更優選為5mm以上。通過將該寬度al設定為20mm以下,抑制了縱向接合部分88對成本的影響。進而,抑制了該縱向接合部分88對質量以及剛性的影響。從該觀點考慮,該寬度al更優選為18mm以下。
在圖5中,兩箭頭rl表示在輪胎32的制造中形成的胎體簾布層56的橫向接合部分94的長度。該長度al是通過測量從胎體簾布層56的前緣90至其后緣92的長度而得到的。
在該輪胎32中,長度rl優選為3mm以上且20mm以下。通過將該長度rl設定為3mm以上,防止了膨脹時的簾線打開。從該觀點考慮,該長度rl更優選為5mm以上。通過將該長度rl設定為20mm以下,抑制了橫向接合部分94對成本的影響。進而,抑制了該橫向接合部分94對質量以及剛性的影響。從該觀點考慮,該長度rl更優選為18mm下。
在本發明中,在輪胎32被組裝于正規輪輞并且向輪胎32填充空氣以達到正規內壓的狀態下測定輪胎32的各部件的尺寸以及角度。在測定時,未對輪胎32施加載荷。在本說明書中,正規輪輞是指在輪胎32所依據的規格中確定的輪輞。jatma規格中的“標準輪輞”、tra規格中的“designrim”以及etrto規格中的“measuringrim”是正規輪輞。在本說明書中,正規內壓是指在輪胎32所依據的規格中確定的內壓。jatma規格中的“最高空氣壓”、tra規格中的“tirel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中記載的“最大值”以及etrto規格中的“inflationpressure”是正規內壓。在乘用車用輪胎32的情況下,在內壓為180kpa的狀態下,測定尺寸以及角度。
實施例
以下,通過實施例明確了本發明的效果,但不應解釋為根據該實施例的記載來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制作圖1-3所示的輪胎的。該輪胎的尺寸為155/65r13。在該輪胎的制作中,使用第一片以及第二片形成片狀的胎體簾布層。該胎體簾布層中的縱向接合部分的寬度al為10mm。在該胎體簾布層中,其前緣以及后緣形成為相對于寬度方向不傾斜而在寬度方向上延伸。這在緣部的處理的欄中被記作“寬度”。
[比較例1]
制作圖6所示的輪胎。該輪胎的尺寸為155/65r13。在該輪胎的制作中,通過以往的方法形成胎體簾布層。因此,未像實施例1的胎體簾布層那樣形成縱向接合部分。在該胎體簾布層中,其前緣以及后緣形成為在寬度方向上延伸。
[比較例2]
制作圖6所示的輪胎。該輪胎的尺寸為155/65r13。在該輪胎的制作中,通過以往的方法形成胎體簾布層。因此,未像實施例1的胎體簾布層那樣形成縱向接合部分。在該胎體簾布層中,其前緣以及后緣形成為相對于寬度方向傾斜地延伸。這在緣部的處理的欄中被記作“傾斜”。該緣部的處理通過作業人員的手工作業來實施。
[實施例2-7]
使縱向接合部分的寬度al如下述的表1那樣,其他與實施例1同樣,從而制作實施例2-7的輪胎。
[外觀觀察]
將試制輪胎安裝于正規輪輞,在其內部填充空氣,將內壓調整為正規內壓。通過肉眼以及用手摸索來確認輪胎側面的狀態。針對凸邊凹邊的產生的狀況,進行下述的分級。數值越大越優秀。
5:未確認到凸邊凹邊。
4:凸邊凹邊是接觸才可知曉的程度。
3.5:凸邊凹邊能夠由肉眼來確認,但是較輕度而不明顯。
3:凸邊凹邊能夠由視覺來確認,可能實用上成問題。
2:實用上成問題,能夠確認出重度的凸邊凹邊。
1:確認了因簾線打開而導致的異常膨脹。
該結果如下述的表1所示。
[成型性]
確認試制輪胎的制造中的生胎的成型性。計算在試制預定的個數(1000個)中能夠在不產生簾線打開的問題的情況下對生胎進行成型的輪胎的個數的比率。該結果如下述的表1所示。數值越大,生胎的成型性越良好,越優選。
[成本]
計算制造1個輪胎所花費的成本。該結果如下述的表1所示。數值越小,成本越小,越優選。
【表1】
表1評價結果
如表1所示,在實施例的輪胎中,與比較例的輪胎相比,評價較高。根據該評價結果,可知本發明的優越性。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以上說明的輪胎的胎體簾布層也能夠適用于各種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