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同軸多電機驅動系統,包括兩組以上的電機,用于電動汽車、新能源汽車。本發明還涉及一種設置有同軸多電機驅動系統的車輛。
背景技術:
當前車輛電氣化、混合動力化的解決方案中,都會使用電機直接或者間接地驅動車輛。因為電機的效率遠高于內燃機,混合動力車輛可以達成更優的系統效率,從而比傳統內燃機車輛節約燃油消耗、并降低排氣污染。而純電動汽車中,電機更是驅動系統的重要零件,因為整個驅動系統的性能和效率都由電機直接決定。除了驅動車輛前進和后退,這個驅動電機還有再生制動的作用,即在制動時把車輛的動能轉化為電能及儲存起來,而不是消耗為熱能。
通常,驅動系統中使用的電機有永磁同步電機和異步電機。受制于電池和功率控制單元等電力電子設備,車輛中每個驅動電機的性能輸出都是有限制的。這個限制會體現在輸出扭矩、最高功率和高速下的弱磁控制等等各方面。因此在高性能車輛如高扭矩高功率的車輛上,常常會見到兩個或者多個驅動電機。
當一個車輛上有兩個或者多個驅動電機時,布置方式就尤為重要。以兩個電機為例:當兩個電機分別布置在車輛的前、后驅動軸,或者分別布置在同一個驅動軸的左、右輪時,中央控制單元需要很好地保持它們速度和扭矩上的協調,以保證車輛的整體穩定和操控性。而集中把兩個電機布置在同一個位置時,兩個電機疊加后的體積常常給布置造成難度,而疊加后的重量也容易影響車輛的平衡。另一方面,對電機的選擇也成為關鍵。如果兩個電機都是永磁同步電機,因為弱磁需要,高速下整體系統效率反而會有所降低。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同軸多電機驅動系統,可以在保持高性能輸出的同時提高驅動系統的功率密度和系統效率,加強集成化,并減少其使用空間、重量以及成本。
同軸多電機驅動系統,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中設置有兩組以上的電機,所述電機之間共用一根主軸。
進一步,所述電機為永磁同步電機、異步電機或開關磁阻電機,所述電機的效率圖不同。
進一步,所述電機包括兩組,分別為永磁同步電機和異步電機,或者分別為永磁同步電機和開關磁阻電機。
進一步,所述電機為徑向磁場電機或軸向磁場電機。
進一步,所述殼體中設置有與所述電機數量相等的容納腔室,所述容納腔室之間設置有中間支撐。
進一步,所述主軸兩端設置有軸承,中部設置有軸承,所述中部軸承設置在所述中間支撐上。
進一步,所述電機共用冷卻系統。
進一步,所述電機的轉速相同。
設置有同軸多電機驅動系統的車輛,設置有以上所述的同軸多電機驅動系統。
進一步,所述車輛包括驅動軸,所述驅動軸兩端設置有車輪,所述驅動軸中部設置有差速器,所述同軸多電機驅動系統設置一套,其主軸輸出端連接所述差速器,所述主軸輸出端和所述差速器之間還設置有減速器或變速箱。
進一步,所述車輛包括若干個車輪,每個車輪的輪軸是獨立的,對應每個車輪均設置有一套所述同軸多電機驅動系統,其主軸輸出端連接所述輪軸,所述主軸輸出端和所述輪軸之間還設置有減速器或變速箱。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中的兩組電機或多組電機可以同時工作,共同達成大扭矩、大功率的輸出。也可以不同時工作,只有一組電機在工作,輸出最優效率。
本發明中的兩組電機或多組電機的效率圖不同,因此,在給定的速度和扭矩要求下,可以通過計算機程序選擇效率更優的電機進行主要輸出。從而提高整體效率。
本發明中的異步電機和開關磁阻電機在高速下沒有弱磁的要求,從而在高速下沒有額外損耗。
本發明將驅動系統布置在驅動軸的差速器上,也附加減速器或變速箱,這個系統具有驅動車輛和再生制動的功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剖視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3的結構視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4的結構視圖。
圖中:101.主軸;102.轉子;103.定子;104.定子;105.轉子;
111.殼體;112.軸承;
121.同軸多電機驅動系統;122.傳動部;123.驅動軸;124.車輪;
131.傳動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圖2所示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之一,在該實施例中,同軸多電機驅動系統,包括殼體111,殼體111中設置有兩組以上的電機,電機之間共用一根主軸101。這些電機可以同時工作,也可以有選擇性地只讓其中一組電機工作。
電機可以為永磁同步電機、異步電機或開關磁阻電機,這些電機的效率圖(效率map:反映在不同轉速、扭矩下的電機效率分布情況)不同,但是同時工作時這些電機的轉速相同。
永磁同步電機的轉子鐵芯表面附著永磁體,或者內嵌永磁體;異步電機的轉子鐵芯中設置鼠籠導體;而開關磁阻電機的轉子中只有鐵芯。
在該實施例中,電機包括兩組,分別為永磁同步電機和異步電機,或者分別為永磁同步電機和開關磁阻電機。
電機為徑向磁場電機或軸向磁場電機。
軸向磁場電機由環形定子和環形轉子組成,定子鐵芯和轉子鐵芯相對的面積大小幾乎匹配,中間留有空氣間隙,用磁場相互作用。
如圖2所示,殼體111中設置有與電機數量相等的容納腔室,容納腔室之間設置有中間支撐。該支撐可以是支撐板或支撐架。
主軸兩端設置有軸承,中部設置有軸承,中部軸承設置在中間支撐上。
因為多個電機都設置在殼體111中,所以這些電機可以共用冷卻系統,節省了空間。當然,這些電機之間還可以使用各自獨立的冷卻系統。
參見圖1,這里以一個徑向磁場永磁同步電機和一個軸向磁場的異步電機為例,用立體圖說明驅動系統的構成方法。此圖中,主軸101是兩個電機共用的轉軸,也是驅動系統的輸出端。徑向磁場永磁同步電機的轉子102,固定在主軸101上。永磁同步電機的定子103布置在轉子102的外圈。軸向磁場異步電機的定子104,由兩片組成,并把軸向磁場異步電機的轉子105夾在中間。軸向磁場異步電機的轉子105也固定在主軸101上。
參見圖2,用剖面圖說明驅動系統的構成方法。相較圖1,圖2中我們還展示了殼體111和軸承112的布置。這里可以看到永磁同步電機的定子103和軸向磁場異步電機的定子104共同裝配在殼體111上。殼體111可以為整體制造,也可以是幾部分連接在一起。目標是讓兩個電機可以共用冷卻設備,從而提高系統集成。徑向磁場永磁同步電機的轉子102和軸向磁場異步電機的轉子105共同固定在主軸101上,并通過軸承112被支撐在殼體111上。
實施例2
在該實施例中,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電機包括三組,分別為永磁同步電機、異步電機和永磁同步電機,或者分別為永磁同步電機、開關磁阻電機和永磁同步電機。
實施例3
如圖3所示,在該實施例中,設置有實施例1中所述同軸多電機驅動系統的車輛,該車輛包括驅動軸123,驅動軸123兩端設置有車輪124,驅動軸123與同軸多電機驅動系統121之間設置有傳動部122,傳動部122中設置有差速器(圖中未示出,被傳動部122遮擋住了),同軸多電機驅動系統121的主軸輸出端連接差速器122,差速器122設置在驅動軸123上。
傳動部122中還可以設置減速器或變速箱,減速器或變速箱設置在主軸輸出端和差速器122之間。
同軸多電機驅動系統可以應用到車輛前橋,也可以應用到車輛后橋。
實施例4
如圖4所示,在該實施例中,設置有實施例1中所述同軸多電機驅動系統的車輛,兩個驅動車輪124有各自獨立的輪軸,兩個驅動車輪124分別有對應的同軸多電機驅動系統121,同軸多電機驅動系統121和驅動車輪124的輪軸之間設置有傳動部131,傳動部131中可以設置減速器或變速器。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