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車輛運輸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捆綁器。
背景技術:
捆綁器是一種貨物運輸過程中對貨物進行捆綁固定的裝置,目前的捆綁器都具有帶軸,帶軸由兩個半軸組合而成,在使用時,需要將捆綁帶穿到兩個半軸之間,但是捆綁帶會在外界氣溫很低時出現結冰的現象、或是出現起毛現象、或是捆綁帶中間部位出現打結等情況,這樣捆綁帶都很難穿入帶軸內,造成使用麻煩的問題。另外,由于將捆綁帶穿過帶軸,還要進行調節捆綁帶的長度,需要逐漸將捆綁帶從卷軸槽內拉出,這樣不僅操作時間長,而且還會損傷捆綁帶。
如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申請號:201120327966.8)公開了一種捆綁器,包括支架、手柄、拉手、帶軸和捆綁帶,手柄通過帶軸鉸接在支架上,帶軸上設有棘輪,手柄上滑動連接有拉手,拉手端部能嵌入棘輪的棘齒間,帶軸由半軸一和半軸二組成,半軸一和半軸二均連接在捆綁器的棘輪上且兩者之間具有供捆綁帶連接的間隙,半軸一與棘輪固連,半軸二與棘輪周向固連且半軸二能相對于棘輪軸向移動,拉手上具有阻擋件,當拉手嵌入棘輪時阻擋件將半軸二端部阻擋,當拉手由棘輪處脫離時阻擋件脫離半軸二端部,該捆綁器在將捆綁帶穿過連接間隙時需要一只手拉住阻擋件,使得阻擋件脫離半軸二,另一只手需要抽拉半軸二,導致捆綁器無法握持定位,使用較為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捆綁器,該捆綁器的操作更加方便。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捆綁器,包括支架、連接在支架上的棘輪和帶軸,所述帶軸包括定半軸和動半軸,所述定半軸固定連接在棘輪上,所述動半軸滑動插接在棘輪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半軸的外端轉動套設有旋轉件,且動半軸上設有能夠將旋轉件軸向限位在動半軸上的限位件,當動半軸滑動插入時旋轉件能夠滑動套設在定半軸的端部,所述定半軸與旋轉件之間設有當旋轉件套設在定半軸上并正向旋轉時能夠將旋轉件軸向定位在定半軸上的定位結構,當所述旋轉件反向旋轉時能夠相對定半軸軸向滑動并脫離定半軸。
捆綁操作前需要預先將捆綁帶連接到帶軸上,操作時反向轉動旋轉件到位,然后向外端抽拔旋轉件,旋轉件通過限位件帶動動半軸向外端滑動,此時將捆綁帶貼靠在定半軸側部,然后將動半軸向內端推入,旋轉件能夠套設到定半軸的外端端部,正向轉動旋轉件,使得定位結構將旋轉件軸向定位在定半軸上,即實現動半軸的定位,此時捆綁帶穿設在定半軸與動半軸之間的間隙內,實現捆綁帶與帶軸的連接,整個操作過程只需要單手操作即可,操作方便省力。
在上述的捆綁器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固連在動半軸外端側壁上的限位銷,所述旋轉件呈筒狀,在旋轉件的側壁上周向開設有長條狀的限位槽,所述限位銷的端部插接在限位槽內。限位槽的寬度與限位銷的外徑大致相同,兩者相配合實現旋轉件與動半軸之間的軸向限位,而限位槽具有一定的長度,即旋轉件能夠相對動半軸旋轉,從而對定位結構進行操作,實現旋轉件與定半軸之間的定位或者脫離,當然限位件也可以采用螺套,該螺套固定在旋轉件的內壁上,在動半軸的弧形外壁上開設外螺紋,使得旋轉件與動半軸螺紋配合,既能夠實現軸向限位,也能夠周向轉動。
在上述的捆綁器中,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凸出旋轉件內周壁的定位凸塊,所述定半軸的外端側壁上周向開設有長條狀的定位槽,所述動半軸與定半軸之間具有連接間隙,所述定位槽的一端貫穿至動半軸與定半軸之間的連接間隙,當旋轉件套設在定半軸上并正向旋轉時定位凸塊能夠滑入定位槽內,當旋轉件反向旋轉時定位凸塊能夠滑出定位槽至連接間隙內。當動半軸插入棘輪時定位凸塊由連接間隙滑入,當動半軸插入到位時定位凸塊與定位槽的端口對齊,此時轉動旋轉件定位凸塊能夠從定位槽的端口滑入,定位槽與定位凸塊配合,實現旋轉件與定半軸的軸向定位,操作方便省力。
在上述的捆綁器中,所述限位槽兩端的槽壁上均具有限位缺口,所述旋轉件內設有彈簧,該彈簧的一端抵壓在旋轉件底面上,另一端抵壓在動半軸的外端端部,在彈簧的作用下限位銷能夠抵靠在限位缺口內,所述定位槽的寬度大于定位凸塊的寬度,當限位銷抵靠在限位槽一端的限位缺口內時定位凸塊位于定位槽內,當限位銷抵靠在限位槽另一端的限位缺口內時定位凸塊位于連接間隙內。限位缺口用于對旋轉件進行周向定位,即在彈簧作用下,當旋轉件正向或者反向旋轉到位時定位銷能夠自動彈入限位缺口內,使得結構更加穩定,操作手感更好,而需要操作時按壓旋轉件,使得定位銷脫離限位缺口后旋轉即可,操作方便省力。
在上述的捆綁器中,所述旋轉件的底面上垂直具有限位柱,在旋轉件內還設有靠板,所述彈簧套設在限位柱上,且彈簧的一端抵壓在靠板上,在彈簧的作用下靠板抵壓在動半軸的端面上,所述動半軸的端部插接在旋轉件的內壁與限位柱之間。限位柱避免彈簧出現傾斜或者移位,同時對動半軸進行限位,避免動半軸移動導致限位銷脫離限位槽,而轉動旋轉件時靠板與動半軸或者定半軸的外端端面發生相對摩擦,避免彈簧直接抵壓定半軸或者動半軸導致卡滯,提高彈簧使用壽命,操作也更加流暢。
在上述的捆綁器中,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固連在定半軸外端側壁上的定位銷,所述旋轉件的側壁上開設有L形的連接槽,該連接槽包括沿旋轉件周向設置的橫向段和沿旋轉件軸向的縱向段,所述連接槽的縱向段貫穿至旋轉件的端口邊沿,當旋轉件滑動套設在定半軸的端部并正向旋轉時定位銷滑過縱向段并定位在橫向段內。該定位結構在操作時將連接槽的縱向段端口與定位銷對齊,當旋轉件套設到定半軸上時定位銷滑入縱向段,到位后旋轉,定位銷滑入橫向段,從而實現旋轉件與定半軸的軸向定位,操作方便省力。
在上述的捆綁器中,所述棘輪有兩個,每個棘輪上均開設有兩弧形的插接孔,所述定半軸的兩端分別固定插接在兩棘輪的其中一個插接孔內,所述動半軸滑動穿過一個棘輪的另一個插接孔,且當動半軸向內端滑動時能夠插入另一個棘輪的另一個插接孔內。插接孔的形狀與定半軸及動半軸的橫截面相同,呈弧形,當定半軸與動半軸插入后能夠防止定半軸和動半軸自轉,當動半軸向外端移動時內端能夠脫離一個棘輪,使得定半軸與動半軸錯開,方便捆綁帶放入。
在上述的捆綁器中,靠近定半軸外端的棘輪上的兩插接孔之間形成圓形的限位部,所述動半軸的側面上沿長度方向開設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的內端具有限位端面,所述限位部位于導向槽內,且當動半軸向外端移動時限位端面能夠與限位部相抵靠。即動半軸只能脫離一個棘輪,在限位部的作用下,動半軸始終插接在另一個棘輪上,避免動半軸丟失。
在上述的捆綁器中,所述旋轉件內壁上固連有定位環,所述定位凸塊位于定位環的內側面上。方便旋轉件的加工,且定位凸塊需要承受定位力,因此旋轉件和定位環可以采用不同材料,使得定位環強度更高。
在上述的捆綁器中,所述限位槽的弧度為90°,當限位銷抵靠在限位槽一端的限位缺口內時定位凸塊位于定位槽的中部。即旋轉件的旋轉最大角度為90°,操作更加方便,而定位凸塊定位在定位槽的中部,更加穩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捆綁器具有以下優點:
1、由于只需要旋轉和滑動旋轉件即可實現對動半軸的操作,整個操作過程只需要單手操作即可,操作方便省力。
2、由于在彈簧作用下,當旋轉件正向或者反向旋轉到位時定位銷能夠自動彈入限位缺口內,使得結構更加穩定,操作手感更好,而需要操作時按壓旋轉件,使得定位銷脫離限位缺口后旋轉即可,操作方便省力。
3、由于一個棘輪上的兩插接孔之間形成限位部,能夠與限位部相抵靠,因此動半軸只能脫離一個棘輪,在限位部的作用下,動半軸始終插接在另一個棘輪上,避免動半軸丟失。
附圖說明
圖1是捆綁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捆綁器另一個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捆綁器的定半軸拉出時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捆綁器的結構俯視圖。
圖5是圖4中A-A處的結構剖視圖。
圖6是圖4中B-B處的結構剖視圖。
圖7是捆綁器的結構側視圖。
圖8是圖7中C-C處的結構剖視圖。
圖9是實施例二中捆綁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架;2、棘輪;21、插接孔;22、限位部;3、帶軸;31、定半軸;311、定位槽;32、動半軸;321、導向槽;322、限位端面;33、連接間隙;4、手柄;5、旋轉件;51、限位槽;511、限位缺口;52、限位柱;53、連接槽;531、橫向段;532、縱向段;6、限位銷;7、定位結構;71、定位環;711、定位凸塊;72、定位銷;8、彈簧;9、靠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實施例一: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捆綁器,包括支架1、棘輪2、帶軸3和手柄4,手柄4和支架1均呈U形,棘輪2有兩個,該兩個棘輪2分別與支架1的兩端轉動連接,手柄4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在棘輪2上,帶軸3連接在兩棘輪2之間,在支架1和手柄4上均設有棘爪,因此手柄4可以通過棘爪帶動棘輪2旋轉,當手柄4反向復位擺動時支架1上的棘爪將棘輪2定位,從而實現帶軸3的旋轉。具體的,帶軸3包括定半軸31和動半軸32,每個棘輪2上均開設有兩弧形的插接孔21,插接孔21的形狀與定半軸31及動半軸32的橫截面相同,定半軸31的兩端分別固定插接在兩棘輪2的其中一個插接孔21內,動半軸32滑動穿過一個棘輪2的另一個插接孔21,當動半軸32向內端滑動時能夠插入另一個棘輪2的另一個插接孔21內,靠近定半軸31外端的棘輪2上的兩插接孔21之間形成圓形的限位部22,動半軸32的側面上沿長度方向開設有導向槽321,該導向槽321的內端延伸至動半軸32的內端端部,且導向槽321的內端端面為限位端面322,限位部22位于導向槽321內,且當動半軸32向外端移動時限位端面322能夠與限位部22相抵靠,防止動半軸32完全脫離。當動半軸32向內端滑動,且動半軸32的兩端分別與兩棘輪2連接時動半軸32與定半軸31之間形成連接間隙33,捆綁帶穿過連接間隙33后實現與帶軸3的連接。動半軸32的外端轉動套設有筒狀的旋轉件5,在動半軸32上設有限位銷6,該限位銷6能夠將旋轉件5軸向限位在動半軸32上,當動半軸32向內端移動至動半軸32的內端插接在棘輪2上時旋轉件5能夠滑動套設在定半軸31的外端,定半軸31與旋轉件5之間設有定位結構7,在旋轉件5套設到定半軸31上后正向旋轉時定位結構7能夠將旋轉件5軸向定位在定半軸31上,當旋轉件5反向旋轉時能夠軸向滑動并脫離定半軸31。
結合圖4至圖8所示,定位結構7包括定位環71,該定位環71固連在旋轉件5的端口內壁上,定位環71的內壁上具有兩凸出內周壁的定位凸塊711,兩定位凸塊711對稱設置,定半軸31和動半軸32的外端側壁上均周向開設有長條狀的定位槽311,定位槽311的兩端均貫穿至動半軸32與定半軸31之間的連接間隙33,當旋轉件5套設在定半軸31上并正向旋轉時兩定位凸塊711能夠分別滑入定半軸31和動半軸32的定位槽311內,此時一個定位凸塊711使得旋轉件5與定半軸31軸向定位,另一個定位凸塊711可以輔助限位銷6,從而使得旋轉件5與動半軸32的軸向限位更加穩定,當旋轉件5反向旋轉時定位凸塊711能夠滑出定位槽311至連接間隙33內。限位銷6固連在動半軸32外端側壁上,在旋轉件5的側壁上周向開設有長條狀的限位槽51,限位銷6的端部插接在限位槽51內,限位槽51兩端的槽壁上均具有限位缺口511,旋轉件5內設有彈簧8和圓形的靠板9,旋轉件5的底面上垂直具有限位柱52,靠板9上開設有通孔,并通過通孔套設在限位柱52上,動半軸32的外端插接在旋轉件5內壁與限位柱52之間,彈簧8套設在限位柱52上,彈簧8的一端抵壓在旋轉件5底面上,彈簧8的一端抵壓在靠板9上,使得靠板9抵壓在動半軸32的端面上,在彈簧8的作用下限位銷6能夠抵靠在限位缺口511內,定位槽311的寬度大于定位凸塊711的寬度,用于限位銷6脫離限位缺口511時定位凸塊711在定位槽311內的軸向移動,當限位銷6抵靠在限位槽51一端的限位缺口511內時定位凸塊711位于定位槽311內,當限位銷6抵靠在限位槽51另一端的限位缺口511內時定位凸塊711位于連接間隙33內,其中限位槽51的弧度為90°,當限位銷6抵靠在限位槽51一端的限位缺口511內時定位凸塊711位于定位槽311的中部。
使用時按壓旋轉件5,使得限位銷6脫離限位槽51一端的限位缺口511,然后反向轉動旋轉件5,使得定位凸塊711脫離定位槽311,當限位銷6彈入限位槽51另一端的限位缺口511內時,定位凸塊711位于連接間隙33內,然后向外端拉動旋轉件5,旋轉件5通過限位銷6帶動動半軸32移動,即動半軸32拔出,將捆綁帶放到定半軸31側部上重新插入動半軸32,使得捆綁帶位于連接間隙33內,動半軸32插入到位后正向轉動旋轉件5,限位銷6彈入限位缺口511內,此時定位凸塊711滑入定位槽311內,實現旋轉件5與定半軸31的軸向定位,單手操作即可,方便省力。
實施例二:
該捆綁器的結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點如圖9所示,定位結構7包括固連在定半軸31外端側壁上的定位銷72,旋轉件5的側壁上開設有L形的連接槽53,該連接槽53包括橫向段531和縱向段532,橫向段531沿旋轉件5周向設置,縱向段532沿旋轉件5軸向設置,連接槽53的縱向段532貫穿至旋轉件5的端口邊沿,操作時連接槽53的縱向段532端口與定位銷72對齊,使旋轉件5滑動套設在定半軸31的端部,并正向旋轉,定位銷72滑過縱向段532并定位在橫向段531內,從而實現旋轉件5與定半軸31的軸向定位,操作方便省力。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支架1、棘輪2、插接孔21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發明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發明精神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