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拖拉機的配件結構設計技術領域,尤指一種折疊車梯和拖拉機。
背景技術:
在拖拉機上,為了方便用戶的上下,一般會在拖拉機車架上安裝車梯。車梯上的踏板離地高度需符合人機工程的要求,車梯最底部與地面之間的距離一般不能超過700mm。現有國內拖拉機中,沒有可翻轉的車梯裝置,在爬坡、水田或高田埂旱田作業環境中,因車梯不能進行翻轉,因此車梯與地面的距離一定,這造成在拖拉機作業時,車梯離地面最近的下級踏板會受到地面的撞擊,而容易造成車梯的變形或破壞,影響拖拉機過田埂能力,還會對田埂造成一定的損傷。
因此,本申請人致力于提供一種新型的折疊車梯和拖拉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折疊車梯和拖拉機,折疊車梯可以有效避免車梯底部與地面凸起物的碰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折疊車梯,包括:第一車梯、第二車梯和鎖緊件,所述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鉸接,所述第二車梯可在所述第一車梯上轉動形成展開狀態或折疊狀態,所述鎖緊件用于將所述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分別固定在所述展開狀態或折疊狀態。
優選地,所述第一車梯上設有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第二車梯上設有第三連接孔和第四連接孔,所述鎖緊件為銷軸和銷。
所述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處于展開狀態時,所述第一連接孔和第三 連接孔重合,所述銷軸插設在所述第一連接孔和第三連接孔中,并通過銷鎖緊所述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
所述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處于折疊狀態時,所述第二連接孔和第四連接孔重合,所述銷軸插設在所述第二連接孔和第四連接孔中,并通過銷鎖緊所述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
優選地,所述第一車梯上設有第一阻擋部,所述第二車梯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阻擋部配合的第二阻擋部,所述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處于展開狀態時,所述第二阻擋部抵設在所述第一阻擋部上并鎖緊所述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
優選地,所述第一車梯上設有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所述第二車梯上設有第一扣環和第二扣環;所述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處于展開狀態時,所述第一扣環卡設在所述第一卡位部中并鎖緊所述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所述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處于折疊狀態時,所述第二扣環卡設在所述第二卡位部中并鎖緊所述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
優選地,所述第一車梯與一支架連接,所述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處于折疊狀態時,所述第二車梯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這樣設置可以在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處于折疊狀態時,進一步保證二者之間結構穩固。
優選地,所述折疊車梯還包括:至少一個第三車梯,所述第三車梯與所述第一車梯固定連接或鉸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通過螺栓鉸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車梯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一腳蹬,所述第二車梯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二腳蹬。
優選地,所述第一腳蹬的踩踏面上設有防滑結構;和/或;所述第二腳蹬的踩踏面上設有防滑結構。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拖拉機,包括上述折疊車梯,
本實用新型的折疊車梯可以實現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折疊車梯通過將第二車梯鉸接在第一車梯上,使第二車梯可以相對于第一車梯轉動,從而使折疊車梯在展開和折疊兩個狀態下轉化,并通過鎖緊件分別將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分別固定在展開狀態和折疊狀態,本實用新型的折疊車梯結構簡單,折疊狀態下的車梯可以順利通過田埂等底面凸起物,展開狀態下的車梯方便使用者順利上車。
2、本實用新型的折疊車梯通過分別在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上分別設置相應的連接孔,再通過銷軸和銷固定重合的連接孔,從而使折疊車梯鎖緊固定在展開狀態或折疊狀態下,這種固定方式操作簡單,且鎖緊效果好。
3、本實用新型的折疊車梯通過在第一車梯上設置卡位部,在第二車梯上設置相應的扣環,通過將扣環卡設在相應的卡位部中,從而使折疊車梯固定鎖緊在展開狀態或折疊狀態,這種固定方式簡單可靠,且鎖緊效果好。
4、本實用新型的折疊車梯通過設置第三車梯可以有效調節折疊車梯的總長度,使折疊車梯可以應用于不同高度的車輛的需求。
5、本實用新型的折疊車梯通過在第一車梯、第二車梯及第三車梯上分別設置一個或多個腳蹬,可以方便使用者上下車。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折疊車梯的一種具體實施例在展開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所示的折疊車梯在折疊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所示的折疊車梯中第二腳蹬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
第一車梯10,第一腳蹬11,第一連接孔12,第二連接孔13;第二 車梯20,第二腳蹬21,第三連接孔22,第四連接孔23,防滑結構24;鎖緊件30;支架40。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實施例一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具體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折疊車梯,包括:第一車梯10、第二車梯20和鎖緊件30,第一車梯10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一腳蹬11,第二車梯20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二腳蹬21,第一車梯10和第二車梯20鉸接,第二車梯20可在所述第一車梯10上轉動形成展開狀態或折疊狀態,鎖緊件30用于將第一車梯10和第二車梯20分別固定在展開狀態或折疊狀態。
具體的,第一車梯10上設有第一連接孔12和第二連接孔13,第二車梯20上設有第三連接孔22和第四連接孔23,鎖緊件為銷軸和β銷。
如圖1所示,第一車梯10和第二車梯20處于展開狀態時,第一連接孔12和第三連接孔22重合,銷軸插設在第一連接孔12和第三連接孔22中,并通過β銷鎖緊第一車梯10和第二車梯20。
如圖2所示,第一車梯10和第二車梯20處于折疊狀態時,第二連接孔13和第四連接孔23重合,銷軸插設在第二連接孔13和第四連接孔23中,并通過β銷鎖緊第一車梯10和第二車梯20。
具體的,第一車梯10上設有第一阻擋部,第二車梯20上設有與第一阻擋部配合的第二阻擋部,第一車梯10和第二車梯20處于展開狀態時,第二阻擋部抵設在第一阻擋部上并鎖緊第一車梯10和第二車梯20。
具體的,第一車梯10與支架40連接,第一車梯10和第二車梯20處于折疊狀態時,第二腳蹬21固定在支架40上。這樣設置可以使處于折疊狀態下的折疊車梯進一步保持結構穩固。
具體的,第一車梯10和第二車梯20通過螺栓鉸接。
具體的,如圖3所示,第一腳蹬11和第二腳蹬21的踩踏面上均設有防滑結構40。
實施例二
實施例二中公開的折疊車梯的結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實施例二中的折疊車梯的鎖緊結構及在不同狀態下的鎖緊方式與實施例一不同。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車梯上設有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第二車梯上設有第一扣環和第二扣環。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處于展開狀態時,第一扣環卡設在第一卡位部中并鎖緊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處于折疊狀態時,第二扣環卡設在第二卡位部中并鎖緊第一車梯和第二車梯。
實施例三
實施例三中公開的折疊車梯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實施例三中所述折疊車梯還包括一個第三車梯,第三車梯上設有第三腳蹬,第三車梯與第一車梯固定連接。通過第三車梯可以有效延長折疊車梯的總長度。
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三車梯還可以設為多個;第三車梯與第一車梯還可以鉸接在一起,從而使第一車梯可以相對于第三車梯展開或折疊。
實施例四
實施例四公開了一種拖拉機,包括上述任一實施例中所述的折疊車梯。
當然了,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的折疊車梯的鎖緊件中 β銷還可以由其他形式的圓柱銷、圓錐銷、開口銷等替代;第一連接孔、第二連接孔、第三連接孔、第四連接孔均可以僅設置一個或者設為一對;第一阻擋部和第二阻擋部均可以選擇性設置;第一腳蹬和第二腳蹬的數目均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且腳蹬上的防滑結構可以選擇性設置;此外,本實用新型的折疊車梯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應用于拖拉機以外的交通工具或者建筑工程等其他工程中,此處不再贅述。
示例性的,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折疊車梯的實施例的具體應用情況如下:
如圖1所示,當工作人員需要使用折疊車梯時,將第一車梯10上的第一連接孔12和第二車梯20上的第三連接孔22重合,將銷軸插設在第一連接孔12和第三連接孔22中,并通過β銷鎖緊第一車梯10和第二車梯20,然后,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第一腳蹬11和第二腳蹬21登上拖拉機。
如圖2所示,當工作人員不需要使用折疊車梯時,第一車梯10上的第二連接孔13和第二車梯20上的第四連接孔23重合,將銷軸插設在第二連接孔13和第四連接孔23中,并通過銷鎖緊第一車梯10和第二車梯20,這樣便于拖拉機順利通過地面上的凸起物。
本實用新型的折疊車梯結構簡單,可以穩固地保持在折疊狀態和展開狀態下。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