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旋轉組件及折疊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83102閱讀:315來源:國知局
一種旋轉組件及折疊車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折疊車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旋轉組件及折疊車。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交通日益擁堵,人們對折疊車需求也越來越多,且對折疊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輕量化和便攜性成為折疊車發展的一個趨勢,因而,折疊車的使用將越來越多。

現有技術中,折疊車一般鉸鏈折疊,即折疊車的前后車架之間有一個鉸鏈折疊結構,折疊車的前后車架通過該折疊結構將前后車架折疊在一起;但是,通過這種方式折疊后的折疊車,體積仍然很大,攜帶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旋轉組件及折疊車,旨在解決折疊車攜帶不方便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旋轉組件,該旋轉組件包括:旋轉齒軸、可旋轉連接于所述旋轉齒軸上的旋轉齒環及固定連接于所述旋轉齒軸一端的端蓋;其中,所述旋轉齒軸的圓柱面上設有旋轉軌道;所述旋轉齒環上設置有與所述旋轉軌道配合的軌道配合結構,所述旋轉齒環通過所述軌道配合結構與所述旋轉軌道的配合而相對所述旋轉齒軸旋轉并在所述旋轉齒軸上作軸向移動。

其中,所述旋轉軌道包括軸向旋轉軌道及徑向旋轉軌道;所述旋轉齒環內側面具有與所述軸向及徑向旋轉軌道配合的軌道配合結構;所述旋轉齒環通過所述軌道配合結構與所述軸向旋轉軌道及徑向旋轉軌道配合,以使得所述旋轉齒環相對于所述旋轉齒軸旋轉并在所述旋轉齒軸上作軸向移動。

其中,所述旋轉齒環通過所述軌道配合結構從所述軸向旋轉軌道的一端移動到另一端時,所述旋轉齒環相對于所述旋轉齒軸旋轉并在所述旋轉齒軸的軸向上移動一預定距離。

其中,所述旋轉齒環通過所述軌道配合結構從所述徑向旋轉軌道的一端移動到另一端時,所述旋轉齒環相對于所述旋轉齒軸旋轉一預定角度。

其中,進一步包括一連接件,所述端蓋通過所述連接件連接至所述旋轉齒軸上。

其中,所述連接件為連接螺栓,所述旋轉齒軸上設有螺紋孔,所述端蓋設有通孔,所述連接螺栓穿過所述通孔與所述螺紋孔配合連接。

其中,所述軌道配合結構為螺牙結構,均勻分布在所述旋轉齒環內側面,且與所述旋轉軌道數量相同,所述旋轉軌道均勻分布在所述旋轉齒軸的圓柱面上。

其中,所述軸向旋轉軌道為從所述旋轉齒軸與所述端蓋連接的一端起始的半螺紋槽,所述螺牙結構與所述半螺紋槽嚙合;所述徑向旋轉軌道為與所述軸向旋轉軌道起始端連通的卡槽;所述卡槽有軸向限位面及徑向限位面,所述軸向限位面與所述起始端的距離,與所述螺牙結構端面距離相同,所述徑向限位面限制所述旋轉齒環繼續作徑向運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折疊車,包括旋轉組件、前車架、后車架、前輪、后輪及鎖止件,其中,所述旋轉組件為上述的旋轉組件。

其中,所述折疊車為折疊自行車或折疊電動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發明提供一種旋轉組件,通過旋轉齒環在旋轉齒軸的圓柱面上作軸向及徑向旋轉運動的方式,使得折疊車可通過該旋轉組件將前后輪達到平行且重合的狀態,進而使得折疊車體積變小,所占空間變小,方便攜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旋轉組件的裝配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旋轉組件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旋轉組件旋轉齒軸及端蓋截面示意圖;

圖4是圖2中旋轉組件的旋轉齒環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旋轉組件裝配截面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折疊車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旋轉組件及折疊車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閱圖1及圖2,本發明旋轉組件包括:旋轉齒軸12、可旋轉連接于旋轉齒軸12上的旋轉齒環14及固定連接于旋轉齒軸12一端的端蓋16。

旋轉齒軸12呈圓柱狀設置,其圓柱面上設有均勻分布的旋轉軌道,該旋轉軌道包括軸向旋轉軌道122及徑向旋轉軌道124。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所指的軸向旋轉軌道122及徑向旋轉軌道124均為凹槽結構。

其中,軸向旋轉軌道122是從旋轉齒軸12一端起始的半螺紋槽,具體地,軸向旋轉軌道122是從旋轉齒軸12右端面,即靠近端蓋16的一面起始的半螺紋槽。

其中,徑向旋轉軌道124是與軸向旋轉軌道122起始端連通的卡槽,具體地,徑向旋轉軌道124是與軸向旋轉軌道122右端連通的卡槽。

具體地,徑向旋轉軌道124設有軸向限位面1242及徑向限位面1244,軸向限位面1242與旋轉齒軸12右端面平行。

請同時參考圖3,旋轉齒軸12上進一步設有收容空間126及與收容空間126連通的螺紋孔128。

參閱圖2及圖4,旋轉齒環14呈圓環形設置,具有套設于旋轉齒軸12圓柱面上的中心孔,靠近中心孔的旋轉齒環14內側面設置有軌道配合結構142,該軌道配合結構142為螺牙結構,均勻分布在旋轉齒環14內側面,且與軸向旋轉軌道122及徑向旋轉軌道124數量相同,本發明實施例圖示中以三個為例。

其中,軌道配合結構142的螺牙結構與軸向旋轉軌道122的半螺紋槽嚙合,具體地,螺牙結構的寬度與半螺紋槽的寬度相同或比半螺紋槽的寬度略小、螺牙結構高度與半螺紋槽深度相同或比半螺紋槽深度略小,使得該螺牙結構在該半螺紋槽內旋轉運行時,運行流暢且不會發生晃動及錯位現象。

進一步參閱圖2,軸向限位面1242與右端面的距離和軌道配合結構142的螺牙兩端面距離相同以便軌道配合結構142與徑向旋轉軌道124卡合,當旋轉齒環14在徑向旋轉軌道124上作徑向旋轉運動時,軸向限位面1242限制旋轉齒環在軸向發生運動,使其只能作徑向旋轉運動;當旋轉齒環14旋轉至軌道配合結構142與徑向限位面1244貼合時,徑向限位面1244限制其繼續作徑向運動,使得旋轉齒環14不能再繼續旋轉。

共同參閱圖2、圖3和圖5,端蓋16通過一連接件18連接固定至旋轉齒軸12的右端面上,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端蓋16呈圓盤狀,當然,其亦可呈其他形狀,在此不做限定。端蓋16外徑大于旋轉齒軸12外徑。端蓋16中心處朝向所述旋轉齒軸12凸伸設置有一與旋轉齒軸12的收容空間126配合的凸起結構162。端蓋16中心位置處進一步設置有一收容連接件18的通孔164。

其中,連接件18為連接螺栓。

同參閱圖1、圖3及圖5,旋轉組件組裝時,旋轉齒環14從旋轉齒軸12裝配端蓋16的一端旋入,然后再將端蓋16通過連接件18連接固定至旋轉齒軸12上。軌道配合結構142與軸向旋轉軌道122及徑向旋轉軌道124嚙合,使得旋轉齒環14通過軸向旋轉軌道122及徑向旋轉軌道124作軸向及徑向旋轉運動,且不會發生晃動現象。

具體地,旋轉組件組裝時,旋轉齒環14從徑向旋轉軌道124處旋入,直至軌道配合結構142與軸向旋轉軌道122嚙合,然后將端蓋16中心處的凸起結構162與旋轉齒軸12端面處的收容空間126配合插入,再將連接件18穿過通孔164及凸起結構162與旋轉齒軸12端面處的收容空間126連通的螺紋孔128連接,并擰緊。

當該旋轉組件運行時,旋轉齒環14通過軌道配合結構142從軸向旋轉軌道122的一端移動到另一端,旋轉齒環14相對于旋轉齒軸12旋轉并在旋轉齒軸12的軸向上移動一預定距離;旋轉齒環14通過軌道配合結構142從徑向旋轉軌道124的一端移動到另一端,旋轉齒環14相對于旋轉齒軸12旋轉一預定距離。

具體地,如圖1所示,當旋轉齒環14通過軌道配合結構142從軸向旋轉軌道122遠離端蓋16的一端向靠近端蓋16的一端移動時,旋轉齒環14相對于旋轉齒軸12在軸向上移動一預定距離,也可同時相對于旋轉齒軸12旋轉一第一角度。該預定距離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第一角度可以是0°,即旋轉齒環14僅相對于旋轉齒軸12在軸向上移動一預設距離,而相對于旋轉齒軸12不旋轉;第一角度也可以是小于180度的任一角度,該第一角度的數值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旋轉齒環14通過軌道配合結構142從徑向旋轉軌道124與軸向旋轉軌道122連通的一端移動到徑向限位面1244時,旋轉齒環14相對于旋轉齒軸12在軸向上不作移動,僅旋轉一第二角度,該第二角度的范圍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第一角度與第二角度之和不大于180°。

參閱圖6,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折疊車,該折疊車包括上述實施例中的旋轉組件20,還包括前輪22、前車架24、轉向軸26、后車架28、后輪30,進一步包括車座32、腳踏34及固定件36。

其中,該折疊車可以是折疊自行車,亦可以是折疊電動車。

其中,車座32及腳踏34均可折疊。

其中,固定件36用于使得前車架24與后車架28相對固定。在本實施例中,固定件36為可拆卸連接桿,用于連接前車架24及后車架28,使得前車架與后車架相對固定。在其他實施例中,固定件也可以是其他固定連接件。

共同參閱圖1和圖6,前車架24上與之連接的轉向軸26通過旋轉齒環14上的連接裝置與旋轉組件20固定連接,在本實施例圖示中該連接裝置為螺紋孔144,可選的,該連接裝置還可以是從旋轉齒環14表面凸起的凸起結構,此時,轉向軸26上有與該凸起結構配合的凹槽,轉向軸26通過凹槽與凸起結構固定連接使得轉向軸26與旋轉組件20固定連接;后車架28與旋轉齒軸12圓柱面沒有旋轉軌道的部分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連接在一起。

此外,旋轉齒環14亦可以與折疊車的后車架28連接,則旋轉齒軸與轉向軸26固定連接,此時旋轉齒軸上設有連接裝置,其連接方式與上述旋轉齒環14與轉向軸26的連接方式一致,在此不作詳細描述。

在使用過程中,與前車架24連接的旋轉齒環14位于軸向旋轉軌道122的半螺紋槽的末端(即如圖2所示軸向旋轉軌道122的最左端)時,折疊車處于正常騎行狀態,此時,固定件36為可拆卸連接桿,該可拆卸連接桿連接前車架24及后車架28,使得前車架24及后車架28相對固定,此時前輪22與后輪30處于同一平面;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固定件36也可以是設置在旋轉組件20上的鎖止件,該鎖止件用于在旋轉齒環14位于軸向旋轉軌道122的半螺紋槽的末端(即如圖2所示軸向旋轉軌道122的最左端)時,將所述旋轉齒環14與旋轉齒軸12相對固定,進而使得前車架24與后車架28相對固定;當需要折疊時,解除前車架24與后車架28之間的固定,即將可拆卸連接桿拆下或鎖止件打開,進而旋轉前車架24,使與前車架24連接的旋轉齒環14通過與之嚙合的軸向旋轉軌道122作軸向旋轉運動。在這一過程中,前車架24與后車架28之間的角度逐漸變小,前輪22與后輪30的中心距離逐漸變小,前輪22所處平面與后輪30所處平面的距離增大至一預定距離,需要說明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所述前輪22與后輪30不干涉。在本實施例中,該預設距離大于前輪22的厚度,在其他實施例中,該預設距離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然后繼續同向旋轉前車架24,使得旋轉齒環14通過徑向旋轉軌道124作徑向旋轉運動,直至旋轉齒環14內側的軌道配合結構142與徑向限位面1244完全貼合,該旋轉運動結束,折疊車的前后輪22、30處于重合狀態。在旋轉齒環14通過徑向旋轉軌道124作徑向旋轉運動的這一過程中,前輪22所處平面與后輪30所處平面的距離不變,前車架24與后車架28之間的角度逐漸變小,使得前輪22與后輪30的中心距離逐漸變小直至中心完全重合。

相反的,當折疊車需要打開時,旋轉前車架22,使與前車架22連接的旋轉齒環14在徑向旋轉軌道124上作徑向旋轉運動,進而使得折疊車前后輪22、30從同一中心處分開且中心距離逐漸變大;繼續旋轉前車架22,使與前車架22連接的旋轉齒環14在軸向旋轉軌道122上作軸向旋轉運動,折疊車的前后輪22、30中心距離繼續變大,且前后輪22、30所處平面距離逐漸減小,直到旋轉齒環14旋轉至軸向旋轉軌道122最末端,旋轉運動結束,此時,折疊車前后輪22、30處于同一平面,折疊車完全打開,通過固定件36使得前車架24與后車架28相對固定(例如在前車架24與后車架28之間安裝上可拆卸連接桿,或者鎖定旋轉組件20上的鎖止件),則折疊車處于可騎行狀態,此過程中旋轉齒環14的旋轉方向與上述將折疊車折疊的旋轉方向相反、前車輪22與后車輪28之間的角度變化亦與上述將折疊車折疊過程中的角度變化相反。

區別現有技術,本發明通過旋轉組件,先將折疊車的前輪與后輪旋轉至不同水平面且中心距離減小的狀態,再將前后輪旋轉至中心完全重合的狀態,使得折疊車體積變小,所占空間變小,方便攜帶。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泉市| 洛阳市| 潞西市| 洛扎县| 河间市| 淮阳县| 荔波县| 大港区| 青阳县| 农安县| 盐山县| 恩平市| 锡林浩特市| 金山区| 六枝特区| 清徐县| 济南市| 余江县| 方城县| 横峰县| 府谷县| 垦利县| 利辛县| 乌兰察布市| 彩票| 宁河县| 泸溪县| 昆明市| 晋城| 子长县| 旬阳县| 册亨县| 湖北省| 潼关县| 靖宇县| 峨山| 水城县| 额济纳旗| 井研县| 崇文区|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