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破窗器,尤其是涉及一種便攜式破窗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破窗器有多種類型,但都體積大重量重價格不菲,不能人手一個隨身攜帶,往往都是配置在大車上幾個、小車一個而已。尤其是公交車上的小錘破窗器,為避免隨手牽羊都是用繩子綁住的,危急時刻有可能找不到或取不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便攜式破窗器,其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便宜,可人手一個隨身攜帶。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便攜式破窗器,其特征是:包括人們隨身的具有一定重量的物品,所述的物品設有帶有尖銳部的破窗錐。
所述的物品為手機、手表、手環(huán)、皮帶扣、游戲機、水壺或平板電腦。
所述的帶有尖銳部的破窗錐結構為一尖端;或為:一柱體的一端固定有椎體。
所述的椎體為圓錐體或棱錐體。
所述物品為手機,所述尖銳頭部破窗錐設在所述手機的側面,所述柱體的橫截面形狀配合所述手機側面開孔,如圓形的耳機孔、矩形的充電插口孔、梯形的數據線插口孔,所述破窗錐的柱體插在所述的手機側面開孔中,椎體錐頭外露。
所述的破窗錐錐頭去除鋒利尖頭或表面包裹有保護層,避免尖頭刮傷人手和衣物。
所述物品為手機,所述尖銳頭部破窗錐為一圓錐體,直接設在所述手機的側面。
所述的手機由主體和外殼構成,破窗錐設在手機主體上并被外殼包裹錐頭不外露。如此是為了手機外形美觀,在使用時,敲擊玻璃幾次后,薄薄的手機外殼會被破窗錐的錐頭刺破或被玻璃打破而露出錐頭,此時即可很容易地破窗。
所述的破窗錐錐頭去除鋒利尖頭或表面包裹有保護層,避免尖頭刮傷人手和衣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帶局部剖視示意圖;
圖2為圖1的破窗錐放大示意圖;
圖3為圖2的仰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破窗錐的仰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帶局部剖視的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一破窗錐敲擊車窗一次或幾次后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三帶局部剖視的示意圖;
圖8為實施例三破窗錐敲擊車窗一次或幾次后的狀態(tài)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四的破窗錐去除鋒利尖頭無保護層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1-手機,2-破窗錐,3-保護層。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3,本實用新型的便攜式破窗器實施例一,其實就是在一臺手機的側面設有尖銳的破窗錐,破窗錐的結構為:一柱體的一端固定有一圓錐體,柱體的橫截面形狀配合手機側面開孔,如圓形的耳機孔、矩形的充電插口孔、梯形的數據線插口孔等,參見圖4。本實施例的柱體橫截面為圓柱形。破窗錐的柱體插在手機側面開孔中,錐頭外露,表面包裹有保護層保護層3,避免平時尖頭劃傷人手。真正使用時會在開始幾次的敲擊玻璃后,保護膠層裂開露出里面的銳角,即可很容易地擊破玻璃。參見圖6。
也可以將錐頭去除鋒利尖頭,避免平時尖頭劃傷人手。使用時直接敲擊玻璃即可。參見圖9。
如圖5所示的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僅在于:破窗錐結構為一圓錐體,直接固定在手機的側面(和手機一體制出)。
如圖6和圖7所示的實施例三,與上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的手機有主體和外殼構成,破窗錐設在手機主體上并被外殼包裹錐頭不外露。
至于別的物品如手表、手環(huán)、皮帶扣、游戲機、水壺或平板電腦,以及破窗錐結構為一尖端或是一柱體的一端固定有棱錐體的結構,人們可以很容易想到的,這里就不再畫圖表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