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電動車領域,主要涉及一種中空式車橋結構。
背景技術:
:
現有兩種技術,一種是采用傳統車橋,一種是電動車橋。傳統車橋做電動車,傳動軸占據縱梁內側空間,導致整車空間未得到充分利用;傳動軸自身有重量,傳動系統慣量較大;傳統車橋集成的主減速器采用弧齒輪,正方方向傳動不一致,導致回饋制動傳動系振動。
目前市面上的車橋分為兩種,一種是不具備驅動功能的前橋,一種是帶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兩個半軸具有驅動功能的后橋。為了適應電動汽車,開發了將電機和減速器集成到橋殼上的電驅動橋,該方案的電驅動橋導致簧下質量較大,車橋振動能量較大,導致整車平順性、舒適性、以及板簧易疲勞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中空式車橋結構, 要克服簧下質量大和占據縱梁內側空間的缺點,采用集成式電驅動方案,還能滿足商用車后橋載荷較大的需求。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中空式車橋結構,包括有安裝在車輪之間的車橋橫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橋橫梁的中部偏離車橋軸線,且與車橋軸線呈一中空的空腔結構。
所述的橫梁為一根橫梁或兩根橫梁。
所述的橫梁與車橋軸線之間的空腔結構形狀為圓弧或矩形或任意非直線形狀。
所述兩根橫梁的結構中與車橋軸線之間的空腔為對稱結構或不對稱結構。
所述的車橋橫梁兩端通過帶有萬向節的半軸與減速箱的輸出軸傳動連接,所述減速箱的輸入軸與驅動電機傳動連接,所述驅動電機通過懸置架固定在底盤縱梁上,且驅動電機、減速箱均位于空腔結構中。
所述的兩根橫梁,前梁與后梁分離(見圖1),在車橋軸線形成一個中空,若是單梁(見圖2),則單梁采用彎曲等形狀以便在車橋軸線形成一個中空,該中空位置用于放置驅動電機和變速箱的動力傳動系統聯合體(見圖3)。
車橋的前梁和后梁的形狀可以為圓弧或矩形等任意非直線形狀,以便在車橋中心軸線形成一個中空部位,且車橋也可以由不少于前梁和后梁兩根梁形成車橋軸線中空,車橋前梁與后梁結構可以為對稱結構,也可以不為對稱結構。
所述的單梁彎曲橋,車橋橫梁為非直線形狀,以便在車橋中心軸線形成一個中空部位。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可以滿足商用車后橋大負荷的需求
2)為電機變速箱集成驅動單元讓出空間,以便從差速器兩側伸出半軸驅動兩側車輪。
附圖說明:
圖1為中空式車橋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單梁彎曲車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中空式車橋結構應用案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
一種中空式車橋結構,包括有安裝在車輪之間的車橋橫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橋橫梁的中部偏離車橋軸線,且與車橋軸線呈一中空的空腔結構。
所述兩根橫梁的結構中與車橋軸線之間的空腔為對稱結構或不對稱結構。
圖1為中空式車橋結構俯視結構示意圖,包括有左側車輪1和右側車輪4,車橋前梁2和車橋后梁3。
圖2為單梁彎曲車橋俯視結構示意圖,包括有左側車輪1和右側車輪4,車橋橫梁5。
車橋和彎曲梁車橋應用在采用板簧懸架結構的專用車底盤上,包括車輪1、車橋前梁2、半軸6、減速箱7、驅動電機8、電機懸置架9、底盤縱梁10和板簧11,驅動電機8和減速箱7集成一個動力系統聯合體,通過電機懸置架9固定在底盤縱梁10上,底盤縱梁10通過板簧11固定在車橋梁2上,減速箱7中的差速器輸出力矩通過半軸6傳動到左側車輪1和右側車輪4上,半軸6采用兩個萬向節實現動力偏移傳動,半軸6與減速箱7和車輪1之間采用花鍵連接,以實現動力傳動過程中半軸6的傳動軸在減速箱7和車輪1中可以伸縮;且驅動電機8、減速箱7均位于空腔結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