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拖板車,特別是一種應用于拖板車的連接桿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拖板車一般是通過連接桿與其他拖車相連接,從而帶動拖板車行走,但是由于不同拖車的尾部后支架的寬度不一樣,因此拖板車的兩根連接桿也設置成可活動張開以適應不同寬度的拖車。
現市面上的拖板車一般是直接將兩根連接桿活動安裝于拖板車一端上且兩根連接桿相距一定的距離,此時兩根連接桿可往外張開形成一較大的夾角,因此可以連接于一定寬度的拖車的尾部后支架上,但是此種安裝結構,兩根連接桿無法并排收攏形成一較小的夾角,進而不適用于一些尾部后支架寬度較窄的拖車,適用范圍窄。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同時可以使得兩根連接桿張開或收攏以適用于后支架具有不同寬度的拖板車上的安裝結構。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應用于拖板車的連接桿安裝結構,包括一拖板車,所述拖板車的一端設置有一連接座,所述連接座上活動設置有兩根可相對該拖板車轉動的連接桿,所述連接座上活動設置有兩個相互嚙合的轉動齒輪,兩根連接桿分別與兩個轉動齒輪相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轉動齒輪與連接桿之間設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插銷和插孔,所述插銷和插孔其中一設置于所述轉動齒輪上,另一則設置于所述連接桿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座朝向所述連接桿的一側壁上設置有上夾板和下夾板,兩個轉動齒輪活動安裝于上夾板和下夾板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安裝座上活動設置有兩個相互嚙合的轉動齒輪,兩根連接桿分別與兩個轉動齒輪相連接,使得兩根連接桿可以隨意往外張開或向內并排收攏,而不會受到其他障礙物的阻擋,進而使得采用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桿安裝結構的拖板車可以適用于不同后支架寬度的拖車,適用范圍廣;同時由于兩根連接桿安裝于兩個相互嚙合的轉動齒輪上,因此轉動其中一根連接桿時,另一根連接桿也會同步轉動,進而使得調整兩根連接桿的夾角更加簡單方便,而不需要單獨調整兩根連接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中安裝座、轉動齒輪和連接桿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中安裝座、轉動齒輪與連接桿的裝配結構局部分解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優選實施例中轉動齒輪與連接桿的裝配結構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 2、圖3和圖4,一種應用于拖板車的連接桿安裝結構,包括一拖板車10,所述拖板車10的一端設置有一連接座11,所述連接座11上活動設置有兩根可相對該拖板車10轉動的連接桿20,所述連接座11上活動設置有兩個相互嚙合的轉動齒輪12,兩根連接桿20分別與兩個轉動齒輪12相連接。
參照圖3和圖4,在這里,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便于安裝,優選地,所述轉動齒輪12與連接桿20之間設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插銷31和插孔32,所述插銷31和插孔32其中一設置于所述轉動齒輪12上,另一則設置于所述連接桿20上。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插銷31設置于所述轉動齒輪12上,而插孔32則設置于所述連接桿20上,當然上述的插銷31和插孔32互換位置也是可以的。
參照圖2和圖3,為了使得兩個轉動齒輪12的安裝更加簡單,同時便于兩根連接桿20擺動,在本實用新型中,優選地,所述連接座11朝向所述連接桿20的一側壁上設置有上夾板111和下夾板112,兩個轉動齒輪12活動安裝于上夾板111和下夾板112之間。通過將兩個轉動齒輪12設置于上夾板111和下平板112之間,既可以保證兩個轉動齒輪12與安裝座11之間的安裝牢固可靠,同時又可以避免兩根連接桿20轉動時受到其他障礙物的阻礙而不能轉動。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