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跨座式單軌關節型道岔線型及其檢測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城市跨座式單軌交通的道岔線型設計及其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城市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的設計和安裝應運而生,而且呈發展 趨勢。目前,國內外的跨座式單軌通常是軌道梁為寬0.85米、高1.5米的工字型結構,中 間為供電軌,梁跨20 24米,車輛騎跨于梁上行駛,軌道梁是集承重、導向、供電等多 種功能的關鍵產品,生產安裝的工藝和技術要求極高。其中,關節型道岔為5.5米長的多 段鋼箱梁結構。"關節型"道岔呈折線型,有單、三、五開三種類型,通過速度較低。通過 借鑒中外技術和產品開發,已實現關節型道岔的產業化。
單關節型道岔通常由依次相連的1# (AB)、 2# (BC)、 3# (CD)禾卩4# (DE)四節道 岔梁構成。參見圖2和圖3,目前,在安裝道岔1# (AB)、 2# (BC)、 3# (CD)和4# (DE) 時,是先將這四節道岔梁連接后,再將4#道岔梁的端部與固定的軌道梁銜接,因不能確認 道岔線型的正確與否,這種安裝方式由于道岔轉轍后道岔梁與軌道梁端點間的銜接常常得 不到保證,各道岔梁的角度也不能確定。故不得不在施工管理不便的情況下也規定了不盡 合理的施工措施,讓軌道梁來滿足道岔梁的要求,采用先將各道岔轉轍定位后再制作軌道 梁,而放棄了對道岔線型本身正確性的檢測,但這種安裝方式會大大延長工期,而且會影 響工程質量。而關節型道岔線型(僅指道岔轉轍后的線型)的檢測,如圖1所示,是根據 現行的關節型單開道岔線型圖,作為道岔直角坐標檢測法的依據,采用各道岔梁轉轍點的 直角坐標位置來衡量。由于道岔各檢測點在道岔走行面上,距離地面3000mm,距離安裝 板2340mm,直角坐標位置無法在同一個平面上直接測量,因此采用常規方法檢測難度較 大,而且測量精度極低,其線型的檢測也常常被人們所忽視。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方便設計安裝和檢測, 保證道岔安裝中線型檢測的可實施性和正確性的跨座式單軌道岔線型及其檢測方法。
3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跨座式單軌關節型道岔線型,其特征在于,道岔轉 轍前的線型與轉轍后各關節點形成的相鄰夾角相等分布設置。
跨座式單軌關節型道岔線型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 在道岔安裝時,首先調節4#道岔梁,使其與端部E的軌道梁銜接,調節其間隙
符合設計規范的要求;
(2) 軌道梁的E點確定后,將4#鎖定底板與安裝底板焊牢;
(3) 將經諱儀的原點調節在整個道岔的轉轍中心點A上,在每兩節道岔梁中心線的 交點B、 C、 D、 E上分別放置標示物;
(4) 通過分別調節AB、 BC、 CD和DE各相關道岔梁位置,使以A為頂點的F、 B、 C、 D、 E相鄰兩點間的夾角相等,即ZFAB、 ZBAC、 ZCAD和ZDAE相等;
(5) 最后,分別將各鎖定底板與對應的安裝底板焊牢,道岔安裝和線型檢測一次完成。
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道岔線型的設計和檢測方法,克服了道岔各轉轍點的直角坐標位置無法在同一 平面上直接測量,道岔轉轍后道岔梁與軌道梁端點間的銜接得不到保證的缺點;而且,在 道岔安裝時,保證了設備的一次安裝成功。
圖1是目前使用的關節型單開道岔線型圖2是關節型單開道岔的主視圖3是圖2的俯視圖4是本發明關節型單開道岔線型圖5是關節型單開道岔的轉角檢測法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見圖4和圖5, 一種跨座式單軌關節型道岔線型,其道岔轉轍前的線型與轉轍后各 關節點形成的相鄰夾角相等,按照本發明關節型單開道岔轉轍后的線型為圓的內接等多邊 的四段折線。
本發明跨座式單軌關節型道岔線型檢測方法,使用轉角檢測法進行檢測。
具體步驟如下
(l)在道岔安裝時,首先調節4#道岔梁,使其與端部E的軌道梁銜接,調節其間隙符合設計規范的要求(此時,尺寸2400士3, 173±1在安裝軌道梁時已得到了保證)。
(2) 軌道梁的E點確定后,將4#鎖定底板與安裝底板焊牢;
(3) 將經緯儀的原點調節在整個道岔的轉轍中心點A上,在每兩節道岔梁中心線的 交點B、 C、 D、 E上分別放置標示物(如圓錐體);
(4) 通過分別調節1# (AB)、 2# (BC)、 3# (CD)和4# (DE)四節道岔梁的位置, 使以A為頂點的F、 B、 C、 D、 E相鄰兩點間的夾角相等,即ZFAB、 ZBAC、 ZCAD和 ZDAE相等。
(5) 最后,分別將各鎖定底板與對應的安裝底板焊牢,道岔安裝和線型檢測完畢。 其它關節型道岔的檢測,以此類推也采用與關節型單開道岔檢測相似的方法進行。 采用本發明在道岔安裝時,首先調節4#道岔梁,使其與軌道梁銜接;然后用經緯儀檢
測各轉轍點的轉角。經緯儀的原點在道岔的轉轍中心,在每兩節道岔梁中心線的交點上分 別放置標示物。通過分別調節各相關道岔梁位置,使道岔線型符合要求。克服了道岔各轉 轍點的直角坐標位置無法在同一平面上直接測量,道岔轉轍后道岔梁與軌道梁端點間的銜 接得不到保證的缺點;在道岔安裝時,保證了設備的一次安裝成功。
權利要求
1、跨座式單軌關節型道岔線型,其特征在于,道岔轉轍前的線型與轉轍后各關節點形成的相鄰夾角相等分布。
2、 跨座式單軌關節型道岔線型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 在道岔安裝時,首先調節4#道岔梁,使其與端部E的軌道梁銜接,調節其間隙 符合設計規范的要求;(2) 軌道梁的端點E點確定后,將4#鎖定底板與安裝底板焊牢;(3) 將經諱儀的原點調節在整個道岔的轉轍中心點A上,在每兩節道岔梁中心線的 交點B、 C、 D、 E上分別放置標示物;(4) 通過分別調節AB、 BC、 CD和DE各相關道岔梁位置,使以A為頂點的F、 B、 C、 D、 E相鄰兩點間的夾角相等,即ZFAB、 ZBAC、 ZCAD和ZDAE相等;(5) 最后,分別將各鎖定底板與對應的安裝底板焊牢,道岔安裝和線型檢測完畢。
全文摘要
跨座式單軌關節型道岔線型檢測方法,包括步驟如下在道岔安裝時,首先調節4#道岔梁,使其與端部E的軌道梁銜接;將4#鎖定底板與安裝底板焊牢;將經緯儀的原點調節在整個道岔的轉轍中心點A上,在每兩節道岔梁中心線的交點B、C、D、E上分別放置標示物;通過分別調節AB、BC、CD和DE各相關道岔梁位置,使以A為頂點的F、B、C、D、E相鄰兩點間的夾角相等。本發明克服了道岔各轉轍點的直角坐標位置無法在同一平面上直接測量,道岔轉轍后道岔梁與軌道梁端點間的銜接得不到保證的缺點;在道岔安裝時,保證了設備的一次安裝成功。
文檔編號E01B35/00GK101538819SQ200910103530
公開日2009年9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3日
發明者丁學軍, 袁太平, 許以海, 鄧世維, 強 鄒 申請人:重慶華渝電氣儀表總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