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鐵道車輛剛度可控式軸箱定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鐵道車輛,屬于鐵路系統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長期以來,鐵道車輛的穩定性和曲線通過性能在一系縱向定位參數設計上一直存 在矛屑。雖然提出并驗證了主動導向控制技術的可能性,但由于關鍵反饋信號獲取困難,系統的可靠性需要進一步認證。多種徑向轉向架方案也被提出,但沒有簡單可行的方案。使得目前的地鐵列車轉向架仍然沿用傳統的方式,在曲線導向性能上均較差。因此需要一種結構簡單,容易實現,又能基本解決上述矛屑的技術方案。經檢索,申請號201110311710. 2的中國專利公告了一種機械式半主動鐵道車輛轉向架徑向導向裝置。該裝置包括車輪、速度傳感裝置和充液式橡膠襯套,速度傳感裝置安裝于車輪的車軸端面,通過執行通道與充液式橡膠襯套相聯,速度傳感裝置將其轉速作為信號源和動力源,控制充液式橡膠襯套的剛度。但是,申請人發現,使用充液式橡膠襯套,在工作時容易損壞,使用壽命短,不可
O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出一種采用凸輪機構對軸箱縱向定位剛度進行調節的鐵道車輛剛度可控式軸箱定位裝置。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鐵道車輛剛度可控式軸箱定位裝置,包括制有套筒安裝部的芯軸和套筒,所述套筒通過橡膠襯套固定在套筒安裝部上,還包括構成凸輪機構的滑塊和至少兩個頂桿,所述芯軸開設有從側端深入到套筒安裝部處且與芯軸軸線平行的滑塊通道、從套筒安裝部外端垂直貫通至滑塊通道的頂桿通道,所述頂桿通道沿芯軸周向均勻分布,所述滑塊置于滑塊通道內,頂桿置于頂桿通道內;所述橡膠襯套制有與頂桿通道相接的用于容納頂桿頭部上下滑動的腔室,當所述頂桿被滑塊頂起時,所述頂桿頭部抵住套筒內壁。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是所述頂桿頭部固定有橡膠墊塊;當所述頂桿被滑塊頂起時,所述頂桿的頭部通過橡膠墊塊抵住套筒內壁。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是當所述頂桿被滑塊頂起時,所述頂桿的頭部通過橡膠襯套抵住套筒內壁。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是所述頂桿通道是上下相疊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構成的階梯通道,所述頂桿穿過設于第一通道內的回位彈簧安置于第二通道內。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是還設置有速度傳感裝置和用于操作凸輪機構的執行裝置,所述速度傳感裝置與執行裝置連接。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是所述頂桿的頭部制有瓦狀的半圓柱面。
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是所述套筒安裝部是芯軸上的軸環狀突起,所述橡膠襯套對應制有軸環狀凹槽。本發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凸輪機構,當頂桿被滑塊頂起時,頂桿頭部抵住套筒內壁,實現了對軸箱縱向定位剛度進行調節,同時配合速度傳感裝置和執行裝置,可以實現在鐵道車輛的速度大于某一設定速度時,軸箱縱向定位剛度變成最大,以符合穩定性的要求;當速度低于該值時,軸箱剛度變得很小,有利于低速通過曲線時性能改善。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作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發明實施例一的鐵道車輛剛度可控式軸箱定位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芯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二的鐵道車輛剛度可控式軸箱定位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鐵道車輛剛度可控式軸箱定位裝置,如圖I和圖2所示,包括制有套筒安裝部1-1的芯軸I和套筒2,套筒2通過橡膠襯套3固定在套筒安裝部1-1上。還包括構成凸輪機構的滑塊4和至少兩個頂桿5。芯軸I開設有從側端深入到套筒安裝部1-1處且與芯軸軸線平行的滑塊通道1-2、從套筒安裝部1-1外端垂直貫通至滑塊通道1-2的頂桿通道1-3。頂桿通道1-3沿芯軸I周向均勻分布,滑塊4置于滑塊通道1-2內,頂桿5置于頂桿通道1-3內。橡膠襯套3制有與頂桿通道1-3相接的用于容納頂桿5頭部上下滑動的腔室3-1。當頂桿5被滑塊4頂起時,頂桿5頭部抵住套筒2內壁。實現了對軸箱縱向定位剛度進行調節。本實施例的頂桿5頭部固定有橡膠墊塊6。當頂桿5被滑塊4頂起時,頂桿5的頭部通過橡膠墊塊6抵住套筒2內壁。本實施例的頂桿通道1-3是上下相疊的第一通道1-4和第二通道1-5構成的階梯通道,頂桿5穿過設于第一通道1-4內的回位彈簧7安置于第二通道1-5內。通過回位彈簧7對頂桿5提供一個預緊力,可以更好的對軸箱縱向定位剛度進行調節。本實施例還設置有速度傳感裝置(圖中未給出)和用于操作凸輪機構的執行裝置(圖中未給出),速度傳感裝置與執行裝置連接。通過速度傳感裝置對鐵道車輛的輪對速度進行檢測,執行裝置接收速度傳感裝置的信號后可以操作凸輪機構。初始狀態下,在一定的芯軸I徑向位移內,頂桿5與芯軸I間僅靠回位彈簧7傳遞徑向力,由于回位彈簧7的剛度很小,因此此時軸箱定位裝置的縱向剛度可認為僅有橡膠襯套3提供,剛度較小;當輪對達到一定轉速,速度傳感裝置發出信號,執行裝置接收速度傳感裝置的信號后可以操作凸輪機構,使滑塊4頂起頂桿5,使得徑向力可以由頂桿5和滑塊4傳遞,此時軸箱定位裝置的縱向剛度為橡膠襯套3剛度與頂桿5剛度的和,剛度較大,以符合穩定性的要求。常態下,即輪對轉速未達到設定速度時,頂桿5不起作用,橡膠襯套3剛度較小,有利于低速通過曲線時性能改善。
本實施例的頂桿5的頭部制有瓦狀的半圓柱面,可以更好的與套筒2內壁相配合。本實施例的套筒安裝部1-1可以是芯軸I上的軸環狀突起,橡膠襯套3對應制有軸環狀凹槽。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的鐵道車輛剛度可控式軸箱定位裝置是在實施例一基礎上的改進,如圖3所示,改進之處在于頂桿5頭部沒有固定橡膠墊塊6,當頂桿5被滑塊4頂起時,頂桿5的頭部通過橡膠襯套3抵住套筒2內壁。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 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鐵道車輛剛度可控式軸箱定位裝置,包括制有套筒安裝部的芯軸和套筒,所述套筒通過橡膠襯套固定在套筒安裝部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構成凸輪機構的滑塊和至少兩個頂桿,所述芯軸開設有從側端深入到套筒安裝部處且與芯軸軸線平行的滑塊通道、從套筒安裝部外端垂直貫通至滑塊通道的頂桿通道,所述頂桿通道沿芯軸周向均勻分布,所述滑塊置于滑塊通道內,頂桿置于頂桿通道內;所述橡膠襯套制有與頂桿通道相接的用于容納頂桿頭部上下滑動的腔室,當所述頂桿被滑塊頂起時,所述頂桿頭部抵住套筒內壁。
2.如權利要求I所述鐵道車輛剛度可控式軸箱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桿頭部固定有橡膠墊塊;當所述頂桿被滑塊頂起時,所述頂桿的頭部通過橡膠墊塊抵住套筒內壁。
3.如權利要求I所述鐵道車輛剛度可控式軸箱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頂桿被滑塊頂起時,所述頂桿的頭部通過橡膠襯套抵住套筒內壁。
4.如權利要求I至3之任一所述鐵道車輛剛度可控式軸箱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桿通道是上下相疊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構成的階梯通道,所述頂桿穿過設于第一通道內的回位彈簧安置于第二通道內。
5.如權利要4所述鐵道車輛剛度可控式軸箱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還設置有速度傳感裝置和用于操作凸輪機構的執行裝置,所述速度傳感裝置與執行裝置連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鐵道車輛剛度可控式軸箱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桿的頭部制有瓦狀的半圓柱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鐵道車輛剛度可控式軸箱定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安裝部是芯軸上的軸環狀突起,所述橡膠襯套對應制有軸環狀凹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鐵道車輛剛度可控式軸箱定位裝置,屬于鐵路系統技術領域。該鐵道車輛剛度可控式軸箱定位裝置包括制有套筒安裝部的芯軸和套筒,套筒通過橡膠襯套固定在套筒安裝部上,還包括構成凸輪機構的滑塊和至少兩個頂桿,芯軸開設有從側端深入到套筒安裝部處且與芯軸軸線平行的滑塊通道、從套筒安裝部外端垂直貫通至滑塊通道的頂桿通道,頂桿通道沿芯軸周向均勻分布,滑塊置于滑塊通道內,頂桿置于頂桿通道內;橡膠襯套制有與頂桿通道相接的用于容納頂桿頭部上下滑動的腔室,當頂桿被滑塊頂起時,頂桿頭部抵住套筒內壁。該鐵道車輛剛度可控式軸箱定位裝置采用凸輪機構實現了軸箱縱向定位剛度的調節。
文檔編號B61F5/26GK102963384SQ20121024511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3日
發明者楚永萍, 沈鋼, 王輝 申請人:南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