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行走軌道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行走軌道車,包括車體,車體的前、后兩端設有承載工件的支架,所述車體上設有與行走輪傳動連接的電機,所述電機電連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固定在車體上的蓄電池電連接,所述每個支架上設有重力傳感器,所述重力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所述車體的前后兩端設有電連接于控制器的限位開關,所述軌道起始端和末端設有與所述限位開關配合的檔桿。本實用新型的軌道車裝載工件后自動向前行駛,運送到特定地點后自動停止,當卸下工件后其會自動返回,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件在車間的周轉效率。再者,本實用新型的軌道車在停歇時能夠自動充電,能夠連續不間斷的工作,進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自行走軌道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管材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行走軌道車。
【背景技術】
[0002]金屬管材成型后通常要經過表面處理以達到良好的外觀或特定的性能,表面處理工藝是將若干管材懸掛在橫擔上放入裝有表面處理液的池內浸泡反應,規定時間后將管材取出晾干即可。由于橫擔重量大,一般是用行車起吊將其運輸至晾干區,眾所周知,一般的行車行程都是直線,而車間內的晾干區不一定在行車的行程內,現有的操作是將表面處理后的管材用行車吊至軌道車上,人工推動軌道車至晾干區,再由晾干區的行車將管材卸下放置在晾干架上,這種操作費時費力,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行走軌道車,當工件放置在小車上時能夠自動將工件運至軌道末端后空車返回,使用方便快捷節省人力,大大提高日常生產的效率。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一種自行走軌道車,包括設在一段軌道上底部設有行走輪的車體,車體的前、后兩端設有承載工件的支架,所述車體上設有與行走輪傳動連接的電機,所述電機電連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固定在車體上的蓄電池電連接,所述每個支架上設有重力傳感器,所述重力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所述車體的前后兩端設有電連接于控制器的限位開關,所述軌道起始端和末端設有與所述限位開關配合的檔桿。
[000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車體的后端面設有兩個第一接觸銅片,所述第一接觸銅片通過導線分別與所述蓄電池的正負極連接,所述軌道的初始端設有充電裝置,所述充電裝置上設有與第一接觸銅片配合充電的兩個第二接觸銅片,所述第二接觸銅片通過導線分別與48V充電器的正負極連接。
[0007]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方案是,所述充電裝置包括支架、和固定在支架上的套筒,導桿插入套筒內與其滑動連接,導桿的前端設有電木,所述第二接觸片固定在所述電木上,所述電木和所述套筒前端面之間的導桿外周面上設有彈簧。
[0008]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使用過程是:表面處理完成的橫擔由其上方的行車吊起放置在軌道車兩端的支架之間,此時重力傳感器向控制器輸出信號使其驅動電機正轉進而帶動軌道車向前行進,當軌道車行駛到軌道末端,限位開關撞到檔桿切斷電機電源,軌道車停止前行,其上方的另一行車將橫擔吊至晾干區,此時重力傳感器再次得到信號,輸出端向控制器發出信號使其驅動電機反轉帶動軌道車返回,當軌道車后端的限位開關撞擊到起始端的檔桿時停止行走,此時后端面的第一接觸銅片與充電裝置的第二接觸銅片接通給蓄電池充電。
[0009]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0010]本實用新型的軌道車裝載工件后自動向前行駛,運送到特定地點后自動停止,當卸下工件后其會自動返回,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件在車間的周轉效率。再者,本實用新型的軌道車在停歇時能夠自動充電,能夠連續不間斷的工作,進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視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左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2所示的一種自行走軌道車,包括設在一段軌道I上底部設有行走輪21的車體2,車體2的前、后兩端設有承載工件的支架22,工件的承載架擔在兩支架22之間,車體2上設有與行走輪21傳動連接的電機3,本實施例中,電機3的通過鏈條與行走輪連接軸上齒輪連接,電機3電連接于控制器4,控制器4與固定在車體2上的蓄電池5電連接,控制器4驅動電機3工作從而帶動齒輪轉動進而驅動軌道車行走。在每個支架22上設有重力傳感器6,重力傳感器6與控制器4電連接其間還設有計數器延時,當工件擔負在軌道車上時,重力傳感器6得到信號,輸出端給延時計數器一個信號進行延時,延時結束后計數器驅動控制器4開啟電機3實現軌道車的行走。在車體2的前后兩端設有電連接于控制器4的限位開關41,軌道I起始端和末端設有與限位開關41配合的檔桿7,軌道車運行到兩端室檔桿撥動限位開關41,電機3停止工作,軌道車停止行走。
[0014]本實施例中,車體2的后端面設有兩個第一接觸銅片8,第一接觸銅片8通過導線分別與蓄電池5的正負極連接,軌道I的初始端設有充電裝置9,充電裝置9包括支架91、和固定在支架91上的套筒92,導桿93插入套筒92內與其滑動連接,導桿93的前端設有電木94,與第一接觸銅片8配合充電的第二接觸片81固定在電木94上,電木94在接觸片和支架之間起到絕緣的作用,電木94和套筒92前端面之間的導桿93外周面上設有彈簧95,軌道車返回到起始端時會對導桿93產生撞擊,彈簧95能夠起到緩沖的作用;第二接觸銅片81通過導線分別與48V充電器的正負極連接,充電器與電源連接后蓄電池5的正負極與電源接通實現自動充電功能。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行走軌道車,包括設在一段軌道(I)上底部設有行走輪(21)的車體(2),車體(2)的前、后兩端設有承載工件的支架(22),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2)上設有與行走輪(21)傳動連接的電機(3),所述電機(3)電連接于控制器(4),控制器(4)與固定在車體(2)上的蓄電池(5)電連接,所述每個支架(22)上設有重力傳感器(6),重力傳感器(6)與所述控制器(4)電連接,所述車體(2)的前后兩端設有電連接于控制器(4)的限位開關(41),所述軌道(I)起始端和末端設有與所述限位開關(41)配合的檔桿(7)。
2.如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一種自行走軌道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2)的后端面設有兩個第一接觸銅片(8),所述第一接觸銅片(8)通過導線分別與所述蓄電池(5)的正負極連接,所述軌道(I)的初始端設有充電裝置(9),所述充電裝置(9)上設有與第一接觸銅片(8)配合充電的兩個第二接觸銅片(81),所述第二接觸銅片(81)通過導線分別與48V充電器的正負極連接。
3.如權利要求書2所述的一種自行走軌道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裝置(9)包括支架(91)、和固定在支架(91)上的套筒(92),導桿(93)插入套筒(92)內與其滑動連接,導桿(93)的前端設有電木(94),所述第二接觸片(81)固定在所述電木(94)上,所述電木(94)和所述套筒(92)前端面之間的導桿(93)外周面上設有彈簧(95)。
【文檔編號】B61D15/00GK203793341SQ201420218234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0日
【發明者】李偉民 申請人:江蘇興甬鋁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