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軌道交通屏蔽門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軌道交通屏蔽門立柱上部調整機構。
背景技術:
軌道交通屏蔽門在軌道交通行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其具有安全、節約能源、導向等作用,在地鐵的日常營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的保障人員安全的作用更是屏蔽門的首要任務。
在地下地鐵站的屏蔽門中,會有活塞風壓的危險因素,也有人群對屏蔽門的擠壓的可能,甚至會有地震的影響,這些危險的因素對屏蔽門的結構設計有重大的影響。而立柱作為屏蔽門最重要的結構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立柱支撐整個屏蔽門系統,其上下兩端安裝在站臺的土建層中,但由于土建的誤差影響,立柱必須具備三維的調整功能,并且具有自然沉降的裝置,這樣才得以滿足現場的安裝狀況。而現有技術的立柱安裝結構都具備三維調整功能,兼并自然沉降。但現有結構往往很復雜,安裝麻煩且成本較高。也有結構簡單的結構,其是通過螺紋來調整位置,但不能滿足自然沉降要求。
如授權公告號為CN101748963A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全高式地鐵屏蔽門立柱及其調整裝置,其利用螺桿的結構來進行調整,這種結構在安裝調整上都較為便利,但在自然沉降中并不能進行垂直的沉降,受結構影響會進行類似圓周的下降軌跡,這樣在兩個方向都有移動,此舉也將影響屏蔽門的安裝穩定性,甚至會使屏蔽門結構受到破壞。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結構簡單的具有三維調整功能的軌道交通屏蔽門立柱上部調整機構。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軌道交通屏蔽門立柱上部調整機構,包括上部固定板、調整桿、調整塊、調整座、上部活動桿;立柱和上部固定板分別安裝在站臺的對應土建層中,上部固定板在立柱的前上方;調整桿的前端與上部固定板轉動式連接,且調整桿和上部固定板通過第一緊固件固定;調整桿的后端相對于調整塊軸向平移,且調整桿和調整塊之間通過第二緊固件固定;調整塊和調整座之間轉動式連接,且調整塊和調整座之間通過第三緊固件固定;調整座固定在上部活動桿的上端,上部活動桿插入立柱中且沿著立柱上下自由滑動。
作為一種優選,調整桿的前端相對于上部固定板在由上下前后方向確定的A平面內轉動,調整桿的后端相對于調整座在A平面內轉動,調整桿和上部活動桿始終保持在A平面內。
作為一種優選,調整桿的前端設有螺紋板,上部固定板上設有中間固定板;第一緊固件包括旋轉夾板、一個螺栓和一個螺母;螺栓依次穿過螺紋板、中間固定板、旋轉夾板后與螺母配合,螺紋板、中間固定板、旋轉夾板夾緊在螺栓的頭部和螺母之間。
作為一種優選,調整桿的后端為螺紋桿,第二緊固件包括兩個與調整桿的后端螺紋連接的螺母,調整桿的后端穿過調整塊,調整塊夾緊在兩個螺母之間。
作為一種優選,調整座包括兩塊側板和一塊底板;第三緊固件包括一個螺栓和一個螺母,螺栓依次穿過一塊側板、調整塊、另一塊側板后與螺母配合,一塊側板、調整塊、另一塊側板夾緊在螺栓的頭部和螺母之間;底板固定在上部活動桿的上端。
作為一種優選,上部活動桿和立柱之間設有滑動套。
作為一種優選,滑動套包括套筒和端蓋;套筒的外壁形狀與立柱的內壁相應,套筒的內壁形狀與上部活動桿的外壁相應;端蓋頂在立柱的上端,上部活動桿穿過端蓋插入套筒中,套筒插入立柱中。
作為一種優選,第一緊固件還包括另一個螺栓和另一個螺母,該螺栓依次穿過螺紋板和旋轉夾板后與該螺母配合,螺紋板和旋轉夾板夾緊在該螺栓的頭部和該螺母之間。
作為一種優選,中間固定板位于上部固定板的左右居中位置,且位于A平面內。
作為一種優選,調整座焊接在上部活動桿的上端,或調整座和上部活動桿一體化設置。
總的說來,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結構簡單,易于安裝調整,成本較低。
2.通過四個自由度的配合進行位置的三維調整,能滿足結構上的誤差調整,也能滿足站臺的自然沉降,克服土建誤差,減少對屏蔽門的結構的破壞。
3.采用旋轉夾板和螺紋板配合夾緊的結構,可產生足夠的固定預緊力。
4.采用滑動套結構,避免上部活動桿對立柱磨損,保證立柱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是圖1中滑動套部位的剖視圖。
其中,1為上部固定板,2為調整桿,3為調整塊,4為調整座,5為上部活動桿,6為滑動套,7為螺紋板,8為中間固定板,9為旋轉夾板,10為立柱,11為端蓋,12為套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一種軌道交通屏蔽門立柱上部調整機構包括:上部固定板、調整桿、調整塊、調整座、上部活動桿、滑動套。由上下左右方向確定了A平面,調整桿、上部活動桿始終在A平面中移動。立柱安裝在站臺的土建層中。
上部固定板為長方形板,安裝在土建層中,中部設有位于A平面內的中間固定板,用于第一個自由度的轉動式連接固定。上部固定板位于立柱的前上方。
調整桿的前端連接螺紋板,第一緊固件包括旋轉夾板、兩個螺栓、兩個螺母。一個螺栓依次穿過螺紋板、中間固定板、旋轉夾板后與一個螺母配合,螺紋板、中間固定板、旋轉夾板夾緊在該螺栓的頭部和該螺母之間,螺栓和螺母限制了第一個自由度。另一個螺栓依次穿過螺紋板和旋轉夾板后與另一個螺母配合,螺紋板和旋轉夾板夾緊在該螺栓的頭部和該螺母之間。調整桿的后端為螺紋桿。
調整塊為立方體形,中間開孔供調整桿穿過,左右開孔用于與調整座連接。第二緊固件包括兩個與調整桿的后端螺紋連接的螺母,調整桿的后端穿過調整塊,調整塊夾緊在兩個螺母之間。該兩個螺母的位置限制了調整桿軸向位置的第二個自由度。
調整座包括兩塊側板和一塊底板。第三緊固件包括一個螺栓和一個螺母,螺栓依次穿過一塊側板、調整塊、另一塊側板后與螺母配合,一塊側板、調整塊、另一塊側板夾緊在螺栓的頭部和螺母之間;底板焊接固定在上部活動桿的上端。調整塊繞螺栓轉動的角度決定了第三個自由度,螺栓和螺母限制了第三個自由度。
上部活動桿和立柱之間設有滑動套。滑動套包括套筒和端蓋;套筒的外壁形狀與立柱的內壁相應,套筒的內壁形狀與上部活動桿的外壁相應;端蓋頂在立柱的上端,上部活動桿穿過端蓋插入套筒中,套筒插入立柱中。滑動套安裝固定在立柱內,上部活動桿在滑動套內自由上下滑動,形成了第四個自由度。
當站臺發生自然沉降時,可依據實際情況調整前三個自由度(調整桿的前端轉動,調整桿的前端和調整塊之間的距離,調整桿的后端的轉動)后并對前三個自由度加以限制以實現剛性連接,即可實時調整上部固定板和上部活動桿之間的位置。
除了本實施例提及的方式外,轉動式連接或平移式連接可采用現有的實現轉動或平移功能的機械結構,這些變換方式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上述實施例為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