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地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鐵車箱內側板組件布設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地鐵逐漸成為現代化城市一個不可或缺的構成要素。根據當前地鐵空間結構單一,空間利用率低,實用性不足,地鐵換乘空間中的座位十分有限,缺少彈性,不滿足高峰期換乘等候停留使用,尤其是對車廂小型空間缺少人性化設計等問題,針對地鐵座位進行設計改造,通過一系列設計方案解決現存問題,從而提升地鐵空間品質。
針對普通地鐵乘坐空間的不能靈活運用、乘車環境簡單枯燥、乘車舒適度欠佳這三個主要問題,本申請通過對地鐵車箱本體的內側板上的組件布局進行設計,從而將有效的改善以上三種普遍存在的地鐵乘坐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地鐵車箱內側板組件布設結構,其能夠大大提高地鐵車箱的空間利用率和實用性,便于提高乘客的乘車體驗。
為解決上述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地鐵車箱內側板組件布設結構,包括車箱本體,所述車箱本體的內側板上設置有折疊座椅組件和翻轉扶手靠板組件,所述折疊座椅組件包括設置在車箱本體的內側板上依扶吧臺、開設在依扶吧臺側面上的多個座椅收容凹槽、和樞接設置在座椅收容凹槽內的座板,所述座板內端部設置有限位撐,在依扶吧臺內設置有與限位撐對應的橫撐,所述座板的樞接軸上套設有復位扭簧;所述翻轉扶手靠板組件包括設置在內側板上的靠板收容凹槽、和樞接設置在靠板收容凹槽內的靠板,所述靠板的活動端開設有鎖孔,所述內側板中設置有與鎖孔對應的插銷和驅動插銷動作的動力推桿;所述靠板的外側設置有扶手撐桿,所述靠板的樞接軸上設置有復位扭簧。
所述靠板收容凹槽內設置有與靠板的活動端對應的接近傳感器,接近傳感器與動力推桿電連接。
所述車箱本體的內側板上還設置有旋轉插座組件,所述旋轉插座組件包括開設在內側板上的凹槽、樞接設置在凹槽內的外殼體、設置在外殼體內的插座、設置在外殼體的樞接軸上的從動錐齒輪、以及設置在內側板上的驅動電機和主動錐齒輪,所述外殼體整體呈圓柱狀,所述外殼體的前后端面上分別設置有支付二維碼和插孔。
所述外殼體上設置有翻轉限位擋板。
所述車箱本體的內側板上設置有多媒體顯示屏。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鐵運營時對車廂空間的使用效率、乘客的乘車舒適度和趣味性。新型地鐵座位將座位、多媒體互動區、多功能吧臺、多功能靠板,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以往普通地鐵的乘車體驗。
對于折疊座椅組件的結構設計,其可以靈活的根據車廂乘客的人流變化來收縮和展開座位,以此在車廂人流較大時通過收縮座位來增大車廂的站位空間,提高地鐵的運營效率。同時新型地鐵座位關注座椅椅面傾斜度以及椅面高度、座深、座寬等的相互關系,使乘客享受較為舒適的乘坐狀態。
本申請采用座椅和吧臺相結合的結構設計,根據人體工學中的理論,本實用新型在一定高度上設置有小型吧臺。在車廂人流較大座位收回的時候吧臺給予乘客一個舒適穩定的倚靠對象,同時,吧臺前壁設置有若干多媒體互動屏幕和旋轉式插座,從而增加地鐵乘坐的趣味性,基礎設施插座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乘客的乘車體驗。
翻轉扶手靠板組件采用開合的形式,為乘客提供倚靠的對象,同時靠板上設置有扶手撐桿,在人流較大的時候,可收回靠板,提供扶手支撐,以此提供更多的把手來幫助乘客保持平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折疊座椅組件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翻轉扶手靠板組件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旋轉插座組件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序號:1為內側板、2為依扶吧臺、3為座椅收容凹槽、4為座板、5為限位撐、6為橫撐、7為復位扭簧、8為靠板收容凹槽、9為靠板、10為鎖孔、11為插銷、12為動力推桿、13為扶手撐桿、14為接近傳感器、15為外殼體、16為驅動電機、17為二維碼、18為插孔、19為多媒體顯示屏、20為翻轉限位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參見圖1-圖4,本實用新型一種地鐵車箱內側板組件布設結構,包括車箱本體,所述車箱本體的內側板上設置有折疊座椅組件和翻轉扶手靠板組件,所述折疊座椅組件包括設置在車箱本體的內側板1上依扶吧臺2、開設在依扶吧臺2側面上的多個座椅收容凹槽3、和樞接設置在座椅收容凹槽內的座板4,所述座板內端部設置有限位撐5,在依扶吧臺內設置有與限位撐對應的橫撐6,所述座板的樞接軸上套設有復位扭簧7;所述翻轉扶手靠板組件包括設置在內側板上的靠板收容凹槽8、和樞接設置在靠板收容凹槽內的靠板9,所述靠板的活動端開設有鎖孔10,所述內側板中設置有與鎖孔對應的插銷11和驅動插銷動作的動力推桿12;所述靠板的外側設置有扶手撐桿13,所述靠板的樞接軸上設置有復位扭簧14,靠板收容凹槽8內設置有與靠板的活動端對應的接近傳感器14,接近傳感器與動力推桿電連接,車箱本體的內側板上還設置有旋轉插座組件,所述旋轉插座組件包括開設在內側板上的凹槽、樞接設置在凹槽內的外殼體15、設置在外殼體內的插座組件、設置在外殼體的樞接軸上的從動錐齒輪、以及設置在內側板上的驅動電機16和主動錐齒輪,所述外殼體整體呈圓柱狀,所述外殼體的前后端面上分別設置有支付二維碼17和插孔18,在外殼體上設置有翻轉限位擋板20。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付款,進而通過控制系統控制驅動電機實現翻轉,還能夠起到安全防護的問題,避免隨意使用插座造成的安全隱患,車箱本體的內側板上設置有多媒體顯示屏19,可以為觸摸屏的,從而能夠便于乘客查詢乘車信息、或瀏覽新聞等。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據此做出多種變化,但任何與本實用新型等同或者類似的變化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