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行車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自行車座墊。
技術背景目前,自行車運動是時下流行的運動項目之一,因此,針對自行車車體即 其組件、配件的各項創新設計不斷開發問巿,目的是讓消費者得到較佳的騎車 舒適感以及便利性。在自行車的座墊部分,它是維系承載騎車人與車體之間的重要組件,傳統 的座墊設計大多數均僅是提供乘坐時的舒適性為主,其是制作一硬質座墊基座,再整體被覆以PU發泡等軟質材料制成;另外,有的座墊則使用專業竟賽用車 專用的碳纖維等硬質材質制成,目的是減輕重量而無法達到舒適的需求,并且 硬質材料在長時間乘坐時也較不舒適。發明內容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彈性好、乘坐者舒 適的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所采用的一種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它具有一座墊本體,該座墊本體以硬質材料制成且 呈前段窄后段寬狀,后段寬大部設為兩對稱為承載部,座墊本體的兩承載部為 凹入狀且設有一個以上的凸塊,并間設有一個以上的嵌合孔,承載部對應嵌合 一軟質體的結合面,結合面上對應設有一個以上嵌合塊,使對應嵌合或拆卸。本發明的另一種技術方案為 一種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它具有一座墊本 體,該座墊本體以硬質材料制成且呈前窄后寬狀,后段寬部設為兩對稱的承載 部,其中,座墊本體的兩承載部分別固定有一軟質體。本發明達到的技術效果如下本發明的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其主要是硬質自行車座墊本體,在其后段 寬大部設為兩對稱的承載部,以固定方式結合一軟質體,或者以嵌合方式嵌合 或拆卸軟質體。或者,座墊本體的兩承載部分別以固定方式結合一軟質體。因 此,軟質體達到減緩乘坐時臀部與座墊之間的接觸壓力,有效地緩和與路面產 生的抖動壓力,提高乘坐時舒適感。并且,座墊本體的后段寬大部可為微凹狀, 并由中間處向邊緣處漸升高。使其在騎車人行車中的承載重量時,可產生適度 向下或向上的彈性微動,達到緩壓的技術效果。在座墊本體所設的嵌合孔處, 穿繞一編織成網形的彈性繩材,使其具有可承載彈性,起到減震的效果。
圖1為本發明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的實施例一的構件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軟質體背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的構件組合后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中的軟質體增加了透視孔后的構件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中的構件組合后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實施例二的構件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實施例二的構件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的座墊本體寬大部剖視圖; 圖9為本發明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的彈性繩材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如下1- 座墊本體10-寬大部 11-承載部 110-凸塊 111-嵌合孔2- 軟質體 20-結合面 21-嵌合塊 22-凹孔 23-透穿孔3- 彈性繩材 12-透穿孔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如圖1-3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它具有一座墊本體1, 且座墊本體l以硬質材料制成,呈前段窄后段寬大狀。后段寬大部IO設為兩對 稱的承載部11,其中,座墊本體1的兩個承載部11為凹入狀,且設有1個以 上的凸塊110,并間設有一個以上的嵌合孔111。每個承載部11均對應嵌合一軟質體2的結合面20,結合面20上對應設有一個以上嵌合塊21,可使對應嵌 合或拆卸。如圖2所示,軟質體2的結合面20,也可對應座墊本體1的承載部11上 的凸塊110設有形伏相適配的凹孔22。如圖4、 5所示,在軟質體2的表面上也可對應座墊本體1的承載部11上 的凸塊110設有形狀相適配的透穿孔23,軟質體2與承載部11扣接為一體。如圖1所示,在軟質體2上還設置有一個以上的透氣孔25,起到透氣且可 節省材料的效果。實施例二如圖6-7所示,本發明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具有一座墊本體l,座墊本體l 以硬質材料制成且呈前窄后寬狀,后段寬大部IO設為兩對稱的承載部11,座 墊本體1的兩個承載部11上均以固定方式對應結合一軟質體2,上述的固定方 式,可為黏合、貼合,或是在座墊本體1射出制程中一體融合。在座墊本體l 的兩承載部11以及所結合的軟質體2上,分別設有一個以上相對應的透穿孔 12、 23。如圖8所示,在座墊本體l的后段寬大部IO可為徹凹狀,并由中間處向邊 緣處漸升高。采用此結構,使其在騎車人行車中的承載重量時,可產生適度向 下或向上的彈性微動,達到緩壓的技術效果。因此,如圖9所示,也可以在座墊本體l所設的嵌合孔lll處,穿繞一編 織成網形的彈性繩材3,使其具有可承載彈性,起到減震的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它具有一座墊本體,該座墊本體以硬質材料制成且呈前段窄后段寬狀,后段寬大部設為兩對稱為承載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墊本體的兩承載部為凹入狀且設有一個以上的凸塊,并間設有一個以上的嵌合孔;所述承載部對應嵌合一軟質體的結合面,結合面上對應設有一個以上嵌合塊,使對應嵌合或拆卸。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軟質體的 結合面對應所述承載部的凸塊設有適配的凹孔。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軟質體對 應所述承載部的凸塊設有適配的透穿孔。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墊本體 的后段寬部為凹狀,并由中間處向邊緣處漸升高,在承載時產生彈性微動緩壓。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墊本體 的嵌合孔,穿繞一彈性繩材編織,以提供承載彈性緩壓。
6、 一種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它具有一座墊本體,該座墊本體以硬質材料 制成且呈前窄后寬狀,后段寬部設為兩對稱的承載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墊 本體的兩承載部分別固定有一軟質體。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墊本體 的兩承載部及軟質體,分別設有對應的透穿孔。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墊本體 的后段寬部為凹狀,并由中間處向邊緣處漸升高,在承載時產生彈性微動緩壓。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它具有一座墊本體,該座墊本體以硬質材料制成且呈前段窄后段寬狀,后段寬大部設為兩對稱為承載部,座墊本體的兩承載部為凹入狀且設有一個以上的凸塊,并間設有一個以上的嵌合孔,承載部對應嵌合一軟質體的結合面,結合面上對應設有一個以上嵌合塊,使對應嵌合或拆卸軟質體。座墊本體的兩承載部還可以固定方式結合一軟質體。使用本發明的自行車座墊緩壓結構,軟質體達到減緩乘坐時臀部與座墊間的接觸壓力,緩和與路面產生的抖動壓力,提高乘坐時舒適感。座墊本體的后段寬大部可為微凹狀,由中間處向邊緣處漸升高。使其在騎車人行車中的承載重量時,產生適度向下或向上的彈性微動,達到緩壓的技術效果。
文檔編號B62J1/00GK101254802SQ200710080339
公開日2008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2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2日
發明者趙國志, 陳嘉濱 申請人:趙國志;陳嘉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