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供重型機車后座用的扶手把構造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67020閱讀:130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供重型機車后座用的扶手把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一種機車手把結構,尤其是供重型機車后座用的扶手把構造。
技術背景有關隨重型機車的逐漸開放使用條件下,為喜好者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條件,同 時也想讓同好分享騎乘的樂趣,因此會有一前一后共同搭乘情形,尤其是以男性騎 士搭載女性朋友的情形更是讓男性騎士為之炫耀不已;然而經長期觀察發現 一般而言,位在后座的被載乘坐者當在被載時通常是要由雙手環繞緊抱在前騎乘者的身 體,以腰部為最常用形式,甚至是后座的被載乘坐者整個前半身(如胸、腹、腿部)也貼在前座騎乘者的背、腿上;而這樣的形態卻導致前騎乘者身體有種被束縛的壓 迫感,甚至被后座者形成架住而不便駕乘情形,這樣一來,卻造成整部重型機車面 臨著發生駕駛不當的潛在危機,原因即是其騎乘者本身的心思己不能專心于駕駛, 且又在受到束縛情形下,無法即時、靈活地來應付突發狀況變化,以致可能因閃避 不及而發生觸撞、傾倒等意外傷害。究其原因即在目前重型機車的車體中并沒有設計出一種來供后座被載乘坐者 使用的結構,以致讓前騎乘者只好接受目前這種潛在危機的存在而無法避免;有鑒 于此,業者無不想盡辦法來克服這樣的問題,申請人更是全力地潛心開發出本實用 新型的創作內容,并提出專利申請。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供重型機車后座用的扶手把構造,以克服上 述傳統結構的缺陷,使后座的被載乘坐者雙手得以扶握在持握手把上,藉以不再如 傳統般的緊抱于前騎乘者身體形態因素而造成其前騎乘者感到不便操控情形,進而 達到前者不受束縛、后者則輕松持握的實用效果。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 一種供重型機車后座用的扶手把構造,由一呈彎弧狀的 固定座、兩連結套筒、兩持握手把所構成的,其特征在于該固定座,呈彎弧狀,其兩邊各有一呈長矩形且透空的用以通過車體油箱蓋周 邊螺栓貫穿固定的調整槽,而兩邊的最外端則設有用以供螺栓貫穿并螺置在連結套 筒底部固定的穿孔;
兩連結套筒,具有不同徑尺寸的兩階段;兩持握手把,在一端設有套孔,并在套孔周邊設有一剖開的間槽及螺孔,套孔 與連結套筒上端相套置,螺栓螺入其螺孔中,套孔貼觸固定在連結套筒上。其中,在固定座與連結套筒間加設有用以升高持為手把的高度的墊片。其中,該持握手把呈彎弧狀。并可配合使用者需要而予做水平面角度的轉動調 整,以達到多元變化的實用效果。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如此,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固定座組裝在車體油箱蓋的周 邊螺栓位置中,而所結合的連結套筒呈直立突起,與持握手把做限位組合下,后座 的被載乘坐者雙手得以扶握在持握手把上,而不再如傳統般緊抱于前騎乘者身體形 態因素而造成其前騎乘者感到不便操控情形,進而達到前者不受束縛、后者則輕松 持握的實用效果。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2-A:是本實用新型在組合后的立體圖。 圖2-B:是本實用新型所組裝的位置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圖。圖4-A:是本實用新型在加墊升高時的立體分解圖。 圖4-B:是本實用新型在加墊升高時的立體組合圖。 圖5-A:是本實用新型呈另一形態的立體分解圖。 圖5-B:是本實用新型呈另一形態的立體組裝圖。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敬請配合參閱圖1及圖2-A、 -B的詳細說明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供重型 機車后座用的扶手把構造,是由一呈彎弧狀的固定座l、兩連結套筒2、兩持握手把 3所構成的,該固定座l呈彎弧狀,并兩邊各有一呈長矩形且為透空狀的調整槽ll, 以在貫穿后的配合原來就組裝在車體油箱蓋4周邊的螺栓4A做固定位用,而兩邊的 最外端則設有穿孔12,以供螺栓1A在貫穿后的螺置在連結套筒2的底部固定結合; 而在連結套筒2制成不同徑尺寸的兩階段;而與固定座1兩邊所分別結合的連結套筒 2的持握手把3上,其一端設有套孔31,并在其套孔31周邊設有一剖開狀的間槽32 及螺孔結構。如此,連結套筒2先與固定座1穿孔12經螺栓1A結合固定,再使固定座l結合定 位在車體油箱蓋4周邊的螺栓4A位置中,之后再將持握手把3經套孔31與連結套筒2 上端套置后,由螺栓3A予以螺入其螺孔中,并由位在套孔31周邊的一剖開狀的間
槽32來加強貼觸作用,如此使連結套筒2及持握手把3兩者因而形成緊貼密合為一體 的限位固定(如圖2-B)。據此,本實用新型便可在不影響前騎乘者A駕駛的情形下,使被載乘坐者B的 雙手得以扶握著該持握手把3 (如圖3),這樣一來,便可消除傳統緊抱于前騎乘者 A身體而造成前騎乘者A有被壓迫、束縛感等不方便操控情形,亦即達到前者不受 束縛、后者則輕松自在地持握的效果。而若需要時,并可在固定座1與連結套筒2之間加設墊片2A (如圖4-A、 -B), 以升高持握手把3的高度,以供不同身高的后座被載乘坐者B來持握使用;同時, 該持握手把3呈彎弧狀,即可配合使用者需要而予做水平面角度的轉動調整,以達 到多元變化的實用效果;另,該固定座1并可做不同式樣的造型變化(如圖5-A、-B), 并藉由所設的不同穿孔13位置,以供各種車不同型式的車體做搭配組裝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供重型機車后座用的扶手把構造,由一呈彎弧狀的固定座、兩連結套筒、兩持握手把所構成的,其特征在于該固定座,呈彎弧狀,其兩邊各有一呈長矩形且透空的用以通過車體油箱蓋周邊螺栓貫穿固定的調整槽,而兩邊的最外端則設有用以供螺栓貫穿并螺置在連結套筒底部固定的穿孔;兩連結套筒,具有不同徑尺寸的兩階段;兩持握手把,在一端設有套孔,并在套孔周邊設有一剖開的間槽及螺孔,套孔與連結套筒上端相套置,螺栓螺入其螺孔中,套孔貼觸固定在連結套筒上。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供重型機車后座用的扶手把構造,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座 與連結套筒間加設有用以升高持為手把的高度的墊片。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供重型機車后座用的扶手把構造,其特征在于,該持握手 把呈彎弧狀。
專利摘要一種供重型機車后座用的扶手把構造,包括一組裝在機車油箱蓋周邊螺栓位置的固定座,其兩邊所分別結合一呈直立突起的連結套筒及持握手把,該固定座兩邊各有一呈長矩形且為透空狀的調整槽,以供螺栓在貫穿后結合在車體油箱蓋的周邊處,而兩邊最外端則設有穿孔,以供螺栓貫穿后的螺置連結套筒的底部,而連結套筒上端則與持握手把一端的套孔接觸,藉由其套孔周邊一間槽及螺孔,以在螺栓螺合鎖入而使連結套筒及持握手把結為一體。如此,使被載乘坐者的雙手得以扶握著,消除了傳統緊抱于前騎乘者身體形態因素而造成其前騎乘者感到不便操控的情形,進而達到前者不受束縛,后者則輕松持握的實用效果。
文檔編號B62J1/00GK201042988SQ200720147768
公開日2008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8日
發明者顏育全 申請人:鎰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县| 乌兰县| 嵩明县| 本溪市| 郯城县| 无为县| 辽阳市| 寿阳县| 积石山| 子洲县| 双流县| 庆安县| 正镶白旗| 庄河市| 衡山县| 东辽县| 乌恰县| 甘孜县| 龙海市| 平利县| 东乌珠穆沁旗| 晋州市| 阳东县| 顺平县| 东平县| 拜城县| 古田县| 永昌县| 滦平县| 怀仁县| 浙江省| 浦北县| 英超| 泰和县| 柘城县| 小金县| 丰宁| 敦化市| 偃师市| 荥经县|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