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摩托車配件裝置,特別是一種摩托車后座扶手。
背景技術:
女士摩托車或者現在的助力車是人們特別喜愛的交通工具,由于其購買便宜,而且使用方便,同時開銷也小,得到了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和家庭婦女的喜愛,家庭婦女經常買菜或者出行也會經常使用這種交通工具,但是,目前由于這種女士摩托車經常出現事故,比如后面載小孩時候,由于后座是光滑的,后面的人坐在車上,沒有地方可以抓,就會在車子加速或者轉彎時,出現后面的小孩或者老人抓不穩掉落的情況,這樣是非常危險的,設計一種可以減少這方面的事故的裝置,就變得非常有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了一種摩托車后座扶手,該后座扶手主要由后座框架,安裝支耳和連接架三部分組成。后座框架是根據摩托車后座的形狀尺寸適應設計框架后端結構,前端則根據摩托坐墊來設計其結構,所述后座框架通過內六角圓柱頭螺釘、平墊圈、彈性墊圈將坐墊與摩托車后座連接固定住。連接架則采用細圓管,兩端管處各開了一個孔,用來連接住后座框架,而且為了適應摩托后座的傾斜角,它與后座框架的連接也成一定的角度,同時管中間處開了個扁平的孔,用來固定后座框架與摩托后座。該后座扶手設計尺寸合理,結構剛度滿足日常所需,同時其結構能使乘客坐著舒服、扶著方便,基本符合人機工程學要求。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摩托車后座扶手,包括后座框架,安裝支耳,連接架,所述連接架采用細圓管,兩端管處各開了一個孔,用來連接所述后座框架。
所述后座框架為圓弧型結構,所述后座框架為鋁型材壓膜成型加工而成。所述安裝支耳焊接在所述后座框架上,所述安裝支耳為對稱結構,所述安裝支耳上方設置有用于將所述安裝支耳安裝固定在摩托車上的螺紋安裝孔。所述后座框架通過內六角圓柱頭螺釘、平墊圈、彈性墊圈將坐墊與摩托車后座連接,通過所述安裝支耳固定在摩托車上。
進一步,所述連接架采用細圓管,兩端管處各開了一個孔,所述連接架上的一個孔用與將所述后座框架固定。
進一步,所述連接架的管中間處開了個扁平的孔,用來將后座框架固定在摩托車后座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一種摩托車后座扶手,該裝置是根據摩托車后座的形狀尺寸設計相應的后座框架結構,該摩托車后座扶手的前端的結構則是根據摩托坐墊的形狀和大小來設計的,該裝置能使得坐在摩托車后排的人有地方可以抓,能有效減少后面的小孩或者老人抓不穩掉落的事故發生,同時該裝置設計美觀,能有效增加摩托車的整體美觀性,具有積極的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摩托車后座扶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摩托車后座扶手的俯視圖。
圖中:1、后座框架;2、安裝支耳;3、連接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摩托車后座扶手,包括后座框架1,安裝支耳2,連接架3,連接架3采用細圓管,連接架3兩端管處各開了一個孔,用來將連接架3與后座框架1連接。
后座框架1為圓弧型結構,后座框架1為鋁型材壓膜成型加工而成。安裝支耳2焊接在后座框架1上,安裝支耳2為對稱結構,安裝支耳2上方設置有用于將安裝支耳2安裝固定在摩托車上的螺紋安裝孔。后座框架1通過內六角圓柱頭螺釘、平墊圈、彈性墊圈將坐墊與摩托車后座連接,通過安裝支耳2固定在摩托車上。
連接架3采用細圓管結構制作而成,連接架3兩端管處各開了一個孔,連接架3上的一個孔用與將后座框架1固定。連接架3的管中間處開了個扁平的孔,用來將后座框架1固定在摩托車后座上。
本實用新型的整個工作過程是,該摩托車后座扶手前端的結構是根據摩托坐墊的形狀和大小來設計的,通過內六角圓柱頭螺釘、平墊圈、彈性墊圈將連接架3與摩托車后座連接固定,為保證該裝置安裝的牢固性,該裝置分別在后座框架1上設計了一對安裝支耳2,該安裝支耳2分別有螺紋安裝孔,通過螺紋鎖緊在摩托車的兩端,同時在后座框架1下方還設計了由鋼管制作而成的連接架3,將后座框架1鎖緊在摩托車的尾端,該裝置能使得坐在摩托車后排的人有地方可以抓,能有效減少后面的小孩或者老人抓不穩掉落的事故發生,同時該裝置設計美觀,能有效增加摩托車的整體美觀性,具有積極的應用價值。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但是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