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引導輪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引導輪生產方法,所制得的引導輪用于履帶式挖掘機、 坦克等設備中鏈條的導向。
背景技術:
公知的履帶式挖掘機或坦克其行走機構 一般包括底盤及設于底盤上的 履帶板、鏈條、支重輪、引導輪、托鏈輪、大齒輪等,大齒輪通過鏈條驅 動履帶板轉動,支重輪用于支承設備的重量,引導輪用于對鏈條的行走進 行導向。該公知挖掘機在基礎設施、水利工程、公路鋪設等領域已得到廣 泛的應用。公知的引導輪一般采用鑄造方式制得,由于與引導輪摩擦接觸 的鏈條其硬度、密實度相對較大,與鏈條長期摩擦接觸的引導輪的兩個凸 肩磨損嚴重,甚至出現引導輪內側空腔與外側之間的側壁被磨穿的現象, 從而導致引導輪失效,其不僅使得設備的維護保養成本上升,而且更換引 導輪將浪費大量寶貴時間,此為公知引導輪的不利之處。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引導輪生產方法,由該方法制得的引導輪 使用壽命得到大輻提高。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 一種引導輪生產方法,包括如下 步驟1)、備料切取定量的鋼坯將其置于加熱爐中加熱至1100°C~ 1300°C, 然后將其置于壓力機的成型模具上進行鍛造制得側盤,然后在側盤的徑向中部沖出 一軸孔,所述成型模具的模腔與? 1導輪軸向一側的形狀相對應;
2) 、在步驟l制得的側盤軸向內側沿開設一個焊接坡口,所述焊接坡 口所在斜面與側盤軸線的夾角介于45°~80°;
3) 、繼步驟2之后,將兩個側盤的軸向內側相向設置,通過該焊接坡 口將該兩個側盤焊接成一體;
4) 、在步驟3制得的兩個側盤徑向中部開設同軸的固定孔,制取一段 直徑與所述固定孔適配的固定軸并將其置于該固定孔中,再把固定軸與固 定孔焊接成一體;
5 )、繼步驟4之后將該工件加熱至830°C ~ 90Q。C后進行淬火和回火, 回火溫度為250°C~ 370°C,調質后工件的硬度為HRC28 - 37;
6 )、在調質處理后的工件的固定軸徑向中部開設軸孔及浮封環槽制得 輪坯;
7) 、對輪趙的兩個凸肩、側沿表面進行精加工以滿足精度要求;
8) 、對精加工后的輪坯的凸肩部位進行中頻淬火,淬火后的凸肩部位 其硬度為HRC50 - 58,淬火層深度為6mm~ 10mm;
9) 、組裝將支承軸、浮封環、密封圈等組件裝配到淬火后的輪坯上 即可制得引導輪。
前述引導輪生產方法,所述步驟7可在步驟3至步驟5中的任何一個 步驟之后進行。
前述引導輪生產方法,所述步驟l中所使用的鋼坯是40Mn2或40MnB 圓鋼。
前述引導輪生產方法,所述步驟l中所使用的壓力機是2500噸~ 8000 噸的壓力才幾。
前述引導輪生產方法,所述步驟3中所使用的焊接方法是氣體保護焊。 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用該工藝方法制得的 引導輪各部分的結構組織分布均勻,強度高,引導輪凸肩部位的強度大,密實度高,使用壽命達公知鑄造成型引導輪的2倍以上。
圖l是實施例步驟l制得的側盤剖視圖; 圖2是實施例步驟3焊接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步驟4焊接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步驟4焊接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步驟6制得的輪坯結構示意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考圖1至圖5,實施例公開一種引導輪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 )、備料切取定量40Mn2圓鋼鋼坯將其置于加熱爐中加熱至1200°C 左右,然后將其置于6000噸的摩擦壓力機的成型模具上進行鍛造制得側盤 1,然后在側盤l的徑向中部沖出一軸孔ll,所述成型模具的模腔與引導輪 軸向一側的形狀相對應,換句話說,把公知引導輪沿軸向方向切成兩半, 所述成型模具的公模與母模所構成的模腔剛好與分切后的半個引導輪相對 應,在所述側盤1的徑向中部沖設軸孔11是為了后繼步驟加工方便,而不 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工藝步驟;
2 )、在步驟1制得的側盤1軸向內側沿開設一個焊接坡口 12,所述焊 接坡口 12所在斜面與側盤軸線的夾角(銳角)為75°;
3) 、繼步驟2之后,將兩個側盤1的軸向內側相向設置,在焊接坡口 12處通過C02氣體保護焊將該兩個側盤1焊接成一體(參考圖3);
4) 、在步驟3制得的兩個側盤1徑向中部開設同軸的固定孔13,所述 固定孔13事實上是由原來的軸孔11通過擴孔即可,當然如果步驟1中沒 有沖設軸孔ll,則本步驟即需全新開設一個固定孔13。優選地,在該固定 孔13軸向兩側沿開設15°焊接坡口以方便后續焊接步驟。制取一段直徑與所述固定孔13相適配的40Mn2圓鋼作為固定軸2并將其置于該固定孔13 中,通過C02氣體保護焊把固定軸2與固定孔13焊接成一體;
5)、繼步驟4之后將該工件加熱至850。C土20后進行淬火和回火,回火 溫度為300°C左右,調質后工件的硬度介于HRC28 ~ 37之間;
6 )、在調質處理后的工件的固定軸2徑向中部開設軸孔21及浮封環槽 22制得輪坯,同時在軸孔21軸向中部開設一儲油槽211以改善引導輪運行 時的潤滑效果;
7) 、對輪坯的徑向外側的凸肩a(即引導輪與鏈條接觸部分)、軸向兩側 沿表面b進行精加工以滿足精度要求;
8) 、對精加工后的輪坯的凸肩a部位進行中頻淬火,淬火后的凸肩a 部位其硬度介于HRC50 ~ 58,淬火層深度為7mm左右;
9) 、組裝將支承軸、浮封環、密封圈等引導輪配件裝配到淬火后的 輪坯上即可制得引導輪,該步驟中的各組件及裝配步驟屬本領域技術人員 的公知技術,在此不予贅述。
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兩側盤焊接后在中頻淬火之前都可以進行表面精 加工處理,因此,步驟7可以在步驟3至步驟5中的任何一個步驟之后進 行,其同樣可以實現本發明的目的。
實施例所制得的引導輪可作為各種不同型號的挖掘機鏈條的引導輪使 用,另外適合用于本發明生產方法的鋼材還有40MnB等,說明書
發明內容
部分中各步驟的工藝參數如溫度范圍是為實現本發明目的所界定的一個比 較理想的范圍,如果基于與本發明一樣的思路,只是在個別工藝參數上超 出前述界定的范圍,仍屬本發明所函蓋的范圍之內,對于有些工藝步驟如 調質、中頻淬火、精加工等應屬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相應的材料可以確定 的,故本發明不予贅述。在上述工藝過程中所使用的摩擦壓力機、氣體保 護焊屬本領域的公知設備或公知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引導輪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備料切取定量的鋼坯將其置于加熱爐中加熱至1100℃~1300℃,然后將其置于壓力機的成型模具上進行鍛造制得側盤,然后在側盤的徑向中部沖出一軸孔,所述成型模具的模腔與引導輪軸向一側的形狀相對應;2)、在步驟1制得的側盤軸向內側沿開設一個焊接坡口,所述焊接坡口所在斜面與側盤軸線的夾角介于45°~80°;3)、繼步驟2之后,將兩個側盤的軸向內側相向設置,通過該焊接坡口將該兩個側盤焊接成一體;4)、在步驟3制得的兩個側盤徑向中部開設同軸的固定孔,制取一段直徑與所述固定孔適配的固定軸并將其置于該固定孔中,再把固定軸與固定孔焊接成一體;5)、繼步驟4之后將該工件加熱至830℃~900℃后進行淬火和回火,回火溫度為250℃~370℃,調質后工件的硬度為HRC28~37;6)、在調質處理后的工件的固定軸徑向中部開設軸孔及浮封環槽制得輪坯;7)、對輪坯的兩個凸肩、側沿表面進行精加工以滿足精度要求;8)、對精加工后的輪坯的凸肩部位進行中頻淬火,淬火后的凸肩部位其硬度為HRC50~58,淬火層深度為6mm~10mm;9)、組裝將支承軸、浮封環、密封圈等組件裝配到淬火后的輪坯上即可制得引導輪。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引導輪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 可在步驟3至步驟5中的任何一個步驟之后進行。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導輪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驟1中所使用的鋼坯是40Mn2或40MnB圓鋼。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引導輪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l 中所使用的壓力機是2500噸~ 8000噸的壓力機。
5、 根據利要求3所述的引導輪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 所使用的焊接方法是氣體保護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引導輪生產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切取定量的鋼坯并加熱至1100℃~1300℃然后鍛造成半個引導輪結構的側盤,把兩個側盤相向設置焊接后,在兩側盤中部開設固定孔,將一固定軸焊接于固定孔中并進行調質處理,接著在固定孔中開設軸孔及浮封環槽,對工件的工作面進行精加工處理后進行中頻淬火,最后進行裝配即可制得引導輪。用該方法制得的引導輪凸肩部位的強度大,密實度高,使用壽命達公知鑄造成型引導輪的2倍以上。
文檔編號B62D55/08GK101239629SQ20081007073
公開日2008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7日
發明者陳忠明 申請人:陳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