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全封閉式折疊電動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自行車,更確切地說是涉及一種可全封閉式折疊電動自行車,屬于自行車的改進。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動自行車由于體積小,經濟、美觀、無噪聲、無污染等而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但美中不足的是這種自行車不帶車棚,因此,凡遇刮風下雨,就影響了它的使用,特別是在冰天雪地的惡劣天氣時騎行就更加困難,給喜歡騎車的人們帶來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全封閉,折疊式電動自行車,它可以把騎行變成坐式, 并且舒適的靠在座椅靠背上,車罩可以遮風擋雨,停車時可以把車折疊起來,極大的減小了停車占位空間,并且方便的將其折疊成推車推入家中,防止被盜。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方式實現的,它包括前車架、后車架、連接絞鏈、支撐桿、平衡輪、折疊車罩、人力驅動機構、電動輪、車把、車座、電池盒、電池及電控系統等主要部件組成,下面將對照附圖加以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前車架示意圖
圖3是后車架示意圖
圖4是車架部分基本效果圖
圖5是車架部分折疊后結構示意圖
圖6是塑料外殼折疊車罩示意圖
圖7是塑料外殼折疊車罩折疊后示意圖
圖8是人力驅動結構示意圖
圖9是人力驅動過程示意圖
圖10是另一種人力驅動示意圖
圖11是雙絞鏈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是由前車架1、后車架2、連接絞鏈3、支撐桿4、平衡輪5、折疊車罩6、折疊車罩支架7、電動輪8、前輪及方向舵9、前電池盒10、后電池盒11、視窗12、電池以及電控系統等主要部件組成,前車架(圖幻與后車架(圖幻由絞鏈3連接,并由左右對稱兩個支撐桿 4支撐起來使其不能拖地,同時構成一個整車體,圖4展示了車架的基本效果示意圖,其中后電池盒上方安裝有座椅12,靠背13固定于后車架的圈椅鋼管梁14上,前電池盒上蓋有蓋板15,前輪可采用小輪設計,其上加有外罩16,外罩兩側可放置腳部,這樣就做到了車輛底部的全封閉,采用這種設計方式是為了縮短整車的長度,如小輪直徑設計為25CM,車的總寬度設計在65-70CM,略寬于車把的寬度,這樣,小輪外罩16兩側便至少有20CM以上的空間放置雙腳;如果前輪采用大輪設計,則只需要將車前叉加長便可,但車的總長度便會加長,這里不再敘述;前后電池盒可裝6-8塊電池,行駛里程240-320公里。支撐桿4與前后車架為活動連接,以便于拆裝與折疊,支撐桿可用減震器代替;當收起支撐桿(以后稱減振器)4后,即將減震器一端從后車架支座18上卸下(見圖幻,再將該端固定于前車架支座17上(圖幻,車架就可以折疊起來,圖5為該車折疊后示意圖,折疊后兩側的平衡輪5自然落地,并與后輪組成一個三輪車,可以方便的將其推入家中,從而防止被盜;平衡輪5平時略高于地面,其作用與目前在售的自行車平衡輪相同,由于車輛寬度達60CM以上,減速或停車時車輛向兩側的傾斜角度很小,基本保持了車輛的平衡狀態,也滿足了車輛轉彎時的傾斜需求。前后車架的外形可根據應力需求及外觀需求進行調整,其中以三角型結構支撐為主以適應該車的應力需求。減振器也可安裝于絞鏈之下,形成拉力減震支撐;減振器也可設計成折疊型,以便省略拆卸過程。前后車架也可采用其他連接方式,如關節軸承等,主要目的是使其能夠折疊。圖3中坐位后部與電動輪8兩側形成的空間可安裝發動機及空調機,使其成為全封閉摩托車。圖6展示了一種硬折疊外殼,由前殼19、中殼20及后殼21組成,各車殼部分沿軸 22折疊,其中視窗12安裝于前外殼,圖7展示了該硬折疊外殼折疊后效果示意圖,折疊方式也可根據需要及功用向前折疊。圖8是一種往復腳踏驅動裝置,其構造是在前輪罩16的兩側各安裝有腳踏板23, 踏板上安裝有曲柄24,曲柄M上連接有皮帶26,曲柄M與皮帶沈連接處附近安裝有皮帶壓輪25,皮帶另一端繞于電動輪8上的皮帶式鏈輪30上,皮帶鏈輪30內部結構與自行車鏈輪相同,皮帶式鏈輪30外側固定有線輪31,拉線四一端繞于線輪上,另一端與彈簧觀相連接,彈簧另一端27固定于車架上,拉線四的運行方向與皮帶沈相反,通過皮帶的往復運動帶動皮帶鏈輪30的往復運動,從而驅動后輪8向前運動。其運動過程見圖9,踏動右側踏板 23后,右側曲柄M帶動右側皮帶沈向前運動,從而帶動右側皮帶鏈輪驅動后輪8轉動,由于線輪31與皮帶鏈輪30是固定在一起的,因此線輪31轉動時帶動右側拉線四向后運動, 右側彈簧觀被拉伸,當松開右側踏板23時,右側彈簧觀收縮,帶動右側拉線四向前運動, 右側皮帶輪拉動右側踏板23復位,如此往復使車輛向前運動。圖10展示了另一種人力驅動裝置,其腳踏板23連接于車前叉的踏板橫支架22 上,后輪8兩側各安裝一個鏈輪34、鏈條33及鏈盤32,皮帶輪30通過軸35與鏈盤32相連, 踏動踏板^,使皮帶輪作往復運動,帶動后輪8前行.選用上述人力驅動裝置主要是因為后輪的鏈輪與前方踏板不在同一直線上,又因前輪使用小輪設計,前輪罩16占用一定空間,如果前輪再前移一定距離,則上述設計可適
當簡化。當不啟用人力驅動時,腳踏板也可以作為剎車或動力踏板,平衡輪5也可設計為折疊型起落架,并用拉線與腳踏板相連接,當車輛減速時,踏下腳踏板帶動拉線將平衡輪落下,使車輛保持平衡,平衡輪上也可安裝剎車裝置,拉線可設置為兩檔,第一檔為平衡檔,即平衡輪落下,第二檔為剎車檔,即當繼續踏下踏板時,剎車裝置起作用;第二檔可與前后輪剎車裝置連動,以確保剎車裝置的有效性。平衡輪也可采用電控系統進行控制,如速度低于 5公里/小時,平衡輪起落架自動放下。圖11展示的是一種雙絞鏈連接方式連接前后車架,也可根據需求采用多絞鏈連接方式。車前叉(即前輪及方向舵)9與前車架1可用絞鏈進行連接以便于折疊及調整前叉的傾斜角度,方便操控。由于上述自行車可進行全封閉,因此克服了冬季寒冷、雨雪天氣的限制,使其可以做到全天候使用,又由于該車可折疊,因此占地空間小,從而解決了停車難,又可方便的推入家里,防止被盜,所以又可稱其為自行轎車。
權利要求
1.一種可全封閉式折疊電動自行車,其特征是由前車架1、后車架2、連接絞鏈3、支撐桿4、平衡輪5、折疊車罩6、折疊車罩支架7、電動輪8、前輪及方向舵9、前電池盒10、后電池盒11、視窗12以及電池和電控系統等主要部件組成,前后車架由絞鏈3及左右對稱的兩個支撐桿4連接起來構成一個整車體。
2.根據權力要求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前車架與后車架由絞鏈3連接,絞鏈可采用關節軸承等進行替代,連接方式可選用單絞鏈、雙絞鏈及多絞鏈。
3.根據權力要求1所述的支撐桿,其特征在于支撐桿4可由減振器代替,減振器可設計成折疊型,減振器也可安裝于絞鏈下部形成拉力減震支撐。
4.根據權力要求1所述的平衡輪,其特征在于平衡輪可采用固定及折疊型兩種方式, 平衡輪上可加裝剎車裝置并與前后輪剎車裝置連動,平衡輪還可通過電控系統控制其起落。
5.根據權力要求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前后車架的外形可根據應力需求及外觀需求進行調整。
6.根據權力要求1所述的電動自行車,其特征在于坐位后部與電動輪8兩側形成的空間可安裝發動機及空調機。
7.—種可全封閉式折疊電動自行車,其特征是可以采用人力往復驅動裝置來驅動自行車,人力驅動的腳踏板還可作為剎車踏板及電動驅動踏板。
8.—種可全封閉式折疊電動自行車,其特征是車前叉與前車架可用絞鏈連接在一起以方便折疊及調整操控角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全封閉式折疊電動自行車,是由前車架1、后車架2、連接絞鏈3、支撐桿4、平衡輪5、折疊車罩6、折疊車罩支架7、電動輪8、前輪及方向舵9、前電池盒10、后電池盒11、視窗12、車座、電池以及電控系統等主要部件組成,前車架與后車架由絞鏈3連接,并由左右對稱的兩個支撐桿4支撐起來使其不能拖地,同時構成一個整車體,支撐桿4與前后車架為活動連接,以便于折疊,支撐桿可用減震器代替;收起支撐桿4后,車架就可以折疊起來,折疊后兩側的平衡輪5自然落地,并與后輪組成一個三輪車,可以方便的將其推入家中,防止被盜,極大的減小了占位空間。它由騎行變成坐式,并且舒適的靠在座椅靠背上,折疊車罩可以遮風、擋雨、保溫。
文檔編號B62K15/00GK102381413SQ20111028245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2日
發明者謝天紅 申請人:謝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