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39657閱讀:22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ー種控制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控制自行車用的前懸架和后懸架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
背景技術
自行車用的懸架中,已知能夠設定懸架的硬度(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專利文獻I中公開的懸架控制設備能夠通過在自行車的手把上設置的操作部將懸架的硬度設定為多個級別。操作部通過線而與懸架連接。此外,操作部通過線而與前后的懸架連接。由此,能夠改變前后的懸架的動作狀態。在專利文獻I的控制設備中,針對操作部決定前后的懸架的動作狀態的組合。 專利文獻I美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05/0252330號說明書

發明內容
在專利文獻I的技術方案中,由于針對操作部決定前后的懸架的動作狀態的組合,所以無法根據使用者的期望來改變動作狀態的組合的設定。本發明的課題是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能夠改變前后的懸架的動作狀態的組合的設定,并且能夠簡單地改變組合。發明I是ー種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其響應操作部的操作來控制分別具有多個動作狀態的自行車用的前懸架以及后懸架。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包括接收裝置、存儲裝置和控制裝置。接收裝置接收前懸架的動作狀態以及后懸架的動作狀態的組合中至少ー個動作狀態的組合的信息。存儲裝置存儲接收裝置收到的設定信息。控制裝置在操作部被操作時,基于存儲裝置存儲的組合信息來控制前懸架以及后懸架。在該懸架控制設備中,接收裝置接收組合信息。組合信息是前懸架的動作狀態和后懸架的動作狀態的組合中至少ー個的動作狀態的組合信息。接收到的組合信息存儲在存儲裝置中。操作部被操作時,基于存儲裝置中存儲的組合信息來控制前懸架以及后懸架。在此,基于存儲裝置所存儲的組合信息,連動控制前懸架以及后懸架。因此,通過改變存儲裝置所存儲的組合信息能夠改變前后的懸架的組合設定。例如,設定信息中,如果ー個操作部對應多個組合信息,則能夠用ー個操作部改變多個組合,或者,如果設定多個操作部,ー個操作部對應ー個組合信息,則能夠用多個操作部改變不同的組合。此外,組合信息是前懸架的動作狀態以及后懸架的動作狀態的組合。因此,通過操作部的操作能夠簡單的改變前后的懸架的動作狀態的組合。發明2涉及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是基于發明I中記載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其中組合信息包含第一組合信息、第二組合信息、第三組合信息和第四組合信息中的至少ー個。第一組合信息是使前懸架以及后懸架不能伸縮的組合。第二組合信息是使前懸架以及后懸架能夠伸縮的組合。第三組合信息是使前懸架能夠伸縮而后懸架不能伸縮的組合。第四組合是使前懸架不能伸縮而后懸架能夠伸縮的組合。
在此情況下,能夠用前懸架以及后懸架不能伸縮以及能夠伸縮的4種組合信息中至少ー個組合信息來控制前懸架以及后懸架。發明3涉及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是基于發明I或者2中記載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其中接收裝置能夠與輸出組合信息的外部設備連接。在此情況下,例如,利用從個人計算機等外部設備輸出的組合信息能夠改變動作狀態的組合。因此,設置在自行車上的控制裝置的結構變得簡單。發明4涉及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是基于發明I 3中任ー項所記載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其中操作部帶有開關。在此情況下,因為操作部帶有開關,所以能夠通過操作開關控制懸架。
發明5涉及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是基于發明4所記載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其包含與一個開關對應的多個動作狀態的組合。在此情況下,因為用ー個操作部能夠改變多個的動作狀態的組合,所以能夠減少操作部的數目。發明6涉及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是基于發明I 5中任ー項所記載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其還具備通知部。通知部通報前懸架以及后懸架中至少任一方的動作狀態。在此情況下,因為使用者能夠確認前懸架以及后懸架中至少任一方的動作狀態,所以能夠防止使用者的誤操作。發明7涉及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是基于發明I 6中任ー項所記載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其中操作部能夠通過有線方式與控制裝置通信。在此情況下,操作部和控制裝置以有線方式通信,因此操作部和控制裝置的通信能夠容易地進行。發明8涉及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是基于發明I 6中任ー項所記載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操作部能夠通過無線方式與控制裝置通信。在此情況下,操作部和控制裝置以無線方式通信,因此操作部和控制裝置不需要接線工作。根據本發明,基于存儲裝置中存儲的組合信息,連動地控制前懸架以及后懸架。因此,通過改變存儲裝置中存儲的組合信息,能夠改變前后的懸架的組合的設定。組合信息表示前懸架的動作狀態以及后懸架的動作狀態的組合。因此,利用操作部的操作能夠容易地改變前后的懸架的動作狀態的組合。


圖I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采用的自行車的側面圖。圖2是圖I所示自行車的手把部的立體圖。圖3是圖2所示手把部的側面示意圖。圖4是表示電氣部件的連接結構的框圖。圖5是電カ線通信部的框圖。圖6是表示外部設備的連接方式的框圖。圖7是表示外部設備的控制設備的功能結構的框圖。圖8是表示控制設備的自定義設定的處理動作的流程圖。圖9是表示開關的自定義設定畫面的示意圖。圖10是表示開關的標準設定的設定畫面的示意圖并且表示選擇獨立模式的狀態。
圖11是表示開關的標準設定的設定畫面的示意圖并且表示選擇連動模式的狀態。圖12是表示開關的長按設定的設定畫面的示意圖并且表示相應于第一操作部選擇了獨立模式的狀態。圖13是表示開關的長按設定的設定畫面的示意圖并且表示選擇連動模式的狀態。圖14是表示開關的長按判斷設定畫面的示意圖。圖15是表不揚聲器設定畫面的不意圖。圖16是表示LED設定畫面的示意圖。

圖17是表示延遲時間設定畫面的示意圖。圖18是表示電源控制部的功能結構的框圖。圖19是表示電源控制部的設定接收時的控制動作的流程圖。圖20是表示電源控制部通常的控制動作的流程圖。圖21是表示電源控制部的連動動作的流程圖。圖22是表示自行車碼表的顯示畫面的實例的圖。圖23是其他的實施方式與圖4相對應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I中,采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自行車有多個懸架。上述自行車例如是山地自行車。自行車在框架I設置有包含前電動變速設備8和后電動變速設備9的驅動部5、前輪6、后輪7。框架I具有框架體2、前叉3及手把部4。框架體2具有框架主體2a和與框架主體2a的后部樞轉自如地連接的搖臂2b。在框架主體2a與搖臂2b之間設置有后懸架RS。前叉3具有前懸架FS。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能夠獲得釋放狀態和鎖定狀態兩個動作狀態。釋放狀態是能夠伸縮的狀態,鎖定狀態是不能伸縮的狀態。釋放狀態也可以稱為鎖定解除狀態。懸架的動作狀態也稱為懸架的設定狀態。可以用電來控制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分別包含馬達以及電磁閥等致動器。在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中,通過操作上述致動器來控制在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內部中設置的閥(valve),能夠改變動作狀態。前電動變速設備8具有電動前撥鏈器26f和曲柄組件27。后電動變速設備9具有電動后撥鏈器26r和盒式鏈輪28。在曲柄組件27與盒式鏈輪28之間架設鏈條29。前輪6安裝在前叉3的下部。后輪7安裝在搖臂2b的后部。在框架體2上安裝著作為前電動變速設備8、后電動變速設備9、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電源的電源設備10。如圖2所示,手把部4具有固定在前叉3的上部的手把立管14和固定在手把立管14上的手把15。在手把15的兩端安裝有剎車握把16和把柄17。在各個剎車握把16與把柄17之間設置有第一操作部OPl或者第二操作部0P2。第一操作部OPl以及第二操作部0P2設置用于切換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第一操作部OPl具有第一開關LSWl和第二開關LSW2。第一開關LSWl以及第ニ開關LSW2是能夠在規定的方向上操作的開關,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按壓按鈕式開關實現。第一開關LSWl以及第ニ開關LSW2可以是使操作件滑動地操作的滑動型開關,或者也可以是改變桿狀操作件角度的桿型開關。第一開關LSWl以及第ニ開關LSW2朝向自行車的行進方向配置在手把15的左側。此后,將第一開關LSWl稱為左第一開關LSWl,將第二開關LSW2稱為左第二開關LSW2。第二操作部0P2具有第三開關RSWl以及第四開關RSW2。第三開關RSWl以及第四開關RSW2是能夠在規定的方向上操作的開關,且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按壓按鈕式開關來實現。第三開關RSWl以及第四開關RSW2可以是使操作件滑動地操作的滑動型開關,或者也可以是改變桿狀操作件角度的桿型開關。第三開關RSWl以及第四開關RSW2朝向自行車的行進方向配置在手把15的右側。此后,將第三開關RSWl稱為右第一開關RSWl,將第四開關RSW2稱為右第二開關RSW2。
在各剎車握把16的附近,設置有用于進行前電動變速設備8的變速操作的前變速操作部20a以及用于進行后電動變速設備9的變速操作的后變速操作部20b。在該實施方式中,第一操作部OPl以及前變速操作部20a隔著左側的剎車握把16的安裝部分配置,第ニ操作部0P2以及后變速操作部20b隔著右側的剎車握把16的安裝部分配置。左第一開關LSWl以及右第一開關RSWl優選配置在圖3的陰影線所示的區域C。區域C是剎車握把16的握把體16a與手把15之間的區域。具體來說,優選在連接剎車握把16與手把15的中心的線LI的附近配置開關。區域C位于手把15的前下方。該區域C是即使通過剎車操作使得握把體16a向接近手把15的方向樞轉也能夠確保空間的區域。由此,利用與操作握把體16a的手進行握把操作的手指不同的手指,通過左第一開關LSWl或者右第一開關RSWl就能夠進行懸架的切換操作。通過在位于剎車握把操作軌道面附近的區域C配置左第一開關LSWl以及右第一開關RSWl,進而能夠在手指搭在剎車握把的狀態下迅速地進行懸架的切換操作。如果將左第一開關LSWl以及右第一開關RSWl的操作方向設定為與剎車握把16的操作方向不同的方向(例如與剎車握把16的操作方向正交的方向等),則能夠防止左第ー開關LSWl以及右第一開關RSWl的誤動作。在該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左第一開關LSWl以及左第二開關LSW2安裝在可安裝在手把15上的第一開關架31上。在第一開關架31上設置第一通知部33。第一通知部33通過例如ー個或多個LED (發光二極管)實現。右第一開關RSWl以及右第二開關RSW2安裝在可安裝在手把15上的第二開關架32。在第二開關架32上設置有第二通知部34。第二通知部34通過例如ー個或多個LED實現。第一通知部33以及第二通知部34顯示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例如,可以是第一通知部33顯示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中的一個的動作狀態,第二通知部34顯示另一個的動作狀態。此外,還可以是例如第一通知部33以及第二通知部34分別顯示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在實施方式中,左第一開關LSWl以及左第二開關LSW2與右第一開關RSWl以及右第二開關RSW2以標準模式以及長按模式中的至少ー個操作模式來操作。標準模式是與操作部的操作時間不關聯的模式。長按模式是與操作部的操作時間關聯的,利用不到規定時間的短按操作和規定時間以上的長按的組合來操作的模式。前變速操作部20a具有前加檔開關21a和前減檔開關21b。后變速操作部20b具有后加檔開關21c和后減檔開關21d。在手把15上可自由裝卸地設置有自行車碼表40。自行車碼表40進行自行車的行駛速度等通常的自行車碼表的顯示。進而,自行車碼表40顯示變速設備的狀態以及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更詳細來說顯示動作狀態的組合。此外,還顯示操作模式是否是長按模式。在自行車碼表40上設置有后述的揚聲器88和多個操作按鈕89。如圖4所示,電源設備10具有電源控制部11和作為電源的蓄電部12。電源控制部11是控制懸架的控制設備的實例。蓄電部12相對電源控制部11可裝卸。電源控制部11控制蓄電部12。此外,電源控制部11統ー控制前電動變速設備8、后電動變速設備9、前懸架FS、后懸架RS、第一開關裝置42以及第ニ開關裝置43。電源控制部11、前撥鏈器26f、后撥鏈器26r、前懸架FS、后懸架RS、自行車碼表 40、第一開關裝置42、以及第ニ開關裝置43分別構成電氣部件。這些電氣部件通過串行總線構造SB連接。第一開關裝置42包含左第一開關LSWl、左第二開關LSW2、前加檔開關21a、前減檔開關21b、以及第一通知部33。第二開關裝置43包含右第一開關RSW1、右第二開關RSW2、后加檔開關21c、后減檔開關21d、以及第二通知部34。包含電源設備10的電氣部件通過電カ線通信連接。由此,除了電源設備10以外,任何電氣部件連接或斷開時,包含多個電氣部件的電氣安裝系統都能夠工作。各電氣部件具有圖5所示的電カ線通信部90和電氣部件控制部92。電カ線通信部90通過PLC (電カ線通信)進行通信。即,經電カ線70進行雙方向的通信。電カ線通信部90具有一個或者多個電カ線連接部90a。電カ線連接部90a具有能夠與在電カ線70的兩端設置的插頭部65連接和脫離的形狀,并與插頭部65卡定。電カ線通信部90具有解碼以及調制加在電カ上的控制信號的信號處理部90b。信號處理部90b例如以OFDM方式(正交頻分復用方式)來解碼以及調制控制信號。分別設置在前電動變速設備8、后電動變速設備9、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上的電氣部件控制部92控制電カ線通信部90,與其他電氣部件進行通信,并基于來自電源控制部11的指令,控制在各電氣部件上的致動器。分別設置在第一開關裝置42以及第ニ開關裝置43上的電氣部件控制部92檢測各開關的操作,控制第一通知部33以及第二通知部34,并控制電カ線通信部90,與其他電氣部件進行通信。如圖6所示,這些電氣部件經適配器94而能與外部設備60連接。外部設備60是設定設備的實例。適配器94具有電カ線通信部90,且在外側面具有與外部設備60連接的連接端ロ(例如,USB(通用串行總線)端ロ)94a。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適配器94具有2條電カ線72。在圖6中,適配器94通過將連接兩個電氣部件的電カ線70取下而能夠與電氣部件電連接。例如,在圖6中,在取下前懸架FS與電源設備10之間的電カ線70之后,將從適配器94延伸出的2條電カ線72與前懸架FS以及電源設備10的電カ線連接部90a連接。外部設備60是例如筆記本型的個人計算機。外部設備60至少用于設定左第一開關LSWl以及左第二開關LSW2、和右第一開關RSWl以及右第二開關RSW2的操作模式。如圖6所示,外部設備60具有選擇部61、顯示部62以及具備連接端ロ 63a的通信部63。選擇部61包含鍵盤、鼠標以及觸摸板等指示単元。選擇部61用于選擇顯示于顯示部62上的設定信息。顯示部62用于顯示能針對第一操作部OPl以及第二操作部0P2設定的設定信息。連接端ロ 63a是例如USB端ロ。連接端ロ 63a是有線連接部的一例。連接端ロ 63a經由例如由USB線纜構成的連接線纜99以及適配器94而能夠與安裝在自行車上的電源控制部11電連接。由此,能夠向例如電源控制部11發送由選擇部61選擇的設定信息。
如圖7所示,外部設備60具備包含微型計算機的控制設備80。控制設備80具有作為由軟件實現的功能結構的懸架的自定義設定部81。自定義設定部81具有開關設定部82、長按判斷設定部83、揚聲器設定部84、通知設定部85、延遲時間設定部86。自定義設定部81是為了使前懸架FS和后懸架RS符合使用者的喜好來進行設定而設置的。開關設定部82是為了使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或者動作狀態的組合與第一操作部OPl以及第二操作部0P2建立對應關系來進行設定而設置的。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FS在獨立模式和連動模式下都能夠改變動作狀態的設定。在此,獨立模式是指將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單獨用第一操作部OPl以及/或者第二操作部0P2設定的模式。并且,連動模式是指用第一操作部OPl以及/或者第二操作部0P2設定前懸架FS和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的組合的模式。在獨立模式中,前懸架FS的動作狀態包含不能伸縮的第一狀態和能夠伸縮的第ニ狀態。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包含不能伸縮的第三狀態和能夠伸縮的第四狀態。第一狀態以及第三狀態是鎖定狀態。第二狀態以及第四狀態是釋放狀態。在獨立模式中,通過第一操作部OPl以及/或者第二操作部0P2能夠選擇前懸架FS的兩種動作狀態,并且能夠獨立于前懸架FS的動作狀態來選擇后懸架RS的兩種動作狀態。在連動模式中,動作狀態的組合是以下的I IV四種。I.將前懸架FS設為不能伸縮的第一狀態且將后懸架RS設為不能伸縮的第三狀態。以后,將該組合稱為無減震(fully rigid)。II.將前懸架FS設為能伸縮的第二狀態,并且將后懸架RS設為能伸縮的第四狀態。以后,將該組合稱為全減震(full suspension)。III.將前懸架FS設為能伸縮的第二狀態,而將后懸架RS設為不能伸縮的第三狀態。以后,將該組合稱為前減震(hard tail)。IV.將前懸架FS設為不能伸縮的第一狀態,而將后懸架RS設為能伸縮的第四狀態。以后,將該組合稱為后減震(hard front)。在無減震中,前懸架FS及后懸架RS均為鎖定狀態。無減震是第一組合信息的實例。在全減震中,前懸架FS及后懸架RS均為釋放狀態。全減震是第二組合信息的實例。在前減震中,前懸架FS為釋放狀態而后懸架RS為鎖定狀態。前減震是第三組合信息的實例。在后減震中,前懸架FS為鎖定狀態而后懸架RS為釋放狀態。后減震是第四組合信息的實例。在連動模式下,通過第一操作部OPl和/或第二操作部0P2來選擇4種動作狀態中任ー種。第一操作部OPl以及第二操作部0P2能夠以上述的標準模式和長按模式中的任一種進行操作。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設定的動作狀態的組合顯示在自行車碼表40上。此外,無論獨立模式還是連動模式,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都由第一通知部33以及第二通知部34顯示。例如,前懸架FS為鎖定狀態時,第一通知部33可以亮紅燈。例如前懸架FS為釋放狀態時,第一通知部33可以滅燈,或者也可以亮其他顏色的燈。此外,例如后懸架RS為鎖定狀態時,第二通知部34也可以亮紅燈。此外,例如后懸架RS為釋放狀態時,第二通知部34可以滅燈,或者也可以亮其他顔色的燈。動作狀態也可以根據例如LED的發光狀態、點亮的LED的數目、發光的LED的位置來表示。LED的發光狀態利用例如顏色、亮滅、亮滅時間以及亮滅次數中的至少ー個來表示。長按判斷設定部83是為了設定在長按模式時用于判斷長按的規定時間而設置的。在此,規定時間被設定為多個預先確定的時間中的任ー個。揚聲器設定部84是為了設定通過在圖18所示的自行車碼表40上所設的揚聲器88來通知連動模式時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的組合而設置的。揚聲器88也可以不設置在自行車碼表40上,而設置在其他的電氣部件上,此外也可以單獨設置揚聲器88。此外,揚聲器設定部84還能夠設定揚聲器88的音色以及音量。揚聲器88只要是能夠輸出聲音的發聲器即可,例如可以通過蜂鳴器來實現。通知設定部85是為了設定第一通知部33以及第二通知部34的通知狀態而設置的。在本實施方式中,通知設定部85是為了設定使LED工作還是不工作而設的。在LED接通吋,即LED工作時,如上述那樣顯示懸架的動作狀態。

延遲時間設定部86是為了設定在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連動模式中從非減震狀態(fully locked)向全減震狀態切換時以及從全減震狀態向非減震狀態切換時,延遲某一個懸架的切換動作的開始的時間而設置的。接著,基于圖8所示的流程圖說明外部設備60的控制設備80的懸架的自定義設定的處理。另外,在進行自定義設定的處理時,使用者將適配器94與自行車的多個電氣部件中的某一個以及外部設備60連接。在圖8的步驟Pl中,顯示圖9所示的自定義設定畫面。自定義設定畫面中顯示可通過懸架的自定義設定來設定的項目。在本實施方式中,例如有“開關設定”、“長按判斷設定”、“揚聲器設定”、“通知設定”以及“延遲時間設定” 5個項目。使用者使用選擇部61來選擇這些項目中的ー個。例如在選擇項目時使用鼠標時,與指針相匹配地(例如通過點擊)來進行選擇。此外,例如在選擇項目時使用鍵盤時,通過鍵盤來使光標移動,通過選擇鍵的操作來選擇項目。此外,例如在選擇項目時使用觸摸面板時,通過接觸顯示的項目的部分來選擇項目。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通過鼠標來選擇項目的情況。被選中的項目例如通過改變背景的顔色或者改變文字的顔色來顯示。由此,能夠識別出哪個項目被選中了。在步驟P2中,判斷是否選擇了開關設定。在步驟P3中,判斷是否選擇了長按判斷設定。在步驟P4中,判斷是否選擇了揚聲器設定。在步驟P5中,判斷是否選擇了通知設定。在步驟P6中,判斷是否選擇了延遲時間設定。在步驟P7中,判斷是否確認了設定。使用者在設定操作結束后,選擇例如配置在自定義設定畫面的下部的確定按鈕。當判斷設定已確認時,從步驟P7進入步驟P8。在步驟P8中,將自定義設定的設定信息經適配器94發送到電源控制部11并結束處理。當在步驟P2中選擇了開關設定時,從步驟P2進入步驟P10。在步驟PlO中,判斷是否選擇了標準設定。當判斷選擇了標準設定時進入步驟PU。在步驟Pll中,執行標準設定,當其結束后進入步驟P3。在圖10以及圖11中示出顯示部62上顯示的標準設定畫面。圖10是表示選擇獨立模式的狀態的標準設定畫面。具體來說,在圖10中,將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各自的動作狀態,與第一操作部OPl的左第一開關LSWl以及左第二開關LSW2、第二操作部0P2的右第一開關RSWl以及右第二開關RSW2建立對應關系地進行設定。在設定獨立模式吋,起先,將例如指針移至“FS”或者“RS”并點擊。由此,可以選擇前懸架FS或者后懸架RS的獨立模式。當選擇“FS”時可以使前懸架獨立地工作,當選擇“RS”時能夠使后懸架獨立地工作。接著,選擇與開關對應的動作狀態。在圖10中,示出了例如將后懸架RS的鎖定狀態與左第一開關LSWl建立對應關系的情況。此外,在圖10中,示出了例如將后懸架RS的釋放狀態與左第二開關LSW2建立對應關系的情況。此外,在圖10中示出了例如將前懸架FS的鎖定狀態與右第一開關RSWl建立對應關系的情況。此外,在圖10中,示出了將前懸架FS的釋放狀態與右第二開關RSW2建立對應關系的情況。當建立對應關系的操作結束后,當將光標移至選擇按鈕并點擊時,設定就被存儲到外部設備60內,返回自定義畫面。通過選擇所顯示的動作狀態的多個項目中的至少ー個來進行將該動作狀態與開 關建立對應關系。當與一個開關對應地選擇多個項目來設定后,毎次操作該開關時,都能擇一地切換與多個項目對應的動作狀態。此外,如果不需要,則也可以不將動作狀態與開關建立對應。例如也可以不將前懸架FS的鎖定狀態與開關建立對應。在以后的處理中也同樣,當選擇選擇按鈕時,設定完畢,返回自定義畫面。圖11是表示選擇連動模式的狀態的標準設定畫面。具體來說,在圖11中,將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的組合,與第一操作部OPl的左第一開關LSWl以及左第二開關LSW2、第二操作部0P2的右第一開關RSWl以及右第二開關RSW2建立對應關系地進行設定。在設定連動模式時,起先,將例如指針移至“FS+RS”并點擊。由此,可以選擇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連動地動作的連動模式。接著,選擇與開關建立對應的動作狀態的組合。在圖11中,例如,示出了將后懸架RS為釋放狀態且前懸架FS為鎖定狀態的組合與左第一開關LSWl建立對應關系的情況。在該動作狀態是后減震。此外,在圖11中,示出了例如將后懸架RS以及前懸架FS都為鎖定狀態的組合與左第二開關LSW2建立對應關系的情況。該動作狀態是無減震。此外,在圖11中,示出了將前懸架FS為釋放狀態且后懸架RS為鎖定狀態的組合與右第一開關RSWl建立對應關系的情況。該動作狀態是前減震。此外,在圖11中,示出了將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都為釋放狀態的組合與右第二開關RSW2建立對應關系的情況。該動作狀態是全減震。通過選擇所顯示的動作狀態的多個項目中的至少ー個來進行將該動作狀態與開關建立對應關系。當與一個開關選擇多個動作狀態的組合的項目來設定后,毎次操作該開關時,都能夠擇一地切換多個動作狀態的組合。此外,如果不需要,也可以不將動作狀態的組合與開關建立對應。例如,可以僅使后減震不與開關建立對應。此時,可以用操作部切換3種動作狀態的組合。此外,前減震和后減震都不與開關建立對應也可以。此時,可以用操作部切換2種動作狀態的組合。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0 圖13所示,在顯示畫面中一覽顯示了能夠與開關對應地進行設定的動作,但是也可以將動作狀態預先做成例如下拉形式,只顯示被選擇的動作狀態。在圖8的步驟PlO中如果判斷沒有選擇標準設定,即選擇了長按設定,則進入步驟P12。在步驟P12中,進行長按設定,并當其結束后進入步驟P3。
在顯示部62上顯示的長按設定畫面如圖12及圖13所示。圖12是表示與第一操作部對應地選擇獨立模式的狀態的長按設定畫面。具體來說,在圖12中,與第一操作部OPl的左第一開關LSWl以及左第二開關LSW2的長按和短按建立對應地設定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各自的動作狀態。雖然能夠與第二操作部0P2的右第一開關RSWl以及右第二開關RSW2的長按和短按建立對應地設定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各自的動作狀態,但是在該實施方式中,對于第二操作部0P2不進行建立對應關系的設定。因此,在獨立模式中,僅通過第一操作部OPl進行懸架的動作狀態的變更。當然,也可以將動作狀態與第二操作部0P2建立對應關系。在設定獨立模式吋,起先,將光標移至“FS”或者“RS”并點擊。由此,能夠選擇前懸架FS或者后懸架RS的獨立模式。接著,選擇與開關建立對應的動作狀態。在圖12中, 示出例如將前懸架FS的釋放狀態與左第一開關LSWl的短按建立對應的情況。此外,在圖12中,示出了例如將前懸架FS的鎖定狀態與左第一開關LSWl的長按建立對應的情況。此夕卜,在圖12中,示出了將后懸架RS的鎖定狀態與左第二開關LSW2的短按建立對應的情況。此外,在圖12中,示出了將后懸架RS的釋放狀態與左第二開關LSW2的長按建立對應的情況。通過選擇所顯示的動作狀態的多個項目中的至少ー個來進行將該動作狀態與開關建立對應關系。當與一個開關對應地選擇多個項目來設定后,毎次操作該開關時,都能擇一地切換與多個項目對應的動作狀態。此外,與標準模式同樣地,如果不需要,則也可以不將動作狀態與開關建立對應。例如也可以不將前懸架FS的鎖定狀態與開關建立對應。圖13是表示選擇連動模式的狀態的長按設定畫面。具體來說,在圖13中,與第一操作部OPl的左第一開關LSWl的長按以及短按、左第二開關LSW2的長按以及短按、第二操作部0P2的右第一開關RSWl的短按以及長按、右第二開關RSW2的短按以及長按建立對應地設定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的組合。此外,將多個動作狀態的組合與ー個開關的短按或者長按建立了對應關系時,可以選擇模式I以及模式2來決定其動作狀態的組合的變更順序。在此,在模式I中,動作狀態的組合按照無減震、前減震、后減震、全減震的順序變化。此外,在模式2中,動作狀態的組合按照與模式I相反的順序變化。即,動作狀態的組合按照全減震、后減震、前減震、無減震的順序變化。在設定連動模式時,起先,與標準設定時同樣地,例如將光標移至“FS+RS”并點擊,選擇使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連動地動作的連動模式。接著,選擇與開關建立對應的動作狀態的組合。在圖13中,示出了將例如無減震、全減震、后減震這3種動作狀態的組合與第一操作部OPl的左第一開關LSWl的短按以及長按建立對應關系的情況。在此,短按設定為模式1,長按設定為模式2。由此,短按時,毎次短按,動作狀態都按照無減震、后減震、全減震的順序變化。在全減震的動作狀態時,即使短按,動作狀態也不變。此外,長按時,動作狀態的組合按照全減震、后減震、無減震的順序變化。在無減震的動作狀態時,即使長按,動作狀態也不變。在圖13中,示出了將例如4種動作狀態的組合全部與第一操作部OPl的左第二開關LSW2的短按以及長按建立對應關系的情況。即,將無減震、前減震、后減震、全減震這4種動作狀態的組合與一個開關建立對應。在此,短按設定為模式1,長按設定為模式2。由此,短按時,毎次短按,動作狀態的組合都按照無減震、前減震、后減震、全減震的順序變化。此夕卜,長按時,毎次長按,動作狀態的組合都按照全減震、后減震、前減震、無減震的順序變化。在圖13中,示出了將例如無減震、全減震、前減震這3種動作狀態的組合與第二操作部0P2的右第一開關RSWl的短按以及長按建立對應關系的情況。在此,短按設定為模式2,長按設定為模式I。由此,在短按時,毎次短按,動作狀態的組合都按照全減震、前減震、無減震的順序變化。此外,長按時,動作狀態的組合按照無減震、前減震、全減震的順序變化。在圖13中,示出了將例如無減震和全減震與第二操作部0P2的右第二開關RSW2的短按以及長按建立對應關系的情況。此 時,當短按右第二開關RSW2時變為無減震,而長按時變為全減震。通過選擇所顯示的動作狀態的多個項目中的至少ー個來進行將該動作狀態與開關建立對應關系。針對ー個開關選擇多個動作狀態的組合的項目來設定后,毎次操作該開關時,都能擇一地切換為與多個項目對應的動作狀態的組合。此外,如果不需要,則也可以不將動作狀態的組合與開關建立對應。例如,可以僅使得后減震不與開關建立對應關系。在此情況下,可以通過操作部切換3種動作狀態的組合。此外,也可以使前減震和后減震不與開關建立對應關系。此時,可以通過操作部切換2種動作狀態的組合。此外,例如,也可以使第一操作部OPl與獨立模式對應,使第二操作部0P2與連動模式對應,或者使第一操作部OPl與連動模式對應,使第二操作部0P2與獨立模式對應。進而,也可以使第一操作部OPl的左第一開關LSWl與獨立模式對應,使左第二開關LSW2與連動模式對應,或者使左第一開關LSWl與連動模式對應,使左第二開關LSW2與獨立模式對應。此外,還可以使第二操作部0P2的右第一開關RSWl與獨立模式對應,使右第二開關RSW2與連動模式對應,或者使右第一開關RSWl與連動模式對應,使右第二開關RSW2與獨立模式對應。當在圖8的步驟P3選擇了長按判斷設定時,從步驟P3進入步驟P13。在步驟P13中,將圖14所示的長按判斷設定的畫面顯示于顯示部62。當長按判斷設定結束,進入步驟P4。在此,可以設定開關長按的判斷時間的最小值。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4所示,在300毫秒至700毫秒的期間中可以以100毫秒的間隔將判斷時間設定為5個階段。在圖14中,示出了選擇了 600毫秒的情況,此時當連續600毫秒以上操作開關時,判斷為長按。當在圖8的步驟P4選擇了揚聲器設定吋,從步驟P4進入步驟P14。在步驟P14中,將圖15所示的揚聲器設定的畫面顯示于顯示部62。當揚聲器設定結束時進入步驟P5。在揚聲器設定過程中,進行利用揚聲器88來通知所設定的懸架的動作狀態的組合的設定。例如,在揚聲器設定過程中,進行設定使得揚聲器能夠發出可以辨別出無減震、前減震、后減震、全減震的聲音。此外,在揚聲器設定過程中,可以進行使揚聲器工作以及不工作的選擇。在揚聲器設定為ON的情況下,在操作了與動作內容對應的開關時,或者在切換為動作內容的設定狀態之后,使揚聲器88發出設定好的聲音,而在揚聲器設定為OFF的情況下不發聲。此外,在揚聲器設定過程中,還可以設定揚聲器88的音量以及音色。當在圖8的步驟P5選擇了通知設定時,從步驟P5進入步驟P15。在步驟P15中,顯示部62顯示圖16所示的LED設定的畫面。當通知設定結束后進入步驟P6。在LED設定的畫面中,設定第一通知部33以及第二通知部34的LED的開啟和關閉。當LED設定為ON時,第一通知部33以及第二通知部34的LED根據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而開啟或關閉。具體來說,例如第一通知部33在后懸架RS為鎖定狀態時點亮,而在釋放狀態時熄滅。此外,例如第二通知部34在前懸架FS為鎖定狀態時點亮而在釋放狀態時熄滅。另外,取代熄滅的處理,也可以在變為釋放狀態時,用與鎖定狀態不同顔色點亮。在表示設定過程中,也可以設定LED的點亮時間,還可以設定與懸架的動作狀態對應的點亮或者閃爍的狀態。此外,也可以設定讓第一通知部33以及第二通知部34通報電池的殘留量。當在圖8的步驟P6選擇了延遲時間設定時,從步驟P6進入步驟P16。在步驟P16中,顯示部62上顯示圖17所示的延遲時間設定畫面。在延遲時間設定過程中,進行在連動模式時使在前懸架FS和后懸架RS切換動作狀態的時間不同的延遲時間的設定。另外,延遲時間是比電源控制部11的微型計算機的控制周期長的時間。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7所示,在100毫秒至500毫秒的期間中可以以100毫秒的間隔將延遲時間設定為5個階段。在圖17中,示出了選擇了 400毫秒的延遲時間的情況,此時,當操作用于改變前懸架FS和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的開關時,將前懸架FS和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錯開400毫秒的延遲時間來進行切換。在本實施方式中延遲時間設定為數百毫秒,但是也可以將延遲時間設為500毫秒以上,選定為例如數秒(500毫秒 10秒)左右。電源控制部11是電氣部件控制部92的實例。電源控制部11例如具有微型計算機,具有圖18所示那樣主要由軟件實現的功能結構。電源控制部11具有變速控制部93和 懸架控制部95。懸架控制部95為懸架控制設備的實例。第一開關裝置42和第二開關裝置43通過電カ線通信而與電源控制部11連接。此外,后撥鏈器26ι■、前撥鏈器26f、前懸架FS、后懸架RS、自行車碼表40通過電カ線通信而與電源控制部11連接。進而,電源控制部11與蓄電部12連接。懸架控制部95作為功能結構具有接收裝置96、存儲裝置97、控制裝置98。接收裝置96接收表示在外部設備60設定的前懸架FS的動作狀態以及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的組合中的至少ー個動作狀態的組合的組合信息。接收裝置96包含例如電カ線通信部90的電カ線連接部90a,能夠經適配器94與外部設備60連接。存儲裝置97存儲由接收裝置96接收的動作狀態的組合信息。存儲裝置97包含懸架控制部95內的非易失性存儲器。控制裝置98在第一操作部OPl以及/或者第二操作0P2被操作吋,基于存儲裝置97存儲的動作狀態的組合信息來控制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接著基于圖19 圖21所示的流程圖說明懸架控制部95的控制動作。圖19是表示懸架控制部95的自定義設定時的控制動作的流程圖。懸架控制部95在與外部設備60連接后開始自定義設定處理,并進入步驟SI。在步驟SI中,判斷是否從外部設備60接到了設定信息。在步驟SI判斷接收了設定信息時進入步驟S2。在步驟S2,將接收的設定信息存儲于存儲裝置97并結束處理。圖20是表示懸架控制部95通常的控制動作的流程圖。在接通懸架控制部95的電源后,當操作部被操作時開始處理并進入步驟Al。在步驟Al,判斷被操作的開關是否是與連動動作建立了對應關系的開關。在步驟Al,當判斷為建立了與連動動作的對應關系時進入步驟A2來進行連動動作處理,當判斷為未建立對應關系時進入步驟A3。在步驟A3,判斷被操作的開關是否是與獨立動作建立了對應關系的開關。在步驟A3,當判斷為建立了與獨立動作的對應關系時進入步驟A4來進行獨立動作處理,當判斷為未建立對應關系時進入步驟A5。
在步驟A5,基于開關所對應的動作狀態,使第一通知部33、第二通知部34以及自行車碼表40中的至少任ー個發出通知,并進入步驟A6,結束處理。懸架控制部95在接通電源時,將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設為預先設定的初期設定狀態。初期設定狀態例如將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起設為釋放狀態。該初期設定狀態也可以通過外部設備60預先設定。圖21是表示連動動作處理的流程圖。當進入圖20的步驟A2時,開始圖21的處理,進入步驟S12。在步驟S12,根據第一操作部OPl或者第二操作部0P2的操作,判斷是否選中了從全減震向無減震的切換操作。在步驟S13,判斷是否執行了從無減震向全減震的切換操作。在步驟S14中,判斷是否進行了無減震向前減震、從全減震向前減震等其他的連動動作的切換操作。在步驟S12,當判斷為執行了從全減震向無減震的切換操作吋,從步驟S12進入步 驟S21。在步驟S21,開始后懸架RS的從釋放狀態向鎖定狀態的切換。在步驟S22,從后懸架RS開始切換起等待經過延遲時間。延遲時間是在圖8的步驟P16中設定的延遲時間。延遲時間如上所述比控制周期長,在該實施方式中設定為400毫秒。當從后懸架RS開始切換起經過了延遲時間后進入步驟S23。在步驟S23,前懸架FS開始從釋放狀態向鎖定狀態的切換。在步驟S24等待后懸架RS以及前懸架FS的切換動作結束。當后懸架RS以及前懸架FS的切換動作結束,進入步驟S13。在步驟S13,當判斷為選中了從無減震向全減震的切換操作吋,從步驟S13進入步驟S26。在步驟S26中,開始前懸架FS的從鎖定狀態向釋放狀態的切換。在步驟S27,自前懸架FS從鎖定狀態向釋放狀開始切換后等待經過延遲時間。延遲時間在本實施方式中設定為500毫秒。當前懸架FS從切換開始起經過了延遲時間后進入步驟S28。在步驟S28,開始后懸架RS從鎖定狀態向釋放狀態的切換。在步驟S29,等待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切換動作結束。當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切換動作結束后進入步驟S14。在圖20的步驟A4的獨立動作處理中,與第一操作部OPl以及第二操作部0P2的操作相應地,単獨地切換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在圖20的步驟A5的通知處理中,也可以基于從存儲裝置97讀出的設定狀態,使當前的動作狀態顯示于自行車碼表40。此外,也可以使長按模式以及標準模式的任ー個顯示于自行車碼表40。進而,在連動模式下,也可以如圖22所示那樣顯示4種動作狀態的組合的任ー個是否被選中。在本實施方式中,可以基于存儲裝置97中存儲的組合信息,將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連動地控制。因此,通過改變存儲裝置97中存儲的組合信息,可以改變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組合的設定。此外,組合信息表不前懸架FS的動作狀態以及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的組合。因此,通過第一操作部OPl以及第二操作部0P2的操作,可以簡單地改變前懸架FS的動作狀態以及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的組合。此外,懸架控制部95可以基于前懸架FS和后懸架RS的鎖定狀態以及釋放狀態這4個組合信息中的至少ー個組合信息控制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進而,例如,可以根據個人計算機等外部設備60輸出的組合信息來改變動作狀態的組合。因此,設于自行車上的控制裝置98的結構變得簡單。〈其他的實施方式〉
以上,針對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明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的范圍內能夠進行種種變更。(a)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前撥鏈器以及后撥鏈器是電動控制的設備,但是也可以通過變速線纜來驅動。此時,左第二開關LSW2以及右第二開關RSW2優選配置在手動的變速操作部50的卷繞桿50a以及釋放桿50b之間的如前述的圖3的陰影線所示的區域D。具體來說,通過將左第二開關LSW2以及右第二開關RSW2配置在卷繞桿50a的操作完畢的位置附近,能夠在變速操作后迅速地進行懸架的切換操作。此外,如果在釋放桿50b的跟前附近配置左第二開關LSW2以及右第二開關RSW2,則可以在即將變速操作之前進行懸架的切換操作,并可以在其后立即進行變速操作。
優選,如果將左第二開關LSW2以及右第二開關RSW2配置在卷繞桿50a的操作完畢的位置附近、和釋放桿50b跟前附近的位置,則能夠發揮上述的兩個效果。進而,通過將左第二開關LSW2以及右第二開關RSW2的操作方向設定為與卷繞桿50a和釋放桿50b的操作方向不同的方向,例如與卷繞桿50a和釋放桿50b的操作方向正交的方向等,能夠防止左第二開關LSW2以及右第二開關RSW2的誤動作。(b)如果將左第一開關LSWl和左第二開關LSW2中的一個作為將后懸架RS變為鎖定狀態的專用的開關,將另一個作為將后懸架RS變為釋放狀態的專用的開關,則能夠防止對后懸架RS錯誤地進行切換操作的情況。同樣地,如果將右第一開關RSWl和右第二開關RSW2中的一個作為將前懸架FS變為鎖定狀態的專用的開關,將另一個作為將前懸架FS變為釋放狀態的專用的開關,則能夠防止對前懸架FS錯誤地進行切換操作的情況。(C)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設置了用于進行后懸架RS的切換操作的多個開關LSWl及LSW2,并設置了用于進行前懸架FS的切換操作的多個開關RSWl及RSW2,但是也可以配置一個用于進行后懸架RS的切換操作的開關,配置ー個用于進行前懸架FS的切換操作的開關,在毎次按壓各開關時,后懸架RS和前懸架FS從鎖定狀態切換為釋放狀態,或者從釋放狀態切換為鎖定狀態。(d)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操作部的左第一開關LSW1、左第二開關LSW2、右第一開關RSWl以及右第二開關RSW2與作為控制裝置的電源控制部11通過有線的電カ線通信來通信,但是本發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不使用PLC通信而將通常的電カ線與通信線分開并通信。此時,設置一個控制各電氣部件的控制設備,由于不需要在各電氣部件上設置電カ線通信部以及電氣部件控制部,因此可以簡化各電氣部件的結構。此外,各電氣部件也可以不是有線的,而以無線方式相互通信。在各電氣部件以無線方式通信時,在各電氣部件設置蓄電部。此時,不需要處理配線,因此容易將各電氣部件安裝到自行車上。(e)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用外部設備進行前述的各種設定,但是也可以在安裝于自行車上的電氣部件上設置控制設備,來進行各種設定。例如,也可以用電氣部件中的某ー個電氣部件控制部來進行各種設定。此外,也可以例如使在懸架系統上可自由裝卸地設置的自行車碼表具有外部設備60的功能。S卩,外部設備60也可以利用自行車碼表來實現。(f)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用電源控制部11進行懸架的控制,但是本發明不限定于此。懸架的控制可以利用電氣部件中的任一個電氣部件控制部來進行。此外,本實施方式的懸架包含電氣部件控制部,做成包含該電氣部件控制部和電源控制部11的懸架控制設備也是可以的。(g)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于各操作部,與獨立模式和連動模式中的任ー個有選擇地建立對應關系,但是本發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從外部設備針對各操作部發送在獨立模式下動作時的設定信息和在連動模式下動作時的設定信息,在電氣部件控制部處選擇獨立模式和連動模式。例如在外部設備60中,在圖10所示的設定畫面上設定在獨立模式下動作時的設定信息,接著在圖11所示的設定畫面上設定在連動模式下動作時的設定信息。對于長按設定也是同樣,預先設定在獨立模式下動作時的設定信息和在連動模式下動作時的設定信息。此時,也可以例如在自行車碼表40上顯示獨立模式和連動模式的項目,使用操作按鈕89來選擇在自行車碼表40上顯示的獨立模式和連動模式的項目中的任ー個,由此來改變設定。此時,懸架控制部在各操作部被操作時,基于獨立模式以及連動模式中選擇的模式所對應的設定信息來控制懸架。(g)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于各操作部,與標準模式和長按模式中的任ー個有選擇 地建立對應關系,但是本發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從外部設備針對各操作部發送在標準模式下動作時的設定信息和在長按模式下動作時的設定信息,在電氣部件控制部處選擇標準模式和長按模式。例如在外部設備60中,在圖10以及圖11所示的設定畫面中的至少一個上設定在標準模式下動作時的設定信息,接著在圖12以及圖13所示的設定畫面中的至少ー個上設定在長按模式下動作時的設定信息。此時,也可以例如在自行車碼表40上顯示標準模式和長按模式的項目,使用操作按鈕89來選擇在自行車碼表40上顯示的標準模式和長按模式的項目中的任ー個,由此來改變設定。此時,懸架控制部在各操作部被操作時,基于標準模式以及長按模式中選擇的模式所對應的設定信息來控制懸架。(h)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第一操作部OPl以及第二操作部0P2和具有控制裝置的電源控制部11利用電カ線通信以有線方式連接,但本發明不限定于此。如圖23所示,第一操作部OPl以及第二操作部0P2和電源控制部11內的控制裝置也可以以無線方式通信。此時,在無線通信中使用例如IEEE 802. 15標準或者IEEE 802. 15. 4標準等無線通信標準。⑴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電源控制部11和外部設備60經適配器94以有線方式連接,但本發明不限定于此。電源控制部11和外部設備60也可以通過無線通信連接。此時,也可以在無線通信中使用例如IEEE 802. 15標準,或者IEEE802. 15. 4標準等無線通信標準。(j)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也可以構成為在一定時間不操作變速操作部和操作部吋,各電氣部件控制部進入省電模式,即休眠模式。作為進入省電模式的基準的時間,使用者也可以使用選擇部61來設定。(k)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使用者將多個連動動作與一個開關建立對應關系時,ー個ー個地選擇多個連動動作,但是也可以預先將例如與ー個開關對應的動作狀態的組合作為連動動作式樣。連動動作式樣包括例如,由無減震以及全減震兩個模式構成的第一連動動作式樣,由無減震、前減震以及全減震三個模式構成的第二連動動作式樣,由無減震、后減震以及全減震三個模式構成的第三連動動作式樣,以及由無減震、前減震、后減震以及全減震四個模式構成的第四連動動作式樣。例如,在設定連動動作模式的顯示畫面上,將預先設定的第一至第四連動動作式樣作為項目顯示,通過利用選擇部選擇這些項目,能夠更加簡單地進行與一個開關對應的連動動作建立對應關系的作業。
(I)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懸架的動作狀態有鎖定狀態和釋放狀態兩個,作為懸架的動作狀態也可以是懸架的高度、懸架的硬度、懸架的壓縮阻尼力、懸架的反彈阻尼力、以及踩踏踏板時產生的阻尼力中的某ー個。(m)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長按模式時判斷長按所需的規定時間是從多個預先設定的時間中選擇出來的,但是使用者也可以使用選擇部61來設定上述規定時間的數值。(η)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延遲時間控制部86是利用軟件來實現的,但是也可以例如利用硬件來實現,使用延遲信號的信號延遲裝置來使懸架的切換動作不同。例如可以使用電容器等部件作為信號延遲裝置。(O)對于第一操作部OPl或者第二操作部Ρ02這兩個開關,當其中一方與鎖定狀態建立對應時,另一方可以自動地與釋放狀態建立對應,此外,另一方也可以處理為不能與鎖定狀態建立對應。此外,開關為三個以上時,也可以構成為不能將全部開關都與相同的動作狀態建立對應。(P)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設置了第一操作部OPl或者第二操作部Ρ02的情況,但是也可以僅設置第一操作部OPl或者第二操作部Ρ02的某ー個。此時,在顯示部62 可以僅顯示對應的操作部的信息。(q)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說明了設置了第一操作部OPl或者第二操作部P02的情況,但是也可以僅設置ー個開關。此時,在顯示部62可以僅顯示對應的開關的信息。(r)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模式I以及模式2中懸架的動作狀態變化的順序是預先設定的,但是也可以利用設定設備60改變變化順序的設定。(S)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從預先設定的多個設定值中選擇延遲時間,但是使用者也可以使用選擇部61來設定延遲時間的數值。(t)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步驟P7判斷確定按鈕被選中時,設定狀態被發送到懸架控制部,但是也可以在各設定畫面中選中選擇按鈕時將設定信息向懸架控制部發送。符號說明11電源控制部33第一通知部34第二通知部60外部設備95懸架控制部96接收裝置97存儲裝置98控制裝置OPl第一操作部0P2第二操作部LSWl左第一開關LSW2左第二開關RSWl右第一開關RSW2右第二開關FS前懸架
RS 后懸架
權利要求
1.ー種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其響應操作部的操作來控制分別具有多個動作狀態的自行車用的前懸架以及后懸架,其特征在于,具備 接收裝置,其接收組合信息,該組合信息表示所述前懸架的動作狀態以及所述后懸架的動作狀態的組合中至少ー個動作狀態的組合; 存儲裝置,其存儲通過所述接收裝置接收到的所述組合信息;以及 控制裝置,其在所述操作部被操作時,基于所述存儲裝置中存儲的所述組合信息來控制所述前懸架以及所述后懸架。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信息包含使所述前懸架以及所述后懸架不能伸縮的第一組合信息、使所述前懸架以及所述后懸架能夠 伸縮的第二組合信息、使所述前懸架能夠伸縮而所述后懸架不能伸縮的第三組合信息,和使所述前懸架不能伸縮而所述后懸架能夠伸縮的第四組合信息中的至少ー個。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裝置能夠與輸出所述組合信息的外部設備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I 3中任一項所述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帶有開關。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其特征在干,所述組合信息包含與一個開關對應的多個動作狀態的組合。
6.根據權利要求I 5中任ー項所所述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其還具備通報所述前懸架以及所述后懸架中至少任一方的動作狀態的通知部。
7.根據權利要求I 6中任ー項所所述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能夠通過有線方式與所述控制裝置通信。
8.根據權利要求I 6中任ー項所所述的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能夠通過無線方式與所述控制裝置通信。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行車用懸架控制設備,能夠改變前后懸架的動作狀態的組合的設定且能夠容易地改變組合。懸架控制部(95)響應于第一操作部(OP1)以及第二操作部(OP2)的操作來控制具有多個動作狀態的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懸架控制部(95)具備接收裝置(96)、存儲裝置(97)和控制裝置(98)。接收裝置(96)接收前懸架(FS)以及后懸架(RS)的動作狀態組合中的動作狀態的組合信息。存儲裝置(97)存儲利用接收裝置(96)接收到的設定信息。控制裝置(98)在第一操作部(OP1)以及第二操作部(OP2)被操作時,基于存儲裝置(97)中存儲的組合信息來控制前懸架(FS)及后懸架(RS)。
文檔編號B62K21/08GK102649460SQ20121004822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28日
發明者市田典, 池本英樹, 白井豊土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野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鲜城| 兴山县| 文成县| 五指山市| 江北区| 琼结县| 咸宁市| 石楼县| 荔波县| 长治县| 山东省| 彭山县| 中西区| 广州市| 甘泉县| 新竹市| 和林格尔县| 卫辉市| 揭阳市| 象州县| 册亨县| 同心县| 潞城市| 共和县| 房山区| 黑水县| 平度市| 怀化市| 临桂县| 沁水县| 庆元县| 甘洛县| 肇庆市| 定州市| 灵石县| 永新县| 遵化市| 大同县| 天柱县| 霍邱县| 岑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