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汽車節能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相關的輔助用品領域及節油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節能裝置,能夠有效節省汽車油耗,可主要用于城市內以公交車為主的速度較慢的各種類型汽車。
背景技術: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世界各國對石油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作為城市內主要燃油消耗者——汽車的數量也越來越龐大,有效的降低汽車的燃油消耗將對降低世界范圍內的能源消耗,減輕汽車使用者的經濟負擔以及降低環境污染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關于降低汽車燃油消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汽油,柴油的燃燒效率,降低車體自重等。關于提高汽車用油的燃燒效率的研究目前已經接近極限,各種高性能發動機的燃燒效率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難以取得更大的節油效果。有關研究表明汽車的自重減輕10%,其油耗將降低8%。因此降低車體自重是降低油耗的一個重要手段。關于降低車體自身重量的研究一方面是降低汽車機構材料的重量,減小鋼板厚度,這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汽車自身的安全性。關于降低車體自身重量的研究一方面是采用新型高強度低密度的材料作為汽車的結構材料,目前這方面的研究還處于探索中,依賴于新型材料的出現,而且其降低汽車自重的空間較為有限。如果在汽車上安裝一個充滿氦氣的氣囊,在空氣浮力的作用下,氣囊產生向上的升力將能夠降低汽車對地面的壓力,相當于降低了汽車的自重。同時因為采用了類似飛機機翼的截面設計,使得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受到一個向上的升力。這兩者的共同作用將有效降低汽車油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節能裝置,在一個形狀可以產生向上升力的氣囊里充滿氦氣,可以減輕汽車對地面的壓力,結構簡單,實現節能環保。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汽車節能裝置,包括拱形氣囊本體和充氣及密閉裝置。其技術要點在于
拱形氣囊本體包括矩形的上壁、矩形的下壁和兩個端面。上壁的相對的兩個上壁第一邊緣分別和下壁的相對的兩個下壁第一邊緣密封連接。上壁的上壁第二邊緣長于下壁的下壁第二邊緣,上壁第二邊緣和下壁第二邊緣彎向同一方向,在上壁和下壁的兩端形成拱形面。在所述的兩個拱形面處有與上壁和下壁密封連接的端面,端面形狀與所述的拱形面相對應。上壁、下壁和兩個端面共同形成拱形氣囊本體。拱形氣囊本體內充滿氦氣。拱形氣囊本體上設有充氣及密閉裝置,充氣及密閉裝置可采用逆止閥,此逆止閥為已知技術,故不重復敘述,或者可采用本領域通常的任何充氣及密封裝置。
上壁、下壁和兩端面的材料均為已知材料,可選用防漏氣材料(塑料、橡膠、浙青塑料防水材料或石油浙青制成的防水材料等)制成。上壁、下壁和兩端面之間的密封方式,均可采用本領域常規的密封連接方式密封。其原理為
本氣囊可使用已知的安裝裝置裝設在汽車的頂部,如圖2所示,氣囊柱體軸線方向與汽車前后中軸線平行,拱形柱體的下壁位于下方,上壁位于上方。由于氦氣的比重輕于空氣,因此氣囊會受到空氣浮力作用,對汽車產生一個向上的升力。同時在汽車行駛過程中,由于氣囊拱形的設計,根據空氣動力學的原理,氣流在氣囊上表面和下表面流過時產生不同的壓力,下表面的壓力大于上表面的壓力,因此氣流會對氣囊產生一個明顯的升力(類似于飛機機翼的原理,可參照飛機機翼的曲線方程,此為已知技術,故不重復敘述),汽車的行、駛速度越快這種升力的作用越明顯。這樣一來,相當于降低了汽車自身的自重,并有效的減少汽車耗油量。安裝裝置所述的安裝裝置為已知技術,故不重復敘述。拱形柱體的內側(弧面較小一側)朝下,拱形柱體的外側(弧面較大一側)朝上。也可充滿密度小于空氣的其他氣體。其優點在于
本汽車節能氣囊減重效果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汽車的自重,且可以通過改變氣囊體積的大小,使減重比例不受限制。結構簡單,充氣即可使用,不會對汽車主體結構強度和安全性產生影響。可適用于各種普通汽車。
圖I為本節能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節能裝置和公交車的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汽車節能裝置,包括拱形氣囊本體和充氣及密閉裝置8。拱形氣囊本體包括矩形的上壁I、矩形的下壁2和兩個端面7。上壁I的相對的兩個上壁第一邊緣3分別和下壁2的相對的兩個下壁第一邊緣4密封連接。上壁I的上壁第二邊緣5長于下壁2的下壁第二邊緣6,上壁第二邊緣5和下壁第二邊緣6彎向同一方向,在上壁I和下壁2的兩端形成拱形面。 在所述的兩個拱形面處有與上壁I和下壁2密封連接的端面7,端面7形狀與所述的拱形面相對應。上壁I、下壁2和兩個端面7共同形成拱形氣囊本體。拱形氣囊本體內充滿氦氣。拱形氣囊本體上設有充氣及密閉裝置8,充氣及密閉裝置8可采用逆止閥,此逆止閥為已知技術,故不重復敘述,或者可采用本領域通常的任何充氣及密封裝置。上壁I、下壁2和兩端面I的材料為塑料。上壁I、下壁2和兩端面I之間的密封方式,均可采用本領域常規的密封連接方式密封。本氣囊本體可使用已知的安裝裝置裝設在汽車的頂部,此安裝裝置為已知技術,故不重復敘述。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節能裝置,包括拱形氣囊本體和充氣及密閉裝置(8);其特征在于 拱形氣囊本體包括矩形的上壁(I)、矩形的下壁(2)和兩個端面(7);上壁(I)的相對的兩個上壁第一邊緣(3)分別和下壁(2)的相對的兩個下壁第一邊緣(4)密封連接; 上壁(I)的上壁第二邊緣(5)長于下壁(2)的下壁第二邊緣¢),上壁第二邊緣(5)和下壁第二邊緣(6)彎向同一方向,在上壁(I)和下壁(2)的兩端形成拱形面; 在所述的兩個拱形面處有與上壁(I)和下壁(2)密封連接的端面(7),端面(7)形狀與所述的拱形面相對應; 上壁(I)、下壁(2)和兩個端面(7)共同形成拱形氣囊本體; 拱形氣囊本體上設有充氣及密閉裝置(8)。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汽車節能裝置,其特征在于充氣及密閉裝置(8)可采用逆止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汽車節能裝置,其特征在于上壁⑴、下壁⑵和兩端面(X)的材料為塑料、橡膠、浙青塑料防水材料或石油浙青制成的防水材料。
全文摘要
一種汽車節能裝置,包括拱形氣囊本體和充氣及密閉裝置。拱形氣囊本體包括矩形的上壁、矩形的下壁和兩個端面。上壁的相對的兩個上壁第一邊緣分別和下壁的相對的兩個下壁第一邊緣密封連接。上壁的上壁第二邊緣長于下壁的下壁第二邊緣,上壁第二邊緣和下壁第二邊緣彎向同一方向,在上壁和下壁的兩端形成拱形面。在所述的兩個拱形面處有與上壁和下壁密封連接的端面,端面形狀與所述的拱形面相對應。拱形氣囊本體內充滿氦氣。拱形氣囊本體上設有充氣及密閉裝置。拱形氣囊本體可選用防漏氣材料制成。本汽車節能氣囊減重效果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汽車的自重,結構簡單,充氣即可使用,可適用于各種普通汽車。
文檔編號B62D39/00GK102730088SQ201210183839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6日
發明者張凱, 秦麗娟, 胡玉蘭 申請人:沈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