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行車把立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把立管。
背景技術:
自行車之車把、把立管(俗稱龍頭),是進入車手的第一視覺,而傳統一成不變之直桶柱式結構的把立管,如果不是風格各異之涂裝貼花效果的惑化,車手們早是厭倦不己,還有,工件本身重量及阻風問題更是業內竟爭優勢的新課題,如今,市面上所使用的自行車之車把、把立管都受限于傳統的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行車把立管,克服現有產品中上述方面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自行車把立管,包括主體柱和鎖緊蓋,所述主體柱包括前叉鎖緊套、伸長梁和待鎖開口,前叉鎖緊套為球狀,前叉鎖緊套設有上下通孔,前叉鎖緊套設有前后五角或六角鏤空,前叉鎖緊套左端設有反向的沉頭孔,前叉鎖緊套右端通過伸長梁與待鎖開口左端連接,待鎖開口為半球結構,待鎖開口右端中部設有橫槽,待鎖開口右端上部和下部均設有凸臺,凸臺右端設有螺絲孔,凸臺與鎖緊蓋通過螺絲對接鎖緊。所述伸長梁為圓柱體,伸長梁采用三段不等徑壁厚結構,伸長梁兩端分別與前叉鎖緊套和待鎖開口平滑連接。所述待鎖開口上下兩端設有導向風口,待鎖開口的橫槽內設有防滑絲牙。所述鎖緊蓋為工字形四爪結構,鎖緊蓋包括單梁支架和四爪,單梁支架左右兩端的上側和下側分別與四爪的一端連接,四爪的另一端設有沉頭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結構簡單,重量輕,安裝拆卸方便,流線型低風阻設計,車手使用更舒適,同時融合了足球元素,更具有動感和美感。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自行車把立管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自行車把立管的主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自行車把立管的主體柱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自行車把立管的主體柱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自行車把立管的鎖緊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主體柱;11、前叉鎖緊套;111、通孔;112、鏤空;12、伸長梁;13、待鎖開口 ;131、橫槽;132、凸臺;133、螺絲孔;134、導向風口 ;135、防滑絲牙;2、鎖緊蓋;21、單梁支架;22、四爪;3、沉頭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自行車把立管,包括主體柱I和鎖緊蓋2,所述主體柱I包括前叉鎖緊套11、伸長梁12和待鎖開口 13,前叉鎖緊套11為球狀,前叉鎖緊套11設有上下通孔111,前叉鎖緊套11設有前后五角或六角鏤空112,前叉鎖緊套11左端設有反向的沉頭孔3,前叉鎖緊套11右端通過伸長梁12與待鎖開口 13左端連接,待鎖開口 13為半球結構,待鎖開口 13右端中部設有橫槽131,待鎖開口 13右端上部和下部均設有凸臺132,凸臺132右端設有螺絲孔133,凸臺132與鎖緊蓋2通過螺絲對接鎖緊。所述伸長梁12為圓柱體,伸長梁12采用三段不等徑壁厚結構,伸長梁12兩端分別與前叉鎖緊套11和待鎖開口 13平滑連接。所述待鎖開口 13上下兩端設有導向風口 134,待鎖開口 13的橫槽131內設有防滑絲牙135。所述鎖緊蓋2為工字形四爪結構,鎖緊蓋2包括單梁支架21和四爪22,單梁支架21左右兩端的上側和下側分別與四爪22的一端連接,四爪22的另一端設有沉頭孔3。其中,前叉鎖緊套11左端的反向的沉頭孔3為兩個,分別設置于前叉鎖緊套11左端上部和下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自行車把立管裝配原理不但與傳統把立管一樣簡單,而且鎖緊蓋2沒有上下正反之分,只要將凸臺132右端的螺絲孔133與四爪22上的沉頭孔3對上位置,都是正確的裝配;前叉鎖緊套11的前后五角或六角鏤空112強烈突出了足球元素;前叉鎖緊套11左端的反向的沉頭孔3不僅立體視覺感強,而且能使本自行車把立管鎖緊更牢固;待鎖開口 13上下兩端的導向風口 134極大地降低了風阻,待鎖開口 13右端中部的橫槽131為牢固的車把裝置槽,橫槽131內設有防滑絲牙135 ;伸長梁12為連接前叉鎖緊套11和待鎖開口 13的圓柱體,其兩端分別與前叉鎖緊套11和待鎖開口 13自然接合,伸長梁12的內徑經過應力學反復實驗,采用三段不等徑壁厚設計,受力點各負其責,使其鋼性提高的同時重量更輕;鎖緊蓋2為“工”字形四爪結構,包括獨特的四爪鏤空、螺絲沉頭孔3和單梁支架21,無阻風結構,用料少,輕量化,鋼性強。本自行車把立管完全顛覆了行業的傳統形狀結構,通過測試并高于EN標準。其中,本自行車把立管采用了球形設計,不但大大減輕了工件本身的重量,更是巧妙地將自行車運動與足球元素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對沒有了解自行車運動的潛在消費群體,尤其是遍布世界各國、千千萬萬一直沉迷于足球運動以及億萬恨鐵不成鋼的國足粉絲們,有著無比強勁的吸引力,與眾不同的工學幾何設計、美感的流線不但減少了討厭的阻風,更是避免了專業車手們常常抱怨的臂力冗余,從而擁有更佳的競速效果。本自行車把立管應用范圍廣泛,能安裝在所有自行車上,如山地車、全地形山地車、公路車、城市休閑車、旅行車、學生車、通勤車、沙灘車以及各種童車、表演車等。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自行車把立管,包括主體柱(I)和鎖緊蓋(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柱(I)包括前叉鎖緊套(11)、伸長梁(12)和待鎖開口(13),前叉鎖緊套(11)為球狀,前叉鎖緊套(11)設有上下通孔(111),前叉鎖緊套(11)設有前后五角或六角鏤空(112),前叉鎖緊套(11)左端設有反向的沉頭孔(3),前叉鎖緊套(11)右端通過伸長梁(12)與待鎖開口(13)左端連接,待鎖開口( 13)為半球結構,待鎖開口( 13)右端中部設有橫槽(131 ),待鎖開口( 13)右端上部和下部均設有凸臺(132),凸臺(132)右端設有螺絲孔(133),凸臺(132)與鎖緊蓋(2)通過螺絲對接鎖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把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伸長梁(12)為圓柱體,伸長梁(12)兩端分別與前叉鎖緊套(11)和待鎖開口(13)平滑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車把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鎖開口(13)上下兩端設有導向風口(134),待鎖開口(13)的橫槽(131)內設有防滑絲牙(135)。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自行車把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蓋(2)為工字形四爪結構,鎖緊蓋(2)包括單梁支架(21)和四爪(22),單梁支架(21)左右兩端的上側和下側分別與四爪(22)的一端連接,四爪(22)的另一端設有沉頭孔(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把立管,包括主體柱和鎖緊蓋,所述主體柱包括球狀前叉鎖緊套、伸長梁和半球結構的待鎖開口,前叉鎖緊套分別設有上下通孔和前后五角或六角鏤空,前叉鎖緊套左端設有反向沉頭孔,前叉鎖緊套右端通過伸長梁與待鎖開口左端連接,待鎖開口右端中部設有橫槽,橫槽內設有防滑絲牙;待鎖開口右端上部和下部均設有凸臺,凸臺與鎖緊蓋通過螺絲對接鎖緊。所述鎖緊蓋為工字形四爪結構,鎖緊蓋包括單梁支架和四爪,單梁支架左右兩端的上側和下側分別與四爪一端連接,四爪另一端設有沉頭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結構簡單,重量輕,安裝拆卸方便,流線型低風阻設計,車手使用更舒適,同時融合了足球元素,更具有動感和美感。
文檔編號B62K21/12GK202414063SQ20122001623
公開日2012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4日
發明者李樹松 申請人:浙江浩洋嬌子車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