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電動三輪車車架與箱體減震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動三輪車車架與箱體減震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出行方式也呈現一新趨勢即“快捷、低碳”,目前我國居民多采用電動車作為交通工具,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同時也符合低碳的出行方式。目前市場上電動三輪車的車架與車箱之間的固定連接方式通常是直接通過緊固件連接的硬連接,車架與車箱之間無減震裝置,通常存在如下弊端一、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遇到不平路面,噪音大;二、載貨過程中,容易將承載物品顛壞;三、長時間在行駛過程中顛簸,容易損壞車輛,同時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動三輪車車架與箱體減震裝置,目的在于通過改進現有電動三輪車車架與車箱直接通過緊固件連接的硬連接方式,來預防現有電動三輪車在行駛過程中噪音大、易顛碎物品和車輛已經存在安全隱患問題,從而提高電動三輪車輛的駕乘舒適性、安全性和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電動三輪車車架與箱體減震裝置,包括車頭部分(I )、車架(3),車頭部分(I)通過連接架(2 )與車架(3 )連接,車架(3 )上設置有箱體(6 ),所述車架(3 )與箱體(6 )之間設置有減震裝置(5 ),所述減震裝置(5 )至少設置于車架(3 )與箱體(6 )相接觸的四個邊角部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改進方案是所述減震裝置(5)由橡膠材料制成,減震裝置(5)包括上連接端(51)、下連接端
(52),上連接端(51)、下連接端(52)均呈圓柱狀。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改進方案是所述車架(3)、箱體(6)四個邊角均對應設置有減震裝置(5)安裝孔(4),車架(3)上安裝孔(4)的大小、形狀與下連接端(52)相匹配,箱體(6)上安裝孔(4)的大小、形狀與上連接端(51)相匹配。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優點本實用新型在車架與箱體連接的部位設置有橡膠材料制成的減震裝置,減少了電動三輪車在行駛過程中產生的噪音,也不易顛碎所承載的貨物,同時也延長了車輛的使用壽命。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減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車頭部分I、車架3,車頭部分I通過連接架2與車架3連接,車架3上設置有箱體6,車架3與箱體6之間設置有減震裝置5,減震裝置5至少設置于車架3與箱體6相接觸的四個邊角部位;減震裝置5由橡膠材料制成,減震裝置5包括上連接端51、下連接端52,上連接端51、下 連接端52均呈圓柱狀;車架3、箱體6四個邊角均對應設置有減震裝置5安裝孔4,車架3上安裝孔4的大小、形狀與下連接端52相匹配,箱體6上安裝孔4的大小、形狀與上連接端51相匹配。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三輪車車架與箱體減震裝置,包括車頭部分(I )、車架(3),車頭部分(I)通過連接架(2 )與車架(3 )連接,車架(3 )上設置有箱體(6 ),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3 )與箱體(6)之間設置有減震裝置(5),所述減震裝置(5)至少設置于車架(3)與箱體(6)相接觸的四個邊角部位。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電動三輪車車架與箱體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裝置(5)由橡膠材料制成,減震裝置(5)包括上連接端(51)、下連接端(52),上連接端(51)、下連接端(52)均呈圓柱狀。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電動三輪車車架與箱體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3)、箱體(6)四個邊角均對應設置有減震裝置(5)安裝孔(4),車架(3)上安裝孔(4)的大小、形狀與下連接端(52)相匹配,箱體(6)上安裝孔(4)的大小、形狀與上連接端(51)相匹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三輪車車架與箱體減震裝置,包括車頭部分(1)、車架(3),車頭部分(1)通過連接架(2)與車架(3)連接,車架(3)上設置有箱體(6),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3)與箱體(6)之間設置有減震裝置(5),所述減震裝置(5)至少設置于車架(3)與箱體(6)相接觸的四個邊角部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過改進現有電動三輪車車架與車箱直接通過緊固件連接的硬連接方式,來預防現有電動三輪車在行駛過程中噪音大、易顛碎物品和車輛已經存在安全隱患問題,從而提高電動三輪車輛的駕乘舒適性、安全性和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62K11/00GK202624501SQ20122024307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8日
發明者石祖乾 申請人:江蘇金維車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