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前梁防撞吸能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 用新型屬于一種汽車的吸能領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種前梁防撞吸能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微型貨車的前圍,多使用的是一個整體的曲面,其緩沖和吸能的效果并不明顯,若在道路交通中,車輛在發生碰撞時,其能量不能得到釋放,這就給行人和駕駛者造成很大的傷亡。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產生,提出一種前梁防撞吸能裝置,使其在使用中具有明顯的吸能效果。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前梁防撞吸能裝置,包括前橫梁、前吸能梁、左前吸能邊梁托板、右前吸能邊梁托板、左前吸能邊梁后段、右前吸能邊梁后段、左前橫梁外連接板和右前橫梁外連接板,所述前橫梁前方設有前吸能梁,所述前橫梁兩端分別設有左前橫梁外連接板和右前橫梁外連接板,所述前橫梁的對稱位置設有左前吸能邊梁托板和右前吸能邊梁托板,所述左前吸能邊梁托板和右前吸能邊梁托板相應的設有左前吸能邊梁后段和右前吸能邊梁后段。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防撞吸能裝置的構思獨特,結構簡單,在碰撞時的吸能效果明顯,前梁的變形較小,大大減小行人和駕駛者的受傷害程度。
圖I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前梁防撞吸能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_前橫梁,2-前吸能梁,3-左前吸能邊梁托板,4-右前吸能邊梁托板,5-左前吸能邊梁后段,6-右前吸能邊梁后段,7-左前橫梁外連接板,8-右前橫梁外連接板。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如下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一種前梁防撞吸能裝置,包括前橫梁I、前吸能梁2、左前吸能邊梁托板3、右前吸能邊梁托板4、左前吸能邊梁后段5、右前吸能邊梁后段6、左前橫梁外連接板7和右前橫梁外連接板8,所述前橫梁I前方設有前吸能梁2,所述前橫梁I兩端分別設有左前橫梁外連接板7和右前橫梁外連接板8,所述前橫梁I的對稱位置設有左前吸能邊梁托板3和右前吸能邊梁托板4,所述左前吸能邊梁托板3和右前吸能邊梁托板4相應的設有左前吸能邊梁后段5和右前吸能邊梁后段6。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實用新型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前梁防撞吸能裝置,包括前橫梁、前吸能梁、左前吸能邊梁托板、右前吸能邊梁托板、左前吸能邊梁后段、右前吸能邊梁后段、左前橫梁外連接板和右前橫梁外連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橫梁前方設有前吸能梁,所述前橫梁兩端分別設有左前橫梁外連接板和右前橫梁外連接板,所述前橫梁的對稱位置設有左前吸能邊梁托板和右前吸能邊梁托板,所述左前吸能邊梁托板和右前吸能邊梁托板相應的設有左前吸能邊梁后段和右前吸能邊梁后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前梁防撞吸能裝置,包括前橫梁、前吸能梁、左前吸能邊梁托板、右前吸能邊梁托板、左前吸能邊梁后段、右前吸能邊梁后段、左前橫梁外連接板和右前橫梁外連接板,所述前橫梁前方設有前吸能梁,所述前橫梁兩端分別設有左前橫梁外連接板和右前橫梁外連接板,所述前橫梁的對稱位置設有左前吸能邊梁托板和右前吸能邊梁托板,所述左前吸能邊梁托板和右前吸能邊梁托板相應的設有左前吸能邊梁后段和右前吸能邊梁后段。該防撞吸能裝置的構思獨特,結構簡單,在碰撞時的吸能效果明顯,前梁的變形較小,大大減小行人和駕駛者的受傷害程度。
文檔編號B62D21/15GK202686495SQ20122035736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3日
發明者吳畏, 匙謙 申請人:合肥昌河汽車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