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攜式重力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便攜式重力自行車。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自行車形形色色、多種多樣,但是,以重力為動力的便攜式自行車卻未見出現過。
發明內容為方便人們的出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以自身重量做為動力的便攜式自行車。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車身的前部,沿豎直方向經軸承裝有前把;前把的上部是呈Y形(頂部封閉)的車把,其下部插在前把內;前把與車把的交接處,有一控制車把伸縮的螺栓;前把的中部經螺栓將兩段前把鉸連,另有一控制螺栓用以控制前把的折疊;前把的下部是一水平放置、形狀為叉形的前叉,前叉的兩個端點處沿水平方向分別開有小槽;其上經軸承裝有前輪的前輪軸,就裝在這兩個小槽內;前輪軸凸出前叉的部分,經螺帽與前叉緊連;經螺帽與前叉緊連的還有和前擋泥瓦上部固連的前支架,前擋泥瓦的下部經螺栓與前叉的叉根部固連。車身的后部是一水平放置、形狀為叉形的后叉;后叉的兩端點處,沿水平方向開有小槽;小槽內裝有后輪軸,其凸出后叉的部分,經螺帽與后叉緊連。此外經螺帽與后叉緊連的,還有與后擋泥瓦上部固連的后支架,后擋泥瓦的下部經螺栓與后叉的叉跟部固連。在后叉的兩叉之間的后輪軸上,經軸承分別裝有后輪和傳動齒輪;裝在后輪上的棘輪(可是端面棘輪也可是圓周棘輪)與裝在傳動齒輪上的棘爪耦合,反之亦可。在傳動齒輪的前上方裝有與其嚙合的主動齒輪(兩齒輪的傳動比要大于2以上);和主動齒輪一體的主動齒輪軸,經軸承裝在后叉的內側,其凸出后叉外側的部分,安裝一曲柄;該曲柄經連桿與前面的傳動曲柄鉸連;與傳動曲柄一體的軸經軸承安在車身上,其在車身另一側的凸出部分也裝有一個曲柄,兩個曲柄組成一個相差180°的同軸雙曲柄;在同軸雙曲柄的前方、裝在車身兩側的軸上,經軸承對稱安裝有兩個、側面開有導槽的踏板;在兩個踏板的導槽內對應放入同軸雙曲柄的柄。這樣,當人在自行車上左右晃動時,車身兩側的踏板在人體重力的作用下,就會不停地上下擺動,進而帶動同軸曲柄轉動,經主動齒輪、傳動齒輪、棘輪爪和棘輪的傳動,自行車的后輪就會轉動起來,實現了本實用新型以重力做為動力的目的。在上述方案中,若將固定踏板的前端的軸和軸承,換裝成一個同軸雙曲柄,將兩組同軸雙曲柄同一側曲柄的柄,各自放入同一側的踏板的導槽內,可實現踏板的上下平動。若將上述方案中的前輪,換成雙輪,即成三輪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方便人們出行的同時,還可節省人的體力。
[0008]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圖中1.車身,2.軸承,3.前把,4.車把,5.螺栓,6.螺栓,7.螺栓,8.前叉,9.小槽,10.軸承,11.前輪,12.前輪軸,13螺帽,14.前擋泥瓦,15.前支架,16.螺栓,17.后叉18.小槽,19.后輪軸,20.螺帽,21.后擋泥瓦,22.后支架,23.螺栓,24.軸承,25.后輪,26.傳動齒輪,27.棘輪,28.棘輪爪,29.主動齒輪,30.主動齒輪軸,31.軸承,32.曲柄,33.連桿,34.同軸雙曲柄(傳動曲柄),35.軸,36.軸承,37.軸,38.軸承,39.導槽,40.踏板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在車身(I)的前端,沿豎直方向經軸承(2)裝有前把(3);前把(3)的上部是呈Y形(頂部封閉)的車把(4),其下部插在前把(3)內;前把(3)和車把(4)的交接處,有一控制車把(4)伸縮的螺栓(5);前把(3)的中部經一螺栓(6)將兩段前把(3)鉸連,另有一控制螺栓(7)用以控制前把(3)的折疊;前把(3)的下部是一水平放置、形狀為叉形的前叉(8),前叉⑶的兩個端點處沿水平方向分別開有小槽(9);其上經軸承(10)裝有前輪(11)的前輪軸(12),就裝在這兩個小槽(9)內;前輪軸(12)凸出前叉(8)的部分,經螺帽(13)與前叉⑶緊連;經螺帽(13)與前叉⑶緊連的還有和前擋泥瓦(14)上部相連的前支架(15),前擋泥瓦(14)的下部經螺栓(16)與前叉⑶的叉根部固連。車身⑴的后部是一水平放置、形狀為叉形的后叉(17);后叉(17)的兩個端點處,沿水平方向開有小槽
(18);小槽(18)內裝有后輪軸(19),其凸出后叉(17)的部分,經螺帽(20)與后叉(17)緊連。此外,經螺帽(20)與后叉(17)緊連的,還有與后擋泥瓦(21)上部固連的后支架(22),后擋泥瓦(21)的下部,經螺栓(23)與后叉(17)的叉根部固連。在后叉(17)的兩叉之間的后輪軸(19)上,經軸承(24)分別裝有后輪(25)和傳動齒輪(26);裝在后輪(25)上的棘輪(27)與裝在傳動齒輪(26)上的棘爪(28)耦合;在傳動齒輪(26)的前上方裝有與其嚙合的主動齒輪(29);和主動齒輪(29) —體的主動齒輪軸(30),經軸承(31)裝在后叉(17)的內側,其凸出后叉(17)外側的部分,安裝一曲柄(32);該曲柄(32)經連桿(33)與前面的傳動曲柄(34)鉸連;與傳動曲柄(34) —體的軸(35),經軸承(36)安在車身(I)上,其在車身(I)另一側的凸出部分,也裝有一個曲柄,兩個曲柄組成一個相差180度的同軸雙曲柄(34);在同軸雙曲柄(34)的前方、裝在車身(I)兩側的軸(37)上經軸承(38)對稱安裝有兩個、側面開有導槽(39)的踏板(40);在兩個踏板(40)的導槽(39)內,對應放入同軸雙曲柄(34)的柄。這樣,當人在自行車上左右晃動時,車身(I)兩側的踏板(40)在人體重力的作用下,就會不停的上下擺動,進而帶動同軸曲柄(34)轉動,經主動齒輪(29)、傳動齒輪(26),棘輪爪(28)和棘輪(27)的傳動,自行車的后輪(25)就會轉動起來,實現了本實用新型以重力做為動力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便攜式重力自行車,其特征是:在后叉的兩叉之間的后輪軸上,經軸承分別裝有后輪和傳動齒輪;裝在后輪上的棘輪與裝在傳動齒輪上的棘爪耦合;在傳動齒輪的前上方裝有與其嚙合的主動齒輪;和主動齒輪一體的主動齒輪軸,經軸承裝在后叉的內側,其凸出后叉外側的部分,安裝一曲柄;該曲柄經連桿與前面的傳動曲柄鉸連;與傳動曲柄一體的軸經軸承安在車身上,其在車身另一側的凸出部分也裝有一個曲柄,兩個曲柄組成一個相差180°的同軸雙曲柄;在同軸雙曲柄的前方、裝在車身兩側的軸上,經軸承對稱安裝有兩個、側面開有導槽的踏板;在兩個踏板的導槽內對應放入同軸雙曲柄的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其特征是:在固定踏板的一端的軸處,換裝成一個同軸雙曲柄,且將兩組同軸雙曲柄同一側曲柄的柄,各自裝入同一側踏板的導槽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其特征是:安裝在后輪上的棘輪可是端面棘輪,也可是圓周棘輪。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車,其特征是:自行車的前輪可是一個輪,也可是兩個輪。
專利摘要一種便攜式重力自行車。在后叉的兩叉之間的后輪軸上,經軸承分別裝有后輪和傳動齒輪;裝在后輪上的棘輪與裝在傳動齒輪上的棘爪耦合;在傳動齒輪的前上方裝有與其嚙合的主動齒輪;和主動齒輪一體的主動齒輪軸,經軸承裝在后叉的內側,其凸出后叉外側的部分,安裝一曲柄;該曲柄經連桿與前面的傳動曲柄鉸連;與傳動曲柄一體的軸經軸承安在車身上,其在車身另一側的凸出部分也裝有一個曲柄,兩個曲柄組成一個相差180°的同軸雙曲柄;在同軸雙曲柄的前方、裝在車身兩側的軸上,經軸承對稱安裝有兩個、側面開有導槽的踏板;在兩個踏板的導槽內對應放入同軸雙曲柄的柄。
文檔編號B62M1/26GK203064145SQ20122054293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5日
發明者李東陽 申請人:李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