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的晴雨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行車的晴雨篷,包括支架和篷布,該篷布覆蓋在該支架上;該支架包括一根固定軸和至少四根U型桿,該固定軸橫向固定于自行車的尾架上,其中一根U型桿固定設于該固定軸上方,其余U型桿的兩臂的端部分別具有一個圓環,每個U型桿的兩個圓環分別與該固定軸的兩端套接,并向前旋轉不同角度呈傘狀;該篷布包括透明PE薄膜和遮光布,該透明PE薄膜覆蓋在呈傘狀的支架的前、上、左和右四個面,并與該U型桿縫接,該遮光布鋪設于上方的該透明PE薄膜的內表面。不會對龍頭的轉向造成影響,提高安全系數,篷布兼具輕便和節約布料的優點,同時,達到很好的遮陽和擋雨的功能,卻能讓駕駛者感知周圍的行車環境。
【專利說明】
自行車的晴雨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自行車的晴雨篷。
【背景技術】
[0002]根據申請日為2010年8月12日,申請號為201010253205.2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自行車伸縮支架式遮陽擋雨蓬,包括伸縮支架和覆蓋在伸縮支架上的遮陽擋雨篷布,其中伸縮支架由五根U形桿組成,并以自行車龍頭的把手為支撐點。其中一根U形桿以伸向支撐點前下方的狀態固定,另外四根U形桿則可以繞支撐點前后旋轉。當四根U形桿向后旋轉呈傘狀撐開后,遮陽擋雨篷布覆蓋在其前、后、左、右、上五個面,即在車上形成一個遮陽擋雨的空間。另外,在遮陽擋雨篷布的前方開一個長方形的口,作用兩旁各開一個三角形的口,用作視線口。但是,該技術方案具有三個缺點:1、該支架固定在自行車龍頭上方,使該遮陽擋雨篷的重量落在了龍頭上,嚴重影響了龍頭轉向的靈活度,尤其在雨天路滑的時候,嚴重威脅到駕駛者的人身安全;2、正常駕車時,雨水一般不會從后方落入,該遮陽擋雨篷布覆蓋在自行車的前、后、左、右、上五個面,不僅浪費布料,還增加該自行車的重量,影響車速;3、僅靠篷布上的三個開口作為視線口,仍具有死角。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輕便簡約、安全實用的自行車的晴雨篷。
[0004]本發明解決該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行車的晴雨篷,包括支架和篷布,該篷布覆蓋在該支架上;該支架包括一根固定軸和至少四根U型桿,該固定軸橫向固定于自行車的尾架上,其中一根U型桿固定設于該固定軸上方,其余U型桿的兩臂的端部分別具有一個圓環,每個U型桿的兩個圓環分別與該固定軸的兩端套接,具有該圓環的U型桿向前旋轉不同角度呈傘狀;該篷布包括透明PE薄膜和遮光布,該透明PE薄膜覆蓋在呈傘狀的支架的前、上、左和右四個面,并與該U型桿縫接,該遮光布鋪設于上方的該透明PE薄膜的內表面。
[0005]進一步,該支架的每根U型桿的兩臂上還分別設有至少一組公母扣,通過不同U型桿之間的公母扣相互扣合,對該支架進行限位。
[0006]進一步,該透明PE薄膜于前方處具有一個開口。
[0007]具體地,具有四個U型桿,包括第一 U型桿、第二 U型桿、第三U型桿和第四U型桿,該第二 U型桿的兩臂長于第三U型桿的兩臂;該第一 U型桿設有固定軸上方,其兩臂與固定軸固定連接,該第二 U型桿、第三U型桿、第四U型桿向前旋轉,且自第一 U型桿打開的角度依序增大。
[0008]更進一步,第一 U型桿的兩臂分別具有三個母扣,第二 U型桿的兩臂分別具有一個公扣和兩個母扣,第三U型桿和第四U型桿的兩臂分別具有一個公扣。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積極效果:1、本發明將支架固定在自行車的尾架上,不會對龍頭的轉向造成影響,提高安全系數,該篷布僅覆蓋在前、上、左、右四個面,在篷布折疊的狀態下,兼具輕便和節約布料的優點,同時,該篷布為透明PE薄膜,僅在上方鋪設遮光布,達到很好的遮陽和擋雨的功能,卻能讓駕駛者感知周圍的行車環境,不存在視覺死角;
2、當本發明折疊與尾架上,為一體框體,不會造成擋風,不影響車速;3、使用公母扣作為限位結構,使用簡便,易更換,使該自行車的晴雨篷更為靈活開合;4通過設置在U型桿上公母扣的數量,可獲得該自行車的晴雨篷的全開、半開和折疊三種狀態,方便應對不同的使用環境;5、本發明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具市場前景。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請參閱圖1,本發明的自行車的晴雨篷包括支架10和篷布20,該支架10設立于自行車尾架,該篷布20覆蓋在該支架10上。
[0013]需要說明一下的是,本發明所述的上、下、前、后、左和右的方向術語對應自行車上駕駛者的視角。
[0014]具體地,該支架10包括一根固定軸11、四根U型桿12、六個公扣13和十個母扣14,該固定軸11橫向固定于自行車的尾架上,其兩端分別伸向自行車的左右兩個方向。該四根U型桿12包括第一 U型桿121、第二 U型桿122、第三U型桿123和第四U型桿124,其中,該第二 U型桿122的兩臂長于第三U型桿123的兩臂。該第一 U型桿121設有固定軸11上方,且其兩臂與固定軸11固定連接。第二 U型桿122、第三U型桿123和第四U型桿124的兩臂的端部分別具有一個圓環,第二 U型桿122、第三U型桿123和第四U型桿124各自的兩個圓環分別套接在該固定軸11兩端,使其可繞固定軸11旋轉。第一 U型桿121的兩臂分別具有三個母扣14,第二 U型桿122的兩臂分別具有一個公扣13和兩個母扣14,第三U型桿123和第四U型桿124的兩臂分別具有一個公扣13。
[0015]使用時,該第二 U型桿122、第三U型桿123、第四U型桿124向前旋轉,且自第一U型桿121打開的角度依序增大,使該支架10撐開呈傘狀。
[0016]具體地,該篷布20包括透明PE薄膜21和遮光布22。該透明PE薄膜21覆蓋在傘狀的支架10的前、上、左和右四個面,在自行車上形成一個立體空間,并與該四根U型桿12縫制連接。該遮光布22鋪設于透明PE薄膜21的內表面,并置于第一 U型桿121和第二 U型桿122之間。在第二 U型桿122和第三U型桿123之間的篷布20具有一個長方形的開口 23,用在視線口。
[0017]在操作中,當松開所有公母扣14,撐開支架10呈傘狀,在自行車前、上、左和右四個面形成一個防水的立體空間,為本發明全開的狀態,適用于雨天;當第二 U型桿122、第三U型桿123和第四U型桿124的公扣13分別與第一 U型桿121的母扣14——對應扣合,該自行車的晴雨篷的支架10收攏,在尾架上形成一個框架體,為本發明折疊的狀態,適合陰天和收納,行駛時不會對擋風,不影響行車速度;當第三U型桿123和第四U型桿124的公扣13分別第二 U型桿122上的母扣14 一一對應扣合,自行車的晴雨篷僅遮蓋自行車上方,為本發明半開的狀態,適用于晴天,遮擋太陽光。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將支架固定在自行車的尾架上,不會對龍頭的轉向造成影響,行車更為安全。該篷布僅覆蓋在前、上、左、右四個面,首先節約布料,因為雨水一般不會從后方落入;其次該篷布為透明PE薄膜以及上方位置大小的遮光布構成,材質輕便,減輕行車負擔,同時,透明PE薄膜透光性好,能讓駕駛者感知周圍的行車環境不存在視覺死角,進一步提高安全系數;再者,在本發明折疊的狀態下,支架收攏,篷布置于支架之間,不會擋風,自然不會影響車速。另外,使用公母扣作為限位機構,使用簡便,易更換,使該自行車的晴雨篷更為靈活開合。本發明具備全開、半開和折疊三種狀態,利于應對不同的使用環境,靈活方便,且本發明成本低廉,具市場前景。
[0019]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發明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型屬于本發明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
【權利要求】
1.一種自行車的晴雨篷,包括支架和篷布,該篷布覆蓋在該支架上,其特征在于:該支架包括一根固定軸和至少四根U型桿,該固定軸橫向固定于自行車的尾架上,其中一根U型桿固定設于該固定軸上方,其余U型桿的兩臂的端部分別具有一個圓環,每個U型桿的兩個圓環分別與該固定軸的兩端套接,具有該圓環的U型桿向前旋轉不同角度呈傘狀;該篷布包括透明PE薄膜和遮光布,該透明PE薄膜覆蓋在呈傘狀的支架的前、上、左和右四個面,并與該U型桿縫接,該遮光布鋪設于上方的該透明PE薄膜的內表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自行車的晴雨篷,其特征在于:該支架的每根U型桿的兩臂上還分別設有至少一組公母扣,通過不同U型桿之間的公母扣相互扣合,對該支架進行限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自行車的晴雨篷,其特征在于:該透明PE薄膜于前方處具有一個開口。
4.如權利要求2所述自行車的晴雨篷,其特征在于:具有四個U型桿,包括第一U型桿、第二 U型桿、第三U型桿和第四U型桿,該第二 U型桿的兩臂長于第三U型桿的兩臂;該第一 U型桿設有固定軸上方,其兩臂與固定軸固定連接,該第二 U型桿、第三U型桿、第四U型桿向前旋轉,且自第一 U型桿打開的角度依序增大。
5.如權利要求4所述自行車的晴雨篷,其特征在于:第一U型桿的兩臂分別具有三個母扣,第二 U型桿的兩臂分別具有一個公扣和兩個母扣,第三U型桿和第四U型桿的兩臂分別具有一個公扣。
【文檔編號】B62J17/08GK104340307SQ201310314977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4日
【發明者】黃錦文 申請人:仁化縣匯能電器銷售部